管件外表面除漆除锈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2315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管件外表面除漆除锈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金属表面的处理装置,尤其是一种管件外表面除漆除锈机。
现有技术中对管件外表面除漆除锈通常采用比较陈旧的方法,如用刀片刮,或用手风砂轮打磨,这种方法耗用大量人力,工作条件差,劳动强度高,尤其在除漆除锈过程中,同时也造成管件外表面的磨损,由此也影响管件的使用寿命。目前我国管件使用很多,范围很广,尤其大量立交桥的建设,其上的护栏的维修保养是一个大问题,也迫切需要一种专用的除漆除锈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不损伤管件且除漆除锈效果好的管件外表面除漆除锈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机架由两个对称的且其相接部位的前、后端面均是可绕转轴转动的两个半圆环的框架构成,在两个半圆环的两侧的机架上部均有一可在机架上部设置的槽内相对滑动且下部安有圆盘形钢丝刷轮的气动马达。
前端面及后端面的两个半圆环通过蝶形螺母固定可合成一圆环,该圆环的环壁上均布有三个由螺钉调整的支柱。
气动马达有一与其固定一起的螺柱,该螺柱穿过机架上的凸块且在凸块外侧的螺柱上设置有一可调整气动马达位移的螺母。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效果是1.由气动马达作为动力,操作安全可靠;2.对于不同管径的管件及当刷轮有一定磨损时,可以调整气动马达的位移,因此应用范围广;3.构造小巧,打开蝶形螺母即可打开机架装入管件,操作灵活,效率高;
4.由于用钢丝刷轮作为磨削工具,对管件实行的是柔性磨削,不会使管件受到损伤;5.机架罩可使粉尘不会随意飞扬,改善了劳动条件,降低了劳动强度,尤其适用于立交桥管件的除漆除锈。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机架13由两个对称的框架构成,该两个框架的相接部位的前端面、后端面均为两个半圆环,这两个半圆环绕销轴12转动,在机架上部的两侧置有槽10,气动马达9在机架上部并可沿槽运动,气动马达下部也即在机架内安有圆盘形钢丝刷轮2,当气动马达供给6~7公斤力/平方厘米的压缩空气时,气动马达主轴高速旋转,同时带动钢丝刷轮旋转,这时钢丝刷轮对卡在圆环内的管件11进行除漆除锈。圆环的环壁上均布有三个由螺钉4调整的支柱5,用于对所卡管件的紧固。机架的开闭由蝶形螺母3控制,气动马达有一与其固定的螺柱6,该螺柱穿过机架上设置的凸块8,且在凸块外侧的螺柱上有一控制气动马达位移的螺母7,该螺母可在当钢丝刷轮磨损或管件直径大小变化时,调整钢丝刷轮与管件的距离,以保证最好的除漆除锈效果。机架上还设有机架罩1。以防止粉尘的飞扬,改善了劳动条件。由于本实用新型有两个钢丝刷轮同时工作,可以大大提高劳动效率,是管件除漆除锈的理想工具。
权利要求1.一种管件外表面除漆除锈机,由气动马达、钢丝刷轮、机架构成,其特征在于机架由两个对称的且其相接部位的前、后端面均是可绕转轴转动的两个半圆环的框架构成,在两个半圆环的两侧的机架上部均有一可在机架上部设置的槽内相对运动且下部安有圆盘形钢丝刷轮的气动马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外表面除漆除锈机,其特征在于前端面及后端面的两个半圆环通过蝶形螺母固定可合成一圆环,该圆环的环壁上有三个由螺钉调整的支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外表面除漆除锈机,其特征在于气动马达有一与其固定在一起的螺柱,该螺柱穿过机架上的凸块且在凸块外侧的螺柱上设置有一可调整气动马达位移的螺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件外表面除漆除锈机,机架由两个框架构成且其相接部位是可绕转轴转动的两个半圆环,机架上部半圆环的两侧均有一气动马达,气动马达下面安有一钢丝刷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劳动强度低,操作灵活,使用方便,效率高,是对管件外表面除漆除锈的理想工具。
文档编号B24B5/00GK2164339SQ9324029
公开日1994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1993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1993年9月29日
发明者梁沛恩, 王平 申请人:天津市机械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