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茶多酚/绿茶汁的石墨烯绿色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440176阅读:8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基于茶多酚/绿茶汁的石墨烯绿色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属于石墨烯的合成和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具 体是一种基于茶多酚/绿茶汁作为还原剂制备石墨烯的方法。
背景技术
石墨烯是sp2杂化碳原子排列成蜂窝状六角平面晶体,厚度仅为单层原子的 新型碳纳米材料,是构成石墨、碳纳米管和富勒烯等的基本单元,具有非常新颖的物理 化学特性,在新型超导材料、微电子、传感器以及催化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前景 (A.K.Geim,K. S. Novoselov, Nature Materials,2007,6,183)。石墨烯自从 2004 年被首 ^k'RVJs^ (K. S. Novoselov, A. K. Geim, S. V. Morozov, D. Jiang, Y. Zhang, S. V. Dubonos, I. V. Grigorieva and A. A. Firsov, Science,2004,306,666),立即引起科学界的极大兴趣, 成为近年来化学、物理学和材料学研究最热门的材料之一,围绕石墨烯的基础与应用研究 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展开。石墨烯制备方法的研究是其基础与应用研究的前提,很多研究者开发了不同的石 墨烯制备方法。目前文献报道的主要有机械剥离(K. S. Novoselov, A. K. Geim,S. V. Morozov, D. Jiang, Y. Zhang, S. V. Dubonos, I. V. Grigorieva and A. A. Firsov, Science, 2004, 306. 666 ;K. S. Novoselov, D. Jiang, F. Schedin, T. J. Booth, V. V. Khotkevich, S. V. Morozov and A. K. Geim,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2005,102,10451)、化学气相沉积(A. Reina, X T Jia, J. Ho, D. Nezich, H B Son, V. Bulovic, M. S. Dresselhaus and J Kong, Nano Lett,2009,1,30 ;S. Ghosh, I.Calizo, D. Teweldebrhan, E. P. Pokatilov, D. L. Nika, A. A. Balandin, ff. Bao, F. Miao, and C. N. Lau, Appl. Phys. Lett.,2008,92,151911)、夕卜延 H (C. Berger, Z M Song, X B Li, X S ffu, N. Brown, C. Naud, D. Mayou, T B Li, J. Hass, A. N. Marchenkov, E. H. Conrad, P. N.First, ff. A. de Heer, Science,2006,312,1191 ;K S. Kim,Y Zhao,H Jang,S Y Lee,J M. Kim,K S. Kim,J-HAhn,P Kim,J-Y Choi and B H. Hong, Nature,457,706)和化学剥离(S. Stankovich, D. A. Dikin, R. D. Piner, K. A. Kohlhaas, A. Kleinhammes, Y Y Jia, Yue ffu, S. B. T. Nguyen and R. S. Ruoff, Carbon, 2007,45,1558 ; S.Gilje,S Han,M S ffang,K L Wang,R. B. Kaner,Nano Lett,7,3394)。这些方法各有优势, 同时也有各自的缺点。机械剥离得到的石墨烯纯度高、导电性好,但面积较小,重现性较差; 化学气相沉积和外延生长可以获得大面积石墨烯,但生产的成本较高,需采用高温超高压, 实验条件苛刻,操作工艺复杂,并且所制得的石墨烯不易从基底上分离;化学剥离可得到面 积可控、重现性好的石墨烯,同前三种方法相比,化学剥离由于具有生产成本低、操作工艺 简单、实验条件温和等优点比较合适大规模生产。然而,目前文献报道化学剥离方法制备石 墨烯大多采用水合胼、二甲胼、硼氢化钠、对苯二酚等作为还原剂还原氧化石墨烯和采用高 温热还原及高温还原气体还原,这些还原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健康、成 本高、操作复杂等问题;同时采用化学剥离液相还原制备石墨烯时团聚问题是个亟待解决 的问题,为改善这个问题,目前文献报道用上述还原剂还原氧化石墨烯的过程中通常需要
3加入有机稳定剂或者分散剂,这既容易造成环境危害,又可能对石墨烯后续应用产生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石墨烯制备过程中生产成本高、不适合大规模生产、实验条件苛刻和 有害试剂带来的环境污染好健康危害问题等技术缺陷,并有效解决采用化学剥离法制备石 墨烯存在的石墨烯团聚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茶多酚/绿茶汁的石墨烯制备方法, 该方法以氧化石墨溶液为原料,采用茶多酚/绿茶汁作为还原剂,在不添加任何稳定剂/分 散剂的情况下,制备出具有良好分散性和稳定性的石墨烯水溶液。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a)原料石墨溶液的制备先将一定量的过硫酸钾、五氧化二磷加到90°C的热浓硫 酸中混合搅拌至固体完全溶解,混合液冷却至so 士 rc,加入一定量石墨粉,混合均勻,在 80士 rc条件下水浴反应4. 5小时;将混合物冷却至室温,用二次蒸馏水稀释后静置过夜, 然后用0. 22微米孔的醋酸纤维素滤膜过滤分离,并用大量二次蒸馏水洗涤,滤饼室温自然 干燥;将上述产物即预氧化的石墨在搅拌条件下加到冰浴的浓硫酸中,边搅拌边缓慢加入 一定量的高锰酸钾,混合物在冰浴条件下搅拌反应0. 5小时;水浴升温至35士 1°C搅拌反应 2小时;边搅拌边缓慢加入一定量二次蒸馏水,控温在50士 1°C搅拌反应2小时,加入一定 量二次蒸馏水结束反应;10分钟后,边搅拌边加入一定量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0%的过氧化 氢;将上述溶液过滤,并用大量盐酸溶液洗涤除去金属离子,再用大量二次蒸馏水洗涤除去 多余的酸,并多次用二次蒸馏水洗涤至中性。将上述过滤产物重新用二次蒸馏水溶解,将产 物溶液透析两周至一个月,除去残留的金属离子,得到浓度为0. 1 0. 5mg/mL的黄褐色溶 液。b)氧化石墨烯溶液的制备将经纯化的氧化石墨溶液在在功率为120 400W、频 率为40 lOOKHz的超声波装置中超声分散处理30 60分钟对氧化石墨进行剥离,然后 离心处理除去未剥离的氧化石墨,得到黄褐色均勻分散的氧化石墨烯水溶液。c)石墨烯的制备将一定量质量百分含量在15 99%的茶多酚粉末溶解在二次 蒸馏水中,得到浓度为1 20mg/mL的茶多酚溶液;将一定量绿茶粉加入二次蒸馏水中煮沸 3 20分钟,过滤除去茶叶渣,然后离心分离除去茶汁中的杂质颗粒得到,通过蒸发溶剂称 量残留溶质的方法计算确定,得到浓度为1 20mg/mL绿茶汁。在氧化石墨烯的溶液中加 入新鲜配置的茶多酚溶液或者是绿茶汁,控制反应体系中氧化石墨烯与茶多酚/绿茶汁浓 度比1 2 1 20,在功率为150W、频率为40KHz的超声波装置中超声分散15分钟混合 均勻后转入反应釜,在80 160°C条件下水热反应6 14小时,得到石墨烯水溶液。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a)本发明所制备的石墨烯水溶液具有良好的分散性、稳定性,静置几个月不沉降, 不产生团聚现象。b)本发明所采用的原料来源广泛,制备方法成本低、工艺简单、环境友好。c)本发明所采用的制备方法不需要另外加入有机稳定剂/分散剂,有利于石墨烯 的后续应用。d)由于本发明所采用还原剂绿色环保并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所制备的石墨烯在生化方面有潜在的应用。


图1是本发明所述石墨烯溶液静置6个月后的照片。其中,图a是基于绿多酚制 备的石墨烯溶液;图b是基于绿茶汁制备的石墨烯溶液。图2是本发明所述氧化石墨烯溶液和石墨烯溶液的紫外光谱图。其中,图a是氧 化石墨烯的紫外光谱图;图b是基于茶多酚制备的石墨烯的紫外光谱图;(是基于绿茶汁制 备的石墨烯的紫外光谱图。图3是本发明所述石墨烯的X射线衍射(XRD)图。其中,图a是基于绿茶汁制备 的石墨烯的XRD图;图b是基于茶多酚制备的石墨烯的XRD图。图4是本发明所述氧化石墨烯和石墨烯的X光电子能谱(XPS)图。其中,图a是 氧化石墨烯的XPS图;图b是基于茶多酚制备的石墨烯的XPS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基于茶多酚/绿茶汁的石墨烯制备方法作进一步 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 过程。实施例1 a)先将2. 5g过硫酸钾、2. 5g五氧化二磷加到12mL 90°C的热浓硫酸中混合搅拌至 固体完全溶解,混合液冷却至80 士 1 °C,加入3g石墨粉,混合均勻,在80 士 1 °C条件下水浴反 应4. 5小时;将混合物冷却至室温,用0. 5L 二次蒸馏水稀释后静置过夜,然后用0. 22微米 孔的醋酸纤维素滤膜过滤分离,并用大量二次蒸馏水洗涤,滤饼室温自然干燥;将上述产物 即预氧化的石墨在搅拌条件下加到120mL冰浴的浓硫酸中,边搅拌边缓慢加入15g高锰酸 钾,混合物在冰浴条件下搅拌反应0. 5小时;水浴升温至35士 1°C搅拌反应2小时;边搅拌 边缓慢加入250mL 二次蒸馏水,控温在50士 1 !搅拌反应2小时,加入0. 7L 二次蒸馏水结束 反应;10分钟后,边搅拌边加入20mL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0%的过氧化氢;将上述溶液趁热 过滤过滤,得到黄色滤饼,并用1L盐酸溶液(HCL H20 = 1 10)洗涤除去金属离子,再 用1L 二次蒸馏水洗涤除去多余的酸,并多次用二次蒸馏水洗涤至中性。b)将上述过滤产物重新用二次蒸馏水溶解配置成浓度为0. 5mg/mL的溶液,然后 将溶液装入经过处理的截留分子量为8000-14000的透析袋中,将透析袋放入盛有二次蒸 馏水的2L烧杯中,并且每天更换二次蒸馏水,在搅拌条件下在自由扩散一个月,除去残留 的金属离子。c)将经纯化的氧化石墨调配成浓度为0. 5mg/mL的溶液,并用功率为400W、频率为 lOOKHz的超声波超声分散0. 5小时对氧化石墨进行剥离,然后在转速为4000r/min的离心 机中离心分离除去未剥离的氧化石墨,得到黄褐色的均勻分散的浓度为0. 5mg/mL氧化石 墨烯溶液,并对所制备的氧化石墨烯进行了紫外光谱(图2a)和X光电子能谱(图4a)表 征。d)取20mL浓度为0. 5mg/mL氧化石墨烯溶液和10mL新鲜配置的浓度为5mg/mL茶 多酚溶液搅拌混合均勻,并在功率为150W、频率为40KHz的超声波清洗器中超声分散15分钟后转入反应釜,在80°C下水热反应14小时,得到均勻分散的石墨烯溶液,静置六个月后 不产生沉降和团聚现象,如图1 (a)所示。并对所制备石墨烯进行了紫外光谱(图2b)、X射 线衍射(图3b)、X光电子能谱(图4b)表征。实施例2 a)先将2. 5g过硫酸钾、2. 5g五氧化二磷加到12mL 90°C的热浓硫酸中混合搅拌至 固体完全溶解,混合液冷却至80 士 1 °C,加入3g石墨粉,混合均勻,在80 士 1 °C条件下水浴反 应4. 5小时;将混合物冷却至室温,用0. 5L 二次蒸馏水稀释后静置过夜,然后用0. 22微米 孔的醋酸纤维素滤膜过滤分离,并用大量二次蒸馏水洗涤,滤饼室温自然干燥;将上述产物 即预氧化的石墨在搅拌条件下加到120mL冰浴的浓硫酸中,边搅拌边缓慢加入15g高锰酸 钾,混合物在冰浴条件下搅拌反应0. 5小时;水浴升温至35士 1°C搅拌反应2小时;边搅拌 边缓慢加入250mL 二次蒸馏水,控温在50士 1 !搅拌反应2小时,加入0. 7L 二次蒸馏水结束 反应;10分钟后,边搅拌边加入20mL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0%的过氧化氢;将上述溶液趁热 过滤过滤,得到黄色滤饼,并用1L盐酸溶液(HCL H20 = 1 10)洗涤除去金属离子,再 用1L 二次蒸馏水洗涤除去多余的酸,并多次用二次蒸馏水洗涤至中性。b)将上述过滤产物重新用二次蒸馏水溶解配置成浓度为0. lmg/mL的溶液,然后 将溶液装入经过处理的截留分子量为8000-14000的透析袋中,将透析袋放入盛有二次蒸 馏水的2L烧杯中,并且每天更换二次蒸馏水,在搅拌条件下在自由扩散两周,除去残留的 金属罔子。c)将经纯化的氧化石墨调配成浓度为0. lmg/mL的溶液,并在功率为150W、频率为 40KHz的超声波清洗器中超声分散1小时对氧化石墨进行剥离,然后在转速为4000r/min的 离心机中离心分离除去未剥离的氧化石墨,得到黄褐色的均勻分散的浓度为0. lmg/mL氧 化石墨烯溶液。d)取20mL浓度为0. lmg/mL氧化石墨烯溶液和10mL新鲜配置的浓度为lmg/mL茶 多酚溶液搅拌混合均勻,并在功率为150W、频率为40KHz的超声波清洗器中超声分散15分 钟后转入反应釜,在80°C下水热反应6小时,得到均勻分散的石墨烯溶液。实施例3 a)先将2. 5g过硫酸钾、2. 5g五氧化二磷加到12mL 90°C的热浓硫酸中混合搅拌至 固体完全溶解,混合液冷却至80 士 1 °C,加入3g石墨粉,混合均勻,在80 士 1 °C条件下水浴反 应4. 5小时;将混合物冷却至室温,用0. 5L 二次蒸馏水稀释后静置过夜,然后用0. 22微米 孔的醋酸纤维素滤膜过滤分离,并用大量二次蒸馏水洗涤,滤饼室温自然干燥;将上述产物 即预氧化的石墨在搅拌条件下加到120mL冰浴的浓硫酸中,边搅拌边缓慢加入15g高锰酸 钾,混合物在冰浴条件下搅拌反应0. 5小时;水浴升温至35士 1°C搅拌反应2小时;边搅拌 边缓慢加入250mL 二次蒸馏水,控温在50士 1 !搅拌反应2小时,加入0. 7L 二次蒸馏水结束 反应;10分钟后,边搅拌边加入20mL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0%的过氧化氢;将上述溶液趁热 过滤过滤,得到黄色滤饼,并用1L盐酸溶液(HCL H20 = 1 10)洗涤除去金属离子,再 用1L 二次蒸馏水洗涤除去多余的酸,并多次用二次蒸馏水洗涤至中性。b)将上述过滤产物重新用二次蒸馏水溶解配置成浓度为0. 5mg/mL的溶液,然后 将溶液装入经过处理的截留分子量为8000-14000的透析袋中,将透析袋放入盛有二次蒸 馏水的2L烧杯中,并且每天更换二次蒸馏水,在搅拌条件下在自由扩散一个月,除去残留的金属离子。c)将经纯化的氧化石墨调配成浓度为0. 5mg/mL的溶液,并用功率为400W、频率为 lOOKHz的超声波超声分散0. 5小时对氧化石墨进行剥离,然后在转速4000r/min的离心机 中离心分离除去未剥离的氧化石墨,得到黄褐色均勻分散的浓度为0. 5mg/mL氧化石墨烯 溶液。d)取绿茶粉50g加入500mL 二次蒸馏水沸煮5分钟,过滤除去茶叶渣,然后在转速 为4000r/min的离心机中离心分离除去杂质颗粒得到绿茶汁,其浓度通过蒸发溶剂称量残 留溶质的方法来计算确定,所得的绿茶汁的浓度为10mg/mL。e)取20mL浓度为0. 5mg/mL的氧化石墨烯溶液和10mL新鲜制备的浓度为10mg/ mL的绿茶汁搅拌混合均勻,并在功率为150W、频率为40KHz的超声波清洗器中超声分散15 分钟后转入反应釜,在80°C下水热反应10小时,得到均勻分散的石墨烯溶液,静置六个月 后不产生沉降和团聚现象,如图1(b)所示。并对所制备的石墨烯进行了紫外光谱(图2c) 和X射线衍射(图3a)表征。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主要为了考察在制备石墨烯过程中茶多酚的浓度、水热反应温度和水热 反应时间等实验条件对茶多酚还原效果的影响。具体制备方法方法同实施1,所不同的是分 别改变氧化石墨烯还原过程中茶多酚的浓度(即改变氧化石墨烯和茶多酚的浓度比)、水 热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具体按正交表格(表1)实施。表中实验编号1对应于实施1所 述的实验条件,实验编号2 9即为实施例2所要改变的实验条件。由实验结果可知增加 茶多酚的浓度可以缩短反应时间和减小反应温度,但茶多酚浓度过高可能对石墨烯的后续 应用有影响,所以本实施控制茶多酚浓度在一定的范围内。表1制备石墨烯水热反应实验条件
权利要求
一种基于茶多酚/绿茶汁的石墨烯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氧化石墨溶液为原料,经过超声剥离制备氧化石墨烯溶液,采用茶多酚溶液或者是绿茶汁作为还原剂,控制反应体系中氧化石墨烯与茶多酚/绿茶汁浓度比1∶2~1∶20,将混合溶液超声分散均匀后转入反应釜,在80~160℃条件下水热反应6~14小时,得到石墨烯溶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茶多酚/绿茶汁的石墨烯绿色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 述的氧化石墨溶液是将石墨粉经Hummers’法氧化成氧化石墨,配置成一定浓度的氧化石墨 溶液,再经过透析纯化得到的浓度为0. 1 0. 5mg/mL黄褐色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析是指将氧化石墨溶液装入截留分子量为8000-14000的 透析袋中,将透析袋浸入二次蒸馏水中,在搅拌条件下在自由扩散两周至一个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茶多酚/绿茶汁的石墨烯绿色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 述的超声剥离是指将氧化石墨溶液在超声波装置中超声分散处理30 60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茶多酚/绿茶汁的石墨烯绿色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 述的茶多酚溶液是将一定量质量百分含量为15 99%的茶多酚粉末溶解在二次蒸馏水中 所得的澄清溶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茶多酚/绿茶汁的石墨烯绿色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 述的绿茶汁是通过将绿茶粉加入二次蒸馏水中煮沸,过滤除去茶叶渣,然后离心分离除去 茶汁中的杂质颗粒得到溶液。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属于石墨烯的合成和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利用氧化石墨作为原料,采用绿色环保的茶多酚/绿茶汁作为还原剂,在不添加任何稳定剂/分散剂的条件下通过化学还原的方法制备石墨烯。本发明所制得的石墨烯水溶液有良好的分散性和稳定性,静置几个月不沉降,不产生团聚现象。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工艺过程简单,易于推广,选用的还原剂价格低廉且环境友好,适合低成本、大规模、绿色生产需要。本发明在制备石墨烯过程中由于没有添加任何有机稳定剂/分散剂,有利于石墨烯的后续应用;采用的还原剂及还原产物绿色环保且有生物相容性,所制备的石墨烯有望应用于生化领域。
文档编号C01B31/04GK101875491SQ201010229528
公开日2010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19日
发明者吕弋, 宋红杰 申请人:四川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