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废渣的保温隔热建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23134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废渣的保温隔热建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废渣指人类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排出或投弃的固体、液体废弃物。按其来源分:工业废渣、农业废渣和城市生活垃圾等。废渣不是完全不可以利用的,通过各种加工处理可以把垃圾转化为有用的物质或能量,所以人们把垃圾看成一种资源。粉煤灰是从煤燃烧后的烟气中收捕下来的细灰,粉煤灰是燃煤电厂排出的主要固体废物废渣。我国火电厂粉煤灰的主要氧化物组成为:SiO2、Al2O3、FeO、Fe2O3、CaO、TiO2等。粉煤灰是我国当前排量较大的工业废渣之一,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燃煤电厂的粉煤灰排放量逐年增加。大量的粉煤灰不加处理,就会产生扬尘,污染大气;若排入水系会造成河流淤塞,而其中的有毒化学物质还会对人体和生物造成危害。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废渣的保温隔热建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基于废渣的保温隔热建筑材料,通过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粉煤灰,50~60份;石棉,10~20份;硅藻土,20~30份,膨润土,15~25份;木质素磺酸钙,5~15份;硬脂酸,10~20份;抗氧剂1076,4~6份;三乙醇胺,2~4份;季戊四醇酯和氧化锌共14~18份,季戊四醇酯和氧化锌的重量份之比为6~8:1。进一步地,所述的保温隔热建筑材料通过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粉煤灰,55份;石棉,15份;硅藻土,25份,膨润土,20份;木质素磺酸钙,10份;硬脂酸,15份;抗氧剂1076,5份;三乙醇胺,3份;季戊四醇酯和氧化锌共16份,季戊四醇酯和氧化锌的重量份之比为7:1。进一步地,所述的保温隔热建筑材料通过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粉煤灰,50份;石棉,10份;硅藻土,20份,膨润土,15份;木质素磺酸钙,5份;硬脂酸,10份;抗氧剂1076,4份;三乙醇胺,2份;季戊四醇酯和氧化锌共14份,季戊四醇酯和氧化锌的重量份之比为6:1。进一步地,所述的保温隔热建筑材料通过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粉煤灰,60份;石棉,20份;硅藻土,30份,膨润土,25份;木质素磺酸钙,15份;硬脂酸,20份;抗氧剂1076,6份;三乙醇胺,4份;季戊四醇酯和氧化锌共18份,季戊四醇酯和氧化锌的重量份之比为8:1。上述保温隔热建筑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将粉煤灰、石棉、硅藻土、膨润土、木质素磺酸钙和氧化锌置于搅拌机中,于110~150℃搅拌15~25分钟;步骤S2,加入硬脂酸、抗氧剂1076、三乙醇胺和季戊四醇酯,70~90℃搅拌30~40分钟;步骤S3,冷却分包即得所述保温隔热建筑材料。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提供的保温隔热材料基于废渣粉煤灰制备而成,具有优异的保温隔热效果,可以用作保温隔热建筑材料,实现了废物再利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质性内容,但并不以此限定本发明保护范围。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实施例1:保温隔热建筑材料的制备原料重量份之比:粉煤灰,55份;石棉,15份;硅藻土,25份,膨润土,20份;木质素磺酸钙,10份;硬脂酸,15份;抗氧剂1076,5份;三乙醇胺,3份;季戊四醇酯和氧化锌共16份,季戊四醇酯和氧化锌的重量份之比为7:1。制备方法:步骤S1,将粉煤灰、石棉、硅藻土、膨润土、木质素磺酸钙和氧化锌置于搅拌机中,于130℃搅拌20分钟;步骤S2,加入硬脂酸、抗氧剂1076、三乙醇胺和季戊四醇酯,80℃搅拌35分钟;步骤S3,冷却分包即得所述保温隔热建筑材料。实施例2:保温隔热建筑材料的制备原料重量份之比:粉煤灰,50份;石棉,10份;硅藻土,20份,膨润土,15份;木质素磺酸钙,5份;硬脂酸,10份;抗氧剂1076,4份;三乙醇胺,2份;季戊四醇酯和氧化锌共14份,季戊四醇酯和氧化锌的重量份之比为6:1。制备方法:步骤S1,将粉煤灰、石棉、硅藻土、膨润土、木质素磺酸钙和氧化锌置于搅拌机中,于130℃搅拌20分钟;步骤S2,加入硬脂酸、抗氧剂1076、三乙醇胺和季戊四醇酯,80℃搅拌35分钟;步骤S3,冷却分包即得所述保温隔热建筑材料。实施例3:保温隔热建筑材料的制备原料重量份之比:粉煤灰,60份;石棉,20份;硅藻土,30份,膨润土,25份;木质素磺酸钙,15份;硬脂酸,20份;抗氧剂1076,6份;三乙醇胺,4份;季戊四醇酯和氧化锌共18份,季戊四醇酯和氧化锌的重量份之比为8:1。制备方法:步骤S1,将粉煤灰、石棉、硅藻土、膨润土、木质素磺酸钙和氧化锌置于搅拌机中,于130℃搅拌20分钟;步骤S2,加入硬脂酸、抗氧剂1076、三乙醇胺和季戊四醇酯,80℃搅拌35分钟;步骤S3,冷却分包即得所述保温隔热建筑材料。实施例4:保温隔热建筑材料的制备原料重量份之比:粉煤灰,55份;石棉,15份;硅藻土,25份,膨润土,20份;木质素磺酸钙,10份;硬脂酸,15份;抗氧剂1076,5份;三乙醇胺,3份;季戊四醇酯和氧化锌共16份,季戊四醇酯和氧化锌的重量份之比为6:1。制备方法:步骤S1,将粉煤灰、石棉、硅藻土、膨润土、木质素磺酸钙和氧化锌置于搅拌机中,于130℃搅拌20分钟;步骤S2,加入硬脂酸、抗氧剂1076、三乙醇胺和季戊四醇酯,80℃搅拌35分钟;步骤S3,冷却分包即得所述保温隔热建筑材料。实施例5:保温隔热建筑材料的制备原料重量份之比:粉煤灰,55份;石棉,15份;硅藻土,25份,膨润土,20份;木质素磺酸钙,10份;硬脂酸,15份;抗氧剂1076,5份;三乙醇胺,3份;季戊四醇酯和氧化锌共16份,季戊四醇酯和氧化锌的重量份之比为8:1。制备方法:步骤S1,将粉煤灰、石棉、硅藻土、膨润土、木质素磺酸钙和氧化锌置于搅拌机中,于130℃搅拌20分钟;步骤S2,加入硬脂酸、抗氧剂1076、三乙醇胺和季戊四醇酯,80℃搅拌35分钟;步骤S3,冷却分包即得所述保温隔热建筑材料。实施例6:对比实施例,季戊四醇酯和氧化锌的重量份之比为5:1原料重量份之比:粉煤灰,55份;石棉,15份;硅藻土,25份,膨润土,20份;木质素磺酸钙,10份;硬脂酸,15份;抗氧剂1076,5份;三乙醇胺,3份;季戊四醇酯和氧化锌共16份,季戊四醇酯和氧化锌的重量份之比为5:1。制备方法:步骤S1,将粉煤灰、石棉、硅藻土、膨润土、木质素磺酸钙和氧化锌置于搅拌机中,于130℃搅拌20分钟;步骤S2,加入硬脂酸、抗氧剂1076、三乙醇胺和季戊四醇酯,80℃搅拌35分钟;步骤S3,冷却分包即得所述保温隔热建筑材料。实施例7:对比实施例,季戊四醇酯和氧化锌的重量份之比为9:1原料重量份之比:粉煤灰,55份;石棉,15份;硅藻土,25份,膨润土,20份;木质素磺酸钙,10份;硬脂酸,15份;抗氧剂1076,5份;三乙醇胺,3份;季戊四醇酯和氧化锌共16份,季戊四醇酯和氧化锌的重量份之比为9:1。制备方法:步骤S1,将粉煤灰、石棉、硅藻土、膨润土、木质素磺酸钙和氧化锌置于搅拌机中,于130℃搅拌20分钟;步骤S2,加入硬脂酸、抗氧剂1076、三乙醇胺和季戊四醇酯,80℃搅拌35分钟;步骤S3,冷却分包即得所述保温隔热建筑材料。实施例8:效果实施例分别测试实施例1~7制备的材料的性能,其中,体现保温隔热性能的导热系数如下:导热系数((W/m·k))实施例10.030实施例40.035实施例50.033实施例60.087实施例70.094实施例2、3测定结果与实施例4、5基本一致。上述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保温隔热建筑材料具有优异的保温隔热性能,这种性能可能与原料中季戊四醇酯和氧化锌重量份之比有关,季戊四醇酯和氧化锌的重量份之比为6~8:1时,保温隔热性能较优。上述实施例的作用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质性内容,但并不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