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前挡风玻璃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40112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玻璃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前挡风玻璃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现代轿车外型的发展与玻璃工艺的发展息息相关。早在40多年前,轿车前挡风玻璃已经采用单件式弯曲挡风玻璃,并逐渐抛弃了平面型的挡风玻璃。今天的轿车挡风玻璃一般都做成整体一幅式的大曲面型,上下左右都有一定的弧度。这种曲面玻璃不论从加工过程还是从装嵌的配合来看,都是一种技术要求十分高的产品,因为它涉及到车型、强度、隔热、装配等诸多问题。目前市场上普通挡风玻璃制备工艺存在产品气泡多,化学性能不稳定等诸多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高强度,化学性能稳定的多功能前挡风玻璃制备工艺。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多功能前挡风玻璃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配料:分别称取玻璃基体原料并研磨至粒径小于0.3mm,混合均匀;

2)、融制:将玻璃配合料放入池窑或池炉内进行加热,控制温度在1550~1600度,同时加入消泡剂,使之形成均匀、无气泡并符合成型要求的液态玻璃;

3)、成型:将步骤2)中的液态玻璃通过浮法或者压延法制成玻璃基体;

4)、退火:将玻璃基体在退火炉中进行退火,退火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第一阶段慢退火,第二阶段快速退火和第三阶段常温退火,其中第一阶段慢退火控制退火速率在30~50度/小时,直到温度降低至650~700度,然后进入第二阶段快速退火,控制退火速率在80~100度/小时,直到温度降低至100~120度,最后进入第三阶段常温退火,待玻璃基体表面温度降至30~40度时从退火炉中取出;

5)、粘贴粘接层:将经过退火的玻璃基体朝向车体内一面粘贴粘接层;

6)、粘贴反光层:将步骤5)中的玻璃基体与粘接层相向一面粘贴反光层;

7)、粘贴偏光层:在步骤6)反光层上粘贴偏光层。

所述步骤1)中玻璃基体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碎玻璃渣45-60份,二氧化硅30-45份,碳酸钠5-8份,三氧化二铁1-3份,氧化硼0.5-2.5份,硅酸钙4-7份,碳酸钾10-12份,氧化铝2-5份,氯化银0.2-0.8份,二氧化锰1.3-1.5份,氟化钙0.3-0.7份,五氧化二磷0.5-0.8份。

所述步骤2)中的消泡剂由氟化钾、氯化钠、硫酸铵组成,它由原料经配料、球磨、筛分、造粒、混合步骤后制成,包含有三种不同比表面积的颗粒团,以重量计,其中第一颗粒团20﹪~30﹪,1.2㎜<粒径≤2.5㎜,第二颗粒团40﹪~50﹪,0.3㎜<粒径≤1.2㎜,第三颗粒组团25﹪~35﹪,粒径≤0.3㎜,三种颗粒团之和为100﹪。

所述步骤2)中放入池窑或池炉中的玻璃配合料与消泡剂重量比为(20~30):1.5。

所述步骤5)中粘接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发泡聚苯乙烯20-30份,聚邻苯二甲酰胺10-15份,聚亚苯基砜树脂15-20份,聚环氧乙烷10-20份,聚芳酯12-18份。

所述步骤6)中反光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三氧化二钇5-8g,氧化镁2-4g,二氧化钛7-10g,二氧化硅2-3g,氧化锆3-6g,反光粉4-9g,硅酸钠2-5g,氧化钾2-4g,珠光粉3-7g,碳酸钾5-7g,硅酸铝4-5g。

所述步骤7)中偏光层由聚乙烯醇薄膜经染色拉伸后制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所制得的挡风玻璃强度高,无气泡,化学性能稳定,具有透光、隔热、耐磨等优点,尤其适合于车体前挡风玻璃,能够长久的经受日晒雨淋而保持较佳的透光性和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多功能前挡风玻璃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配料:分别称取玻璃基体原料并研磨至粒径小于0.3mm,混合均匀;

2)、融制:将玻璃配合料放入池窑或池炉内进行加热,控制温度在1550度,同时加入消泡剂,使之形成均匀、无气泡并符合成型要求的液态玻璃;

3)、成型:将步骤2)中的液态玻璃通过浮法或者压延法制成玻璃基体;

4)、退火:将玻璃基体在退火炉中进行退火,退火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第一阶段慢退火,第二阶段快速退火和第三阶段常温退火,其中第一阶段慢退火控制退火速率在30度/小时,直到温度降低至650度,然后进入第二阶段快速退火,控制退火速率在80度/小时,直到温度降低至100度,最后进入第三阶段常温退火,待玻璃基体表面温度降至30度时从退火炉中取出;

5)、粘贴粘接层:将经过退火的玻璃基体朝向车体内一面粘贴粘接层;

6)、粘贴反光层:将步骤5)中的玻璃基体与粘接层相向一面粘贴反光层;

7)、粘贴偏光层:在步骤6)反光层上粘贴偏光层。

实施例2

一种多功能前挡风玻璃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配料:分别称取玻璃基体原料并研磨至粒径小于0.3mm,混合均匀;

2)、融制:将玻璃配合料放入池窑或池炉内进行加热,控制温度在1575度,同时加入消泡剂,使之形成均匀、无气泡并符合成型要求的液态玻璃;

3)、成型:将步骤2)中的液态玻璃通过浮法或者压延法制成玻璃基体;

4)、退火:将玻璃基体在退火炉中进行退火,退火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第一阶段慢退火,第二阶段快速退火和第三阶段常温退火,其中第一阶段慢退火控制退火速率在40度/小时,直到温度降低至675度,然后进入第二阶段快速退火,控制退火速率在90度/小时,直到温度降低至110度,最后进入第三阶段常温退火,待玻璃基体表面温度降至35度时从退火炉中取出;

5)、粘贴粘接层:将经过退火的玻璃基体朝向车体内一面粘贴粘接层;

6)、粘贴反光层:将步骤5)中的玻璃基体与粘接层相向一面粘贴反光层;

7)、粘贴偏光层:在步骤6)反光层上粘贴偏光层。

实施例3

一种多功能前挡风玻璃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配料:分别称取玻璃基体原料并研磨至粒径小于0.3mm,混合均匀;

2)、融制:将玻璃配合料放入池窑或池炉内进行加热,控制温度在1600度,同时加入消泡剂,使之形成均匀、无气泡并符合成型要求的液态玻璃;

3)、成型:将步骤2)中的液态玻璃通过浮法或者压延法制成玻璃基体;

4)、退火:将玻璃基体在退火炉中进行退火,退火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第一阶段慢退火,第二阶段快速退火和第三阶段常温退火,其中第一阶段慢退火控制退火速率在50度/小时,直到温度降低至700度,然后进入第二阶段快速退火,控制退火速率在100度/小时,直到温度降低至120度,最后进入第三阶段常温退火,待玻璃基体表面温度降至40度时从退火炉中取出;

5)、粘贴粘接层:将经过退火的玻璃基体朝向车体内一面粘贴粘接层;

6)、粘贴反光层:将步骤5)中的玻璃基体与粘接层相向一面粘贴反光层;

7)、粘贴偏光层:在步骤6)反光层上粘贴偏光层。

所述步骤1)中玻璃基体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碎玻璃渣45-60份,二氧化硅30-45份,碳酸钠5-8份,三氧化二铁1-3份,氧化硼0.5-2.5份,硅酸钙4-7份,碳酸钾10-12份,氧化铝2-5份,氯化银0.2-0.8份,二氧化锰1.3-1.5份,氟化钙0.3-0.7份,五氧化二磷0.5-0.8份。

所述步骤2)中的消泡剂由氟化钾、氯化钠、硫酸铵组成,它由原料经配料、球磨、筛分、造粒、混合步骤后制成,包含有三种不同比表面积的颗粒团,以重量计,其中第一颗粒团20﹪~30﹪,1.2㎜<粒径≤2.5㎜,第二颗粒团40﹪~50﹪,0.3㎜<粒径≤1.2㎜,第三颗粒组团25﹪~35﹪,粒径≤0.3㎜,三种颗粒团之和为100﹪。

所述步骤2)中放入池窑或池炉中的玻璃配合料与消泡剂重量比为(20~30):1.5。

所述步骤5)中粘接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发泡聚苯乙烯20-30份,聚邻苯二甲酰胺10-15份,聚亚苯基砜树脂15-20份,聚环氧乙烷10-20份,聚芳酯12-18份。

所述步骤6)中反光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三氧化二钇5-8g,氧化镁2-4g,二氧化钛7-10g,二氧化硅2-3g,氧化锆3-6g,反光粉4-9g,硅酸钠2-5g,氧化钾2-4g,珠光粉3-7g,碳酸钾5-7g,硅酸铝4-5g。

所述步骤7)中偏光层由聚乙烯醇薄膜经染色拉伸后制成。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