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盖板的制作方法、玻璃盖板及移动终端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00690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玻璃盖板的制作方法、玻璃盖板及移动终端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终端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玻璃盖板的制作方法、玻璃盖板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消费类电子产品的日新月异,各品牌的产品竞争激烈,消费者对于消费类电子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电子产品的硬件规格(例如处理器、屏幕尺寸与像素、网络制式、相机像素等),消费者也非常看重电子产品的外观设计。

以3C产品中的TW盖板为例,目前市场上的玻璃盖板基本都是平面或2.5D的,同质化严重,缺乏新颖性。因此现有玻璃盖板已经难以满足人们对产品高品质的外观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玻璃盖板的制作方法、玻璃盖板及移动终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玻璃盖板基本都是平面或2.5D的,同质化严重,缺乏新颖性,难以满足人们对产品高品质的外观要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玻璃盖板的制作方法,包括:

对玻璃基材进行切割及热压处理,得到双曲面玻璃基板;所述双曲面玻璃基板的正反两面的边缘部位均为弧面,且所述双曲面玻璃基板的正反两面边缘部位的弧面弯曲方向相同;

对所述双曲面玻璃基板的反面进行两次以上的喷涂、预烤、曝光及显影处理,形成覆盖有两层以上第一预定颜色的第一区域,得到双曲面玻璃盖板;所述第一区域为所述双曲面玻璃基板上除预定中间视窗区域及预定开孔之外的区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采用如上制作方法制作的玻璃盖板,所述玻璃盖板的正反两面的边缘部位均为弧面,且所述玻璃盖板边缘部位的正反两面的弧面弯曲方向相同;

所述玻璃盖板的反面上形成有覆盖两层以上第一预定颜色的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为所述玻璃盖板上除预定中间视窗区域及预定开孔之外的区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如上所述的玻璃盖板。

这样,本发明实施例中,首先对玻璃基材进行切割及热压处理,得到双曲面玻璃基板,该双曲面玻璃基板的正反两面的边缘部位均为弧面,且该双曲面玻璃基板的正反两面边缘部位的弧面弯曲方向相同;然后对双曲面玻璃基板的反面进行两次以上的喷涂、预烤、曝光及显影处理,形成覆盖有两层以上第一预定颜色(如白色)的第一区域,从而得到具有特定颜色的双曲面玻璃盖板(也可称为3D双曲面玻璃盖板),其中第一区域为双曲面玻璃基板上除预定中间视窗区域及预定开孔之外的区域。通过全新的工艺制作形成了具有特定颜色的3D双曲面玻璃盖板,外形新颖,视觉效果好,满足了人们对玻璃盖板高品质的外观要求,且制造成本低,可批量生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玻璃盖板基本都是平面或2.5D的,同质化严重,缺乏新颖性,难以满足人们对产品高品质的外观要求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玻璃盖板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玻璃盖板的制作方法CNC处理前后的玻璃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玻璃盖板的制作方法通过热压模具处理的操作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玻璃盖板的制作方法的具体应用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玻璃盖板的制作方法得到的玻璃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第一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玻璃盖板的制作方法,包括:

步骤101,对玻璃基材进行切割及热压处理,得到双曲面玻璃基板;所述双曲面玻璃基板的正反两面的边缘部位均为弧面,且所述双曲面玻璃基板的正反两面边缘部位的弧面弯曲方向和弧度大小相同。

这里,通过对玻璃基材进行切割及热压处理,得到了3D双曲面玻璃,使用该3D双曲面玻璃制作的玻璃盖板,具有更美观、新颖的外观效果,且具有更好的视觉效果。

步骤102,对所述双曲面玻璃基板的反面进行两次以上的喷涂、预烤、曝光及显影处理,形成覆盖有两层以上第一预定颜色的第一区域,得到双曲面玻璃盖板;所述第一区域为所述双曲面玻璃基板上除预定中间视窗区域及预定开孔之外的区域。

这里,通过两次以上的喷涂、预烤、曝光及显影处理,在双曲面玻璃基板的反面上形成多层第一预定颜色的第一区域,得到了具有特定颜色的3D双曲面玻璃盖板。第一预定颜色如可为白色、粉红色、粉绿色、粉紫色、玫瑰金等。具体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任意一种颜色,在此不作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的玻璃盖板的制作方法,通过全新的工艺制作形成了具有特定颜色的3D双曲面玻璃盖板,而且两次以上的喷涂、预烤、曝光及显影处理处理后得到两层以上特定颜色的区域,使着色效果更佳,外形新颖,视觉效果好,满足了人们对玻璃盖板高品质的外观要求,且制造成本低,可批量生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发明实施例的改进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玻璃盖板基本都是平面或2.5D的、同质化严重、缺乏新颖性、难以满足人们对产品高品质的外观要求的问题。

优选的,上述步骤101的步骤可以包括:

步骤1011,对玻璃基材进行切割处理,得到预定大小、预定形状的第一阶段玻璃基材。

这里,首先对玻璃基材按照预定大小、预定形状进行切割处理,使得切割后的玻璃基材与终端设备的尺寸大小相匹配。

步骤1012,通过预先设定的热压模具,在第一预定温度下对所述第一阶段玻璃基材进行热压处理,得到第一阶段双曲面玻璃基板。

这里,通过预先设定的热压模具,在第一预定温度下使用均一压力对第一阶段玻璃基材进行热压处理,可快速得到成型效果较好的双曲面玻璃基板。

其中,可对第一阶段玻璃基材进行逐步升温,顺次加热到软化状态,然后对软化状态的玻璃基材进行热压处理。

步骤1013,对所述第一阶段双曲面玻璃基板进行冷却处理,得到第二阶段双曲面玻璃基板。

这里,在高温状态下对玻璃基材进行热压成型后,需要将得到的双曲面玻璃基板冷却到室温,以对双曲面玻璃基板进行进一步处理。

其中,可对第一阶段双曲面玻璃基板进行逐步冷却处理,顺次冷却到室温。

此时,通过切割、热压成型等工艺处理,得到了成型效果较好的双曲面玻璃基板,为接下来的进一步处理提供了保障。

具体的,上述步骤1011中,可首先经过落料,把大片的玻璃基材切割成对应尺寸的小片玻璃;然后采用CNC(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计算机数字控制机床)加工小片玻璃的外形轮廓和边缘部位的曲面;如图2所示,小片玻璃1经过CNC处理后得到了预定大小、预定形状的第一阶段玻璃基材2。

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步骤中,由于CNC可采用以组合刀具设计的银钢支砂轮和凸形的定位治具,一来耐磨性较强,二来也对小片玻璃1的外形轮廓、曲面部位可一次加工成型,中途无需换刀,提高了成品率和加工效率。

具体的,上述步骤1012中,热压模具优先采用石墨材料,并对石墨材料的表面进行高精度抛光。由于石墨制成的热压模具有较好的导热性能,因此热压成型快,且石墨材料的表面经过高精度抛光,保证了成品表面的平整度和光滑度;其次,由于石墨材料具有耐高温性能、热膨胀系数也很小,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热压模具采用石墨材料,可延长使用寿命。

其中,如图3所示,上述预先设定的热压模具可包括上压板3和下压板4,上压板3设置在下压板4的上方。且上压板3的下表面形成与双曲面玻璃基板的反面相对应的第一弧面形状,下压板4的上表面形成与双曲面玻璃基板的正面相对应的第二弧面形状。另外上压板3的上表面与下压板4的下表面分别设置有加热器5。

如图3所示,上述步骤1012通过热压模具对第一阶段玻璃基材2进行热压时,可首先将第一阶段玻璃基材2放置到热压模具的上压板3和下压板4之间,此时第一阶段玻璃基材2仍然为平面形状;再通过加热器5对第一阶段玻璃基材2进行逐步升温,使玻璃顺次加热到软化状态;然后在第一预定温度下对上压板3上方施加压力,使上压板3的下表面与下压板4的上表面在压力作用下紧扣到一起,此时第一阶段玻璃基材2发生变型;最后将上压板3从下压板4上方移开,取出成型的双曲面玻璃基板进行逐步降温。其中,上述第一预定温度设置为480℃-820℃,优选为500℃-800℃。

进一步的,上述步骤1012的逐步升温处理、步骤1013的逐步冷却处理可包括如下的11道成型工序:第一步升温,温度480~520℃;第二步升温,温度540~560℃;第三步升温,温度630~670℃;第四步升温,温度740~760℃;第五步加压,温度740~760℃,压力18~22N/cm2;第六步升温加压,温度765~775℃,压力28~32N/cm2;第七步升温降压,温度780~820℃,压力18~22N/cm2;第八步降温,温度740~760℃;第九步降温,温度680~720℃;第十步降温,温度580~620℃;第十一步降温,温度540~560℃;后面还可包括4步设备外的降温,逐渐冷却到室温,每一步时间是85~95秒。优选地,上述步骤1012的逐步升温处理、步骤1013的逐步冷却处理的11道成型工序具体为:第一步升温,温度500℃;第二步升温,温度550℃;第三步升温,温度650℃;第四步升温,温度750℃;第五步加压,温度750℃,压力20N/cm2;第六步升温加压,温度770℃,压力30N/cm2;第七步升温降压,温度800℃,压力20N/cm2;第八步降温,温度750℃;第九步降温,温度700℃;第十步降温,温度600℃;第十一步降温,温度550℃;后面还可包括4步设备外的降温,逐渐冷却到室温,每一步时间是90秒。

此时,通过对投入热压模具的材料进行逐步升温顺次加热、逐步加压以及顺差冷却,得到了成型效果较好的双曲面玻璃基板。

得到双曲面玻璃基板后,可通过上述步骤102在双曲面玻璃基板反面形成特定颜色。优选的,上述步骤102的步骤可以包括:

步骤1021,对所述双曲面玻璃基板的反面采用第一预定颜色感光油墨进行第一次喷涂、预烤及曝光处理,形成第一预定颜色的第一感光油墨层,第一次预烤的温度为70~80℃,时间为7~10分钟,所述第一感光油墨层的厚度为10~14um。

这里,可根据双曲面玻璃基板的形状制作相应的喷涂治具,然后通过喷涂治具在玻璃基板的反面整面均匀喷涂第一预定颜色油墨,如白色油墨,接着进行预烤及曝光处理后,得到反面整面覆盖有第一层第一预定颜色的双曲面玻璃基板。

其中,前面已经提到,第一预定颜色如可为白色、粉红色、粉绿色、粉紫色、玫瑰金等。具体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任意一种颜色,在此不作限定。

步骤1022,对所述双曲面玻璃基板的反面采用第一预定颜色感光油墨进行第二次喷涂、预烤及曝光处理,形成第一预定颜色的第二感光油墨层,第二次预烤的温度为80~100℃,时间为5~8分钟,所述第二感光油墨层的厚度为4~8um。

这里,在第一感光油墨层上覆盖第二感光油墨层,增加了第一预定颜色感光油墨的总厚度,使得第一预定颜色感光油墨看上去更厚实,不透底,从而改善颜色显示效果。其中,可使用紫外线UV灯对双曲面玻璃基板进行曝光。

步骤1023,将形成有所述第一感光油墨层和所述第二感光油墨层的所述双曲面玻璃基板在显影液中进行显影处理,得到覆盖有两层第一预定颜色的第一区域;其中,所述显影处理的步骤采用0.5~2%浓度的NaCO3溶液清洗40~60秒,设置溶液喷淋压力为0.2~0.6kg/cm2

具体的,将形成有第一感光油墨层和第二感光油墨层的所述双曲面玻璃基板用0.5~2%浓度的NaCO3溶液清洗40~60秒,没有曝光的油墨会溶解到溶液中,其中,溶液喷淋压力是0.2~0.6kg/cm2。优选地,上述显影步骤采用1%浓度的NaCO3溶液清洗50秒,没有曝光的油墨会溶解到溶液中,其中,溶液喷淋压力是0.4kg/cm2

这里,将曝光处理后的第一感光油墨层和第二感光油墨层同时进行显影,大大缩短了工艺制程,提高了效率。

此时,通过感光油墨曝光显影的方法,在双曲面玻璃基板的反面形成了特定的颜色,从而得到了具有特定颜色的3D双曲面玻璃盖板,增加了新颖性,美化了外观效果。

进一步地,在上述步骤1023之后,本发明实施例的玻璃盖板的制作方法还包括:

步骤1024,对所述双曲面玻璃基板的反面采用第一预定颜色感光油墨进行第三次喷涂、预烤及曝光处理,形成第一预定颜色的第三感光油墨层,第三次预烤的温度为80~100℃,时间为5~8分钟,所述第三感光油墨层的厚度为4~8um。

这里,在第二感光油墨层上覆盖第三感光油墨层,形成覆盖有三层第一预定颜色感光油墨的双曲面玻璃基板,进一步增加了第一预定颜色感光油墨的总厚度,使得第一预定颜色感光油墨看上去更厚实,不透底,进一步改善颜色显示效果。其中,可使用紫外线UV灯对双曲面玻璃基板进行曝光。

步骤1025,对上述双曲面玻璃基板的反面采用第二预定颜色感光油墨进行喷涂、预烤及曝光处理,在上述第三感光油墨层上形成第二预定颜色的第四感光油墨层。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预定颜色上覆盖第二预定颜色,避免了第一预定颜色透光,进一步保证了3D双曲面玻璃盖板上形成的颜色效果。第二预定颜色覆盖在第一预定颜色上,避免第一预定颜色透光,因此可选择较深的颜色,如黑色、蓝黑色等。当然,第二预定颜色也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进行选择,在此不作限定。

步骤1026,将形成有第三感光油墨层和第四感光油墨层的上述双曲面玻璃基板在显影液中进行显影处理,形成在三层第一预定颜色上覆盖有第二预定颜色的第一区域。

具体的,将形成有第三感光油墨层和第四感光油墨层的上述双曲面玻璃基板用0.5~2%浓度的NaCO3溶液清洗40~60秒,没有曝光的油墨会溶解到溶液中,其中,溶液喷淋压力是0.2~0.6kg/cm2。优选地,上述显影步骤采用1%浓度的NaCO3溶液清洗50秒,没有曝光的油墨会溶解到溶液中,其中,溶液喷淋压力是0.4kg/cm2

这里,将曝光处理后的第三感光油墨层和第四感光油墨层同时进行显影,大大缩短了工艺制程。

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避免第一预定颜色感光油墨透光,在第一预定颜色感光油墨上覆盖一层颜色较深的油墨做盖底,避免了第一预定颜色透光,进一步保证了3D双曲面玻璃盖板上形成的颜色效果。

具体的,上述步骤1021中,对所述双曲面玻璃基板的反面采用第一预定颜色感光油墨进行喷涂、预烤及曝光处理的步骤包括:

步骤10211:对上述双曲面玻璃基板的反面采用第一预定颜色感光油墨进行喷涂处理。

这里,可根据双曲面玻璃基板的形状制作相应的喷涂治具,然后通过喷涂治具在玻璃基板的反面整面均匀喷涂第一预定颜色感光油墨,如白色感光油墨。

其中,上述第一感光油墨层的油墨厚度可控制在10~14um,优选为12um;上述第二感光油墨层及第三感光油墨层的油墨厚度可控制在4~8um,优选为6um。

步骤10212:对喷涂在上述双曲面玻璃基板的反面上的第一预定颜色感光油墨进行预烤处理。

具体的,对第一感光油墨层进行预烤时,温度可设置为70~80℃,预烤时间为7~10分钟,优选地,温度可设置为75℃,预烤时间为9分钟;对第二感光油墨层和第三层感光油墨进行预烤时,温度可设置为80~100℃,预烤时间为5~8分钟,优选地,温度可设置为90℃,预烤时间为6分钟。这里通过预烤处理使油墨初步固化。

步骤10213:对上述双曲面玻璃基板除上述第一区域外的第一预定颜色感光油墨进行遮蔽后,采用紫外线进行曝光处理。

这里,可使用遮掩板MASK对需要褪掉的油墨,即除第一区域以外的第一预定颜色感光油墨的进行遮蔽,留下第一区域的第一预定颜色感光油墨露在外面。例如可对中间视窗区域和一些开孔位置的感光油墨进行遮蔽。被遮蔽的油墨通过后续步骤可被清除。

接着对双曲面玻璃基板采用紫外线进行曝光,经过紫外线的作用,第一区域的感光油墨曝光固化,附着在双曲面玻璃基板的表面;被遮蔽的区域没有光照,从而没有固化。

其中,可使用紫外线UV灯对双曲面玻璃基板进行曝光。

同样的步骤1022、步骤1024中对所述双曲面玻璃基板的反面采用第一预定颜色感光油墨进行喷涂、预烤、及曝光处理的具体实现如步骤10211~10213,在此不再赘述。

为了进一步避免第一预定颜色感光油墨透光,需要在第一预定颜色感光油墨上覆盖一层颜色较深的油墨做盖底。盖底可采用与第一预定颜色感光油墨类似的工艺。

具体的,上述步骤1025中对上述双曲面玻璃基板的反面采用第二预定颜色感光油墨进行喷涂、预烤及曝光处理的步骤包括:

步骤10251:对所述双曲面玻璃基板的反面采用第二预定颜色感光油墨进行喷涂处理。

这里,可根据双曲面玻璃基板的形状制作相应的喷涂治具,然后通过喷涂治具在玻璃基板的反面整面均匀喷涂第二预定颜色感光油墨,如黑色感光油墨。

其中,油墨厚度可控制在4~8um,优选为6um。

步骤10252:对喷涂在上述双曲面玻璃基板的反面上的第二预定颜色感光油墨进行预烤处理。

具体的,对第二预定颜色感光油墨进行预烤时,温度可设置为80~100℃,预烤时间为5~7分钟;优选地,温度可设置为90℃,预烤时间为6分钟。通过预烤处理使第二预定颜色感光油墨初步固化。

步骤10253:对所述双曲面玻璃基板除所述第一区域外的第二预定颜色感光油墨进行遮蔽后,采用紫外线进行曝光处理。

这里,可使用遮掩板MASK对需要褪掉的油墨,即除第一区域以外的第一预定颜色感光油墨的进行遮蔽,留下第一区域的第一预定颜色感光油墨露在外面。例如可对中间视窗区域和一些开孔位置的感光油墨进行遮蔽。被遮蔽的油墨通过后续步骤可被清除。

接着对双曲面玻璃基板采用紫外线进行曝光,经过紫外线的作用,第一区域的感光油墨曝光固化,附着在双曲面玻璃基板的表面;被遮蔽的区域没有光照,从而没有固化。

其中,可使用紫外线UV灯对双曲面玻璃基板进行曝光。

本发明实施例,经过多次喷涂、预烤、曝光及显影,得到了在第一区域上覆盖多层第一预定颜色的双曲面玻璃基板,工艺流程短、效率高,且工艺效果好,成本低。且通过在第一预定颜色上覆盖第二预定颜色,避免了第一预定颜色透光,进一步保证了3D双曲面玻璃盖板上形成的颜色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增加玻璃盖板的外观效果,优选的,上述步骤102的步骤之前,所述制作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103,在所述双曲面玻璃基板的反面上形成覆盖有第三预定颜色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为所述双曲面玻璃基板上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预定中间视窗区域之间的过渡区域,且所述第二区域环绕所述预定中间视窗区域。

该步骤103可具体包括:

步骤1031:对所述双曲面玻璃基板的反面采用第三预定颜色感光油墨进行喷涂、曝光及显影处理,在所述双曲面玻璃基板的反面上形成覆盖有第三预定颜色的第二区域。

这里,第二区域可通过预定形状的线条围绕中间视窗区域,以形成特定的纹路。该预定形状的线条如可为直线形状的线条或者格子形状的线条等。

其中第三预定颜色也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如可为黑色、蓝色等,在此不作限定。

作为优选第三预定颜色与第一预定颜色为不同颜色。

假定第二区域通过直线形状的线条围绕中间视窗区域,且第三预定颜色为黑色,则第二区域表现为一黑框。

此时,通过在双曲面玻璃基板上形成覆盖有第三预定颜色的第二区域,能够得到具有特定纹路(如黑框)的3D双曲面玻璃盖板,进一步增加了玻璃盖板的新颖性和外观效果。

具体的,上述步骤1031中对所述双曲面玻璃基板的反面采用第三预定颜色感光油墨进行喷涂、曝光及显影处理的步骤可以包括:

步骤10311,对所述双曲面玻璃基板的反面采用第三预定颜色感光油墨进行喷涂处理。

这里,可根据双曲面玻璃基板的形状制作相应的喷涂治具,然后通过喷涂治具在玻璃基板的反面整面均匀喷涂第三预定颜色感光油墨,如黑色感光油墨。

步骤10312,对所述双曲面玻璃基板除第二区域外的第三预定颜色感光油墨进行遮蔽后,采用紫外线进行曝光处理。

这里,可使用遮掩板MASK对需要褪掉的油墨,即除第二区域以外的第三预定颜色感光油墨的进行遮蔽,留下第二区域的第三预定颜色感光油墨露在外面。

例如可对第一区域、中间视窗区域和一些开孔位置的感光油墨进行遮蔽。被遮蔽的油墨通过后续步骤可被清除。

接着对双曲面玻璃基板采用紫外线进行曝光,经过紫外线的作用,第一区域的感光油墨曝光固化,附着在双曲面玻璃基板的表面;被遮蔽的区域没有光照,从而没有固化。

其中,可使用紫外线UV灯对双曲面玻璃基板进行曝光。

步骤10313,将形成有第三预定颜色感光油墨的所述双曲面玻璃基板在显影液中进行显影处理。

具体的,将形成有第三预定颜色感光油墨的双曲面玻璃基板用0.5~2%浓度的NaCO3溶液清洗40~60秒,没有曝光的油墨(除第二区域之外的感光油墨)会溶解到溶液中,其中,溶液喷淋压力是0.3~0.5kg/cm2;优选地,该显影处理步骤采用1%浓度的NaCO3溶液清洗50秒,没有曝光的油墨会溶解到溶液中,其中,溶液喷淋压力是0.4kg/cm2

这里,首先对双曲面玻璃基板采用紫外线进行曝光,经过紫外线的作用,第二区域的感光油墨曝光固化,附着在双曲面玻璃基板的表面;被遮蔽的区域没有光照,从而没有固化。然后对双曲面玻璃基板进行显影处理,经过显影处理后,被遮蔽的区域的油墨会被褪掉,仅留下第二区域的油墨,从而在双曲面玻璃基板上形成具有特定纹路的第二区域。该第二区域的厚度为3~5um。

其中,可使用紫外线UV灯对双曲面玻璃基板进行曝光。

本发明实施例的步骤103优先通过感光油墨曝光显影的方法,能够在双曲面玻璃基板的反面形成具有特定纹路的第二区域,从而得到具有特定纹路的3D双曲面玻璃盖板,增加了新颖性,美化了外观效果。且感光油墨曝光显影的方法精度很高,线条可以做的很细,因此能够形成更加精细的纹路,从而进一步增加了第二区域形成的外观效果。

进一步的,上述步骤102的步骤之前,所述制作方法还可以包括一强化步骤1014,具体包括:

步骤10141,预先配置具有第二预定温度的熔盐;

步骤10142,利用所述熔盐对所述双曲面玻璃基板进行强化处理,得到强化的双曲面玻璃基板。

这里,预先配置的高温熔盐,能够通过离子扩散的机理来改变玻璃的表面组成,进而提高玻璃的强度。具体的,在一定的温度下把玻璃浸入到高温熔盐中,玻璃中的钠离子与熔盐中的钾离子因扩散而发生互相交换,产生“挤塞”现象,使玻璃表面产生压缩应力,从而能够提高玻璃的强度。

此时,通过熔盐对玻璃进行强化,增加了玻璃盖板的强度,提高了产品的实用性。

其中,上述熔盐材料可包括:硝酸钾(KNO3)、氧化铝(AL2O3)、硅酸钾、硅藻土及一些其他助剂,其中,KNO3、AL2O3、硅酸钾和硅藻土的百分配比为:50~70:10~30:5~15:5~15;进一步地,KNO3、AL2O3、硅酸钾和硅藻土的成分比例优选的为60:20:10:10。

熔盐浴池的温度,即第二预定温度可为:380-550℃,玻璃与熔盐中的离子纯交换时间优选的在4小时以上。

此时,通过熔盐对玻璃进行强化,增加了玻璃盖板的强度,提高了产品的实用性。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一具体实现流程举例说明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的玻璃盖板的制作方法,如图4所示,包括:

步骤201,把大片的玻璃基材切割成小片玻璃后,采用CNC加工小片玻璃的外形轮廓和曲面,得到了预定大小、预定形状的第一阶段玻璃基材;

步骤202,通过预先设定的热压模具,经过11道成型工序将第一阶段玻璃基材加工成双曲面玻璃基板;

步骤203,通过预先配置的高温熔盐,对双曲面玻璃基板进行强化处理;

步骤204,对双曲面玻璃基板的反面采用黑色感光油墨进行喷涂、曝光及显影处理,在双曲面玻璃基板的反面上形成围绕中间视窗区域的黑框;

步骤205,对双曲面玻璃基板的反面采用白色感光油墨进行两次喷涂、预烤、曝光及显影处理,在双曲面玻璃基板的反面的第一区域上形成覆盖有两层白色感光油墨的白色区域;

步骤206,对双曲面玻璃基板的反面采用白色感光油墨和黑色感光油墨进行喷涂、预烤、曝光及显影处理,在双曲面玻璃基板的反面的第一区域上形成覆盖有三层白色感光油墨的白色区域及覆盖于白色区域上的黑色盖底之后,得到了最终的双曲面玻璃盖板。

经过上述工序制作的双曲面玻璃盖板,如图5所示,该双曲面玻璃盖板上形成了特定的颜色(白色区域6)及纹路(围绕中间视窗区域7的黑框8)。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的玻璃盖板的制作方法,通过全新的工艺制作形成了具有特定颜色及纹路的3D双曲面玻璃盖板,外形新颖,视觉效果好;在众多消费类电子产品中提供了极具差异化的效果和体验,满足了人们对玻璃盖板高品质的外观要求;且制造成本低,可批量生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玻璃盖板基本都是平面或2.5D的,同质化严重,缺乏新颖性,难以满足人们对产品高品质的外观要求的问题。

第二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采用如上所述的制作方法制作的玻璃盖板,所述玻璃盖板的正反两面的边缘部位均为弧面,且所述玻璃盖板的正反两面边缘部位的弧面弯曲方向相同;

所述玻璃盖板的反面上形成有覆盖多层第一预定颜色的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为所述玻璃盖板上除预定中间视窗区域及预定开孔之外的区域。

具体的,上述玻璃盖板在上述两层以上第一预定颜色的第一区域上覆盖有第二预定颜色层;并且在上述玻璃盖板的反面上覆盖有第三预定颜色的第二区域,该第二区域为玻璃盖板上第一区域与预定中间视窗区域之间的过渡区域,且该第二区域环绕预定中间视窗区域。

本发明实施例的玻璃盖板,为具有特定颜色的3D双曲面玻璃盖板,外形新颖,视觉效果好;在众多消费类电子产品中提供了极具差异化的效果和体验,满足了人们对玻璃盖板高品质的外观要求;且制造成本低,可批量生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玻璃盖板基本都是平面或2.5D的,同质化严重,缺乏新颖性,难以满足人们对产品高品质的外观要求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玻璃盖板可通过上述玻璃盖板的制作方法得到。其中,上述玻璃盖板的制作方法实施例中所有实现方式均适用于该玻璃盖板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同样的技术效果。

第三实施例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的玻璃盖板应用于移动终端,因此,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玻璃盖板。

本发明的移动终端如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电子设备。

其中,上述玻璃盖板的所述实现实施例均适用于该移动终端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