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预制棒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向喷灯的疏松体沉积反应器。
背景技术:
光纤预制棒制造过程之一的OVD法(Outside Vapor Deposition)以四氯化硅为原料,使用喷灯生成玻璃微粒,生成的玻璃微粒在反应器内沉积到靶棒上形成玻璃微粒沉积体,最终制成疏松体。一般在反应器内平行疏松体安装一排垂直朝向疏松体的喷灯。由于喷灯的数量直接影响生产率,为提高生产率,现有做法一般是采用加长反应器从而使得喷灯数量增加。然而加长反应器成本过高,对疏松体轴向特性影响大,如产生疏松体弯曲。因此通过加长反应器以增加喷灯数量来提高生产率的效果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向喷灯的疏松体沉积反应器,提高产品密度均匀性及应力分布均匀性,提高生产率。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向喷灯的疏松体沉积反应器,包括一反应器本体,所述反应器本体设有用于收容所述疏松体的第一收容区,所述第一收容区旁还设有第二收容区;两排喷灯,两排所述喷灯均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区,且两排所述喷灯的喷火方向与水平方向均有夹角,且两排所述喷灯与所述疏松体的距 离均相同。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两排所述喷灯倾斜的朝向所述疏松体。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喷灯与水平方向夹角为20~30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两排所述喷灯与水平方向夹角相同。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喷灯与所述疏松体距离为100mm~110mm。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反应器远离所述喷灯一侧设有排气口。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喷灯设于移动支架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疏松体沉积反应器中设置双排有一定倾斜度的喷灯,使得疏松体沉积过程中双倍玻璃微粒参与反应,提高产品密度均匀性及应力分布均匀性,提高产品的脱水性能和衰减特性,使生产率提高一倍。
2、喷灯倾斜度设置于20~30度之间,避免角度小于20度时,火焰交叉区域过小,交叉区域温度过低造成疏松体密度和应力分布不均匀;避免角度大于30度时,两排喷灯火焰交叉区域更多,交叉区域温度过高造成疏松体密度和应力分布不均匀,同时两股玻璃微粒相互碰撞激烈而造成更多玻璃微粒反弹而影响沉积效果。
3、喷灯与疏松体的间距设置于100mm~110mm之间,避免间距小于100mm时,疏松体表面温度过高造成疏松体密度和应力分布不均匀,同时喷灯喷出的玻璃微粒与疏松体碰撞更激烈而造成更多玻璃微粒反弹而影响沉积效果;避免间距大于110mm时,疏松体表面温度过低造成疏松体密度和应力分布不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双向喷灯的疏松体沉积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反应器本体,11-第一收容区,12-第二收容区,13-排气口,2-疏松体,3-喷灯,4-移动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双向喷灯的疏松体沉积反应器,包括一反应器本体1,反应器本体1设有用于收容疏松体2的第一收容区11,第一收容区11旁还设有第二收容区12;两排喷灯3,两排喷灯3均收容于第二收容区12,且两排喷灯3的喷火方向与水平方向均有夹角,且两排喷灯3与疏松体2的距离均相同。
本实用新型在反应器本体1中设置双排有一定倾斜度的喷灯3,使得疏松体2沉积过程中双倍玻璃微粒参与反应,提高产品密度均匀性及应力分布均匀性,提高产品的脱水性能和衰减特性,使生产率提高一倍。
喷灯3水平方向夹角为20~30度,两排喷灯3水平方向夹角相同,避免角度小于20度时,火焰交叉区域过小,交叉区域温度过低造成疏松体2密度和应力分布不均匀;避免角度大于30度时,两排喷灯3火焰交叉区域更多,交叉区域温度过高造成疏松体2密度和应力分布不均匀,同时两股玻璃微粒相互碰撞激烈而造成更多玻璃微粒反弹而影响沉积效果。
喷灯3与疏松体2距离为100mm~110mm,避免间距小于100mm时,疏松体2表面温度过高造成疏松体2密度和应力分布不均匀,同时喷灯3喷出的玻璃微粒与疏松体2碰撞更激烈而造成更多玻璃微粒 反弹而影响沉积效果;避免间距大于110mm时,疏松体2表面温度过低造成疏松体2密度和应力分布不均匀。
反应器本体1远离喷灯3一侧设有排气口13。排气口13用于反应结束后排出废气。喷灯3设于移动支架4上。移动支架4可绕疏松体2在反应器本体1内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使得喷灯3可循环均匀的加热并参与疏松体2沉积反应。
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在其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