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化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预制棒玻璃化炉。
背景技术:
在预制棒玻璃化设备中,其设备的加热温度达到1550℃左右,且玻璃化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在±10℃,这就要求有高精度的测温装置测量炉体的温度。玻璃化设备的炉体结构如图1所示,图1中101为上下散热水套,102为侧散热水套,200为石墨加热器,300为测温孔,400为石墨均热环,501为侧保温石棉,502为上下保温石棉,600为炉芯管。
请参考图2和图3,图2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典型的预制棒玻璃化炉的测温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剖视图。在现有技术中,采用的是红外温度传感器测温装置,其依靠石墨均热环400的反射来测量炉体的温度。传感器安装件安装于炉体侧散热水套102处,安装部301与侧散热水套102连接,并在凹槽302处安放密封圈,使传感器安装件与炉体间密封,防止空气进入炉体。氮气吹扫口303处连接氮气管路,使炉体内部保证正压,且降低红外温度传感器处的温度。红外温度传感器固定在固定口304处,红外温度传感器激光照射在石墨均热环400上,从而测定炉体内的温度,并进一步推定炉芯管600中玻璃化的温度。
但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石墨均热环400容易氧化,导致红外传感器的测温不准备,从而不能准确的测量炉体温度;且红外测温装置固定处的温度较高,红外测温装置在冷热变化过程中,容易出现位置偏移。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提高玻璃化炉测温的准确性,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制棒玻璃化炉,该预制棒玻璃化炉有效地提高了玻璃化炉测温的准确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预制棒玻璃化炉,在圆周方向上炉体从外至内依次包括侧散热水套、侧保温石棉、石墨加热器、石墨均热环和炉芯管,还包括若干个测量炉体加热温度的测温装置,所述侧散热水套到所述石墨加热器的侧壁上开设有测温孔,所述侧散热水套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测温装置的安装孔,所述测温装置包括高温端深入所述测温孔内部用于直接测量所述石墨加热器温度的热电偶,以及安装于所述安装孔上用于固定所述热电偶的安装件。
优选地,所述热电偶的测温末端深入到所述石墨加热器和所述石墨均热环之间。
优选地,所述安装件包括与所述安装孔连接的安装部和固定所述热电偶的安装件本体,所述安装部的外周有外螺纹,所述安装孔的内周具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
优选地,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安装件本体的连接处具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安装有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安装件本体远离所述安装部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所述热电偶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到所述安装部的末端有贯穿的通孔。
优选地,所述固定孔的直径比所述热电偶的直径大0.2~0.3mm,所述固定孔的长度为40~50mm。
优选地,所述安装件本体开设有与所述热电偶同轴的内腔,所述安装件本体的侧壁开设有连通所述内腔的冷却水入口和冷却水出口。
优选地,所述安装件本体的侧壁开设有连通所述通孔的氮气吹扫口,所述氮气吹扫口与氮气管路连接。
优选地,包括两个对称分布的所述测温装置。
优选地,所述炉体的端面设置有上下散热水套,所述石墨加热器的高度小于所述石墨均热环的高度,所述上下散热水套与所述石墨均热环之间设置有上下保温石棉。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预制棒玻璃化炉,在圆周方向上炉体从外至内依次包括侧散热水套、侧保温石棉、石墨加热器、石墨均热环和炉芯管,在最外层的侧散热水套上还安装有若干个测温装置,用于测量炉体加热温度。侧散热水套 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测温装置的安装孔,侧散热水套到石墨加热器的侧壁上开设有测温孔。测温装置包括热电偶和安装件,热电偶具体可以为B型热电偶,也可以是其它适宜的热电偶。安装件安装于安装孔上,用于固定热电偶。热电偶一端固定于安装件上,另一端的高温端深入测温孔内部,热电偶的高温端深入炉体内部,用于直接测量石墨加热器的温度,热电偶在测温的时候不需要依靠石墨均热环的反馈来测量炉体的温度,此测温装置可以准确的测量炉体内的温度,测温较准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玻璃化设备的炉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典型的预制棒玻璃化炉的测温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测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安装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第一剖视图;
图7为图5的第二剖视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
101-上下散热水套、102-侧散热水套、200-石墨加热器、300-安装孔、400-石墨均热环、501-侧保温石棉、502-上下保温石棉、600-炉芯管;
301-安装部、302-凹槽、303-氮气吹扫口、304-固定口;
30-安装件、31-安装部、32-凹槽、33-氮气吹扫口、34-冷却水入口、35-固定口、36-冷却水出口、700-热电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预制棒玻璃化炉,该预制棒玻璃化炉有效地 提高了玻璃化炉测温的准确性。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4至图7,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预制棒玻璃化炉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安装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第一剖视图;图7为图5的第二剖视图。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预制棒玻璃化炉,在圆周方向上炉体从外至内依次包括侧散热水套102、侧保温石棉501、石墨加热器200、石墨均热环400和炉芯管600,炉体的端面设置有上下散热水套101,石墨加热器200的高度小于石墨均热环400的高度,上下散热水套101与石墨均热环400之间设置有上下保温石棉502,炉体整体保温、散热性较好。在最外层的侧散热水套102上还安装有若干个测温装置,用于测量炉体加热温度。测温装置的数量不受限制,可以根据工艺要求确定,比如包括两个测温装置,优选地,两个测温装置对称分布,加工工艺简单,分布合理、美观。侧散热水套102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测温装置的安装孔300,侧散热水套102到石墨加热器200的侧壁上开设有测温孔。测温装置包括热电偶700和安装件30,热电偶700为市面上常见的部件,直接测量温度,热电偶700具体可以为B型热电偶700,也可以是其它适宜的热电偶700。安装件30安装于安装孔300上,用于固定热电偶700。热电偶700一端固定于安装件30上,另一端的高温端深入测温孔内部,热电偶700的高温端深入炉体内部,用于直接测量石墨加热器200的温度,热电偶700在测温的时候不需要依靠石墨均热环400的反馈来测量炉体的温度,此测温装置可以准确的测量炉体内的温度,测温较准确。
上述预制棒玻璃化炉仅是一种优选方案,具体并不局限于此,在此基础上可根据实际需要做出具有针对性的调整,从而得到不同的实施方式,热电偶700的测温末端深入到石墨加热器200和石墨均热环400之间,热电偶700的长度,即具体位置可以根据工作要求及工艺要求确定,此时能够更好地测量石 墨加热器200处的温度,通过测量炉体内温度的准确性。
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场合的不同,对预制棒玻璃化炉进行若干改变,安装件30包括安装部31和安装件本体,安装部31的外周有外螺纹,安装孔300的内周具有与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安装部31与安装孔300可以通过螺纹连接,当然,螺纹连接只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并不是唯一的,还可以通过其它连接方式连接。安装件本体和安装部31相连,热电偶700固定在安装件本体上,易于固定,固定牢固。
显然,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场合的不同对上述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若干改变,安装部31与安装件本体的连接处具有凹槽32,凹槽32内安装有密封圈,使温度传感器安装件30与炉体间密封,防止空气进入炉体。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预制棒玻璃化炉不应被限制于此种情形,安装件本体远离安装部31的一端设置有固定热电偶700的固定口35,固定口35到安装部31的末端有贯穿的通孔,固定口35为热电偶700安装口,热电偶700一端固定在固定口35内,另一端穿过通孔插入测温孔内。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口35的直径比热电偶700的直径大0.2~0.3mm,热电偶700与温度传感器安装件30紧配合,不仅易于热电偶700进入定位孔,可以将热电偶700深入炉体内部,又能使热电偶700固定,使安装件30给热电偶700降温。固定口35的长度为40~50mm,长度较长,与热电偶700的接触面积较大,增大定位孔对热电偶700的支撑面积,固定更加稳定。
对于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预制棒玻璃化炉,安装件本体开设有与热电偶700同轴的内腔,安装件本体的侧壁开设有连通内腔的冷却水入口34和冷却水出口36,冷却水入口34和冷却水出口36与温度传感器的内腔共同组成安装件30的散热装置,形成散热水套,从而保证温度传感器固定处的温度低于100℃,保证热电偶700稳定固定,准确测温。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预制棒玻璃化炉,在其它部件不改变的情况下,安装件本体的侧壁开设有连通通孔的氮气吹扫口33,氮气吹扫口33与氮气管路连接,使炉体内部保证正压,防止温度传感器固定口35处及安装部31处的空气进入炉体内部氧化炉体内的石墨部件,保证热电偶700在深入预制棒玻璃化炉 体内部时的稳定性,从而准确测定玻璃化炉的炉温。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