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钢化炉淬冷风栅用的可调节压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89924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一种玻璃钢化炉淬冷风栅用的可调节压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玻璃钢化炉,具体涉及一种玻璃钢化炉淬冷风栅用的可调节压风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挡风板3a也叫压风板,它设置于玻璃钢化炉生产线中淬冷风栅的相邻两上部风栅条2a之间。当加热到一定温度的玻璃7a在传动辊的带动下进入淬冷风栅时,进入上风栅条1a、下风栅条6a的具有一定压力和流量的风从上风栅孔2a、下风栅孔5a的风嘴中同时吹向玻璃7a上下面,风吹到玻璃7a表面后有一定的反弹,下风栅条6a吹向玻璃的风由于传动辊4a的阻挡不易流失,而上部吹向玻璃7a的风很容易从两上风栅条1a之间的空间内流失,这样就会造成下部风力比上部大,玻璃7a行走容易漂浮不稳,同时也造成玻璃7a上下冷却不均匀,最终导致玻璃7a飞出或偏斜或钢化平整度不达标准。为此,我们在上风栅条1a之间增加了一个压风板5a。增加了压风板3a后,上部的吹向玻璃7a的风就不容易流失,能和下部的风一起有充足的时间和流量来冷却玻璃7a,保证了玻璃7a的冷却钢化效果,同时,上下风压风量的平衡也保证了玻璃7a能够平稳的在传动辊4a上运行。

参见图2,现有的挡风板3a由挡板3-2a和用于挡板3-2a固定在上风栅条1a上的安装固定板3-1a组成,其中,挡板3-2a的宽度略小于上风栅条1a之间的间隔,挡板3-2a的长度和上风栅条1a的长度基本一致。所述挡板3-2a为一个实体板块,当上风栅条1a里吹出风时,它起到了挡风作用,防止风往上流失,迫使风能较长时间留在玻璃表面来冷却玻璃。

上述挡风板存在以下不足:

相邻两上风栅条1a之间的空间虽然受到挡风板3a的阻挡而使得流失变慢,但是对于上风栅条1a在垂直玻璃运动方向的两端处,空间仍然比较开阔,使得该位置的空气流动性会比其他部位的空气流动性好,从而导致玻璃上表面在宽度方向上的两端冷却速度快,而中部冷却速度慢,使得玻璃冷却不均匀,进而影响玻璃的钢化质量,尤其是会导致钢化后的玻璃产生变形。究其原因,是由于玻璃边沿部位先冷却定型,而中间部位后冷却定型,导致玻璃中间部位在外力(例如振动、重力等)作用下就很容易相对于边沿部位向上隆起或向下凹陷,导致玻璃的平面度难以达到使用标准,尤其是对于厚度小于1mm的镜面玻璃,现有的生产工艺难以满足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玻璃钢化炉淬冷风栅用的可调节压风装置,该压风装置不仅可以对相邻两个上部风栅条之间的空间进行阻挡防止风快速流失,而且还能控制上部风栅条两端和中部的风的流失速度,使得玻璃上表面冷却均匀,提高玻璃质量。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玻璃钢化炉淬冷风栅用的可调节压风装置,包括安装板和压风机构,所述压风机构连接在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连接在风栅上;其中:

所述压风机构包括叠合在一起的压风板以及第一调节板,所述压风板和第一调节板通过可进行松紧调节的且让压风板和第一调节板在长度方向上可相对移动的可调节连接结构连接在一起;所述压风板上沿着长度方向排列有多个第一通风孔;所述第一调节板中部设有第一通风长孔,两端设有第一调节孔,该第一调节孔的排列间距与压风板上的第一通风孔一致。

上述玻璃钢化炉淬冷风栅用的可调节压风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在玻璃的加工过程中,当加热到一定温度的玻璃在传动辊的带动下进入淬冷风栅时,该淬冷风栅的相邻两个上风栅向下吹出一定压力和流量的风,风吹到玻璃向两侧扩散并反弹,并从压风板以及第一调节板中通过。其中,相邻两个上风栅之间玻璃中部反弹的风可以直接从压风板中部的第一通风孔以及第一调节板中部的第一通风长孔中吹出;而两个上风栅之间玻璃的两端反弹的风则根据压风板和第一调节板之间的位置关系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具体地,压风板两端的第一通风孔和第一调节板两端的第一调节孔之间的关系包括三种状态,第一种状态是所述第一通风孔与第一调节孔完全重叠,此时风可以正常通过,第二种状态是所述第一通风孔与第一调节孔部分重叠,此时风的通过受到阻挡,阻挡的程度与重叠的程度相关,第三种状态是所述第一通风孔与第一调节孔完全错开,此时风无法通过。因此,通过调节压风板和第一调节板之间的位置关系,即可调节风在压风板和第一调节板两端的通过情况,同时确保风在压风板和第一调节板的中部的通过情况不发生变化,这样就可以让风在玻璃的中部和两端呈现不同的受阻状态,使得玻璃的两端虽然外侧空间开阔但是上方受到压风机构的阻碍会大于玻璃中部上方受到的阻碍,这样就能让玻璃的中部和两端的受阻整体趋于一致,使得风在玻璃整个范围内的流失速度接近一致,从而让玻璃的各个部位均匀冷却,提高钢化效果。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压风机构还包括第二调节板,该第二调节板安装在第一调节板的下侧,所述第一调节板位于压风板的上侧;所述第二调节板的中部设有沿长度方向排列的第二调节孔,该第二调节孔的排列间距与压风板上的第一通风孔一致,第二调节板的两端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通风长孔。采用上述结构的目的是对压风机构中部的通风量进行调节,具体地,与第一调节板和压风板之间的调节原理相似,通过调节第二调节板和压风板之间的位置关系,可以改变压风板上的第一通风孔和第二调节板上的第二调节孔之间的重合程度,进而调节从第一通风孔和第二调节孔中通过的风量,而压风机构两端的风量则不受影响,使得风在玻璃中部与两端的流失速度关系可以进一步地调节,更有利于让玻璃均匀冷却。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可调节连接结构包括设在第一调节板上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连接长孔、设在压风板上的第一连接孔、连接螺栓以及螺母,所述连接螺栓穿过第一连接长孔和第一连接孔将第一调节板和压风板连接在一起;

所述安装板通过安装连接结构与压风机构连接,该安装连接结构包括设在第一调节板上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连接长孔、设在压风板上的第二连接孔、设在安装板上的第三连接孔、连接螺栓以及螺母,所述连接螺栓穿过第二连接长孔、第二连接孔以及第三连接孔将第一调节板、压风板以及安装板连接在一起。

通过上述结构,使得第一调节板和压风板可以在长度方向调节相对位置,调节时,先松开可调节连接结构和安装连接结构中的螺母,由于第一调节板上设有第一连接长孔和第二连接长孔,第一调节板和压风板在长度方向上可以相对移动,移动到合适位置后,再上紧所述螺母,将第一调节板、压风板和安装板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调节板在与所述可调节连接结构对应处设有第三调节长孔,该第二调节板在与所述安装连接结构对应处设有第四调节长孔。通过设置上述第三调节长孔和第四调节长孔,使得第二调节板可以与压风板、第一调节板以及安装板连接在一起,并且可以实现第二调节板相对于压风板在长度方向上的位置调节。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调节板两侧边缘设有第一调节翻边板,该第一调节翻边板朝远离第一调节板方向斜向上延伸。设置上述第一调节翻边板有利于引导气流向上流动,并便于与安装板的连接。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压风板两侧边缘设有压风翻边板,该压风翻边板朝远离压风板的方向斜向下延伸;所述第二调节板两侧边缘设有第二调节翻边板,该第二调节翻边板朝远离第二调节板的方向斜向下延伸,所述第二调节翻边板贴合在压风翻边板的下侧。上述结构中,设置第二调节翻边板和压风翻边板可以很好地阻挡自玻璃反弹的风,防止气流快速流失;此外,第二调节翻边板和压风翻边板的相互贴合有利于压风板与第二调节板贴合紧密,从而节省空间,此外压风翻边板与第二调节翻边板配合,有利于方便操作人员在水平方向上对调节板进行直线调节,起到导向定位作用。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压风机构还包括第三调节板,该第三调节板安装在压风板的下侧,所述第一调节板位于压风板的上侧;所述第三调节板上设有沿长度方向排列的第三调节孔,该第三调节孔的排列间距与压风板上的第一通风孔一致。采用上述结构的目的是对压风机构整个长度范围上的通风量进行统一的调节,具体地,通过调节第三调节板和压风板之间的位置关系,可以改变压风板上的所有第一通风孔和第三调节板上的所有第三调节孔之间的重合程度,进而调节从第一通风孔和第三调节孔中通过的风量,从而可以根据所生产的玻璃的厚度、面积等特点而将风阻调节到合适的状态。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玻璃钢化炉淬冷风栅用的可调节压风装置,由于所述压风板中部设有第一通风长孔,使得相邻两个上风栅之间玻璃中部反弹的风可以直接从第一通风长孔中吹出;且通过调节压风板与第一调节板的位置关系,从而调节第一通风孔与第一调节孔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而调节相邻两个上风栅之间玻璃两端反弹的风的流量,这样就可以让风在玻璃的中部和两端呈现不同的受阻状态,使得玻璃的两端虽然外侧空间开阔但是上方受到压风机构的阻碍会大于玻璃中部上方受到的阻碍,这样就能让玻璃的中部和两端的受阻整体趋于一致,使得风在玻璃整个范围内的流失速度接近一致,从而让玻璃的各个部位均匀冷却,有效防止玻璃变形,提高钢化效果,尤其是对于厚度小于1mm的镜面玻璃,防变形效果更为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玻璃钢化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压风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玻璃钢化炉淬冷风栅用的可调节压风装置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可调节压风装置的爆炸图。

图5为图3所示可调节压风装置的俯视图。

图6为图5中A-A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一种玻璃钢化炉淬冷风栅用的可调节压风装置的第二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一种玻璃钢化炉淬冷风栅用的可调节压风装置的第三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参见图3~图5,本发明的玻璃钢化炉淬冷风栅用的可调节压风装置包括安装板1和压风机构,所述压风机构连接在安装板1上,所述安装板1连接在风栅上;其中:

所述压风机构包括叠合在一起的压风板3以及第一调节板2,所述压风板3和第一调节板2通过可进行松紧调节的且让压风板3和第一调节板2在长度方向上可相对移动的可调节连接结构5连接在一起;所述压风板3上沿着长度方向排列有多个第一通风孔3-3;所述第一调节板2中部设有第一通风长孔2-4,两端设有第一调节孔2-3,该第一调节孔2-3的排列间距与压风板3上的第一通风孔3-3一致。

参见图3~图6,所述可调节连接结构包括设在第一调节板2上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连接长孔2-1、设在压风板3上的第一连接孔3-1、连接螺栓5-1、垫片5-2、弹性垫片5-3以及螺母5-4;所述安装板1通过安装连接结构与压风机构连接,该安装连接结构包括设在第一调节板2上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连接长孔2-2、设在压风板3上的第二连接孔3-2、设在安装板1上的第三连接孔1-1、连接螺栓5-1、垫片5-2、弹性垫片5-3以及螺母5-4。通过上述结构,使得第一调节板2和压风板3可以在长度方向调节相对位置,调节时,先松开可调节连接结构和安装连接结构中的螺母5-4,由于第一调节板2上设有第一连接长孔2-1和第二连接长孔2-2,第一调节板2和压风板3在长度方向上可以相对移动,移动到合适位置后,再上紧所述螺母5-4,将第一调节板2、压风板3和安装板1连接在一起。

参见图3~图6,所述压风板3两侧边缘设有压风翻边板,该压风翻边板朝远离压风板3的方向斜向下延伸。设置所述压风翻边板可以很好地阻挡自玻璃反弹的风,防止气流快速流失。

参见图3~图6,所述第一调节板2两侧边缘设有第一调节翻边板,该第一调节翻边板朝远离第一调节板2方向斜向上延伸。设置上述第一调节翻边板有利于引导气流向上流动,并便于与安装板的连接。

参见图3~图6,上述玻璃钢化炉淬冷风栅用的可调节压风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在玻璃的加工过程中,当加热到一定温度的玻璃在传动辊的带动下进入淬冷风栅时,该淬冷风栅的相邻两个上风栅向下吹出一定压力和流量的风,风吹到玻璃向两侧扩散并反弹,并从压风板3以及第一调节板2中通过。其中,相邻两个上风栅之间玻璃中部反弹的风可以直接从压风板3中部的第一通风孔3-3以及第一调节板2中部的第一通风长孔2-4中吹出;而两个上风栅之间玻璃的两端反弹的风则根据压风板3和第一调节板2之间的位置关系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具体地,压风板3两端的第一通风孔3-3和第一调节板2两端的第一调节孔2-3之间的关系包括三种状态,第一种状态是所述第一通风孔3-3与第一调节孔2-3完全重叠,此时风可以正常通过,第二种状态是所述第一通风孔3-3与第一调节孔2-3部分重叠,此时风的通过受到阻挡,阻挡的程度与重叠的程度相关,第三种状态是所述第一通风孔3-3与第一调节孔2-3完全错开,此时风无法通过。因此,通过调节压风板3和第一调节板2之间的位置关系,即可调节风在压风板3和第一调节板2两端的通过情况,同时确保风在压风板3和第一调节板2的中部的通过情况不发生变化,这样就可以让风在玻璃的中部和两端呈现不同的受阻状态,使得玻璃的两端虽然外侧空间开阔但是上方受到压风机构的阻碍会大于玻璃中部上方受到的阻碍,这样就能让玻璃的中部和两端的受阻整体趋于一致,使得风在玻璃整个范围内的流失速度接近一致,从而让玻璃的各个部位均匀冷却,提高钢化效果。

实施例2

参见图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压风机构还包括第二调节板4;所述第二调节板4安装在第一调节板2的下侧,所述第一调节板2位于压风板3的上侧;所述第二调节板4的中部设有沿长度方向排列的第二调节孔4-3,该第二调节孔4-3的排列间距与压风板3上的第一通风孔3-3一致,第二调节板4的两端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调节长孔4-4。采用上述结构的目的是对压风机构中部的通风量进行调节,具体地,与第一调节板2和压风板3之间的调节原理相似,通过调节第二调节板4和压风板3之间的位置关系,可以改变压风板3上的第一通风孔3-3和第二调节板4上的第二调节孔4-3之间的重合程度,进而调节从第一通风孔3-3和第二调节孔4-3中通过的风量,而压风机构两端的风量则不受影响,使得风在玻璃中部与两端的流失速度关系可以进一步地调节,更有利于让玻璃均匀冷却。

参见图7,所述第二调节板4在与所述可调节连接结构对应处设有第三调节长孔4-1,该第二调节板4在与所述安装连接结构对应处设有第四调节长孔4-2。通过设置上述第三调节长孔4-1和第四调节长孔4-2,使得第二调节板4可以与压风板3、第一调节板2以及安装板1连接在一起,并且可以实现第二调节板4相对于压风板3在长度方向上的位置调节。

参见图7,所述第二调节板4两侧边缘设有第二调节翻边板,该第二调节翻边板朝远离第二调节板4的方向斜向下延伸,该第二调节翻边板贴合在压风翻边板的下侧。设置上述第二调节翻边板可以很好地阻挡自玻璃反弹的风。

实施例3

参见图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压风机构还包括第三调节板6;所述第三调节板6安装在第一调节板2的下侧,所述第一调节板2位于压风板3的上侧;所述第三调节板上设有沿长度方向排列的第三调节孔6-1,该第三调节孔6-1的排列间距与压风板3上的第一通风孔3-3一致。采用上述结构的目的是对压风机构整个长度范围上的通风量进行统一的调节,具体地,通过调节第三调节板6和压风板3之间的位置关系,可以改变压风板3上的所有第一通风孔3-3和第三调节板6上的所有第三调节孔6-1之间的重合程度,进而调节从第一通风孔3-3和第三调节孔6-1中通过的风量,从而可以根据所生产的玻璃的厚度、面积等特点而将风阻调节到合适的状态。

上述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内容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