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长石墨导流筒长度的方法,属于太阳能光伏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单晶硅的制备大部分采用切克劳斯基(Czochralski)直拉法。单晶炉的热场内,石英埚的上方放置有石墨导流筒,一方面起到疏导氩气流的作用;另一方面减少加热器对单晶的辐射。在单晶生长过程中,石英埚的位置随着硅液的减少逐步上升,直到硅液拉完。石英埚的容积决定着单晶炉产能的大小,如果要增加石英埚的高度就要增加导流筒的长度。石墨导流筒采用一整块石墨料加工而成,因为高度不能适应石英埚高度,所以石英埚高度增加后必然会淘汰一批较短的导流筒,由于石墨制品价格较高,这样会造成很大的浪费。有鉴于此,需要实用新型一种可以使石墨导流筒充分利用的方法。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的加长石墨导流筒长度的方法,其可以实现淘汰的石墨导流筒的充分利用,对淘汰的石墨导流筒进行加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加长的石墨导流筒结构,其包括待加长导流筒和加长筒,所述待加长导流筒放置于所述加长筒的上方,所述加长筒和所述待加长导流筒通过石墨通丝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加长筒上开设有多个螺纹通孔、所述待加长导流筒的下端面设置有多个螺纹盲孔,所述螺纹通孔和所述螺纹盲孔的位置相对应组成石墨通丝的安装孔。进一步的,所述螺纹通孔为六个沿所述加长筒的径向均布开设。进一步的,所述螺纹盲孔为六个,沿所述待加长导流筒的径向均布开设。进一步的,所述加长筒的下端面的外下缘为半径为25mm圆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由因长度不够而淘汰下来的待加长导流筒上和加长筒组成,两者之间利用石墨通丝固定,使导流筒长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将要报废的导流筒重新实现使用价值,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费用低,不影响正常使用。经过核算,本实用新型的成本仅在300元左右,对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具有很大的意义。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在附图中:100待加长导流筒、101螺纹通孔、200加长筒、201螺纹盲孔、300石墨通丝。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叙述。一种加长的石墨导流筒结构,其包括待加长导流筒100和加长筒200,所述加长筒200的下端面的外下缘为半径为25mm圆弧。所述待加长导流筒100放置于所述加长筒200的上方,所述加长筒200上径向均布开设有六个螺纹通孔201、所述待加长导流筒100的下端面径向均布有六个螺纹盲孔101,所述螺纹通孔201和所述螺纹盲孔101的位置相对应组成安装孔,安装孔内装配有连接所述待加长导流筒100和加长筒200的石墨通丝300。本实用新型的加工方法如下:1待加长导流筒打磨利用车床将高335mm的待加长导流筒100的底部车去10mm,下端面磨成平面,备用;2备用加长筒的加工对加长筒进行处理,将其上端面打磨成平面,将其下端面的外下缘加工成半径R25mm圆弧,得到备用加长筒200,备用加长筒200的高度为30mm;3组装将步骤1得到的待加长导流筒100放置于步骤2得到的备用加长筒200的上端面上,使两者中心轴重合,得到组装体;4加装连接件从组装体的下端面加工六个径向均布的深度为45mm的M10安装孔,安装孔包括穿透加长筒的螺纹通孔201和钻入待加长导流筒100内的螺纹盲孔101,所述螺纹通孔101的长度为30mm和螺纹盲孔的长度为15mm,在安装孔内旋入长度大于45mm的10M石墨通丝300然后对加长筒和待加长导流筒的内壁进行打磨,使加长筒的下端面的内径为260mm,内壁和水平面的夹角为79°18’;5打磨将加长圈外侧裸露的石墨通丝打磨光滑,尖角倒圆R0.5,即可得到高度为355mm的加长石墨导流筒。对比例1制作高度为355mm的一体导流筒,与实施例1不同的在于其为一体设计,其他参数如:下端面的外下缘的圆弧半径为R25mm,下端面的内径为260mm等均于实施例1相同。效果例1用实施例1和对比例1得到的导流筒进行单晶硅的加工,加工过程和单晶硅的参数性能如表1所示。表1性能指标实施例1导流筒的使用效果对比例1导流筒的使用效果等径平均拉速1.05mm/min1.05mm/min成晶率80%80%由上表结果可以看出,利用实施例1得到的导流筒和对比例1得到的单晶硅在性能上无差别,可以替代常规一体的导流筒进行生产。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长导流筒的方法,使得导流筒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开辟了一种新思路。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并非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的穷举。对于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前提下对其所作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动,都应当被认为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