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热压烧结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石墨压块支架,适用于超硬材料热压烧结行业。
背景技术:
石墨是一种共价半导体和金属的中间物半金属,本身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与大部分熔融金属不反应、高温状态下不变形且随本身温度的升高其导电、导热、强度有明显提高(1800℃时的机械强度是室温时的两倍)、比金属的热膨胀系数低等特点,作为理想的材料在粉末烧结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性能独特的石墨作为金刚石工具热压块材料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
热压金刚石工具目前采用的电阻加热法是利用石墨模具与金刚石工具本身作为电阻元件,将大电流直接通往石墨模具,使发热至一定的温度并同时加压。石墨压块在金刚石工具制造过程中担负着发热元件和模具支撑的双重作用。然而,在金刚石热压烧结过程中,石墨压块没有固定在石墨电极上,当一模金刚石刀头烧结好后,先取下上石墨压块,取出模框,再取出下石墨压块,重复以上步骤烧结另一模刀头。这个过程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人为操作可控性差,石墨压块放置位置波动性大,极易造成烧结刀头质量不稳定,尤其对于温度敏感的某些金属元素,刀头质量波动性大。此外,石墨压块在高温时取出接触空气易被氧化从而降低了石墨压块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生产金刚石工具热压烧结过程中,上、下石墨压块没有固定,烧结刀头时上、下石墨压块人为放置,操作繁琐,石墨压块位置有波动进而影响烧结刀头质量稳定性的问题,是在于提供了一种石墨压块支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解决了在金刚石模块热压生产过程中人为取出、放置石墨压块操作繁琐的问题,提高了效率,节约了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措施:
一种石墨压块支架,它由第一铜电极、第二铜电极、第一石墨电极、第二石墨电极、第一上石墨压块、烧结物、第二下石墨压块、石墨支架组成,其特征在于:第一上石墨压块、第二下石墨压块采用石墨支架固定,石墨压块支架上有四个相同的螺杆,所述的第一上石墨压块、第二下石墨压块分别用石墨支架上面的四个相同的螺杆固定;第一石墨电极分别与第一铜电极、第一上石墨压块相连,第一上石墨压块分别与第一石墨电极、烧结物相连,第二下石墨压块分别与烧结物、第二石墨电极相连,第二石墨电极分别与第二下石墨压块、第二铜电极相连。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金刚石工具电阻法热压烧结过程中,加上石墨压块支架后,烧结一模刀头可节约三分之一时间成本,从而提高了效率,节约了成本。石墨压块避免重复接触空气造成氧化可提高使用次数。此外,石墨压块位置固定,烧结刀头外部条件变化小,产品质量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石墨压块支架工作部位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上、下石墨压块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A-第一铜电极、1B—第二铜电极,2A—第一石墨电极、2B—第二石墨电极,3A—第一上石墨压块、3B—第二下石墨压块,4—烧结物,5—石墨压块支架,螺杆6。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根据图1、图2所示,一种石墨压块支架,它由第一铜电极1A、第二铜电极1B、第一石墨电极2A、第二石墨电极2B、第一上石墨压块3A、烧结物4、第二下石墨压块3B组成,其中第一上石墨压块3A、第二下石墨压块3B采用石墨支架5固定支撑,石墨压块支架5上有四个相同的螺杆6。其特征在于:第一石墨电极2A分别与第一铜电极1A、第一上石墨压块3A相连,第一上石墨压块3A分 别与第一石墨电极2A、烧结物4相连,第二下石墨压块3B分别与烧结物4、第二石墨电极2B相连,第二石墨电极2B分别与第二下石墨压块3B、第二铜电极1B相连。在烧结刀头时在第一上石墨压块3A、第二下石墨压块3B上用石墨支架5上面的四个相同的螺杆6固定第一上石墨压块3A、第二下石墨压块3B。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加上石墨压块支架固定后,烧结一模刀头可节约三分之一时间成本,从而提高了效率,节约了成本。石墨压块避免重复接触空气造成氧化可提高使用次数。此外,石墨压块位置固定,烧结刀头外部条件变化小,产品质量更加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