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板玻璃层叠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8649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盖板玻璃层叠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在触控产品上的盖板玻璃层叠结构。



背景技术:

盖板玻璃在具有触控功能的电子产品中的应用非常广泛。通常会在盖板玻璃上设置多个装饰膜层,以使盖板玻璃满足特定的外观需求,例如形成透明的显示区和非透明的边框区。这些装饰膜层可以通过粘接层粘合在盖板玻璃表面。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一个亮点,就是将电子产品的外壳设计成曲面,使得产品具有差异化,以期吸引消费者。而将装饰膜与曲面盖板玻璃贴合时,装饰膜容易产生变形,导致在曲面盖板玻璃上形成褶皱,产生视觉上的不良。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盖板玻璃层叠结构。

一种盖板玻璃层叠结构,包括:玻璃基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均具有中间区域和边缘区域;装饰层,形成于所述玻璃基板的第一表面上,且位于所述玻璃基板的边缘区域内;以及光阻油墨层,形成于所述玻璃基板的第一表面,并覆盖所述装饰层,所述光阻油墨层上形成第一孔洞以露出所述玻璃基板的部分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孔洞的边界将所述玻璃基板划分为所述中间区域和边缘区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饰层为字符或图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阻油墨层的厚度为5-50μ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阻油墨层为多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阻油墨层于边缘区域内还形成至少一个第二孔洞,所述第二孔洞露出部分的第一表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盖板玻璃层叠结构还包括形成在光阻油墨层上的盖底油墨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饰层、盖底油墨层的厚度均为3-50μ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饰层、盖底油墨层的厚度均为5-20μ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饰层和/或所述盖底油墨层为多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玻璃基板具有至少部分的曲面。

本实用新型通过直接在玻璃基板上形成装饰层和光阻油墨层,起到对玻璃基板的装饰作用,避免了采用贴设装饰膜时产生褶皱的缺陷,保障了盖板玻璃层叠结构的外观良率。并且,本实用新型通过先在玻璃基板上形成装饰层例如“LOGO”等字符或图标,然后在光阻油墨层上采用曝光、显影等步骤形成第一孔洞和至少一第二孔洞,相对于直接曝光、显影后丝印的方式得到的“LOGO”等字符或图标时会有牙边锯齿等不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地降低装饰层例如字符或图标直接曝光、显影引发的不良,从而可以有效地提升产品的良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盖板玻璃层叠结构的形成过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盖板玻璃层叠结构中的玻璃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玻璃基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玻璃基板的侧视示意图;

图5为沿图3中A-A线的剖视示意图;

图6为图5圈B中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5圈D中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8和图9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盖板玻璃层叠结构中的玻璃基板的两个不同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盖板玻璃层叠结构中的玻璃基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所示曲面玻璃面板沿W方向的侧视示意图;

图12为图11所示曲面玻璃面板沿A-A线的截面示意图;

图13为图10所示曲面玻璃面板沿L方向的端视示意图;

图14为图13所示曲面玻璃面板沿B-B线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盖板玻璃层叠结构可用于作为具有触控功能的电子产品的显示面壳体,这些电子产品包括但不限于手机、相机、平板电脑、终端显示器等。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盖板玻璃层叠结构在加工时各步骤所得的结构。所述盖板玻璃层叠结构包括玻璃基板10、装饰层30、光阻油墨层20和盖底油墨层(未示出)。

玻璃基板10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101和第二表面102。本实施例中,玻璃基板10具有至少部分的曲面,在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不排除玻璃基板10为平板玻璃。玻璃基板10可以依据所应用的电子产品而呈现为矩形、圆形、方形等形状。

同时参考图2和图3,一实施例中,玻璃基板10具有平面部11和曲面部12。所述玻璃基板10包括内表面101,与内表面101间隔的外表面102,以及连接外表面102和内表面101的侧周面103。所述内表面101是指凹进的一面,也即所述的第一表面101,所述外表面102是指外凸的一面,也即所述的第二表面102。玻璃基板10的第一表面101为朝向电子产品内部的表面,第二表面102为朝向使用者观看方向的表面。

所述内表面101和外表面102均具有中间区域和边缘区域。中间区域和边缘区域分别定义出所述盖板玻璃层叠结构的可视区和边框区。其中可视区是指所述盖板玻璃层叠结构中透明可视的区域,通过该可视区,可以观察到盖板玻璃层叠结构所应用的电子产品显示的信息;边框区是指非透明区域,该边框区对电子产品内部对应位置的结构和元件进行遮挡。中间区域可以是指平面部11所在的区域,也可以是平面部11加部分的曲面部12,还可以是平面部11中间部分区域,即平面部11边缘部分被划分为边框区。

在一实施例中,边框区可位于可视区两侧,在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边框区也可以是围绕所述可视区。

同时参考图4,所述内表面101同样包括平面部111和由平面部111的相对两个边缘分别朝一侧弯折延伸而出的曲面部121。两个曲面部121相对平面部111对称设置。曲面部121的截面为圆弧。两个曲面部121的半径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本实施例中,两个曲面部121的半径相等。两个曲面部121的半径为1~50mm,优选5~50mm,进一步优选5~20mm,更优选的5~10mm。半径越小,圆弧曲面越陡峭,因而形成的玻璃基板10其外观3D立体效果更强烈。

所述外表面102也同样包括平面部112和由平面部112的相对两个边缘分别朝一侧弯折延伸而出的曲面部122。其中,外表面102的曲面部122和内表面101的曲面部121均是朝同一侧弯折,也即朝着向内表面101的一侧弯折。两个曲面部122相对平面部112对称设置。曲面部122的截面为圆弧。两个曲面部122的半径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本实施例中,两个曲面部122的半径相等。两个曲面部122的半径为1~50mm,优选5~50mm,进一步优选5~20mm,更优选的5~10mm。

其中,平面部112和平面部111的位置相对应,且尺寸相同,因而当所述玻璃基板10的外表面102放置在水平面上时,平面部111和平面部112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完全重合。

更具体的,曲面部122和曲面部121的半径也相等。本实施例中,内表面101和外表面102之间的距离,也即所述玻璃基板10的厚度为0.2~1.2mm。玻璃基板10的各处厚度一致,如此可以较好的消除应力集中,提升整体强度。优选的,玻璃基板10的厚度为0.5~0.7mm。

参考图4,所述曲面部122所在圆弧最边缘的点的切线与所述平面部112的夹角定义为C角,C角为0°<C<90°,优选为0°<C<45°。曲面部121与平面部111之间的C角也可以有相同设置。

进一步地,如图5中所示,所述曲面部121所在圆弧最边缘的点与所述平面部112之间的距离,也即所述玻璃基板10的高度H为0.5~5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玻璃基板10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为长方形,其中长方形的长50~500mm,宽30~300mm。所述曲面部121、122设置在长方形的长所在的两个边缘。

同时参考图3、图6和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玻璃基板10还设有穿透所述内表面101和外表面102的第一穿孔104和第二穿孔105。第一穿孔104和第二穿孔105均为长条形孔,且两端形成圆弧状。第一穿孔104小于第二穿孔105。从图5的视角来看,第一穿孔104靠近玻璃基板10的上端,第二穿孔105靠近玻璃基板10的下端。在实际应用中,第一穿孔104可以作为扬声器穿孔,第二穿孔105可以作为安装触控按钮的通孔。第一穿孔104和第二穿孔105均设置在玻璃基板10的中心轴上。更具体的,所述内表面101和外表面102均具有一中心轴,内表面101和外表面102沿中心轴呈对称设置,所述第一穿孔104和第二穿孔105的几何中心的正投影落在所述内表面101或外表面102的中心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内表面101与侧周面103的连接处形成第一圆弧倒角113,所述外表面102c与侧周面103的连接处形成第二圆弧倒角123,所述第二圆弧倒角123的半径是第一圆弧倒角113的半径的两倍。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圆弧倒角113的半径是0.1±0.05mm,第二圆弧倒角123的半径是0.2±0.05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穿孔104的侧壁114与内表面101、外表面102的连接处也形成圆弧倒角124。所述第二穿孔105的侧壁115与内表面101、外表面102c的连接处也形成圆弧倒角125。圆弧倒角124和圆弧倒角125的半径相同,为便于描述,圆弧倒角124,圆弧倒角125统称为第三圆弧倒角,所述第三圆弧倒角的半径与第一圆弧倒角113的半径相等。

在制作所述的玻璃基板10的过程中,可以对所述内表面101、外表面102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强化处理,而使所述内表面101和/或外表面102具有表面压应力层。通常,在机械加工玻璃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在玻璃表面边缘产生微裂纹,而这些微裂纹的存在会严重降低玻璃的强度,虽可通过抛光等物理加工方式减小微裂纹的尺寸,但进一步的化学强化处理会具有更好的效果。例如,可在一定温度下将玻璃浸入熔盐中,玻璃中的碱金属离子与熔盐中的碱金属离子因扩散而发生相互交换,从而在玻璃表面形成一定厚度的表面压应力层。因而所述表面压应力层并非额外的附着在表面上的层状结构,而是自玻璃表面向内的一定厚度范围内形成的加强层。表面压应力层使得裂纹不易扩展,因而提高了玻璃的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一次强化处理,得到的表面压应力层的厚度为50-100μm,所述表面压应力层的压应力值为200-300Mpa,所述内表面和外表面之间的中心张应力值≤100Mpa。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经二次强化处理,得到的表面压应力层的厚度为60-69μm,也即在二次强化处理过程中,离子互换的深度比在一次强化处理过程中的离子互换深度小。所述表面压应力层的压应力值为710-850Mpa,所述内表面和外表面之间的中心张应力值≤160Mpa。通过多次强化处理可使表面压应力值提升,进而提升玻璃强度。但是表面压应力值提升的同时,中心张应力值也在提升,中心张应力过大将使玻璃自内向外破裂产生“自爆”,因而需要控制中心张应力值的大小,也就是说不能无限增大表面压应力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在所述内表面、外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上附着形成抗反射层。抗反射层可以用蒸镀、溅镀等方式形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在所述外表面102上附着形成抗指纹层。所述抗指纹层的初始水滴角≥110°。所谓水滴角,是在固、液、气三相交界面处,气-液相界面与固-液相界面之间的夹角。水滴角越大,则抗指纹层的疏水性和抗污染性能越好。初始水滴角是指抗指纹层形成后未被使用和破坏的情况下测得的水滴角。随着抗指纹层的形成时间的延长以及磨损程度的增加,水滴角将会变小。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结构和参数的设计,可使所述玻璃基板10的应力集中区域分散,提升整体强度,降低应力过于集中导致稍微受到外力撞击就发生破裂的风险。

图2至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曲面部12由平面部11的相对两边朝一侧弯折延伸而出。其他实施例中,也可由平面部11的四边朝一侧弯折延伸而出形成圆弧的曲面部12。相对两边延伸出的曲面部12的半径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相邻两边延伸出的曲面部12的半径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四边均形成曲面部12的实施例中,其他特征可参图2至图7所示的实施例设置,此不赘述。图8和图9中所示为另一实施例的盖板玻璃层叠结构中的玻璃基板10a,其包括内表面101a,与内表面101a间隔的外表面102a,以及连接外表面102a和内表面101a的侧周面(图未标)。类似的,所述内表面101a凹进,对应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第一表面101,所述外表面102a外凸,对应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第二表面102。

所述内表面101a和外表面102a之间的距离为0.2~1.2mm,也即所述玻璃基板10a的厚度为0.2~1.0mm。

所述内表面101a具有一中心轴103a,所述内表面101a沿该中心轴103a呈对称设置。所述外表面102a也具有一中心轴104a,所述外表面102a沿该中心轴104a呈对称设置。

所述内表面101a以内表面101a的中心轴103a为中心向同侧弯曲形成圆弧的内曲面,所述外表面102a以外表面102a的中心轴104a为中心向同侧弯曲形成圆弧的外曲面,所述内曲面、外曲面的半径R为50~1000mm,所述玻璃基板10a的高度H为0.5~5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曲面、外曲面的半径R相等,也即玻璃基板10a的各处厚度均匀。如此可以更好的消除应力集中,提升整体强度。

所述玻璃基板10a的高度H是指内表面101a相对其中心轴103a最远的两个平行侧边105a、106a所在的平面,与外表面102a的中心轴104a之间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呈圆弧的内表面101a的两个平行侧边105a、106a与圆弧的圆心连线的夹角,也即内表面101a所在圆弧对应的圆心角以E表示,其中60°<E<180°。外表面202a的圆弧对应的圆心角E也满足60°<E<180°。

图10所示为又一实施例的盖板玻璃层叠结构中的玻璃基板10b,同时参考图11和图12,所述玻璃基板10b包括内表面101b,与内表面101b间隔的外表面102b,以及连接外表面102b和内表面101b的侧周面(图未标)。类似的,所述内表面101b凹进,对应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第一表面101,所述外表面102b外凸,对应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第二表面102。

所述内表面101b和外表面102b之间的距离为0.2~1.0mm,也即所述玻璃基板10b的厚度为0.2~1.0mm。

所述内表面101b在宽度方向上具有一中心线W1,所述外表面102b在宽度方向上也具有一中心线W2。所述内表面101b沿中心线W1镜面对称。所述外表面102b沿中心线W2镜面对称。将玻璃基板10b置于水平面上,对所述玻璃基板10b在水平面上作正投影,所述内表面101b的中心线W1和外表面102b的中心线W2在玻璃基板10b的正投影方向上重合。

同时参考图13和图14,所述内表面101b在长度方向上具有一中心线L1,所述外表面102b在长度方向上也具有一中心线L2。所述内表面101b沿中心线L1镜面对称。所述外表面102b沿中心线L2镜面对称。将玻璃基板10b置于水平面上,对所述玻璃基板10b在水平面上作正投影,所述内表面101b的中心线L1和外表面102b的中心线L2在玻璃基板10b的正投影方向上重合。所述中心线L1、L2的正投影与所述中心线W1、L2的正投影垂直。

所述内表面101b以长度方向的中心线L1为中心向同侧弯曲,所述外表面102b也以长度方向的中心线L2为中心向所述同侧弯曲。所述内表面101b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线L1的圆弧半径为50~1000mm,所述外表面102b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线L2的圆弧半径也为50~1000mm。在图中所示实施例中,所述内表面101b和外表面102b在长度方向上的中心线L1、L2的圆弧半径相等。

所述内表面101b同时还以宽度方向的中心线W1为中心向所述同侧弯曲,所述外表面102b也还以宽度方向的中心线W2为中心向所述同侧弯曲。所述内表面101b的宽度方向的中心线W1的圆弧半径为50~1000mm,所述外表面102b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心线W2的圆弧半径也为50~1000mm。所述内表面101b和外表面102b在宽度方向上的中心线W1、W2的圆弧半径相等。

所述玻璃基板10b的高度为0.5~5mm。所述高度是指,所述外表面102b的中心点(也即长度方向上的中心线L2和宽度方向上的中心线W2的交点)到所述内表面101b位置最低的至少三个点形成的平面之间的距离。图中所示实施例中,内表面101b的四角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高度也即该四角所在平面与外表面102b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玻璃基板10b的各处厚度均匀。如此可以更好的消除应力集中,提升整体强度。

另外,中心线W1、W2的圆弧半径可以与中心线L1、L2的圆弧半径相等,也可以不相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表面101b和外表面102b在长度方向上的中心线L1、L2的圆弧对应的圆心角为C1,其中60°<C1<180°。内表面101b和外表面102b在宽度方向上的中心线W1、W2的圆弧对应的圆心角为C2,其中60°<C2<180°。

再次参考图1,所述装饰层30形成于玻璃基板10(也可以是玻璃基板10a、玻璃基板10b,下同)的第一表面101上,且位于所述玻璃基板10的边缘区域内。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装饰层30为字符或图标,作为品牌标示制作在玻璃基板10上。所述装饰层30采用镜面油墨例如镜面银油墨通过丝印方式形成。所述装饰层30可以是一层,也可以是通过多次印刷而形成的多层结构。所述装饰层30的厚度为3-50μm。进一步地,所述装饰层30的厚度为5-20μm。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装饰层30可以为多个,并呈现为“LOGO”的图案,用于作为品牌标示。可以理解,装饰层30的形状和功能不受此限。

光阻油墨层20形成于所述玻璃基板10(也可以是玻璃基板10a、玻璃基板10b,下同)的第一表面101上,并覆盖所述装饰层30。光阻油墨层20是通过喷涂等涂布方式将液态光阻油墨设置在玻璃基板10上,再通过预固化、曝光、显影等工序,去除部分的光阻油墨而构造出具有一预定图案的遮光层。光阻油墨层20可以是一层,也可以是通过多次喷涂而形成的多层结构。所述光阻油墨层20的厚度为3-100μm。进一步地,所述光阻油墨层20的厚度为5-50μm。

光阻油墨也称感光油墨,对紫外线敏感,并且能通过紫外线固化。光阻油墨层20可以是黑色,也可以是棕色、白色、红色、绿色、蓝色或其他具有金属色泽的颜色,可以根据产品的具体外观需求而定。透过玻璃基板10的第二表面102,可以观察到形成在第一基板101上的光阻油墨层20,因而光阻油墨层20不但起到遮挡的功效,还可以同时具有美化外观的功能。

光阻油墨层20上形成第一孔洞201和至少一个第二孔洞202以在相应的位置露出所述玻璃基板10的第一表面101。所述第一孔洞201界定所述玻璃基板10的中间区域,换言之,第一孔洞201的边界将所述玻璃基板10划分为中间区域和边缘区域。透过第一孔洞201,可以观察到电子产品所显示的信息。

所述第二孔洞202形成在边缘区域内。一实施例中,第二孔洞202用于设置标示,例如可以是摄像孔、光线感应孔或者各种操作按钮标示等。字符或图标盖底油墨层形成在光阻油墨层20上。盖底油墨层也可以是多层结构。盖底油墨层可以加深光阻油墨层20的遮挡效果,避免漏光。所述盖底油墨层的厚度为3-50μm。进一步地,所述盖底油墨层的厚度为5-20μm。

本实用新型通过直接在玻璃基板上形成装饰层和光阻油墨层,起到对玻璃基板的装饰作用,避免了采用贴设装饰膜时产生褶皱的缺陷,保障了盖板玻璃层叠结构的外观良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直接在玻璃基板上形成装饰层和光阻油墨层,起到对玻璃基板的装饰作用,避免了采用贴设装饰膜时产生褶皱的缺陷,保障了盖板玻璃层叠结构的外观良率。并且,本实用新型通过先在玻璃基板上形成装饰层例如“LOGO”等字符或图标,然后在光阻油墨层上采用曝光、显影等步骤形成第一孔洞和至少一第二孔洞,相对于直接曝光、显影后丝印的方式得到的“LOGO”等字符或图标时会有牙边锯齿等不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地降低装饰层例如字符或图标直接曝光、显影后丝印方式引发的不良,从而可以有效地提升产品的良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