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针菇的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70216阅读:55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金针菇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金针菇的培养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20世纪70年代食用菌袋料栽培方法在我国的大面积推广,各地区的食用菌生产厂家和种植户越来越多,特别是21世纪初以来,在日益讲究健康保健的饮食趋势下,食用菌产业出现了飞速发展的局面。在常见的食用菌栽培种类中,金针菇以其栽培技术简单易行,品种适应性强,能满足不同地区种植需要,且市场售价较高,总体经济效益较好而深受广大食用菌种植户的青睐。

金针菇是我国的主栽食用菌,金针菇营养极其丰富,是一种高蛋白,低热量,多糖类保健食品,含有18种氨基酸,其精氨酸、赖氨酸含量高于一般食用菌,对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有“增智菇”之称。此外金针菇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其性寒,能利肝,益肠胃,所含的朴菇素和金针菇原素对癌症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因此,金针菇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食用菌。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金针菇生产和出口量最大的国家,栽培金针菇已经成为菇农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目前,国内栽培金针菇原料以棉籽壳为主,由于棉籽壳原料资源匮乏,使得棉籽壳的价格持续上涨,栽培成本越来越高,因此各生产单位都十分重视对价廉物美的替代原料的物色;此外金针菇栽培基容易遭受杂菌感染,影响金针菇生长,产率低,造成种植户经济效益低。为提高经济效益,种植户多用药剂进行抑菌。目前市场的金针菇抑制杂菌的药剂多为抗生素,大量使用会导致杂菌抗药性提高、药物残留等问题,致使金针菇的质量所述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针菇的培养基,该培养基营养全面,提高抗菌性,同时提高了经济效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金针菇的培养基,以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的原料:米糠30-50份;玉米芯40-60份;玉米粉4-8份;豆粕4-8份;麸皮20-32份;大豆皮12-20份;甜菜渣8-12份;棉籽壳6-8份;中草药2-3份;钙添加剂2-3份;柑橘果皮2-3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米糠和麦麸中富含膳食纤维、粗脂肪、蛋白质、氨基酸、以及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等,为金针菇的生长提供主要的营养物质;玉米芯中含有丰富的粗蛋白质和无氮浸出物的含量远高于许多植物秸秆,为金针菇的生长提供氮源和碳源;另外玉米芯较为疏松,玉米芯中存在很多的空隙,它增强培基质的透气性,增大培养基的氧含量,使得金针菇更好的生长;此次,玉米芯价格便宜,能够给养殖户带来更多的经济价值;玉米粉中不仅含有粗蛋白质和氮源,还含有钙、铁质、维生素e和微量元素硒,为金针菇的生长提供了必要的营养成分;大豆皮和豆粕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为金针菇合成蛋白质和核酸提供原料;棉籽壳为金针菇生长提供必需碳源,棉籽壳透气性较好,而且均具有一定的锁水功能,能够保持培养基中水分,防止快速流失;甜菜渣含有大量的粗纤维和少量的蛋白质,为金针菇的生长提供营养物质,并且甜菜渣在使用时先将其泡在温水中膨胀开,这样可以增强培基质的透气性,增大培养基的氧含量,使得金针菇更好的生长;由于培养基中的湿度较大,容易滋生细菌,抑制金针菇的生长,中草药能够很好的抗菌作用;钙添加剂能够提供金针菇充足的钙源,使得金针菇长得更加的粗壮,而且钙添加剂含有碳酸钙,碳酸钙能够调节培养基中的ph值至适当的值,有利于金针菇的生长。

较佳的,还包括花生壳,花生壳的质量是棉籽壳质量的3-5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花生壳透气性较好,而且也具有一定的锁水功能,能够保持培养基中水分,防止快速流失;花生壳可以代替部分棉籽壳,减少棉籽壳的用量,节省一定的投资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另外花生壳中含维生素b,而金针菇是维生素b天然缺陷型,必需要从外界添加维生素b,花生壳能够满足金针菇对维生素b的需求;并且花生壳和棉籽壳的质量比为3-5:1时效果较好,即减少了棉籽壳的用量,有能保持培养基足够的营养成分。

较佳的,还包括海藻粉2-3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海藻粉中含有粗蛋白、粗纤维和少量的多糖,在水溶液中存在着-coo-、-oh、-nh2等基团,可以与重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络合物,从而对重金属离子具有吸附能力,防止重金属离子影响菌种的生长;海藻粉中富含海洋生物所持有的海藻多糖、甘露醇、藻褐素等多种海洋活性成分及氮、磷、钾、碘等微量元素,既能够提高培养基的肥力,又提供了可吸收利用的营养元素。

较佳的,还包括泥碳鲜5-7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泥碳鲜具有较大型的吸水细胞,泥碳鲜吸水性能力较强,用花生壳来代替部分棉籽壳,由于棉籽壳上带有棉絮,其吸水性比花生壳强,所以花生壳替代棉籽壳后的培养基的锁水功能有所下降,添加泥碳鲜能够较好的保持培养基的水分,防止培养基中的水分流失;另外泥碳鲜具有药用价值,对真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较佳的,中草药渣包括大青叶、大蒜皮、金银花、马齿苋、仙人掌、银杏叶、苦楝,并且其重量比为1:2:1:1:2:2: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大青叶、大蒜皮、金银花、马齿苋、仙人掌、银杏叶均具有抗菌的性能,而且苦楝具有抗虫的作用,并且此中草药药性较弱,对金针菇的危害较小,并且用中草药可以代替药剂的使用,解决了药物残留的问题,保证了金针菇的质量。

较佳的,钙添加剂包括骨粉、贝壳粉和蛋壳中的至少一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骨粉、贝壳粉和蛋壳中含有天然碳酸钙,能够为培养基中增加充足的钙源,能够促进金针菇更加茁壮的成长,成长出高钙的金针菇,另外能有效出去基质中的游离酸,防止因海藻粉和柑橘属果皮的加入使酸度过高而不利于菌种的生长;另外蛋壳包括鸡蛋壳、鸭蛋壳和鹅蛋壳至少一种,蛋壳中除了含有大量的中富含胶原蛋白和透明质酸膜,可以大大提高基质的保水性和透气性;其中蛋壳的粒径控制在0.2-0.25mm,这样的粒径的蛋壳不需要使用大量的时间去研磨同时又能使蛋壳具有足够大的比表面积,有利于菌种的生长。

较佳的,柑橘果皮包括柚子果皮、橘子果皮、橙子果皮、柠檬果皮、柑果果皮中的至少一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柑橘果皮中富含多种维生素以及有机酸,即能为菌种提供营养物质,同时还具有生理活性和刺激作用,促进菌种的营养吸收和生长代谢,促进根系生长以及抗病能力,可以有效提高作物产量并改善产品品质;果皮内侧的薄皮含有膳食纤维和果胶,配合与水形成胶性粘稠物的海藻粉,可以在基质内部形成胶性保水网提高保水性,同时使基质不易松散更便于使用,其二者富含的植物纤维增加了保水网格之间的空隙,增加了保水量的同时保证了透气性。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针菇的培养基的制备方法,该方法能够使培养基营养均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金针菇的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物料粉碎:将玉米芯粉碎,过150目筛备用;将花生壳和棉籽壳粉碎,过100目筛备用;将泥碳鲜晒干粉碎至粒径为0.2mm-0.3mm的颗粒;将柑橘果皮粉碎至粒径0.2mm-0.3mm;

步骤2、中草药的制备:将大青叶、板蓝根、大蒜皮、金银花、连翘、马齿苋、仙人掌、银杏叶、苦楝混合后进行粉碎,过50目筛备用;

步骤3、甜菜渣的预处理:将甜菜渣泡在温水中至膨胀开,取出备用;

步骤4、物料混合:将步骤1、步骤2中物料和米糠、玉米粉、豆粕、碳酸钙、大豆皮放入搅拌机中搅拌至混合均匀;

步骤5、加水搅拌:向步骤4获得的混合物料中加水并搅拌,使含水量达到80-90%;

步骤6、灭菌:将步骤5制得的金针菇培养基灭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干物料粉碎,这样有利于物料的混合均匀;然后制备中草药,将中草药单独制备,并且将中草药各组分的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到物料中,这样能够保证中草药的整体药能;另外甜菜渣在使用之前,先放置在温水中膨胀开再加入培养基中,这样可以增强培基质的透气性,增大培养基的氧含量,使得金针菇更好的生长;并且甜菜渣的预处理位于物料粉碎和中草药制备之后,这样可以将膨胀开的甜菜渣直接进入到下一个步骤中,防止甜菜渣长时间放置,甜菜渣中的水分流失而使甜菜渣膨胀的程度缩小,影响培养基的透气性;在物料混合均匀之后再加水,这样使物料混合的更加均匀,使培养基营养均衡;最后灭菌,将培养基中的杂菌消灭,给金针菇菌丝的生长提供一个优良的生长环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的特点和技术效果:

1、本发明使用花生壳代替了部分棉籽壳,即保证了培养基的营养成分,又减少了棉籽壳的用量,节省一定的投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本发明使用了泥炭藓,用花生壳来代替部分棉籽壳,由于棉籽壳上带有棉絮,其吸水性比花生壳强,所以花生壳替代棉籽壳后的培养基的锁水功能有所下降,使得培养基的水分容易流失,泥碳鲜具有较大型的吸水细胞,泥碳鲜吸水性能力较强,添加泥碳鲜能够弥补这个缺点,能够较好的保持培养基的水分,防止培养基中的水分流失;另外泥碳鲜具有药用价值,对真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3、本发明使用了中草药,此中草药具有抗菌的性能,并且此中草药药性较弱,对金针菇的危害较小,并且用中草药可以代替药剂的使用,解决了药物残留的问题,保证了金针菇的质量;

4、本发明使用了甜菜渣,甜菜渣含有大量的粗纤维和少量的蛋白质,甜菜渣为金针菇的生长提供营养物质,并且甜菜渣在使用时先将其膨胀开,这样可以增强培基质的透气性,增大培养基的氧含量,使得金针菇更好的生长;

5、本发明使用了海藻粉,海藻粉中含有粗蛋白、粗纤维和少量的多糖,在水溶液中存在着-coo-、-oh、-nh2等基团,可以与重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络合物,从而对重金属离子具有吸附能力,防止重金属离子影响菌种的生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所有物质均为市售。

金针菇的培育,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金针菇的培养基的制备

1、物料粉碎:将玉米芯酒糟粉碎,过150目筛备用;将花生壳和棉籽壳粉碎,过100目筛备用;将泥碳鲜晒干粉碎至粒径为0.2mm-0.3mm的颗粒;将柑橘果皮粉碎至粒径0.2mm-0.3mm;

2、中草药渣的制备:将大青叶、大蒜皮、金银花、马齿苋、仙人掌、银杏叶、苦楝混合后进行粉碎,过50目筛备用;

3、甜菜渣的预处理:将甜菜渣泡在温水中至膨胀开,取出备用;

4、物料混合:将步骤1、步骤2和步骤3中物料和米糠、玉米粉、豆粕、碳酸钙、大豆皮放入搅拌机中搅拌至混合均匀;

5、加水搅拌:向4中获得的混合物料中加水并搅拌,使含水量达到80-90%;

6、灭菌:将5中制得的金针菇培养基高温蒸汽灭菌25分钟,取出冷却分装在培养瓶中,将16瓶培养瓶为一组,放入到同一个培养瓶框中,然后打孔:培养瓶从上端到下端打贯穿至瓶底竖直方向设置的接菌孔,然后盖上瓶盖。

步骤2,接菌种

然后将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瓶移动至无菌车间,在18℃下通过接菌设备进行接菌,尽可能接入等量菌种,并兼顾快速精准、播散均匀,及时用盖上瓶盖,各组每瓶在短时内全部接完。

步骤3,观察与测量

把不同组别的已接菌的培养基按序号排在培养室中,每天观察菌丝的生长状况,定时记录生长量和长势,计算每天生长速度。依据菌丝浓密度、菌丝颜色以及菌丝的粗壮程度,同时观看菌丝的细菌感染程度,一般在潮湿的环境中,培养基容易滋生细菌,致使菌丝感染细菌而得病,常见的有根腐病和斑点病,为了便于区分菌丝被感染的程度,分为三个级别:“+”为本实验组的菌丝没有或者极少量的菌丝得根腐病和斑点病;“++”为本实验组的菌丝的根腐病和斑点病的量数超过总菌丝量的1/5至1/3;“+++”为本实验组的菌丝的根腐病和斑点病的量数超过总菌丝量的1/3。

菌丝生长量的测量方法:待每瓶菌丝都开始吃料定殖时,用油性记号笔作起始记号,用测微尺间隔一定时间测1次值,并计算平均值,用cm·d-1表示。同时要记录菌丝长满的天数,其数据见表1-表4。

实施例1:金针菇的培养基包括米糠30kg;玉米芯40kg;玉米粉4kg;豆粕4kg;麸皮20kg;大豆皮12kg;甜菜渣8kg;棉籽壳6kg;花生壳30kg;大青叶0.2kg;大蒜皮0.4kg;金银花0.2kg;马齿苋0.2kg;仙人掌0.4kg;银杏叶0.4kg;苦楝0.2kg;骨粉1kg;贝壳粉0.5kg;蛋壳钙0.5kg;柚子果皮1kg;橘子果皮1kg;海藻粉2kg;泥碳鲜5kg。

实施例2:金针菇的培养基包括米糠40kg;玉米芯50kg;玉米粉6kg;豆粕6kg;麸皮26kg;大豆皮16kg;甜菜渣10kg;棉籽壳7kg;花生壳35kg;大青叶0.25kg;大蒜皮0.5kg;金银花0.25kg;马齿苋0.25kg;仙人掌0.5kg;银杏叶0.5kg;苦楝0.25kg;骨粉1.5kg;贝壳粉1kg;柚子果皮1kg;橘子果皮1.5kg;海藻粉2.5kg;泥碳鲜6kg。

实施例3:金针菇的培养基包括米糠50kg;玉米芯60kg;玉米粉8kg;豆粕8kg;麸皮32kg;大豆皮20kg;甜菜渣12kg;棉籽壳8kg;花生壳40kg;大青叶0.3kg;大蒜皮0.6kg;金银花0.3kg;马齿苋0.3kg;仙人掌0.6kg;银杏叶0.6kg;苦楝0.3kg;骨粉1.5kg;贝壳粉1.5kg;柚子果皮1.5kg;橘子果皮1.5kg;海藻粉3kg;泥碳鲜7kg。

实施例4:金针菇的培养基包括米糠30kg;玉米芯40kg;玉米粉4kg;豆粕4kg;麸皮20kg;大豆皮12kg;甜菜渣8kg;棉籽壳6kg;花生壳24kg;大青叶0.2kg;大蒜皮0.4kg;金银花0.2kg;马齿苋0.2kg;仙人掌0.4kg;银杏叶0.4kg;苦楝0.2kg;骨粉1kg;贝壳粉0.5kg;蛋壳钙0.5kg;柚子果皮1kg;橘子果皮1kg;海藻粉2kg;泥碳鲜5kg。

实施例5:金针菇的培养基包括米糠40kg;玉米芯50kg;玉米粉6kg;豆粕6kg;麸皮26kg;大豆皮16kg;甜菜渣10kg;棉籽壳7kg;花生壳28kg;大青叶0.25kg;大蒜皮0.5kg;金银花0.25kg;马齿苋0.25kg;仙人掌0.5kg;银杏叶0.5kg;苦楝0.25kg;骨粉1.5kg;贝壳粉1kg;柚子果皮1kg;橘子果皮1.5kg;海藻粉2.5kg;泥碳鲜6kg。

实施例6:金针菇的培养基包括米糠50kg;玉米芯60kg;玉米粉8kg;豆粕8kg;麸皮32kg;大豆皮20kg;甜菜渣12kg;棉籽壳8kg;花生壳32kg;大青叶0.3kg;大蒜皮0.6kg;金银花0.3kg;马齿苋0.3kg;仙人掌0.6kg;银杏叶0.6kg;苦楝0.3kg;骨粉1.5kg;贝壳粉1.5kg;柚子果皮1.5kg;橘子果皮1.5kg;海藻粉3kg;泥碳鲜7kg。

实施例7:金针菇的培养基包括米糠30kg;玉米芯40kg;玉米粉4kg;豆粕4kg;麸皮20kg;大豆皮12kg;甜菜渣8kg;棉籽壳6kg;花生壳18kg;大青叶0.2kg;大蒜皮0.4kg;金银花0.2kg;马齿苋0.2kg;仙人掌0.4kg;银杏叶0.4kg;苦楝0.2kg;骨粉1kg;贝壳粉0.5kg;蛋壳钙0.5kg;柚子果皮1kg;橘子果皮1kg;海藻粉2kg;泥碳鲜5kg。

实施例8:金针菇的培养基包括米糠40kg;玉米芯50kg;玉米粉6kg;豆粕6kg;麸皮26kg;大豆皮16kg;甜菜渣10kg;棉籽壳7kg;花生壳21kg;大青叶0.25kg;大蒜皮0.5kg;金银花0.25kg;马齿苋0.25kg;仙人掌0.5kg;银杏叶0.5kg;苦楝0.25kg;骨粉1.5kg;贝壳粉1kg;柚子果皮1kg;橘子果皮1.5kg;海藻粉2.5kg;泥碳鲜6kg。

实施例9:金针菇的培养基包括米糠50kg;玉米芯60kg;玉米粉8kg;豆粕8kg;麸皮32kg;大豆皮20kg;甜菜渣12kg;棉籽壳8kg;花生壳24kg;大青叶0.3kg;大蒜皮0.6kg;金银花0.3kg;马齿苋0.3kg;仙人掌0.6kg;银杏叶0.6kg;苦楝0.3kg;骨粉1.5kg;贝壳粉1.5kg;柚子果皮1.5kg;橘子果皮1.5kg;海藻粉3kg;泥碳鲜7kg。

表1为实施例1-实施例9中菌丝的生长量记录及生长速度情况:从接菌第1天到出现菌丝第1满瓶期间,菌丝生长量记录及生长速度

表1为实施例1-9中金针菇菌丝的生长量记录及生长速度情况

表2为金针菇菌丝的长势情况

实施例1—实施例3中,花生壳和棉籽壳的质量比为5:1;实施例4—实施例6中,花生壳和棉籽壳的质量比为4:1;花生壳和棉籽壳的质量比为3:1;从表1和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实施例1—实施例9中菌丝的生长速度较快,从第14天至29天内平均每天的生长在0.71-0.732cm·d-1之间,并且生长的周期较短,菌丝的长势较好:菌丝浓密,颜色洁白,茎秆粗壮,而且被细菌感染的程度较低,特别是实施例5,从第14天至29天内平均每天的成长最块,为0.732cm·d-1,并且生长的周期最短为29天,所以下面做的对比例实验以实施例5为样本。

随后又做了对比例,与实施例不同的是对比例1中花生壳与棉籽壳的质量比为6:1;对比例2中花生壳与棉籽壳的质量比为7:1;对比例3中花生壳与棉籽壳的质量比为2:1;对比例4中没有添加中草药渣;对比例5中没有添加泥碳鲜。

对比例1

金针菇的培养基包括米糠40kg;玉米芯50kg;玉米粉6kg;豆粕6kg;麸皮26kg;大豆皮16kg;甜菜渣10kg;棉籽壳7kg;花生壳42kg;大青叶0.25kg;大蒜皮0.5kg;金银花0.25kg;马齿苋0.25kg;仙人掌0.5kg;银杏叶0.5kg;苦楝0.25kg;骨粉1.5kg;贝壳粉1kg;柚子果皮1kg;橘子果皮1.5kg;海藻粉2.5kg;泥碳鲜6kg。

对比例2

金针菇的培养基包括米糠40kg;玉米芯50kg;玉米粉6kg;豆粕6kg;麸皮26kg;大豆皮16kg;甜菜渣10kg;棉籽壳7kg;花生壳49kg;大青叶0.25kg;大蒜皮0.5kg;金银花0.25kg;马齿苋0.25kg;仙人掌0.5kg;银杏叶0.5kg;苦楝0.25kg;骨粉1.5kg;贝壳粉1kg;柚子果皮1kg;橘子果皮1.5kg;海藻粉2.5kg;泥碳鲜6kg。

对比例3

金针菇的培养基包括米糠40kg;玉米芯50kg;玉米粉6kg;豆粕6kg;麸皮26kg;大豆皮16kg;甜菜渣10kg;棉籽壳7kg;花生壳14kg;大青叶0.25kg;大蒜皮0.5kg;金银花0.25kg;马齿苋0.25kg;仙人掌0.5kg;银杏叶0.5kg;苦楝0.25kg;骨粉1.5kg;贝壳粉1kg;柚子果皮1kg;橘子果皮1.5kg;海藻粉2.5kg;泥碳鲜6kg。

对比例4

金针菇的培养基包括米糠40kg;玉米芯50kg;玉米粉6kg;豆粕6kg;麸皮26kg;大豆皮16kg;甜菜渣10kg;棉籽壳7kg;花生壳28kg;大青叶0kg;大蒜皮0kg;金银花0kg;马齿苋0kg;仙人掌0kg;银杏叶0kg;苦楝0kg;骨粉1.5kg;贝壳粉1kg;柚子果皮1kg;橘子果皮1.5kg;海藻粉2.5kg;泥碳鲜6kg。

对比例5

金针菇的培养基包括米糠40kg;玉米芯50kg;玉米粉6kg;豆粕6kg;麸皮26kg;大豆皮16kg;甜菜渣10kg;棉籽壳7kg;花生壳28kg;大青叶0.25kg;大蒜皮0.5kg;金银花0.25kg;马齿苋0.25kg;仙人掌0.5kg;银杏叶0.5kg;苦楝0.25kg;骨粉1.5kg;贝壳粉1kg;柚子果皮1kg;橘子果皮1.5kg;海藻粉2.5kg;泥碳鲜0kg。

表3是对比例1-5中金针菇菌丝的生长量记录及生长速度情况

表4为金针菇菌丝的长势情况

从对比例1—对比例3与实施例1—实施例9对比可以看出,菌丝的生长速度、长势与花生壳和棉籽壳之间的质量比值有明显的相关性,增大花生壳的与棉籽壳的质量比或者减少花生壳的与棉籽壳的质量比,均不利于菌丝的生长速度和长势情况(菌丝的颜色除外),从表4中可以看出增大花生壳的与棉籽壳的质量比,菌丝的颜色较好;减少花生壳的与棉籽壳的质量比,菌丝的颜色暗黄;这是因为花生壳内主要含量有粗纤维,营养价值较低,但是它含有含维生素b,而金针菇是维生素b天然缺陷型,必需要从外界添加维生素b,花生壳能够满足金针菇对维生素b的需求,能够使菌丝的颜色更加洁白光亮;而棉籽壳含有粗蛋白,营养价值较高,当花生壳的与棉籽壳的质量比为3-5:1时,加上一定含量的米糠、玉米粉、豆粕、麸皮、大豆皮、甜菜渣,使得菌丝培养基的营养成分分配的更加合理,使得菌丝的生长速度、长势更好。

从对比例4与实施例1—实施例9对比,对比例4中没有添加泥碳鲜;用花生壳来代替部分棉籽壳,由于棉籽壳上带有棉絮,其吸水性比花生壳强,所以花生壳替代棉籽壳后的培养基的锁水功能有所下降,使得培养基的水分很容易流失,造成由于培养基中的湿度达不到标准而使得菌丝生长的速度慢,且菌丝疏密,茎秆细弱;由于泥碳鲜具有较大型的吸水细胞,泥碳鲜吸水性能力较强,添加泥碳鲜能够弥补这个缺点,能够较好的保持培养基的水分,防止培养基中的水分流失,使培养基中保持较好的湿度环境,使菌丝茁长成长。

从对比例5与实施例1—实施例9对比,对比例5中没有添加中草药;培养基本身的湿度较大,易滋生细菌,使得菌丝被细菌感染而得病,最常见的菌丝病为根腐病和黑斑病;加入中草药可以有效的抑制培养基中的细菌滋长,并且此中草药药性较弱,对金针菇的危害较小,保证了金针菇的质量。

综上所述,此培养基中用花生壳代替部分棉籽壳,这样可以减少投资的成本,增加经济效益,而且当花生壳的与棉籽壳的质量比为3-5:1时,效果最佳;同时向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的泥碳鲜,泥碳鲜具有锁水作用,使培养基保持较好的湿度环境,使菌丝茁壮成长;另外,中草药的加入,能够有效的抑制培养基中细菌的生长,减少菌丝因被细菌感染而得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