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秸秆制备活性炭多功能高温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75328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秸秆制备活性炭多功能高温炉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环保工程的环保材料制备设备和能源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秸秆制备活性炭的多功能高温炉装置的开发。



背景技术:

我国植物秸秆资源丰富,每年产生大量玉米秸秆、稻草秸秆和小麦秸秆。目前秸秆主要用于发电、直接还田、发酵制备沼气、农村农户燃料等,利用价值很低。特别是每年的夏季和秋季,农作物收获后,秸秆未能得到及时处理,农民在野外燃烧,对环境污染严重。虽然各地从管理角度采取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提高秸秆的利用价值,充分实现秸秆的资源化利用,从根本上杜绝秸秆燃烧对环境的污染,开发秸秆热解制备活性炭技术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当前秸秆制备活性炭的方法较多,但是热解过程是不可缺少的一个处理环节,常规的加热炉,未能充分考虑热能的回收利用,因此,消耗的能量较高,制备活性炭的成本高。因此,开发多功能高温炉制备秸秆基活性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制备活性炭的高温炉,主要授权或公开的专利包括:一种再生活性炭加热炉(申请专利号:201620156105.0)、活性炭活化炉及活性炭生产方法(申请专利号:201610897961.6)、活性炭活化炉的炉体(申请专利号:201610897885.9)、一种自产水蒸气制活性炭的立式活化炉(申请专利号:201610880806.3)、一种化学法制活性炭的多层链板式活化炉(申请专利号:201610880799.7)、一种再生活性炭活化炉(申请专利号:201610274878.3)、斯列普活化炉能量梯级利用节能装置及方法应用(申请专利号:201410266755.6)、一种快速活化的活化炉(申请专利号:201410248595.2)、一种磷酸活性炭活化炉余热利用及尾气吸收设备(申请专利号:201410185764.2)、一种斯列普活化炉尾气中水蒸汽潜热回收方法(申请专利号:201310586296.5)、一种活性炭纤维材料制备用高温炉体的自动分段控制装置(申请专利号:201120534751.3)、一种用于制备活性炭纤维布的高温炉(申请专利号:201120497543.0)、高效节能卧式旋转活化炉(申请专利号:201110462387.9)、高效节能卧式旋转活化炉(申请专利号:201110462387.9)、一种改进的果壳活性炭活化炉(申请专利号:201110460891.5)、活化炉免蒸汽运行装置(申请专利号:201110170705.4)、一种电气混合能源加热炉(申请专利号:201010591275.9)、粉状木质原料一步物理法制活性炭的方法及炭活化炉(申请专利号:201010181027.7)、低能耗、高效率、连续化活性炭纤维生产炉(申请专利号:200920047532.5)、活性炭活化炉节能装置(申请专利号:200810079602.5)等等,以上这些专利高温炉装置耗能高,未能充分利用秸秆在制备活性碳过程中的自身放热,另外这些专利设备制备活性炭具有余热利用率低、工艺复杂、维护困难、运行效率低、运行成本高等一种或多种缺点。因此,开发一种工艺简单,低耗能、余热利用率高且使用和维修方便的新型多功能高温炉装置,对推进秸秆活性炭技术的进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秸秆制备活性炭的多功能高温炉装置,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秸秆利用率,同时降低秸秆对环境的污水,该装置采用空气保温系统,水循环吸收余热,通过布置加热管系统,实现秸秆自身的热能利用,该装置使用和维护方便,制造成本低,制备的活性炭产炭率高,能源利用率高,具有极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秸秆制备活性炭多功能高温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加热炉系统和余热利用系统两部分组成,秸秆放入活性炭制备室1后,在加热室4内加入燃料,启动加热系统,当温度达到要求后,停止供应燃料,依靠秸秆自身放热实现秸秆的碳化;当活性炭制备完成,启动拉手6,撤掉加热室底板5,解开吊绳9,使加热室4内残余的灰烬全部收集到储灰室11内,再撤掉储灰室11,两个系统对接,将制备的活性炭转移到活性炭冷却室12内;活性炭制备室1内设置加热管2,加热管与加热板3和连杆18相连,活性炭制备室1设置保温壁7和活性炭制备室顶盖17,保温壁7上设置燃料输送口和送风口19;加热板3的下侧设置加热室4,加热室4下设置储灰室11,加热室4与储灰室11之间设置加热室底板5,加热室底板5一侧设置拉手6;活性炭冷却室12的周围侧壁及底部设置热吸收室13,热吸收室13设置注水口14和出水口15。

所述的高温炉炉体平面为圆形,活性炭制备室1净空直径为2.2~5.2m,净空高度为1.2~2.0m;所述的加热管2直径为10~20mm,布置间距为60~100mm;所述的保温壁7内净空厚度为150~200mm,内充空气;所述的加热室4净空高度为0.2~0.5m,储灰室11内净空高度为0.15~0.3m。

所述的活性炭冷却室12内净空高度比活性炭制备室1净空高度高50~100mm;所述的注水口14和出水口15口径一致,内径为15~20mm;所述的热吸收室13内净空厚度周围为200~400mm,底部净空厚度为150~300mm。

所述的活性炭制备时间为30~80min,制备的活性炭放置于活性炭冷却室12内冷却时间为10~20min且侧壁设置热吸收室13内水温低于25℃时停止。

所述的活性炭制备室顶盖17上设置的加热排气口10直径为20~50mm,与气体净化系统相连;所述的保温壁排气口8直径为5~10mm,为回流自闭式;所述的活性炭冷却室12上设置的冷却室顶盖16为密封设置。

所述的加热管2、加热板3和活性炭冷却室12的周围和底部均采用金属导热材料,其余均采用绝热材料,本装置所用材料均具有耐热性,耐热温度不低于900℃。

所述的注水口14的流速为1.1~2.4m/s,注入水的温度低于1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性炭制备时间为温度达到要求后维持的时间,冷却室12冷却时间为放入冷却室12后维持的时间。

有益效果:本发明装置能够有效的利用秸秆自身的能量,同时有效的回收余热,降低活性炭制备成本,本装置能够实现连续制备活性炭,处理量大,本发明装置简单,使用方便,耗能低,本装置制备的秸秆基活性炭产炭率高,吸附性强;本发明装置简单,制造成本低,维护方便,使用寿命长,可操作性强,推广应用价值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加热炉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的加热炉和余热利用系统组合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的余热利用系统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的加热炉平面图

图中,1、活性炭制备室,2、加热管,3、加热板,4、加热室,5、加热室底板,6、拉手,7、保温壁,8、保温壁排气口,9、吊绳,10、加热排气口,11、储灰室,12、活性炭冷却室,13、热吸收室,14、注水口,15、出水口,16、冷却室顶盖,17、活性炭制备室顶盖,18、连杆,19、燃料输送口和送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地板

本发明以可再生材料秸秆为研究对象,开发秸秆制备活性炭新装置;本发明装置充分利用秸秆自身热能,采用空气保温,余热水冷却吸收,通过增设加热管,提高活性炭的制备效率,本发明能够实现秸秆的最大资源化利用,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解决当前秸秆处理难题。

以下结合实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实例1:玉米秸秆基活性炭制备

制备的高温炉结构如图1~图4所示,炉体截面为圆形,活性炭制备室(1)净空直径为5.2m,净空高度为2.0m;加热管(2)直径为20mm,布置间距为100mm;保温壁(7)内净空厚度为200mm,内充空气;加热室(4)净空高度为0.5m,储灰室(11)内净空高度为0.3m。

将玉米秸秆放入活性炭制备室(1)内,在加热室(4)内放入焦炭,启动燃烧,当温度达到550℃时,停止供应燃料,制备活性炭维持温度不低于450℃的时间为80min,之后启动拉手(6),撤掉加热室底板(5),使加热室(4)内残余的灰烬全部收集到储灰室(11)内,再撤掉储灰室(11),两个系统对接,解开吊绳(9),将制备的活性炭转移到活性炭冷却室(12)内,制备的活性炭放置于活性炭冷却室(12)冷却时间为20min且侧壁和底部设置热吸收室(13)内水温低于25℃时停止。

活性炭冷却室(12)内净空高度比活性炭制备室(1)净空高度高100mm;注水口(14)和出水口(15)口径一致,内径为20mm,注水口(14)的流速为2.4m/s,注入水的温度低于15℃;热吸收室(13)内净空厚度周围为400mm,底部净空厚度为300mm。

活性炭制备室顶盖(17)上设置的加热排气口(10)直径为50mm,与气体净化系统相连;保温壁排气口(8)直径为10mm,为回流自闭式;活性炭冷却室(12)上设置的冷却室顶盖(16)为密封设置。

加热管(2)、加热板(3)和活性炭冷却室(12)的周围和底部均采用金属导热材料,其余均采用绝热材料,本装置所用材料均具有耐热性,耐热温度不低于900℃。

按上述方法制备的玉米秸秆基活性炭,经过加工后用于生活用水过滤器滤芯过滤材料,过滤效果好。

实例2:稻草秸秆基活性炭制备

如图1~图4所示,制备高温炉装置,高温炉炉体平面为圆形,活性炭制备室(1)净空直径为2.2m,净空高度为1.2m;加热管(2)直径为10mm,布置间距为60mm;保温壁(7)内净空厚度为150mm,内充空气;加热室(4)净空高度为0.2m,储灰室(11)内净空高度为0.15m。

活性炭冷却室(12)内净空高度比活性炭制备室(1)净空高度高50mm;注水口(14)和出水口(15)口径一致,内径为15mm,注水口(14)的流速为1.1m/s,注入水的温度低于15℃;热吸收室(13)内净空厚度周围为200mm,底部净空厚度为150mm。

将加工好的稻草秸秆放入高温炉体内,启动燃烧,加热温度到500℃,停止加热,维持不低于400℃时间为30min,制备的活性炭放置于活性炭冷却室(12)冷却时间为10min且侧壁和底部设置热吸收室(13)内水温低于25℃时停止。

活性炭制备室顶盖(17)上设置的加热排气口(10)直径为20mm,与气体净化系统相连;保温壁排气口(8)直径为5mm,为回流自闭式;活性炭冷却室(12)上设置的冷却室顶盖(16)为密封设置。

加热管(2)、加热板(3)和活性炭冷却室(12)的周围和底部均采用金属导热材料,其余均采用绝热材料,本装置所用材料均具有耐热性,耐热温度不低于900℃。

按上述方法制备的稻草秸秆基活性炭,加工后与其它基质混合用于处理的城市生活污水,效果较好。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实质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