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外墙用保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991103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保温材料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建筑外墙用保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保温材料一般是指导热系数小于或等于0.2的材料。保温材料发展很快,在工业和建筑中采用良好的保温技术与材料,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建筑中每使用一吨矿物棉绝热制品,一年可节约一吨石油。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保温材料主要分为无机保温材料和有机保温材料两大类。综合而言,有机保温材料具有重量轻、保温隔热性能好、材料加工性好等优点,但其防火性能差、稳定性差且不耐老化。无机保温材料如珍珠岩、硅藻土、石棉、矿渣棉、泡沫玻璃等,虽具备一定的防火性能,但其导热系数高、保温性能差,容重较大。

在公开号为cn106497021a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聚氨酯硬泡外墙阻燃保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由a组分和b组分组成,按照重量份数计算,a组分由酚醛树脂1-4份、环氧树脂4-16份、聚醚多元醇60-80份、氧化石墨烯5-10份、催化剂1-4份、改性纳米氢氧化铝15-30份、稳定剂1-3份以及发泡剂15-30份组成,b组分为多苯基多亚甲基多异氰酸酯,所述改性纳米氢氧化铝是由纳米氢氧化铝经硅烷偶联剂进行了湿法改性制备得到的,纳米氢氧化铝的表面有机官能团化。该保温材料提高阻燃性同时保持其优异的力学性能;但随着保温材料领域的不断发展,该保温材料的性能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需要,需要性能更高的保温材料来满足人们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建筑外墙用保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制备简单,具有较佳地耐火性能和保温性能,使用寿命长。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建筑外墙用保温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糠醛苯酚树脂20-26份、聚丁二烯树脂15-17份、氟硅酮橡胶6-8份、硅酸铝纤维9-11份、石棉纤维5-7份、多聚磷酸铵4-6份、氧化锆2-4份、二氧化钛7-9份、海泡石粉34-38份、偏硼酸钡4-6份、氰尿酸三聚氰胺盐5-7份、发泡剂1-5份、稳泡剂1-2份、抗氧剂0.5-1.5份、乙二醇3-9份、水适量。

作为优选,硅酸铝纤维的长度为0.4-0.6mm,直径为0.2-0.4mm;石棉纤维的长度为0.3-0.5mm,直径为0.1-0.4mm。

作为优选,氧化锆、二氧化钛、海泡石粉和偏硼酸钡的目数均为325目。

作为优选,发泡剂为正戊烷、正己烷、正庚烷、石油醚、三氯氟甲烷、二氯二氟甲烷、二氯四氟乙烷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混合物。

作为优选,稳泡剂为聚丙烯酰胺、聚乙烯醇、蛋白、多肽、淀粉、纤维素、十二烷基二甲基氧化胺、烷基醇酰胺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混合物。

作为优选,抗氧剂为二苯胺、2,6-三级丁基-4-甲基苯酚、双(3,5-三级丁基-4-羟基苯基)硫醚和亚磷酸酯的混合物,四者之间的重量比为6:2:3:1。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建筑外墙用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上述重量份称取各种原料;

(2)、将糠醛苯酚树脂、聚丁二烯树脂、氟硅酮橡胶、硅酸铝纤维、石棉纤维、多聚磷酸铵、氧化锆、二氧化钛、海泡石粉、偏硼酸钡、氰尿酸三聚氰胺盐、乙二醇、水加入到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料;

(3)、将步骤(2)中的混合料和发泡剂、稳泡剂、抗氧剂混合均匀,快速加入到预热的模具中发泡,固化即可。

其中,

步骤(2)的搅拌速度为320-340r/min。

步骤(3)中的模具温度为90-110℃。

本发明的一种建筑外墙用保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制备简单,具有较佳地耐火性能和保温性能,使用寿命长,具体的有益效果如下:

(1)、糠醛苯酚树脂是呋喃树脂的一种,具有较佳地耐高温能力和粘结强度,环保污染小;聚丁二烯树脂具有较佳地物理机械性能和良好的化学性能和电气性能;糠醛苯酚树脂和聚丁二烯树脂的配合能有效地保证保温材料的耐火能力和物理强度;

(2)、氟硅酮橡胶具有优异的耐油、耐燃和绝缘性能;硅酸铝纤维具有耐高温、热稳定性好,热传导率低、热容小、抗机械振动好、受热膨胀小、隔热性能好的特点,能有效地提高保温材料的耐火性能和保温性能;石棉纤维能提高保温材料的保温性能;

(3)、多聚磷酸铵、氧化锆、二氧化钛、海泡石粉、偏硼酸钡、氰尿酸三聚氰胺盐均具有优秀的阻燃能力,能有效地提高建筑材料的耐火性能和保温性能,也能提高保温材料的物理强度;

(4)、乙二醇具有防冻的效果;发泡剂、稳泡剂和抗氧剂能提高保温材料的保温性能,同时也能提高保温材料的使用寿命;

(5)、本发明各种原料对应比例的混合,能有效地保证保温材料的物理强度、防火耐高温能力和保温性能,使保温材料具有较佳地耐久性;同时,制备方法简单、有效,能有效地将各原料之间充分混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建筑外墙用保温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糠醛苯酚树脂20份、聚丁二烯树脂15份、氟硅酮橡胶6份、硅酸铝纤维9份、石棉纤维5份、多聚磷酸铵4份、氧化锆2份、二氧化钛7份、海泡石粉34份、偏硼酸钡4份、氰尿酸三聚氰胺盐5份、发泡剂1份、稳泡剂1份、抗氧剂0.5份、乙二醇3份、水适量。

本实施例中,硅酸铝纤维的长度为0.4mm,直径为0.2mm;石棉纤维的长度为0.3mm,直径为0.1mm。

本实施例中,氧化锆、二氧化钛、海泡石粉和偏硼酸钡的目数均为325目。

本实施例中,发泡剂为正戊烷、正己烷、正庚烷、石油醚、三氯氟甲烷、二氯二氟甲烷、二氯四氟乙烷的混合物。

本实施例中,稳泡剂为聚丙烯酰胺、聚乙烯醇、蛋白、多肽、淀粉、纤维素、十二烷基二甲基氧化胺、烷基醇酰胺的混合物。

本实施例中,抗氧剂为二苯胺、2,6-三级丁基-4-甲基苯酚、双(3,5-三级丁基-4-羟基苯基)硫醚和亚磷酸酯的混合物,四者之间的重量比为6:2:3:1。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建筑外墙用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上述重量份称取各种原料;

(2)、将糠醛苯酚树脂、聚丁二烯树脂、氟硅酮橡胶、硅酸铝纤维、石棉纤维、多聚磷酸铵、氧化锆、二氧化钛、海泡石粉、偏硼酸钡、氰尿酸三聚氰胺盐、乙二醇、水加入到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料;

(3)、将步骤(2)中的混合料和发泡剂、稳泡剂、抗氧剂混合均匀,快速加入到预热的模具中发泡,固化即可。

其中,

步骤(2)的搅拌速度为320r/min。

步骤(3)中的模具温度为90℃。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一种建筑外墙用保温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糠醛苯酚树脂24份、聚丁二烯树脂16份、氟硅酮橡胶7份、硅酸铝纤维10份、石棉纤维6份、多聚磷酸铵5份、氧化锆3份、二氧化钛8份、海泡石粉36份、偏硼酸钡5份、氰尿酸三聚氰胺盐6份、发泡剂3份、稳泡剂1.5份、抗氧剂1份、乙二醇6份、水适量。

本实施例中,硅酸铝纤维的长度为0.5mm,直径为0.3mm;石棉纤维的长度为0.4mm,直径为0.3mm。

本实施例中,氧化锆、二氧化钛、海泡石粉和偏硼酸钡的目数均为325目。

本实施例中,发泡剂为正戊烷、正己烷、正庚烷、石油醚、三氯氟甲烷、二氯二氟甲烷、二氯四氟乙烷的混合物。

本实施例中,稳泡剂为聚丙烯酰胺、聚乙烯醇、蛋白、多肽、淀粉、纤维素、十二烷基二甲基氧化胺、烷基醇酰胺的混合物。

本实施例中,抗氧剂为二苯胺、2,6-三级丁基-4-甲基苯酚、双(3,5-三级丁基-4-羟基苯基)硫醚和亚磷酸酯的混合物,四者之间的重量比为6:2:3:1。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建筑外墙用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上述重量份称取各种原料;

(2)、将糠醛苯酚树脂、聚丁二烯树脂、氟硅酮橡胶、硅酸铝纤维、石棉纤维、多聚磷酸铵、氧化锆、二氧化钛、海泡石粉、偏硼酸钡、氰尿酸三聚氰胺盐、乙二醇、水加入到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料;

(3)、将步骤(2)中的混合料和发泡剂、稳泡剂、抗氧剂混合均匀,快速加入到预热的模具中发泡,固化即可。

其中,

步骤(2)的搅拌速度为330r/min。

步骤(3)中的模具温度为100℃。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一种建筑外墙用保温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糠醛苯酚树脂26份、聚丁二烯树脂17份、氟硅酮橡胶8份、硅酸铝纤维11份、石棉纤维7份、多聚磷酸铵6份、氧化锆4份、二氧化钛9份、海泡石粉38份、偏硼酸钡6份、氰尿酸三聚氰胺盐7份、发泡剂5份、稳泡剂2份、抗氧剂1.5份、乙二醇9份、水适量。

本实施例中,硅酸铝纤维的长度为0.6mm,直径为0.4mm;石棉纤维的长度为0.5mm,直径为0.4mm。

本实施例中,氧化锆、二氧化钛、海泡石粉和偏硼酸钡的目数均为325目。

本实施例中,发泡剂为正戊烷、正己烷、正庚烷、石油醚、三氯氟甲烷、二氯二氟甲烷、二氯四氟乙烷的混合物。

本实施例中,稳泡剂为聚丙烯酰胺、聚乙烯醇、蛋白、多肽、淀粉、纤维素、十二烷基二甲基氧化胺、烷基醇酰胺的混合物。

本实施例中,抗氧剂为二苯胺、2,6-三级丁基-4-甲基苯酚、双(3,5-三级丁基-4-羟基苯基)硫醚和亚磷酸酯的混合物,四者之间的重量比为6:2:3:1。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建筑外墙用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上述重量份称取各种原料;

(2)、将糠醛苯酚树脂、聚丁二烯树脂、氟硅酮橡胶、硅酸铝纤维、石棉纤维、多聚磷酸铵、氧化锆、二氧化钛、海泡石粉、偏硼酸钡、氰尿酸三聚氰胺盐、乙二醇、水加入到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料;

(3)、将步骤(2)中的混合料和发泡剂、稳泡剂、抗氧剂混合均匀,快速加入到预热的模具中发泡,固化即可。

其中,

步骤(2)的搅拌速度为340r/min。

步骤(3)中的模具温度为110℃。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