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中药渣等固体废弃物发酵制备有机茶肥料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851874发布日期:2019-02-12 22:48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中药渣等固体废弃物发酵制备有机茶肥料,属于有机肥料制备领域。



背景技术:

茶叶是我国具有资源优势和消费传统的特色农产品,也是我国较早参与国际贸易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的出口产品,在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和出口创汇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茶叶的需求越来越大,对茶叶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自我国加入wto后,茶叶出口受到欧盟等经济发达国家构筑的“绿色壁垒”限制,他们不断提高茶叶中农残及重金属铅等的检测标准,严重制约了我国茶叶生产的发展。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农产品是否受到农药、化肥等污染问题越来越关心。中国化肥的利用率不高,当季氮肥利用率仅为35%。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资料显示,1980年至2002年中国的化肥用量增长了61%,而粮食产量只增加了31%。肥料利用率偏低一直是中国农业施肥中存在的问题。中国施用的化肥中,磷肥约占20%,磷肥的生产原料为磷矿石,它含有大量有害元素f和as,同时磷矿石的加工过程还会带进其它重金属cd、cr、hg、as、f,特别是cd。长期施用化肥还会造成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富集。比如,长期施用硝酸铵、磷酸铵、复合肥,可使土壤中as的含量达50~60mg/kg。同时,随着进入土壤cd的增加,土壤中有效cd含量也会增加,作物吸收的cd量也增加。在目前化肥的使用中,还存在微生物活性降低,物质难以转化及降解,养分失调,硝酸盐累积,酸化加剧,ph变化太大等缺点。因此寻找一种适合用于有机茶使用的肥料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用中药渣、酒糟等固体废弃物发酵制备的有机肥具有改良土壤、培肥力的作用,能提高作物品质,降低硝酸盐及重金属含量,减少环境污染,抑制农作物病虫害等特点;有机肥是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急需的肥料。将药渣、酒糟等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将为制药厂、酒厂、种植业和养殖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有效地利用广西省丰富的有机废弃物资源作为发酵物料,采用两次发酵工艺,制备一种有机茶肥料,以达到改善有机茶种植区土壤结构,提高有机茶产量和品质,同时实现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用中药渣等固体废弃物发酵制备有机茶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中药厂出厂的混合药渣挤压去水,将药渣中水分控制在57%-63%后,切割成长度小于等于3cm的药渣段,与发酵菌、中药渣、酒糟、农作物秸秆或畜禽粪便混合均匀后,配置成一定比例的c/n含量比为20~30:1、c/p含量比45~150:1的堆肥原料,用生石灰调节ph至5.5-7.0,含水率为50%~70%。

2)将堆肥原料堆成长4-8米、宽1.5-2米、高1.0-1.5米的条垛,在条垛下铺设通风管道,插入热敏温度计随时记录发酵温度;在条垛下铺设通风管道,插入热敏温度计随时记录发酵温度;升温期和高温期每间隔2天用铲车翻堆一次,进入降温期后每间隔6天翻堆一次;当堆体温度由环境温度升到60℃时开始翻堆,总发酵时间为45-60天,该过程为第一次发酵,适度进行发酵槽中氧气浓度的控制。

3)当堆体温度再次从60℃降至环境温度保持30-45天即完成二次发酵,此时药渣、酒糟及农作物秸秆等腐熟为黑褐色。发酵过程中适度进行发酵槽中氧气浓度的控制。

4)将发酵好的有机肥粉碎成约0.5cm的原料,包装成每袋25kg的有机肥,存于阴凉干燥通风的库房内。

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的发酵菌由重量百分比为50%的酵素菌、30%纤维素分解菌、20%嗜热真菌组成。

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的发酵菌的投料量,为所加中药渣重量的0.1%-0.2%。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的堆肥原料中的c/n含量比为25:1、c/p含量比65~80:1。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的堆肥原料中ph=6.0-6.5,含水率为60%。

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酒糟为广西区内各酒厂用高粱、小麦、玉米等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酿酒废渣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的升温期为堆体温度由环境温度升到45~50℃的天数,持续时间为2~4天;所述的高温期为堆体温度在50~70℃的天数,持续时间为5~10天;所述的降温期为堆体温度从50℃下降到环境温度、且稳定在环境温度时间为38~46天。

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的条垛长为6m,宽为1.8m,高为1.2m。

进一步地,步骤2)和步骤3)中,氧气浓度的控制为发酵槽中的含氧量不低于10%。

在本发明过程中,对以下内容进行了研究:

1、好氧发酵是依靠专性和兼性好氧细菌的作用使有机物得以降解的生化过程。好氧堆肥具有对有机物分解速度快、降解彻底、堆肥周期短的特点。发酵过程分为一次发酵和二次发酵两个过程。好氧堆肥的中温(15~45℃)与高温(45~65℃)两个阶段的微生物代谢过程称为一次发酵或主发酵。经过一次发酵后,堆肥物料中的大部分有机物仍然存在,需将放置于通风环境中进行二次发酵,也称后发酵,使其腐熟。

2、发酵菌是指高温好氧酵素菌、纤维素分解菌及嗜热真菌。纤维素分解菌具有很高的活性,能对堆肥中的多药渣进行发酵,分解药渣中有机质,生产有机肥;高温好氧酵素菌微生物能自然产50-65℃的高温发酵,无需外加热源,5-7天周期,快速腐熟,达到有机肥的标准。嗜热菌,又称高温细菌、嗜热微生物它是一类生活在高温环境中的微生物,具有耐高温的特性,有助于有机物的降解。在堆肥中,嗜热菌能提高反应温度,增大反应速度,减少中温型杂菌污染的机会,并可用于生产多种纤维素酶、蛋白酶、淀粉酶等酶制剂。

3、氧气的控制。好氧发酵空气的供给是不可缺少的,其发酵槽中的含氧量不应低于10%,过量地供给空气会影响槽内原料的温度升高。空气的供给量应根据发酵槽内的含氧量及产生的co2浓度情况,进行适度调节控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用中药渣、酒糟等发酵制备的有机肥具有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的作用,能提高有机茶品质,降低硝酸盐及重金属含量,减少环境污染,抑制有机茶病虫害等特点;有机肥是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急需的肥料。将药渣、酒糟等转化为有机肥将为制药厂和酒厂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2、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用制药厂产生的各种药渣、酒厂废渣及农作物秸秆为原料,无需加入硝酸钾、磷酸二氢钾等,采用好样高温发酵方法进行。生产的有机肥具有稳定的肥效、有机质及氮、磷、钾等营养物质含量高的特点,能增加土壤中有机质、腐殖质含量,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同时还具有高效、成本低、无污染、增加茶树产量、提高茶叶质量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将中药渣、酒糟、农作物秸秆、禽畜粪便等转化为高效、活性的有机肥,为制药厂、酒厂、农户及养殖场等提供再利用废弃物的技术资源。同时,本发明制备的有机肥,具有肥效稳定,富含腐殖质、各类营养元素、无污染的特点,能提高茶叶的质量。此外本发明提供的肥料方法,是一项投资小、周期短、见效快、循环、可持续的创新项目,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的市场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原料来源:中药药渣段来广西区内中药企的混合中药渣;酒糟为广西区内各酒厂用高粱、小麦、玉米等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酿酒废渣中的一种或多种。

发酵菌由50%的酵素菌、30%纤维素分解菌、20%嗜热真菌组成。

实施例1

1)将中药厂出厂的混合药渣挤压去水,将药渣中水分控制在57%-63%后,切割成长度小于等于3cm的药渣段,加入中药渣重量0.1%的发酵菌、加入中药渣、酒糟、农作物秸秆、禽畜粪便混合均匀后,配置成一定比例的c/n含量比为20:1、c/p含量比45:1的堆肥原料,用生石灰调节ph至5.5,含水率为50%。

2)将堆肥原料堆成长4米、宽1.5米、高1.0米的条垛,在条垛下铺设通风管道,插入热敏温度计随时记录发酵温度;在条垛下铺设通风管道,插入热敏温度计随时记录发酵温度;升温期和高温期每间隔2天用铲车翻堆一次,进入降温期后每间隔6天翻堆一次;当堆体温度由环境温度升到60℃时开始翻堆,总发酵时间为53天,该过程为第一次发酵,氧气浓度的控制为发酵槽中的含氧量不低于10%。其中升温期为堆体温度由环境温度升到50℃左右的天数,持续时间为3天;所述的高温期为堆体温度在50~70℃的天数,持续时间为5天;所述的降温期为堆体温度从50℃下降到环境温度、且稳定在环境温度为45天。

3)当堆体温度再次从60℃降至环境温度保持30天即完成二次发酵,此时药渣、酒糟及农作物秸秆等腐熟为黑褐色。发酵过程氧气浓度的控制为发酵槽中的含氧量不低于10%。

4)将发酵好的有机肥粉碎成约0.5cm的原料,包装成每袋25kg的有机肥,存于阴凉干燥通风的库房内。

实施例2

1)将中药厂出厂的混合药渣挤压去水,将药渣中水分控制在57%-63%后,切割成长度小于等于3cm的药渣段,与发酵菌、中药渣、酒糟、农作物秸秆、禽畜粪便混合均匀后,配置成一定比例的c/n含量比为30:1、c/p含量比150:1的堆肥原料,用生石灰调节ph至7,含水率为70%。

2)将堆肥原料堆成长8米、宽2米、高15米的条垛,在条垛下铺设通风管道,插入热敏温度计随时记录发酵温度;在条垛下铺设通风管道,插入热敏温度计随时记录发酵温度;升温期和高温期每间隔2天用铲车翻堆一次,进入降温期后每间隔6天翻堆一次;当堆体温度由环境温度升到60℃时开始翻堆,总发酵时间为54天,该过程为第一次发酵,氧气浓度的控制为发酵槽中的含氧量不低于10%。其中升温期为堆体温度由环境温度升到50℃左右的天数,持续时间为4天;所述的高温期为堆体温度在50~70℃的天数,持续时间为5天;所述的降温期为堆体温度从50℃下降到环境温度、且稳定在环境温度为46天。

3)当堆体温度再次从60℃降至环境温度保持45天即完成二次发酵,此时药渣、酒糟及农作物秸秆等腐熟为黑褐色。发酵过程氧气浓度的控制为发酵槽中的含氧量不低于10%。

4)将发酵好的有机肥粉碎成约0.5cm的原料,包装成每袋25kg的有机肥,存于阴凉干燥通风的库房内。

实施例3

1)将中药厂出厂的混合药渣挤压去水,将药渣中水分控制在57%-63%后,切割成长度小于等于3cm的药渣段,与发酵菌、中药渣、酒糟、农作物秸秆、禽畜粪便混合均匀后,配置成一定比例的c/n含量比为25:1、c/p含量比65:1的堆肥原料,用生石灰调节ph至6.0,含水率为60%。

2)将堆肥原料堆成长6米、宽1.8米、高1.2米的条垛,在条垛下铺设通风管道,插入热敏温度计随时记录发酵温度;在条垛下铺设通风管道,插入热敏温度计随时记录发酵温度;升温期和高温期每间隔2天用铲车翻堆一次,进入降温期后每间隔6天翻堆一次;当堆体温度由环境温度升到60℃时开始翻堆,总发酵时间为50天,该过程为第一次发酵,氧气浓度的控制为发酵槽中的含氧量不低于10%。其中升温期为堆体温度由环境温度升到50℃左右的天数,持续时间为2天;所述的高温期为堆体温度在50~70℃的天数,持续时间为10天;所述的降温期为堆体温度从50℃下降到环境温度、且稳定在环境温度为38天。

3)当堆体温度再次从60℃降至环境温度保持35天即完成二次发酵,此时药渣、酒糟及农作物秸秆等腐熟为黑褐色。发酵过程氧气浓度的控制为发酵槽中的含氧量不低于10%。

4)将发酵好的有机肥粉碎成约0.5cm的原料,包装成每袋25kg的有机肥,存于阴凉干燥通风的库房内。

实施例4

1)将中药厂出厂的混合药渣挤压去水,将药渣中水分控制在57%-63%后,切割成长度小于等于3cm的药渣段,与发酵菌、中药渣、酒糟、农作物秸秆、禽畜粪便混合均匀后,配置成一定比例的c/n含量比为25:1、c/p含量比80:1的堆肥原料,用生石灰调节ph至6.5,含水率为60%。

2)将堆肥原料堆成长6米、宽1.8米、高1.2米的条垛,在条垛下铺设通风管道,插入热敏温度计随时记录发酵温度;在条垛下铺设通风管道,插入热敏温度计随时记录发酵温度;升温期和高温期每间隔2天用铲车翻堆一次,进入降温期后每间隔6天翻堆一次;当堆体温度由环境温度升到60℃时开始翻堆,总发酵时间为50天,该过程为第一次发酵,氧气浓度的控制为发酵槽中的含氧量不低于10%。其中升温期为堆体温度由环境温度升到50℃左右的天数,持续时间为3天;所述的高温期为堆体温度在50~70℃的天数,持续时间为7天;所述的降温期为堆体温度从50℃下降到环境温度、且稳定在环境温度为40天。

3)当堆体温度再次从60℃降至环境温度保持40天即完成二次发酵,此时药渣、酒糟及农作物秸秆等腐熟为黑褐色。发酵过程氧气浓度的控制为发酵槽中的含氧量不低于10%。

4)将发酵好的有机肥粉碎成约0.5cm的原料,包装成每袋25kg的有机肥,存于阴凉干燥通风的库房内。

实施例5

1)将中药厂出厂的混合药渣挤压去水,将药渣中水分控制在57%-63%后,切割成长度小于等于3cm的药渣段,与发酵菌、中药渣、酒糟、农作物秸秆、禽畜粪便混合均匀后,配置成一定比例的c/n含量比为25:1、c/p含量比150:1的堆肥原料,用生石灰调节ph至7,含水率为50%。

2)将堆肥原料堆成长6.5米、宽1.9米、高1.1米的条垛,在条垛下铺设通风管道,插入热敏温度计随时记录发酵温度;在条垛下铺设通风管道,插入热敏温度计随时记录发酵温度;升温期和高温期每间隔2天用铲车翻堆一次,进入降温期后每间隔6天翻堆一次;当堆体温度由环境温度升到60℃时开始翻堆,总发酵时间为45天,该过程为第一次发酵,氧气浓度的控制为发酵槽中的含氧量不低于10%。其中升温期为堆体温度由环境温度升到50℃左右的天数,持续时间为2天;所述的高温期为堆体温度在50~70℃的天数,持续时间为5天;所述的降温期为堆体温度从50℃下降到环境温度、且稳定在环境温度为38天。

3)当堆体温度再次从60℃降至环境温度保持32天即完成二次发酵,此时药渣、酒糟及农作物秸秆等腐熟为黑褐色。发酵过程氧气浓度的控制为发酵槽中的含氧量不低于10%。

4)将发酵好的有机肥粉碎成约0.5cm的原料,包装成每袋25kg的有机肥,存于阴凉干燥通风的库房内。

实施例6

1)将中药厂出厂的混合药渣挤压去水,将药渣中水分控制在57%-63%后,切割成长度小于等于3cm的药渣段,与发酵菌、中药渣、酒糟、农作物秸秆、禽畜粪便混合均匀后,配置成一定比例的c/n含量比为30:1、c/p含量比45:1的堆肥原料,用生石灰调节ph至5.5,含水率为70%。

2)将堆肥原料堆成长5米、宽1.7米、高1.1米的条垛,在条垛下铺设通风管道,插入热敏温度计随时记录发酵温度;在条垛下铺设通风管道,插入热敏温度计随时记录发酵温度;升温期和高温期每间隔2天用铲车翻堆一次,进入降温期后每间隔6天翻堆一次;当堆体温度由环境温度升到60℃时开始翻堆,总发酵时间为60天,该过程为第一次发酵,氧气浓度的控制为发酵槽中的含氧量不低于10%。其中升温期为堆体温度由环境温度升到50℃左右的天数,持续时间为4天;所述的高温期为堆体温度在50~70℃的天数,持续时间为10天;所述的降温期为堆体温度从50℃下降到环境温度、且稳定在环境温度为46天。

3)当堆体温度再次从60℃降至环境温度保持43天即完成二次发酵,此时药渣、酒糟及农作物秸秆等腐熟为黑褐色。发酵过程氧气浓度的控制为发酵槽中的含氧量不低于10%。

4)将发酵好的有机肥粉碎成约0.5cm的原料,包装成每袋25kg的有机肥,存于阴凉干燥通风的库房内。

实施例7

1)将中药厂出厂的混合药渣挤压去水,将药渣中水分控制在57%-63%后,切割成长度小于等于3cm的药渣段,与发酵菌、中药渣、酒糟、农作物秸秆混合均匀后,配置成一定比例的c/n含量比为20:1、c/p含量比45:1的堆肥原料,用生石灰调节ph至5.5,含水率为70%。

2)将堆肥原料堆成长4米、宽1.5米、高1.0米的条垛,在条垛下铺设通风管道,插入热敏温度计随时记录发酵温度;在条垛下铺设通风管道,插入热敏温度计随时记录发酵温度;升温期和高温期每间隔2天用铲车翻堆一次,进入降温期后每间隔6天翻堆一次;当堆体温度由环境温度升到60℃时开始翻堆,总发酵时间为45天,该过程为第一次发酵,氧气浓度的控制为发酵槽中的含氧量不低于10%。其中升温期为堆体温度由环境温度升到50℃左右的天数,持续时间为2天;所述的高温期为堆体温度在50~70℃的天数,持续时间为4天;所述的降温期为堆体温度从50℃下降到环境温度、且稳定在环境温度为38天。

3)当堆体温度再次从60℃降至环境温度保持30天即完成二次发酵,此时药渣、酒糟及农作物秸秆等腐熟为黑褐色。发酵过程氧气浓度的控制为发酵槽中的含氧量不低于10%。

4)将发酵好的有机肥粉碎成约0.5cm的原料,包装成每袋25kg的有机肥,存于阴凉干燥通风的库房内。

实施例8

1)将中药厂出厂的混合药渣挤压去水,将药渣中水分控制在57%-63%后,切割成长度小于等于3cm的药渣段,与发酵菌、中药渣、酒糟、农作物秸秆混合均匀后,配置成一定比例的c/n含量比为30:1、c/p含量比150:1的堆肥原料,用生石灰调节ph至7.0,含水率为70%。

2)将堆肥原料堆成长8米、宽2米、高1.5米的条垛,在条垛下铺设通风管道,插入热敏温度计随时记录发酵温度;在条垛下铺设通风管道,插入热敏温度计随时记录发酵温度;升温期和高温期每间隔2天用铲车翻堆一次,进入降温期后每间隔6天翻堆一次;当堆体温度由环境温度升到60℃时开始翻堆,总发酵时间为60天,该过程为第一次发酵,氧气浓度的控制为发酵槽中的含氧量不低于10%。其中升温期为堆体温度由环境温度升到50℃左右的天数,持续时间为4天;所述的高温期为堆体温度在50~70℃的天数,持续时间为10天;所述的降温期为堆体温度从50℃下降到环境温度、且稳定在环境温度为46天。

3)当堆体温度再次从60℃降至环境温度保持45天即完成二次发酵,此时药渣、酒糟及农作物秸秆等腐熟为黑褐色。发酵过程氧气浓度的控制为发酵槽中的含氧量不低于10%。

4)将发酵好的有机肥粉碎成约0.5cm的原料,包装成每袋25kg的有机肥,存于阴凉干燥通风的库房内。

实施例9

1)将中药厂出厂的混合药渣挤压去水,将药渣中水分控制在57%-63%后,切割成长度小于等于3cm的药渣段,与发酵菌、中药渣、酒糟、农作物秸秆合均匀后,配置成一定比例的c/n含量比为25:1、c/p含量比70:1的堆肥原料,用生石灰调节ph至6.0,含水率为60%。

2)将堆肥原料堆成长6米、宽1.7米、高1.3米的条垛,在条垛下铺设通风管道,插入热敏温度计随时记录发酵温度;在条垛下铺设通风管道,插入热敏温度计随时记录发酵温度;升温期和高温期每间隔2天用铲车翻堆一次,进入降温期后每间隔6天翻堆一次;当堆体温度由环境温度升到60℃时开始翻堆,总发酵时间为52天,该过程为第一次发酵,氧气浓度的控制为发酵槽中的含氧量不低于10%。其中升温期为堆体温度由环境温度升到50℃左右的天数,持续时间为3天;所述的高温期为堆体温度在50~70℃的天数,持续时间为7天;所述的降温期为堆体温度从50℃下降到环境温度、且稳定在环境温度为42天。

3)当堆体温度再次从60℃降至环境温度保持40天即完成二次发酵,此时药渣、酒糟及农作物秸秆等腐熟为黑褐色。发酵过程氧气浓度的控制为发酵槽中的含氧量不低于10%。

4)将发酵好的有机肥粉碎成约0.5cm的原料,包装成每袋25kg的有机肥,存于阴凉干燥通风的库房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