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成型钢化装置及钢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194062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玻璃成型钢化装置及钢化方法。



背景技术:

钢化玻璃的制作过程分为两种:一种为物理钢化方法,另一种为化学钢化方法。物理钢化是将玻璃加热到接近软化点温度,使其快速均匀冷却至室温形成的。目前,物理钢化主要采用大功率冷却风机对玻璃表面吹风,使其快速降温。传统的物理钢化方法所采用的风机数量多,而且风机功率大,造成的必然结果就是耗电量多,占地空间大,产生噪声大,巨大的噪声使得在这种环境下长期工作的人员听力都会受到损害,不利于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玻璃成型钢化装置及钢化方法,装置结构简单,冷却过程没有噪音,占地空间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玻璃成型钢化装置,包括上模、下模、上模循环散热器、下模循环散热器、上模支撑架和下模支撑架;下模底部与下模支撑架连接,上模顶部与传动部件的一端连接,传动部件的另一端与上模支撑架的横梁连接;下模的底部通过两根下模管路与下模循环散热器连通,上模的顶部通过两根上模管路与上模循环散热器连通,上模循环散热器与上模支撑架连接;上模内部中空,上模、上模管路和上模循环散热器连通的空间内充满工质,下模内部中空,下模、下模管路和下模循环散热器连通的空间内充满工质。

进一步的,所述的上模通过传动部件与上模支撑架连接,上模顶部设置的传动部件有多个,均匀间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上模、下模与玻璃接触的模头部分材质为快速导热材质。

一种玻璃成型钢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上模的模头、下模的模头表面铺上隔离介质;

b.将待钢化玻璃放置在下模上;

c.上模、下模合模,上模压在玻璃上;

d.同时启动上模循环散热器、下模循环散热器中的工质循环;

e.玻璃温度降至室温时,抬起上模,取出玻璃,钢化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钢化玻璃无需风机鼓风,而是通过上下模压住玻璃的两面,利用模内的工质循环将玻璃的温度迅速带走,循环散热器、软管和上下模组成的工质循环空间大,足够工质迅速降温再次参与到第二周期的玻璃冷却散热过程中,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冷却全过程没有噪音,而且占地空间小,节约了成本同时还有利于工人的身心健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玻璃,2、上模循环散热器,3、上模管路,4、上模,5、下模,6、下模循环散热器,7、下模管路,8、上模支撑架,9、下模支撑架,10、横梁,11、传动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玻璃成型钢化装置,包括上模4、下模5、上模循环散热器2、下模循环散热器6、上模支撑架8和下模支撑架9;

下模5底部与下模支撑架9连接,下模5由下模支撑架9支撑固定,下模5保持稳定不动,上模4顶部与传动部件11的一端连接,传动部件11的另一端与上模支撑架8的横梁10连接,与横梁10连接的传动部件11的一端为固定端,与上模4连接的传动部件11的一端为伸缩端,传动部件11的伸缩带动上模4的下压和升起,传动部件11可以选用液压缸或者气缸;

下模5的底部通过两根下模管路7与下模循环散热器6连通,两根下模管路7其中一根为进管一根为出管,上模4的顶部通过两根上模管路3与上模循环散热器2连通,上模循环散热器2与上模支撑架8连接,两根上模管路3其中一根为进管一根为出管,管路具体数量不限,在此以两根为例说明;

上模4内部中空,上模4、上模管路3和上模循环散热器2连通的空间内充满工质,工质由上模循环散热器2经上模管路3进管进入上模4,然后由上模管路3出管再进入上模循环散热器2中形成一个周期的循环;下模5内部中空,下模5、下模管路7和下模循环散热器6连通的空间内充满工质,同样,工质由下模循环散热器6经下模管路7进管进入下模5,然后由下模管路7出管再进入下模循环散热器6中形成一个周期的循环,需要钢化的玻璃放在上下模之间,依靠循环的工质将玻璃的热量带走,以此实现钢化的目的。

为了保证上模4下压时玻璃所受压力的均匀性,上模4顶部设置的传动部件11有多个,均匀间隔设置,为了加快热传递,上模4、下模5与玻璃接触的模头部分材质选用快速导热材质。

玻璃成型钢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上模4的模头、下模5的模头表面铺上隔离介质,隔离介质选用不锈钢布或者油墨,避免模头直接与玻璃接触,可以优化钢化效果;

b.将加热炉中加热至接近软化温度的玻璃迅速的放置在下模5上;

c.上模4、下模5合模,传动部件11下压使得上模4压在玻璃上,压力为0-3兆帕;

d.合模后同时启动上模循环散热器2、下模循环散热器6中的工质循环,工质经过上下模的模头将玻璃的高温带走,实现降温的目的,并且保持压力恒定3分钟;

e.同时停止上模循环散热器2、下模循环散热器6中的工质循环;

至此步骤e即可完成玻璃钢化目的,待玻璃温度降至室温后取出即可,为了进一步的提高玻璃钢化的效果,继续进行如下步骤:

f.抬起上模4取下玻璃静置1分钟,将玻璃反面后重新放置在下模4上,玻璃取下静置时,上下模模头自行散热,玻璃反面后保证再次合模时玻璃两面冷却散热均匀一致;

g.再次下压上模4,合模压紧后同时启动上模循环散热器2、下模循环散热器6中的工质循环,此时压力为0-1兆帕,二次合模压力要小于首次合模的压力,合模压力随着合模次数的增加而减小;

h.玻璃温度降至室温时,抬起上模4,取出玻璃,钢化完成。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它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玻璃成型钢化装置,下模与下模支撑架连接,上模通过传动部件与上模支撑架连接;下模通过下模管路与下模循环散热器连通,上模通过上模管路与上模循环散热器连通,上模循环散热器与上模支撑架连接;玻璃成型钢化方法,将上模的模头、下模的模头表面铺上隔离介质;将加热炉中加热至接近软化温度的玻璃放置在下模上;上模、下模合模,上模压在玻璃上;同时启动上模循环散热器、下模循环散热器中的工质循环;玻璃温度降至室温时,抬起上模,取出玻璃,钢化完成。本发明通过上下模压住玻璃的两面,利用工质循环将玻璃的温度迅速带走,装置结构简单,冷却全过程没有噪音,节约成本同时有利于工人的身心健康。

技术研发人员:钱峰;刘团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州天维贝莱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8.09
技术公布日:2017.12.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