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隔热泥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194419阅读:3697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温泥,具体涉及一种保温隔热泥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保温泥主要应用于锅炉及管道上,而目前制作保温泥所使用的材料导热系数高,保温效果差,理化性质不稳定,而且耐腐蚀性差,不能有效地减少热量损失,加大地影响了锅炉或管道的保温效果,既不节能也不环保。故此,发明一种保温效果好且节能环保的保温隔热泥是十分必要的。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弥补和改善了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导热系数低、耐高温、耐腐蚀、理化性质稳定、不易衰减、使用厚度薄、节能环保及应用广泛的保温隔热泥,能够有效地减少热量损失,易于大规模地推广和使用。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保温隔热泥,其各成分及重量份为珍珠岩30~50份,耐火水泥10~30份,硅藻土10~30份,硅酸铝10~30份,氧化镁10~30份及羟乙基纤维素1~10份。一种保温隔热泥的使用方法,将珍珠岩、耐火水泥、硅藻土、硅酸铝、氧化镁及羟乙基纤维素按照配比置于容器内均匀搅拌后加入水制成糊状的保温隔热泥,并即刻涂于被保温处,涂层厚度为1~3厘米。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导热系数低,耐高温,耐腐蚀、,理化性质稳定,不易衰减,使用厚度薄,节能环保,应用广泛,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经济适用,能够有效地减少热量损失,易于大规模地推广和使用。将珍珠岩、耐火水泥、硅藻土、硅酸铝、氧化镁及羟乙基纤维素按照配比称重置于容器内均匀搅拌后加入水制成糊状的保温隔热泥,并即刻涂于被保温处,涂层厚度为1~3厘米。具体实施方式:一种保温隔热泥,其各成分及重量份为珍珠岩40份,耐火水泥22份,硅藻土18份,硅酸铝21份,氧化镁20份及羟乙基纤维素6份。将上述材料按照配比置于容器内均匀搅拌后加入水制成糊状的保温隔热泥,并即刻涂于被保温处,涂层厚度为2厘米。可用于锅炉炉膛、热水管道、阀门、阀井、房屋建筑内外墙体保温及需要保温的部件等。上述保温隔热泥的性能指标见下表:保温隔热泥主要技术指标表ph值固态时ph值7,显中性密度0.69g/cm3导热系数0.17w/(m.k)耐高温1500℃对锅炉的理化影响无任何影响节能率5~10%技术特征:技术总结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温泥,具体涉及一种保温隔热泥及其使用方法,其各成分及重量份为珍珠岩30~50份,耐火水泥10~30份,硅藻土10~30份,硅酸铝10~30份,氧化镁10~30份及羟乙基纤维素1~10份;将上述材料按照配比置于容器内均匀搅拌后加入水制成糊状的保温隔热泥,并即刻涂于被保温处,涂层厚度为1~3厘米。本发明的导热系数低,耐高温,耐腐蚀,理化性质稳定,不易衰减,使用厚度薄,节能环保,应用广泛,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经济适用,能够有效地减少热量损失。技术研发人员:王珩;王国辉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珩技术研发日:2017.08.30技术公布日:2017.12.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