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微生物发酵型土壤调理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57424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生物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微生物发酵型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腐植酸(humicacids)是自然环境中广泛存在的一类高分子物质,它结构复杂,带有多种活性官能团,能与许多有机物、无机物发生相互作用,是影响农药、肥料在土壤环境中行为和归宿的重要因子之一。天然腐植酸广泛存在于土壤、河泥、海洋沉积物、褐煤和风化煤之中,其种类可分为土壤腐植酸,水体腐植酸和煤炭腐植酸三大类。其中土壤腐植酸总量最大,但平均含量不足1%;水体腐植酸总量也不少,但浓度更低,因此作为资源开发几乎不可能。而最有希望加以开发利用的腐植酸资源,是一些低热值煤炭,诸如泥炭、褐煤和风化煤,其腐植酸含量达10%~60%。我国的煤炭储量非常丰富,其中有泥炭和褐煤共约1300亿吨,风化煤的数量虽没有统计数据,但也不在少数。因此,从褐煤、风化煤中提取腐植酸,不仅能有效利用资源,更能在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方面带来经济效益。

1981年,德国的fakoussa首次发现微生物能利用硬煤作为唯一的碳源和能源进行生长。随后,cohen和gabriele采用两株白腐菌polyporusversicolor和poriamonticolor接种高度风化的褐煤,发现两株真菌使褐煤部分液化。迄今,业界发现的能够降解褐煤的微生物种类较多,其中包括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真菌是降解褐煤的主要种类,报道最多的为担子菌中的白腐真菌。虽然微生物发酵是一种很复杂的生化过程,但该工艺从发酵到产物提取均不使用酸、碱、丙酮等化学试剂,提取物不仅富含腐植酸,还含有一些对土壤有益的功能微生物,而剩余物还可以进一步提取腐植酸或作为有机肥,整个过程符合经济、循环及再利用的原则。而化学方法提取的腐植酸则过程繁琐,易造成二次污染,并且提取物多呈碱性,易造成土壤碱化、盐害和土壤微生物种类减少等问题。

土壤微生物通过具有生物活性的酶参与一系列的代谢活动,是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土壤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及其生态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土壤微生物的生态功能与土壤功能密切相关,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组成变化也会直接影响土壤功能的发挥。随着人们对农田土壤微生物研究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提升及研究方法的更新,微生物功能群的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微生物功能群是指在物质流中具有特定生物学功能的微生物集合体,如固氮、溶磷、氨化、纤维素降解等微生物功能群。国内外有关微生物功能群的研究报道主要涉及到草地、农田及森林等生态系统。有研究认为,植物根际促生菌具有固氮、解磷、解钾、产生植物激素或者分泌抗生素等能力,主要包括解钾菌、解磷菌及固氮菌。这些微生物数量的增加,则直接影响到了土壤中物质循环和养分供应,提高了土壤中的肥力供给。因此,通过优化控制微生物发酵过程提取出具腐植酸和功能微生物的土壤调理剂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促进土壤中物质循环和养分供应、提高了土壤肥力和肥料利用率的复合微生物发酵型土壤调理剂。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复合微生物发酵型土壤调理剂,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原料物质:

所述微生物菌剂包括芽孢杆菌属、根霉菌、放线菌、木霉菌、固氮菌、解钾菌和解磷菌。

优选的,所述芽孢杆菌属选自枯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蜡质芽孢杆菌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混合。

优选的,所述褐煤或风化煤与微生物菌剂的具体发酵方法如下:(1)制取培养基:称取如下物质:腐殖酸2-4%、蔗糖0.5-1.5%、蛋白胨0.5-1%、

kh2po40.3-0.6%、(nh4)2so40.1-0.4%、余量为水,将各物质混合得到培养基;(2)制备混合微生物菌剂:取芽孢杆菌属、根霉菌、放线菌、木霉菌、固氮菌、解钾菌和解磷菌,将菌粉溶于无菌水得到混合微生物菌剂,菌粉与无菌水的重量比为1:9-11;(3)扩大培养:在密闭条件下将混合微生物菌剂按照重量比为1:20接种到培养基中,然后于25-37℃、150r/min、调节ph至5-8培养12-14小时,制得微生物菌液;(4)将褐煤或风化煤加入所述微生物菌液中,混合后在温度25-37℃的条件下,在发酵槽中发酵7-15天,得到褐煤或风化煤与微生物菌剂的发酵产物;所加入的褐煤或风化煤与微生物菌剂的重量比为4800-5200:1。以褐煤或风化煤为底物,利用复合微生物发酵技术(芽孢杆菌、根霉菌,放线菌等),制备出具腐植酸和功能微生物的土壤调理剂,并应用于滴灌、喷灌等现代农业设施中,来改良土壤,同时调理作物的生长状况,达到环境友好的目的。

优选的,步骤(2)中,芽孢杆菌属、根霉菌、放线菌、木霉菌、固氮菌、解钾菌和解磷菌的重量比为1:0.5-1.5:0.5-1.5:0.5-1.5:0.5-1.5:0.5-1.5:0.5-1.5。不仅可以进一步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能够吸附重金属、改善土壤环境,还能够促进土壤中物质循环和养分供应,提高了土壤肥力和肥料利用率。

为了使褐煤或风化煤与微生物菌剂的发酵产物对植物根系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提高了土壤肥力和肥料利用率;优选的,所述褐煤或风化煤与微生物菌剂的发酵产物的有效活菌数≥10亿个/g,含水质量分数≤8%,ph5.5-8.5,杂菌率≤1%。

本发明所述的复合微生物发酵型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如下:将尿素、氮钾复合肥、磷酸二氢铵、焦磷酸钾、螯合铁、螯合锌、褐煤或风化煤与微生物菌剂的发酵产物、防结块剂粉碎混合均匀形成混合物,然后将混合物造粒烘干,得到复合微生物发酵型土壤调理剂。

木霉菌

木霉可以用于防治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以减少化学农药的环境污染。木霉至少对18个属29种病原真菌在体外或体内表现有拈抗作用。此外,木霉还可以用于叶面、花器和果实的保护。在葡萄园内用绿木霉的孢子液于始花期至收获期喷施,可以降低灰霉引起的藤蔓腐烂以及果实在储藏期的腐烂,有效地防治灰霉病。在杨树烂皮病的生防研究中,发现木霉对烂皮病菌也有较好的防效。

芽孢杆菌

芽孢杆菌制剂被用作生物肥料,其功效如下:(1)产生植物生长激素及类似代谢物,诱导植物体内促进植物生长的激素含量提高,并降低抑制植物生长激素的形成;(2)分解有机物充当肥料;(3)固定氮素。

放线菌

放线菌,它在生长过程中能分泌数种不同的抗生素,抑制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的生长,并能分泌激素促使植物细胞的分裂和伸长;具有防病、保苗和增产的效应。它在植物的根部定殖、生长和繁殖,从而阻止病原物的侵入,还可以产生激素促进寄主植物的生长,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对植物没有任何毒性。

其它的固氮菌,解钾菌,解磷菌可以帮助植物更好的吸收土壤中的养分,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本发明提供的复合微生物发酵型土壤调理剂包换富含矿物源的腐植酸,以及其他有机物质,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能够吸附重金属,改善土壤环境,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解决土壤板结、酸化、盐渍化等问题,同时对植物根系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对其他相应的农艺性状均有很大的改善。微生物菌剂中有固氮、解磷、解钾、产生植物激素或者分泌抗生素等能力,促进了土壤中物质循环和养分供应,提高了土壤肥力和肥料利用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所述的芽孢杆菌属、根霉菌、放线菌、木霉菌、固氮菌、解钾菌和解磷菌市购。

本发明所述的尿素、氮钾复合肥、螯合铁、螯合锌市购,防结块剂采用本领域内常规的防结块剂。本发明未提及的其他部分均为现有技术。

实施例1

制备褐煤或风化煤与微生物菌剂的发酵产物:

(1)制取培养基:称取如下物质:腐殖酸3%、蔗糖1%、蛋白胨0.7%、kh2po40.4%、(nh4)2so40.3%、余量为水,将各物质混合得到培养基;

(2)制备混合微生物菌剂:按1:1:1.5:1:0.8:1.5:0.5重量比分别称取枯草芽孢杆菌、根霉菌、放线菌、木霉菌、固氮菌、解钾菌和解磷菌,然后将菌粉溶于无菌水得到混合微生物菌剂,菌粉与无菌水的重量比为1:9;

(3)扩大培养:在密闭条件下将混合微生物菌剂按照重量比为1:20接种到培养基中,然后于37℃、150r/min、采用hcl调节ph至6培养12小时,制得微生物菌液;

(4)将褐煤或风化煤加入所述微生物菌液中,混合后在温度25℃的条件下,在发酵槽中发酵15天,得到褐煤或风化煤与微生物菌剂的发酵产物;所加入的褐煤或风化煤与微生物菌剂的重量比为5000:1。

所述褐煤或风化煤与微生物菌剂的发酵产物的有效活菌数≥10亿个/g,含水质量分数≤8%,ph5.5-8.5,杂菌率≤1%。

制备复合微生物发酵型土壤调理剂:

将300kg尿素、305kg氮钾复合肥、247kg磷酸二氢铵、50kg焦磷酸钾、1kg螯合铁、5kg螯合锌、90kg褐煤或风化煤与微生物菌剂的发酵产物、1000kg防结块剂粉碎混合均匀形成混合物,然后将混合物造粒烘干,得到复合微生物发酵型土壤调理剂。

实施例2

制备褐煤或风化煤与微生物菌剂的发酵产物:

(1)制取培养基:称取如下物质:腐殖酸2%、蔗糖1.5%、蛋白胨1%、kh2po40.3%、(nh4)2so40.4%、余量为水,将各物质混合得到培养基;

(2)制备混合微生物菌剂:按1:0.8:1.5:0.5:1:1:0.8重量比分别称取芽孢杆菌属、根霉菌、放线菌、木霉菌、固氮菌、解钾菌和解磷菌,然后将菌粉溶于无菌水得到混合微生物菌剂,菌粉与无菌水的重量比为1:9;所述芽孢杆菌属由枯草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按重量比为1:1混合而成;

(3)扩大培养:在密闭条件下将混合微生物菌剂按照重量比为1:20接种到培养基中,然后于30℃、150r/min、采用hcl调节ph至6.5培养13小时,制得微生物菌液;

(4)将褐煤或风化煤加入所述微生物菌液中,混合后在温度37℃的条件下,在发酵槽中发酵7天,得到褐煤或风化煤与微生物菌剂的发酵产物;所加入的褐煤或风化煤与微生物菌剂的重量比为5200:1。

所述褐煤或风化煤与微生物菌剂的发酵产物的有效活菌数≥10亿个/g,含水质量分数≤8%,ph5.5-8.5,杂菌率≤1%。

制备复合微生物发酵型土壤调理剂:

将290kg尿素、315kg氮钾复合肥、235kg磷酸二氢铵、60kg焦磷酸钾、2kg螯合铁、4kg螯合锌、100kg褐煤或风化煤与微生物菌剂的发酵产物、1100kg防结块剂粉碎混合均匀形成混合物,然后将混合物造粒烘干,得到复合微生物发酵型土壤调理剂。

实施例3

制备褐煤或风化煤与微生物菌剂的发酵产物:

(1)制取培养基:称取如下物质:腐殖酸4%、蔗糖0.5%、蛋白胨0.7%、kh2po40.6%、(nh4)2so40.3%、余量为水,将各物质混合得到培养基;

(2)制备混合微生物菌剂:按照1:1:1.2:1:0.5:1:0.5的比例分别称取芽孢杆菌属、根霉菌、放线菌、木霉菌、固氮菌、解钾菌和解磷菌,将菌粉溶于无菌水得到混合微生物菌剂,菌粉与无菌水的重量比为1:9;所述芽孢杆菌属由枯草芽孢杆菌和蜡质芽孢杆菌按重量比为1:3混合而成;

(3)扩大培养:在密闭条件下将混合微生物菌剂按照重量比为1:20接种到培养基中,然后于25℃、150r/min、采用hcl调节ph至5.5培养14小时,制得微生物菌液;

(4)将褐煤或风化煤加入所述微生物菌液中,混合后在温度28℃的条件下,在发酵槽中发酵15天,得到褐煤或风化煤与微生物菌剂的发酵产物;所加入的褐煤或风化煤与微生物菌剂的重量比为4800:1。

所述褐煤或风化煤与微生物菌剂的发酵产物的有效活菌数≥10亿个/g,含水质量分数≤8%,ph5.5-8.5,杂菌率≤1%。

制备复合微生物发酵型土壤调理剂:

将315kg尿素、290kg氮钾复合肥、260kg磷酸二氢铵、40kg焦磷酸钾、3kg螯合铁、3kg螯合锌、80kg褐煤或风化煤与微生物菌剂的发酵产物、900kg防结块剂粉碎混合均匀形成混合物,然后将混合物造粒烘干,得到复合微生物发酵型土壤调理剂。

实施例4

制备褐煤或风化煤与微生物菌剂的发酵产物:

(1)制取培养基:称取如下物质:腐殖酸3%、蔗糖0.8%、蛋白胨0.7%、kh2po40.5%、(nh4)2so40.2%、余量为水,将各物质混合得到培养基;

(2)制备混合微生物菌剂:按1:1:1:1.2:1.2:0.8:1.2的重量比分别称取芽孢杆菌属、根霉菌、放线菌、木霉菌、固氮菌、解钾菌和解磷菌,将菌粉溶于无菌水得到混合微生物菌剂,菌粉与无菌水的重量比为1:11;所述芽孢杆菌属由枯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和蜡质芽孢杆菌按重量比为1:1:1混合而成;

(3)扩大培养:在密闭条件下将混合微生物菌剂按照重量比为1:20接种到培养基中,然后于35℃、150r/min、采用hcl调节ph至5培养13小时,制得微生物菌液;

(4)将褐煤或风化煤加入所述微生物菌液中,混合后在温度35℃的条件下,在发酵槽中发酵10天,得到褐煤或风化煤与微生物菌剂的发酵产物;所加入的褐煤或风化煤与微生物菌剂的重量比为4800:1。

所述褐煤或风化煤与微生物菌剂的发酵产物的有效活菌数≥10亿个/g,含水质量分数≤8%,ph5.5-8.5,杂菌率≤1%。

制备复合微生物发酵型土壤调理剂:

将310kg尿素、305kg氮钾复合肥、240kg磷酸二氢铵、45kg焦磷酸钾、2kg螯合铁、4kg螯合锌、95kg褐煤或风化煤与微生物菌剂的发酵产物、1000kg防结块剂粉碎混合均匀形成混合物,然后将混合物造粒烘干,得到复合微生物发酵型土壤调理剂。

实施例1制得的复合微生物发酵型土壤调理剂在菠菜上的试验

供试土壤基本性状:试验田土壤为沟干土,土壤肥力中等,理化性质为:有机质25.6g/kg,全氮1.19g/kg,有效磷28.6mg/kg,速效钾147mg/kg,ph值为7.4。供试作物及品种

供试作物菠菜,品种为大叶菠菜。

试验处理

本试验设2个处理,无重复。喷清水对照处理1面积1亩,供试肥料处理2面积5亩。分别在两处理试验田中安排4处配对田块,每处50m2,处理1和处理2各25m2。处理设置如下:

处理1:清水对照(ck)。基追肥按当地常规使用情况进行,但不使用叶面喷施肥。

处理2:实施例1制得的复合微生物发酵型土壤调理剂,每亩使用供试土壤调理剂于菠菜移栽后,每隔14天,稀释500倍叶面喷施,共喷施4次。其它施肥措施同处理1。

试验栽培管理

试验田各处理于2016年4月15日播种育苗,4月19日定植;定植前结合深翻耕地,每亩农肥1000公斤,硫酸钾肥20kg,过磷酸钙40公斤,5月5追施尿素10公斤。5月23日采收。防病治虫一切措施均同于周边大田。

田间观察与分析内容

施用供试肥料对菠菜生长状况的影响

观察苗期菠菜长势情况,喷施供试肥料较清水对照,株高增加了1.76cm,绿叶数0.18张,并且使作物植株挺拔,长势快的特点。

施用供试肥料对菠菜产量及其经济效益的影响

表1配对设计试验结果统计

从表1可以看出,喷施供试肥料处理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在示范田的4处配对田块分别测产,将8个小区单独收获计产并折算亩产,供试肥料处理2比清水对照处理1增产258.61kg/亩,增产率为11.48%。

对产量数据进行两样本配对t检验,t=14.17>t0.01(t0.05=3.18,t0.01=5.84),可见处理2和处理1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表2经济效益统计

从表2可以看出,在不计人工成本的情况下,供试肥料处理2较清水对照处理1增加产值258.61元/亩,扣除喷施土壤调理剂成本32元,增纯226.61元/亩。

实施例2制得的复合微生物发酵型土壤调理剂在番茄上的试验

供试土壤基本性状:土壤为沟干土,肥力中上等,试验地有机质含量19.1g/kg,碱解氮106.1g/kg,有效磷31.9mg/kg,速效钾127mg/kg,ph为7.4。

供试作物

供试作物为番茄,品种为“樱桃番茄”。

试验设计

供试“实施例2制得的复合微生物发酵型土壤调理剂”为处理1,示范试验面积5亩;喷清水对照为处理2,面积为1亩。示范田集中连片,处理间设隔离保护行。在示范田中安排4处配对田块,每处40m2,处理1和处理2各20m2。示范试验田块和对照试验田块处理设置如下:

处理1(“实施例2制得的复合微生物发酵型土壤调理剂”处理):习惯施肥+“含腐植酸水剂土壤调理剂”。分别在番茄开花期、座果期、果实膨大期进行叶面喷施,80ml/亩稀释500倍,共三次。

处理2(清水处理):习惯施肥+与处理1喷施等量等次清水;

基肥亩施有机肥300kg/亩,45%(15-15-15)复合肥50kg/亩,后期追施尿素10kg/亩。

试验番茄2016年3月12日播种,6月26日收获,以小区为单位收获计产。

测产方法和产量情况

“含腐植酸水剂土壤调理剂”对番茄生长、增产均有一定促进作用。苗期观察显示出喷施“含腐植酸水剂土壤调理剂”的番茄叶色深绿,茎秆粗壮。

试验结束后,在示范田的4处配对田块分别测产,将8个小区单独收获计产并折算亩产。从表1可以看出,处理1(产量3613.10kg/亩)比处理2(产量3332.08kg/亩)增产281.02kg/亩,增幅8.43%。

生物统计分析

单次标准差sd=0.54,均数标准差sx=0.27,t=30.98,自由度v=n-1=3,查表得t0.05=3.18,t0.01=5.84。因t>t0.01,处理1和处理2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可见供试肥料对番茄增产有极显著效果。

表3配对设计试验结果统计

经济效益分析

供试肥料处理1较清水对照处理2增产281.02kg/亩,番茄价格按1.5元/kg计算,增加产值421.53元/亩,扣除土壤调理剂成本45元/亩,増纯收益376.53元/亩,投入产出比为1.0:8.4,经济效益较明显。

表4经济效益统计

实施例3制得的复合微生物发酵型土壤调理剂在芹菜上的试验

供试土壤

供试土壤为黄夹砂。耕作层平均含有机质10.1g/kg、水解氮108mg/kg、有效磷53mg/kg、速效钾136mg/kg,ph7.2。

供试作物:试验芹菜品种为:黄心芹。播种量250g/亩。

试验设计

供试肥料:实施例3制得的复合微生物发酵型土壤调理剂为处理1,示范试验面积5亩;清水对照为处理2,面积为1亩。示范田集中连片,处理间设隔离保护行。在示范田中安排5处配对田块,每处60m2,处理1和处理2各30m2示范处理设置如下:

处理1:常规施肥+实施例3制得的复合微生物发酵型土壤调理剂。

喷施方法:喷施。在生长旺盛期喷施,每次每亩1l,稀释500倍,每次喷施间隔10-15天。分别于2016年10月12日;2016年10月25日;2016年11月7日喷施,共三次。

处理2:常规施肥+与处理1同期叶面喷施等量清水(ck)。8月20日施用有机肥(猪灰)4500公斤/亩;9月15日施用复合肥(15-15-15)20公斤/亩;10月5日施用复合肥17.5公斤/亩。

试验方法

(1)选择肥力尽量均匀的地块做进行肥效试验,每个处理位于于同一田块,沿地块肥力变化方向的垂直方向设置各处理。

(2)各处理田间农艺措施一致,处理区四周设保护行。

不同处理对芹菜植株性状的影响

在芹菜收获前一周,对各试验处理进行芹菜植株性状考察,每各处理随机考查3个点,其结果如下:

表5不同处理水平下芹菜植株性状差异

11月14日,对芹菜进行了性状考察(见表5),数据显示:根据影响产量结构的株高、10棵重来看,施用供试肥料处理优于常规清水区。其中处理1的株高比处理2高了2.2cm。处理1的10棵重要比处理2重35g。说明喷施供试肥料能够有效的提高芹菜的株高,从而提高芹菜产量。

不同处理对芹菜产量的影响

表6不同处理水平下芹菜产量差异

11月14日,对示范田5处配对田块分别测产,将10个小区单独收获计产并折算公顷产量。据表2数据分析,处理1较处理2平均每公顷增产3182kg,增产率5.3%。

对产量数据进行两样本配对t检验,单次标准差sd=6.3348,均数标准差sx=2.8330,t=6.1772,自由度v=4,当p=0.01时,t0.01=4.604;当p=0.05时,t0.05=2.776。因t=6.1772>t0.01,处理1和处理2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可见供试肥料对芹菜增产达到极显著水平。

经济效益

与常规施肥相比,在喷施供试土壤调理剂的情况下用肥成本较常规施肥的成本有所升高,但由于供试肥料处理提高蔬菜质量、增加产量,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利润增幅达4.9%(表7)。

表7供试肥料与常规施肥对芹菜经济效益的影响

注:肥料价格:有机肥为养猪场免费提供;45%复合肥2800元/吨;供试土壤调理剂38元/公斤。(农本仅考虑肥料投入因素)

实施例4制得的复合微生物发酵型土壤调理剂在西甜瓜上的试验

供试土壤

供试土壤为黄夹沙,质地为轻壤土,肥力差,地力均匀;该田块耕层土壤养分为有机质12.3g/kg,全氮0.9g/kg,有效磷含量为18.7mg/kg,速效钾含量为88mg/kg。

供试作物:试验西甜瓜品种为:玉菇。栽培模式:2016年1月4日抪种育苗,2016年2月2日定植。

试验设计

供试肥料:实施例4制得的复合微生物发酵型土壤调理剂为处理1,示范试验面积5亩;清水对照为处理2,面积为1亩。示范田集中连片,处理间设隔离保护行。在示范田中安排5处配对田块,每处60m2,处理1和处理2各30m2示范处理设置如下:

处理1:常规施肥+实施例4制得的复合微生物发酵型土壤调理剂。

施用方法:膜下滴灌。在萌芽期、伸蔓期、幼果期和膨大期各施用一次,每次稀释500倍,共4次。

处理2:常规施肥+与处理1同期膜下滴灌等量清水(ck)。2016年1月18日追施:商品有机肥1000公斤/亩,进口三元复合肥(15:15:15)3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2016年4月23日追施:三元复合肥(15:15:15)亩田15公斤浸出液后通过铺设的滴灌带输入地膜下畦间。

试验方法

(1)选择肥力尽量均匀的地块做进行肥效试验,每个处理位于于同一田块,沿地块肥力变化方向的垂直方向设置各处理。

(2)各处理田间农艺措施一致,处理区四周设保护行。

不同处理对西甜瓜植株性状的影响

在西甜瓜收获前一周,对各试验处理进行西甜瓜植株性状考察,每各处理随机考查3个点,其结果如下:

表8不同处理水平下西甜瓜植株性状差异

5月25日,对西甜瓜进行了性状考察(见表8),数据显示:根据影响产量结构的蔓长、单果重来看,施用供试肥料处理优于常规清水区。其中处理1的蔓长比处理2平均长了4cm。处理1的单果重要比处理2重0.06kg。从影响西甜瓜的糖度上来看,处理1的糖度比处理2高了0.2%。说明施用该供试肥料能够有效的提高西甜瓜的品质与产量。

不同处理对西甜瓜产量的影响

表9不同处理水平下西甜瓜产量差异

5月25日,对示范田5处配对田块分别测产,将10个小区单独收获计产并折算公顷产量。据表9数据分析,处理1较处理2平均每公顷增产509kg,增产率5.4%。

对产量数据进行两样本配对t检验,单次标准差sd=1.3946,均数标准差sx=0.6237,t=4.4893,自由度v=4,当p=0.01时,t0.01=4.604;当p=0.05时,t0.05=2.776。因t=6.1772>t0.01,处理1和处理2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可见供试肥料对西甜瓜增产达到极显著水平。

经济效益

与常规施肥相比,在膜下滴灌供试土壤调理剂的情况下用肥成本较常规施肥的成本有所升高,但由于供试肥料处理提高西甜瓜品质、增加产量,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利润增幅达1.8%(表10)。

表10供试肥料与常规施肥对西甜瓜经济效益的影响

注:肥料价格:商品有机肥200元/吨;45%复合肥5元/kg;磷肥0.8元/kg;供试土壤调理剂38元/公斤。(农本仅考虑肥料投入因素)

施用本发明的复合微生物发酵型土壤调理剂(粉剂)在西甜瓜生长阶段中,能有效改善西甜瓜的产量结构,提高西甜瓜产量。

实施例3制得的复合微生物发酵型土壤调理剂在生菜上的试验

供试土壤肥力中等,供试肥料为实施例3制得的复合微生物发酵型土壤调理剂。

示范处理设计

示范设2个处理,不设重复。两处理间除叶面施肥条件不同外,其它施肥和农事操作等措施相同。

处理1(对照):常规施肥+同期喷等量次清水,面积1亩。

处理2(喷肥):常规施肥+实施例3制得的复合微生物发酵型土壤调理剂600倍稀释液3次,面积5亩。

田间管理措施

供试作物于2016年9月1日播种,10月5日定植。分别在10月19日、10月28日、11月6日进行不同处理,处理2每次每亩取供试肥料粉剂45g兑水稀释600倍均匀喷施,混配前分开溶解,再混配使用,且现配现用;处理1则同期等量喷施清水。肥液及清水喷施数量以在叶片表面欲滴而不滴的程度为宜。示范各处理常规施肥和田间管理如病虫害防治,灌溉等均按习惯一致进行。

不同处理对生菜生育性状的影响

收获前调查的植株生育性状和取样考种结果如表11,由表可知在株数一致的条件下与同期仅喷等量次清水的处理1相比,处理2除叶片数减少外,其它各指标均有所增加,其中叶面积及单株均重分别增加64.3cm2、33.0g,增长率分别达26.6%、11.3%。由此可见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按推荐方法喷施供试肥料有利于作物光合器官的生长发育,从而能有效促进作物生物量的提高。

表11生菜生育性状调查结果

不同处理对生菜产量性状的影响

收获时在各示范区避开保护行任选定3个30m2小区收获记录的鲜重实产结果如表12。由表可知与处理1相比,喷施了供试肥料的处理2可实现增产182.2kg/亩,其增产率达11.3%,说明按推荐方法施用该肥料能有效促进生菜作物产量的提高。

表12生菜产量性状调查结果

不同处理对生菜经济效益的影响

按经济收获物单价1.6元/kg,土壤调理剂单价3.8万元/t,每次每亩喷施投工20元测算得到的经济效益结果列于表13。由表可知与处理1相比,处理2新增产值及新增纯收入分别达291.5、288.2元/亩,其产投比(新增产值/新增投入)高达88.9:1。忽略喷施清水对作物产量及产值的影响,与仅不喷施清水的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在投肥用工成本上虽增加63.3元/亩,但仍可实现新增纯收入228.2元/亩,其产投比为4.6:1。由此说明在生菜作物上按推荐方法喷施该类土壤调理剂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表13不同处理经济效益分析结果

实施例3制得的复合微生物发酵型土壤调理剂可有效促进作物光合器官的生长发育及养分的积累,明显促进叶面积及单棵重,具有较好的增产增收效果。相比常规施肥,亩可增产生菜鲜重182.2kg,增产率达11.3%,亩可增纯收入228.2元,产投比达4.6:1。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