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生物制剂在提高果蔬类产品品质中的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20289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果蔬类产品品质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复合生物制剂在提高果蔬类产品品质中的用途,本发明属于农业生产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草莓(学名:fragaria×ananassaduch.),多年生草本,高10-40厘米。茎低于叶或近相等,密被开展黄色柔毛。叶三出,小叶具短柄,质地较厚,倒卵形或菱形,上面深绿色,几无毛,下面淡白绿色,疏生毛,沿脉较密;叶柄密被开展黄色柔毛。聚伞花序,花序下面具一短柄的小叶;花两性;萼片卵形,比副萼片稍长;花瓣白色,近圆形或倒卵椭圆形。聚合果大,宿存萼片直立,紧贴于果实;瘦果尖卵形,光滑。花期4-5月,果期6-7月。草莓营养价值高,含有多种营养物质,且有保健功效。草莓一般在春季上市,由于采用传统的育苗方法,市面上总是会出现一些畸形草莓、表皮红白相间的草莓、颗粒粒径较小的草莓,这类草莓一般市场价较低,口感不好,很多人并不愿意购买,还有一些草莓虽然外表红嫩,颗粒粒径大,但毫无甜味,也不具有草莓本身特有的清香味,并不能满足人们口感的需求,从而导致草莓价格偏低,而一些良种草莓虽然在口感、色泽和形状上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但由培育成本偏高,导致市场价也偏高,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并不明显。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蔬果类产品,特别是浆果类果实品质的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手段:本发明使用复合生物制剂从草莓植株定植后随水冲施两次,每半月一次,每次1-2l/亩;结果后,使用复合生物制剂按照300-500倍稀释,喷施,每两周一次;开花后施用大量元素水溶肥,每星期施用一次。生长期间观测长势、病虫害发生、开花结果时间、采收数量等情况,做好日常记录。4月份在果实成熟后,上午采收成熟度一致、无病害、无畸形的九分熟新鲜复合生物制剂处理组和对照组草莓。每组500个果左右,采后2小时内立即运回实验室,处理组和对照组果实分别分装到塑料筐中,上面覆盖一层保鲜膜防止失水。置于室温下(18℃±1℃、相对湿度80-85%)贮藏,每天观测外观,并取样测试品质指标(包括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以及固酸比);同时,做4℃冷藏温度的贮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复合生物制剂处理的草莓相较于对照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的含量均显著提高。因此,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发明提出了复合生物制剂在提高果蔬类产品品质中的用途,所述的复合生物制剂是由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拟康氏木霉发酵液、水溶性甲壳素、味精残液、黄腐酸钾组成;各组分重量份数为: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40份、拟康氏木霉发酵液40份、水溶性甲壳素1份、味精残液9份、黄腐酸钾10份;所述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是由保藏号为cgmccno.1442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baci发酵制得,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活菌数≥1×109个/ml;所述拟康氏木霉发酵液是由保藏号为cgmccno.1443的拟康氏木霉(trichodermapseudokiningii)tripi发酵制得,拟康氏木霉发酵液中有效孢子浓度≥3×108个/ml;所述水溶性甲壳素分子量m为1.5×105,黏度为100mpa,脱乙酯度dac≥90%,纯度≥90%;所述味精残液为通过谷氨酸发酵生产味精后留下的废母液,其中:氨基酸≥17.5%、b≥1.2mg/g、zn≥0.5mg/g、fe≥1.8mg/g、有机质≥32.4%;所述黄腐酸钾规格为:细度<120目,水可溶物>99.7%,水溶性黄腐酸>50%,氧化钾9.7%,氮2.8%,磷0.6%,有机质55%。该生物制剂已记载在公开号为cn102428966b,发明名称为“一种作物病害防治复合生物制剂及其应用”的专利申请中,公开日期为2014年10月22日。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所述的果蔬类产品为浆果类果实。更优选的,所述的浆果类果实为草莓。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所述的复合生物制剂通过提高果蔬类产品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的含量以及固酸比来达到提高果蔬类产品品质的目的。进一步的,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提高果蔬类产品品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的复合生物制剂按照300-500倍稀释,从定植后随水冲施两次,每半月一次,每次1-2l/亩;结果后,复合生物制剂按照300-500倍稀释,使用稀释后复合生物制剂喷施,每两周一次。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中,优选的,所述的果蔬类产品为浆果类果实。更优选的,所述的浆果类果实为草莓。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着眼于实践的可行性和生产的可操作性,在草莓的生长季节,施用符合有机产品国家标准的复合益生菌制剂,根据草莓生长特性定期对叶片进行喷施,达到提高草莓品质的目的。由于益生菌本身对防治作物植株病害有一定的作用,所以种植者非常愿意使用该方法,并没有增加额外的劳动成本和设备投入,还提高了果蔬的品质和流通时间,降低了损耗,操作容易掌握,推广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复合生物制剂处理对圣诞红草莓硬度的影响;图2为复合生物制剂处理对圣诞红草莓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图3为贮藏中处理组以及对照组果实可溶性糖及可滴定酸含量测定结果;图4为贮藏过程中处理组以及对照组果实的固酸比测定结果;图5为处理组以及对照组果实表面的细菌菌落数和真菌菌落数测定结果;图6为复合生物制剂处理对圣诞红草莓4℃低温贮藏条件下硬度的影响;图7为复合生物制剂处理对圣诞红草莓4℃低温贮藏条件下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图8为复合生物制剂处理对圣诞红草莓4℃低温贮藏条件下可溶性糖的影响;图9为复合生物制剂处理对圣诞红草莓4℃低温贮藏条件下可滴定酸的影响;图10为复合生物制剂处理对圣诞红草莓4℃低温贮藏条件下固酸比的影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本发明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但这些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实施例1复合生物制剂在草莓保鲜中的应用1、试验处理(1)试验基地位于北京昌平区崔村镇北京春禾盛辉虫乐农庄,占地180亩,其中草莓20亩,草莓品种为“圣诞红”,种苗购买于本地,8月底定植,高垄栽培,用量为6000株/亩。(2)材料与方法:复合生物制剂:其是由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拟康氏木霉发酵液、水溶性甲壳素、味精残液、黄腐酸钾组成;各组分重量份数为: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40份、拟康氏木霉发酵液40份、水溶性甲壳素1份、味精残液9份、黄腐酸钾10份;所述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是由保藏号为cgmccno.1442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baci发酵制得,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活菌数≥1×109个/ml;所述拟康氏木霉发酵液是由保藏号为cgmccno.1443的拟康氏木霉(trichodermapseudokiningii)tripi发酵制得,拟康氏木霉发酵液中有效孢子浓度≥3×108个/ml;所述水溶性甲壳素分子量m为1.5×105,黏度为100mpa,脱乙酯度dac≥90%,纯度≥90%;所述味精残液为通过谷氨酸发酵生产味精后留下的废母液,其中:氨基酸≥17.5%、b≥1.2mg/g、zn≥0.5mg/g、fe≥1.8mg/g、有机质≥32.4%;所述黄腐酸钾规格为:细度<120目,水可溶物>99.7%,水溶性黄腐酸>50%,氧化钾9.7%,氮2.8%,磷0.6%,有机质55%。该生物制剂已记载在公开号为cn102428966b,发明名称为“一种作物病害防治复合生物制剂及其应用”的专利申请中,公开日期为2014年10月22日。复合生物制剂的使用方法:复合生物制剂按照300-500倍稀释,处理组使用稀释后的复合生物制剂从定植后随水冲施两次,每半月一次,每次1-2l/亩;结果后,复合生物制剂按照300-500倍稀释,喷施,每两周一次。处理3个棚。同时设不使用复合生物制剂处理的组作为对照组,对照组3个棚。其他管理按常规进行。生长期间观测长势、病虫害发生、开花结果时间、采收数量等,做好日常记录。(3)果实采后实验方法:在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实验室进行。4月份在果实成熟后,上午采收成熟度一致、无病害、无畸形的九分熟新鲜复合生物制剂处理组和对照组草莓。每组500个果左右,采后2小时内立即运回实验室,测试品质指标。同时,无菌操作采摘9个果实左右分装到3个无菌袋中带回。处理组和对照组果实分别分装到塑料筐中,上面覆盖一层保鲜膜防止失水。置于室温下(18℃±1℃、相对湿度80-85%)贮藏,每天观测外观,并取样测试品质指标;同时,做4℃冷藏温度的贮藏实验。2、观测内容及方法(1)叶片长*宽的积和厚度:以直尺测量叶片长和宽,用游标卡尺测量厚度。(2)病害观察:肉眼观察整个生长期的植株上的病害产生情况,并记录;(3)硬度的测定:将草莓赤道部位用italy公司出产的硬度计固定,上调2mm,记录数据。每个果转两次,重复十个果。(4)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用wyt-4型手持折光仪测定。(5)可溶性糖:采用蒽酮比色法(6)可滴定酸含量的测定:采用电位滴定法。(7)细菌总数和真菌数测试:将草莓置于无菌袋中采回。加入3个草莓为一组,在超净工作台中将草莓放入无菌瓶中,加入无菌水20ml摇床低速转摇1小时,将草莓取出加入第二瓶无菌水中振瑶30分钟,再取出草莓加入第三瓶无菌水中振瑶半小时。将第一,第二,第三瓶水分别进行0-7倍体积的梯度稀释。涂布与细菌和真菌培养基中。最后将3次菌落数加和,即为果实表面菌含量。每个处理3组平行。(8)单果重量和产量测定:由生产者对每批采摘果实随机抽取三盒称重平均,即为单果重;整个生长期产量进行汇总统计。3、数据统计及图形分析:用excel2003统计分析所有数据,计算标准误差并制图;用spss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显著性差异。4、试验结果和分析(1)叶片长*宽的积和厚度及草莓生长期病害的情况在加强管理的情况下,对照组以及处理组均无明显病害发生。对照组的植株叶片长*宽的积和厚度分别为9.5cm*8cm以及0.042cm,处理组的植株叶片长*宽的积和厚度分别为9.5cm*9cm以及0.056cm。(2)复合生物制剂处理对草莓贮藏期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如图1、图2、表1及表2所示,该结果表明:复合生物制剂处理可显著提高果实硬度22.2%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5.3%(p<0.05)。在贮藏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但处理组含量各时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贮藏第四天,对照组、处理组硬度分别为0.15kg/cm2、0.22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为4.86%、5.67%。表1复合生物制剂处理对圣诞红草莓硬度的影响(kg/cm2)硬度0d1d2d3d4d处理组0.4470.4210.3450.2640.222对照组0.3690.3350.2620.2120.156表2复合生物制剂处理对圣诞红草莓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可溶性固形物0d1d2d3d4d处理组10.48.97.86.35.6对照组8.37.26.45.64.8(3)复合生物制剂处理对草莓贮藏期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3可知,在常温贮藏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呈现先下降再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推测处理组可能通过推迟可溶性糖高峰的出现从而延缓果实衰老。同时在常温贮藏过程后期可滴定酸含量加速下降,但处理组仍然显著高于对照组26.8%。固酸比作为衡量果实风味的重要指标,实验结果显示,复合生物制剂处理可显著提高果实固酸比17%(图4,p<0.05)。(4)复合生物制剂处理对草莓果实表面微生物的影响处理组以及对照组果实表面的细菌菌落数和真菌菌落数如图5所示,实验结果表明:复合生物制剂处理能够降低果实表面的细菌含量以及真菌含量。(5)4℃低温贮藏条件处理对果实品质指标的影响对处理组以及对照组的草莓进行硬度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测定,结果如图6、图7、表3以及表4所示,该结果表明:在4℃低温贮藏实验条件下,复合生物制剂处理可显著提高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同时低温贮藏状态下,复合生物制剂处理可显著减缓果实硬度的降低。(p<0.05)在贮藏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但处理组含量各时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3复合生物制剂处理对圣诞红草莓4℃低温贮藏条件下硬度的影响(kg/cm2)表4复合生物制剂处理对圣诞红草莓4℃低温贮藏条件下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可溶性固形物0d2d4d6d8d处理组10.49.79.28.67.8对照组8.37.76.96.15.4对处理组以及对照组的草莓的可溶性糖以及可滴定酸进行测定,结果如图8、图9、表5以及表6所示,该结果表明:在低温贮藏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呈现先下降再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贮藏后期,处理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17.4%(p<0.05),在低温贮藏的各个时期处理组可滴定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低温贮藏过程中固酸比呈现逐渐下降趋势,如图10所示,但贮藏后期处理组仍比对照组显著高出24.9%。(p<0.05)表5复合生物制剂处理对圣诞红草莓4℃低温贮藏条件下可溶性糖的影响(%)可溶性糖0d2d4d6d8d处理组5.4875.0266.4966.74110.169对照组5.2904.4336.3126.6098.611表6复合生物制剂处理对圣诞红草莓4℃低温贮藏条件下可滴定酸的影响(%)可滴定酸0d2d4d6d8d处理组0.5330.6390.6230.6210.605对照组0.4860.5600.5600.5740.519(6)复合生物制剂处理对单果重量和产量的影响对处理组以及对照组的草莓进行单果重以及亩产量的统计,结果如表7所示,该结果表明:复合生物制剂处理可显著提高单个果实的重量,同时显著提高亩产量。表7复合生物制剂处理对圣诞红草莓单果重量和产量的影响平均单果重(g)亩产量(kg)增产率(%)处理组30140027.3对照组2511000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