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腐蚀的无粘结相硬质合金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602134发布日期:2018-06-05 18:57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腐蚀的无粘结相硬质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WC–Co硬质合金由于具有高的强度、硬度以及高的杨氏模量而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机械加工、结构耐磨件、石油、矿山开采和模具等领域。WC-Co硬质合金的强度和韧性随着Co含量的增加而提高,但同时在一定的恶劣环境中,粘结相Co比硬质相更容易被腐蚀和氧化,因此在某些特殊场合,比如要求高硬度、高耐磨性、高红硬性、高抗腐蚀性的工作环境下,传统WC-Co硬质合金已经无法满足要求,因此研究新型的耐腐蚀的无粘结相硬质合金成为了必然的发展趋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耐腐蚀的无粘结相硬质合金,它能够适用于高耐磨性、高红硬性和高耐腐蚀性的恶劣环境。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耐腐蚀的无粘结相硬质合金,它的组分及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如下:0.5~6.5%的TiC粉和Mo2C粉,0.5~5.0%的TaC粉和NbC粉以及0.3~1.5%的晶粒长大抑制剂,余量为费氏粒度0.2~0.4μm的超细WC粉,总计100%。

进一步,晶粒长大抑制剂为VC和Cr3C2的混合物。

进一步,超细WC粉的Hcp值的范围为41~55KA/m。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耐腐蚀的无粘结相硬质合金的制备方法,方法的步骤中含有:

依次进行配料、高能球磨、真空干燥、压制成型和烧结工序;其中,球磨前进行抽极限真空,于氩气保护下高能球磨处理,球料质量比为10:1,转速为400r/min,球磨时间为8~16h;在烧结工序中,烧结温度为1550~1750℃。

进一步,烧结采用气压烧结,压力为60Mpa。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通过本发明的合理的配方及配比,使其能够适用于高耐磨性、高红硬性和高耐腐蚀性的恶劣环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配料时选用重量百分比为3%的TiC+Mo2C粉,2.0%的TaC粉和NbC粉,VC+Cr3C2为0.6%,余量为02型WC粉,总计100%;球磨前进行抽极限真空,于氩气保护下高能球磨处理,球料质量比为10:1,转速为400r/min,球磨时间为12小时,真空干燥制得混合料,模压成型后,置于高压烧结炉内以1650℃进行烧结,压力为60MPa。以PS21(尺寸为6.5×5.25×20㎜)试样条作为检验本实施例方法制备的硬质合金的标准产品,其WC平均晶粒度为0.6μm,抗断裂强度为7.9MPa·m1/2,抗弯强度为1800MPa,硬度Hv30 2200。

实施例二

配料时选用重量百分比为6%的TiC+Mo2C粉,0.5%的TaC粉和NbC粉,VC+Cr3C2为0.7%,余量为02型WC粉,总计100%;球磨前进行抽极限真空,于氩气保护下高能球磨处理,球料质量比为10:1,转速为400r/min,球磨时间为14小时,真空干燥制得混合料,模压成型后,置于高压烧结炉内以1750℃进行烧结,压力为60MPa。以PS21(尺寸为6.5×5.25×20㎜)试样条作为检验本实施例方法制备的硬质合金的标准产品,其WC平均晶粒度为0.25μm,抗断裂强度为6.6MPa·m1/2,抗弯强度为1740MPa,硬度Hv30 2400。

实施例三:

配料时选用重量百分比为5.5%的TiC+Mo2C粉,1.5%的TaC粉和NbC粉,VC+Cr3C2为1.0%,余量为02型WC粉,总计100%;球磨前进行抽极限真空,于氩气保护下高能球磨处理,球料质量比为10:1,转速为400r/min,球磨时间为10小时,真空干燥制得混合料,模压成型后,置于高压烧结炉内以1700℃进行烧结,压力为60MPa。以PS21(尺寸为6.5×5.25×20㎜)试样条作为检验本实施例方法制备的硬质合金的标准产品,其WC平均晶粒度为0.8μm,抗断裂强度为8.0MPa·m1/2,抗弯强度为1880MPa,硬度Hv30 2100。

实施例四:

配料时选用重量百分比为4.5%的TiC+Mo2C粉,3.0%的TaC粉和NbC粉,VC+Cr3C2为0.5%,余量为02型WC粉,总计100%;球磨前进行抽极限真空,于氩气保护下高能球磨处理,球料质量比为10:1,转速为400r/min,球磨时间为8小时,真空干燥制得混合料,模压成型后,置于高压烧结炉内以1550℃进行烧结,压力为60MPa。以PS21(尺寸为6.5×5.25×20㎜)试样条作为检验本发明方法制备的硬质合金的标准产品,其WC平均晶粒度为1.0μm,抗断裂强度为8.4MPa·m1/2,抗弯强度为1920MPa,硬度Hv30 2000。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