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套筒窑用的石灰储存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8653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套筒窑用的石灰储存设备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建材、化工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套筒窑用的石灰储存设备。



背景技术:

套筒式竖窑起源于德国贝肯巴赫·威尔曼司特勒公司,在世界上已广泛应用于冶金、建材、化工领域,实践表明,套筒式竖窑设备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维护方便,污染小,石灰产品质量高,是一种先进窑型,发展前景广阔。

根据现有套筒窑的结构特性,窑体下部的石灰储存仓锥斗底部仅有一个卸料口,该卸料口下相应配置一条胶带机,用于输送成品石灰。当石灰车间产能较大时,需配置多座窑同时生产。当多座窑一字型排列布置,窑下共用一条胶带机输送成品石灰,胶带机输送能力落后于石灰窑产能,车间的生产率将很难得到保证。一字型布置时,现有的常用解决办法为每座窑通过窑下单条胶带机,单独将石灰输送至窑外转运站,在转运站处设置双线出灰胶带机,该方法使系统流程复杂化,增加了占地和投资,增加了设备维护工作量。

专利号为CN203501755U公开了一种单侧双出灰通道的环形套筒窑,相比现有的套筒窑,该申请设置两个胶带机,用于输送成品石灰,有一定的提高,但还只是设置一个石灰储存仓锥斗,一个卸料口,生产率还有待提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套筒窑用的石灰储存设备,具备生产效率高、节省占地和投资、减少设备维护工作量、双线互备和提高输送线可靠性的优点,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套筒窑用的石灰储存设备,包括窑体,所述窑体的底部设置有出灰装置,在窑体的内侧固定设置有石灰成品储存仓,石灰成品储存仓由第一石灰成品储存仓和第二石灰成品储存仓组成,第一石灰成品储存仓和第二石灰成品储存仓并联在一起组合成石灰成品储 存仓,在所述第一石灰成品储存仓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卸料口,在第一卸料口上安装有第一窑下出灰装置,所述第二石灰成品储存仓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卸料口,在第二卸料口上安装有第二窑下出灰装置,所述第一窑下出灰装置的正下方设置有第一胶带机,在第二窑下出灰装置的正下方设置有第二胶带机,第一胶带机和第二胶带机放置在地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石灰成品储存仓和第二石灰成品储存仓为圆锥形,且第一石灰成品储存仓和第二石灰成品储存仓的侧壁与水平面的夹角优选为45°~60°。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石灰成品储存仓和第二石灰成品储存仓的材质为碳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卸料口和第二卸料口的竖直方向中心轴线的水平间距优选为2000mm,且第一卸料口和第二卸料口的形状优选为600mm×600mm的正方形,或者直径600mm的圆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套筒窑用的石灰储存设备,通过改变原有的一个石灰成品储存仓和一个卸料口,本申请采用第一石灰成品储存仓和第二石灰成品储存仓并联在一起组合成石灰成品储存仓,且设置第一卸料口和第二卸料口,并在第一卸料口和第二卸料口下方对应的设置第一胶带机和第二胶带机,采用双锥斗(第一石灰成品储存仓和第二石灰成品储存仓)、成品石灰通过双卸料口(第一卸料口和第二卸料口)、双出灰装置(第一窑下出灰装置和第二窑下出灰装置)、双胶带机(第一胶带机和第二胶带机)输送线输送,可提高输送能力,在多座窑一字型布置时,达到与石灰窑产能匹配,双线互备,可提高输送线的运行可靠性,本套筒窑用的石灰储存设备结构简单、占地小、投资小、维护方便并且易于实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A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BB向剖视图;

图中:1-窑体;2-出灰装置;3-石灰成品储存仓;31-第一石灰成品储存仓;311-第一卸料口;32-第二石灰成品储存仓;321-第二卸料口;4-第一窑下出灰装置;5-第二窑下出灰装置;6-第一胶带机;7-第二胶带机;8-地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套筒窑用的石灰储存设备,包括窑体1,窑体1的底部设置有出灰装置2,在窑体1的内侧固定设置有石灰成品储存仓3,石灰成品储存仓3用来储存石灰成品,石灰成品储存仓3由第一石灰成品储存仓31和第二石灰成品储存仓32组成,第一石灰成品储存仓31和第二石灰成品储存仓32的材质为碳钢,强度高,第一石灰成品储存仓31和第二石灰成品储存仓32并联在一起组合成石灰成品储存仓3,第一石灰成品储存仓31和第二石灰成品储存仓32的设置改变了现有的套筒窑用的石灰储存设备只有一个石灰成品储存仓,提高生产效率,第一石灰成品储存仓31和第二石灰成品储存仓32为圆锥形,且第一石灰成品储存仓31和第二石灰成品储存仓32的侧壁与水平面的夹角优选为45°~60°,能够保证很好的卸料,在第一石灰成品储存仓31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卸料口311,在第一卸料口311上安装有第一窑下出灰装置4,第一窑下出灰装置4用于第一石灰成品储存仓31的卸料,第二石灰成品储存仓32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卸料口321,第一卸料口311和第二卸料口321的竖直方向中心轴线的水平间距优选为2000mm,保证下面的胶带机不相互干扰,提高效率,且第一卸料口311和第二卸料口321的形状优选为600mm×600mm的正方形,或者直径600mm的圆形,卸料速度快,在第二卸料口321上安装有第二窑下出灰装置5,第二窑下出灰装置5用于第二石灰成品储存仓32的卸料,第一窑下出灰装置4的正下方设置有第一胶带机6,在第二窑下出灰装置5的正下方设置有第二胶带机7,第一胶带机6和第二胶带机7放置在地面8上,第一胶带机 6和第二胶带机7分别将第一石灰成品储存仓31和第二石灰成品储存仓32内的石灰成品运送出去,可提高输送能力,在多座窑一字型布置时,达到与石灰窑产能匹配,双线互备,可提高输送线的运行可靠性。

综上所述:本套筒窑用的石灰储存设备,通过改变原有的一个石灰成品储存仓和一个卸料口,本申请采用第一石灰成品储存仓31和第二石灰成品储存仓32并联在一起组合成石灰成品储存仓3,且设置第一卸料口311和第二卸料口321,并在第一卸料口311和第二卸料口321下方对应的设置第一胶带机6和第二胶带机7,采用双锥斗(第一石灰成品储存仓31和第二石灰成品储存仓32)、成品石灰通过双卸料口(第一卸料口311和第二卸料口321)、双出灰装置(第一窑下出灰装置4和第二窑下出灰装置5)、双胶带机(第一胶带机6和第二胶带机7)输送线输送,可提高输送能力,在多座窑一字型布置时,达到与石灰窑产能匹配,双线互备,可提高输送线的运行可靠性,本套筒窑用的石灰储存设备结构简单、占地小、投资小、维护方便并且易于实施。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