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橡胶树死皮康复营养剂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6641930发布日期:2019-01-16 07:40阅读:5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橡胶树死皮康复营养剂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橡胶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橡胶树死皮康复营养剂微胶囊,并进一步公开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橡胶树(学名heveabrasiliensis),属大戟科橡胶树属植物,为落叶乔木,有乳状汁液,是天然橡胶的主要生产载体,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橡胶树原产于亚马孙森林,其种植要求年平均降水量在1150-2500毫米,但不宜在低湿的地方栽植,适于在土层深厚、肥沃而湿润、排水良好的酸性砂壤土生长。中国植胶区主要分布于海南全境、云南南部及西南部和广东的雷州半岛等地区。目前,我国橡胶树种植面积约为1750万亩,年产干胶约80多万吨,但天然橡胶自给率仍不足30%。因此,在我国热区土地资源有限的前提下,要提高天然橡胶总产、单位面积土地的生产效益和产业竞争力,必须大幅提高单位面积的天然橡胶产量。

橡胶树死皮是指橡胶树乳管部分或全部丧失产胶能力的现象,其症状为割线排胶减少甚至完全停排。橡胶树死皮现象严重影响了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橡胶树的单位面积产量。据估计,目前世界各植胶国约有20-50%的橡胶树存在死皮现象,并导致每年因此损失15-20%的产量,即131-174万吨的天然橡胶产量,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50亿美元左右。

我国是橡胶树死皮发病率较高的国家之一,尤其是在近些年内,橡胶树死皮发病率逐年大幅上升。据统计,全国橡胶树的死皮率高达24.71%、死皮停割率达到14.55%,甚至有的橡胶园的死皮停割树竟达到60%以上,每年因此减少了大量的干胶产量,并由于减产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0亿元以上。高死皮率抵消了多项栽培措施的增产效率,严重阻滞了我国天然橡胶生产能力的增长,已经成为目前影响国内天然橡胶产量提升的主要的因素之一。

针对橡胶树死皮现象最早的防治方法是1912年rutgers提出的刨皮法,该方法可解决部分轻度死皮症状,但对于重症植株,采用该方法刨除所有患病组织而不伤及形成层则比较困难。随后,1917年pratt提出的剥皮法,以及1919年harmsen采用的去除表层病皮并配合涂施热焦油法也可用于防治橡胶树死皮。1989年,印度尼西亚的siswanto等则采用隔离、刮皮的方式,同时使用棕油(95%)+敌菌丹5%混和制剂进行橡胶树死皮的防治。国内也于上世纪70、80年代开始采用刨皮、剥皮和开沟隔离等方法治疗橡胶树死皮的研究。黎仕聪等通过浅刨或剥离病灶加施复方微量元素的方式治疗死皮停割树,但经浅刨处理后恢复正常割胶需要至少7年的时间,而经剥皮处理的植株恢复所需时间则可能会更长。因此通过物理的方式刨除或隔离病灶的方法,不仅恢复周期长,况且经常会由于操作复杂、操作不当容易伤及形成层,对树体造成更大的伤害。

现有技术中,诸如中国专利cn101743965a公开的防治橡胶树死皮病的复合制剂,中国专利cn101889580a公开的用于治疗橡胶树死皮的组合物,中国专利cn103030461a公开的防治橡胶树死皮病的制剂,中国专利cn104291954a公开的防治橡胶树死皮的药剂,以及中国专利cn103708904a公开的橡胶树死皮康复营养液,均是通过树干喷施或割面涂施液体化学药剂的方式进行橡胶树死皮防治。该防治方法可有效解决橡胶树死皮症状,但该方式需要多次反复施药,导致劳动强度相对较大,且受天气及操作等外部因素影响大,特别是对于云南山区等地胶园,更是存在取水困难及上山难度大的问题,更是导致树干表皮喷施药剂的方式受到很大的限制,同时由于树皮角质层的存在,也导致药剂吸收率相对较低。

树干木质部埋植法是一种通过采用钻孔工具在树干(或分枝)上钻孔,并将药物直接埋植入木质部的一种施肥及给药方法。四川省自然资源研究所的童风等通过树干木质部埋植法矫正果树缺铁症也取得良好的效果。上世纪80年代,黎仕聪等通过树干打洞施药治疗橡胶树死皮,即在病树割面的水线(或三角皮)位置,用直径1厘米的木工钻下斜打孔深约5厘米,把事先已装实药物(钼酸铵、硼砂、硫酸锌等)的塑料纸筒剪去一小角,剪口朝下塞入洞内,然后用油泥紧封洞口。施药后休割一星期左右,然后按正常割制或稍降低割胶强度割胶,或采用高低线轮割的办法割胶。经施药后两年检查,约有70%病树病情减轻,15%病树恶化;而对照中则有75%的病树恶化。可见对轻度营养性死皮树,采用打洞施药法治疗是可行有效的,而且可以继续割胶。但是,由于打洞部位木质部通常有一条干枯带长约30cm,这表明药剂施入树干后,由于局部药剂浓度过大,会导致伤树,这也说明现有所使用的康复药剂的剂型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橡胶树死皮康复营养剂微胶囊,所述营养剂微胶囊具有很好的缓释性能,可用于橡胶树的死皮康复之用;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上述死皮康复营养剂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橡胶树死皮康复营养剂微胶囊,所述微胶囊包括康复营养剂以及包覆于所述康复营养剂外的胶囊壁材;所述胶囊壁材为由壳聚糖、海藻酸钠、戊二醛交联而成的单核结构,所述康复营养剂包括橡胶树死皮恢复所需微量元素及其内源激素调控物质。

具体的,所述的橡胶树死皮康复营养剂微胶囊,所述微胶囊的制备原料包括:海藻酸钠0.5-5重量份、壳聚糖0.25-2.5重量份、戊二醛5-80体积份、油剂80-120体积份、乳化剂1-5体积份、康复营养剂1-8重量份;所述重量份与所述体积份的关系为g/ml。

所述壳聚糖的脱乙酰度≥85%以上,粘度为50mpa.s-800mpa.s。

所述康复营养剂为包括四水钼酸铵、硫酸锌、硼砂、硫代硫酸钠、辛酸钠、硝酸铵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油剂包括液体石蜡;所述乳化剂包括司盘80。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制备所述橡胶树死皮康复营养剂微胶囊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选定量的所述海藻酸钠加水混匀,得到海藻酸钠溶液,备用;

(2)取选定量的所述壳聚糖配制得到壳聚糖醋酸溶液,并加入选定量的所述康复营养剂混匀,备用;

(3)取选定量的所述油剂和乳化剂混匀,并进行乳化处理,随后加入配制的所述海藻酸钠溶液混匀;

(4)向步骤(3)中得到的乳化液中加入所述壳聚糖醋酸溶液混匀,并进行固化处理;

(5)向步骤(4)固化后的反应液中加入选定量的戊二醛进行反应,即得所需橡胶树死皮康复营养剂微胶囊。

所述步骤(1)中,调节所述海藻酸钠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5-5wt%,并调节所述海藻酸钠溶液的ph值2-5。

所述步骤(2)中,调节所述壳聚糖醋酸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5-5wt%,控制其醋酸含量为0.5-4wt%,并调节所述壳聚糖醋酸溶液的ph值2-5。

所述步骤(1)-(5)中,各步骤反应温度彼此独立的为20-80℃。

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橡胶树死皮康复营养剂微胶囊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在待处理的死皮橡胶树水线位置距离地面20-30cm处垂直钻孔,控制孔径5-15mm,孔深5-20cm;

(b)在孔口处涂抹3-5%的醋酸,待少量溢出胶乳凝固时拨除;

(c)将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橡胶树死皮康复营养剂微胶囊导入所述钻孔内,并用混有少量多菌灵的凡士林封闭孔口即可。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橡胶树死皮防治方法,包括将所述橡胶树死皮康复营养剂微胶囊通过树干木质部埋植技术一次性埋入橡胶树木质部的步骤。

所述方法先后加药2次,加药时间为当年的4月份及9月份,后续加药只需适当清理前次孔洞,将药剂导入后再次用混有少量多菌灵的凡士林封口即可。

本发明所述橡胶树死皮康复营养剂微胶囊,以现有橡胶树死皮康复营养剂为芯材,以壳聚糖/海藻酸钠/戊二醛交联而成的单核结构为胶囊壁材,形成具有缓释功效的康复营养剂微胶囊,不仅能改善割线排胶症状,同时还明显增加胶乳产量。

所述微胶囊中,形成所述微胶囊壁材的壳聚糖具有无毒无害、良好的生物兼容性及降解性,同时还富含c、n等养份,并能够有效诱导植物抗性蛋白的产生、木质素的形成、改变植物的酚类代谢、诱使植物产生愈创葡聚糖、增强植物细胞壁,同时所述壳聚糖还能从病理及生理两方面对橡胶树死皮起到一定的疗效,进一步增强了所述微胶囊的效果和性能。

本发明所述橡胶树死皮康复营养剂微胶囊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且微胶囊的包封率、载药量高,其包封率最高达69.32%,载药量最高达28.66%,粒度相对均匀、药剂缓释效果好。

本发明将橡胶树死皮康复营养剂制备成缓释微胶囊剂型,在使用时结合树干木质部埋植技术对橡胶树死皮进行防治,通过树干木质部埋植技术将营养剂一次性埋入木质部,不仅操作简单、省工省时,相对传统的树干液体制剂喷施技术减少80%的劳动量;同时因营养剂可以直接埋植在树干木质部,避免了树干周皮的阻隔及天气的干扰,使得营养剂可以被树体直接吸收,见效快且利用率高;同时,本发明方案通过微胶囊技术实现药剂的缓慢释放,实现营养剂释放与树体需求同步,避免局部短时间养分量过大伤树。

本发明所述橡胶树死皮防治方法,采用垂直树干钻孔法而非斜打孔,能保证最大限度的切断木质部导管,有利于药剂的吸收;同时采用醋酸涂抹孔口,缩短因打孔流出的少量胶乳凝固时间,提高操作效率;利用凡士林密封孔口,密封效果好,避免药剂流失,同时其中添加少量多菌灵,有助于孔口的愈合,不发生霉变,可用于橡胶树的死皮康复之用。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实施例1制得橡胶树死皮康复营养剂微胶囊的光学显微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橡胶树死皮康复营养剂微胶囊的制备

本实施例所述橡胶树死皮康复营养剂微胶囊,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制备:

(1)海藻酸钠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3g海藻酸钠,加入100ml水溶解,配制得到3.0%的海藻酸钠溶液,20℃下控制转速500rpm/min搅拌均匀,并调整ph值5,备用;

(2)壳聚糖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1.5g壳聚糖,配制50ml质量浓度3.0%的壳聚糖醋酸溶液(醋酸含量为2wt%),随后加入1g橡胶树死皮康复营养剂,20℃下控制转速500rpm/min搅拌混匀,所述橡胶树死皮康复营养剂包括质量比为1:1:1:1:1:1的四水钼酸铵、硫酸锌、硼砂、硫代硫酸钠、辛酸钠和硝酸钾,充分溶解后,调节所述反应液的ph值为5;

(3)加入油剂及乳化剂:取100ml液体石蜡加入三口烧瓶,并缓慢滴加2.5ml的span-80,于20℃进行高速乳化10min;随后向三口烧瓶中缓慢滴加步骤(1)中配制好的海藻酸钠溶液100ml,约50分钟加完,再控制转速500rpm/min继续搅拌10min;

(4)继续向上述三口烧瓶中缓慢滴加步骤(2)配制的壳聚糖醋酸溶液50ml,控制大概25分钟加完,再继续固化10min;

(5)继续向上述三口烧瓶中滴加30ml戊二醛(配制成质量浓度10%的溶液),进行加成固化反应120分钟,即得所需橡胶树死皮康复营养剂微胶囊;

(6)先后用石油醚及异丙醇将所得反应物各过滤洗涤3遍,在50℃恒温干燥箱中干燥2h,得橡胶树死皮康复营养剂微胶囊。

采用现有技术常规方法对制得的微胶囊进行测试分析,制得橡胶树死皮康复营养剂微胶囊的光学显微图如图1所示,测试在该工艺条件下制备的微胶囊圆整,大小均匀,粒径在几微米到几十微米之间,包埋率为69.32%,载药量为14.26%。

实施例2橡胶树死皮康复营养剂微胶囊的制备

本实施例所述橡胶树死皮康复营养剂微胶囊,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制备:

(1)海藻酸钠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0.5g海藻酸钠,加入100ml水溶解,配制得到0.5%的海藻酸钠溶液,40℃下控制转速800rpm/min搅拌均匀,并调整ph值4,备用;

(2)壳聚糖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0.25g壳聚糖,配制50ml质量浓度0.5%的壳聚糖醋酸溶液(醋酸含量为0.5wt%),随后加入3g橡胶树死皮康复营养剂,40℃下控制转速800rpm/min搅拌混匀,所述橡胶树死皮康复营养剂包括质量比为1:1:1:1:1:1的四水钼酸铵、硫酸锌、硼砂、硫代硫酸钠、辛酸钠和硝酸钾,充分溶解后,调节所述反应液的ph值为4;

(3)加入油剂及乳化剂:取100ml液体石蜡加入三口烧瓶,并缓慢滴加2.5ml的span-80,于40℃进行高速乳化10min;随后向三口烧瓶中缓慢滴加步骤(1)中配制好的海藻酸钠溶液100ml,约50分钟加完,再控制转速800rpm/min继续搅拌10min;

(4)继续向上述三口烧瓶中缓慢滴加步骤(2)配制的壳聚糖醋酸溶液50ml,控制大概25分钟加完,再继续固化10min;

(5)继续向上述三口烧瓶中滴加45ml戊二醛(配制成质量浓度10%的溶液),进行加成固化反应120分钟,即得所需橡胶树死皮康复营养剂微胶囊;

(6)先后用石油醚及异丙醇将所得反应物各过滤洗涤3遍,在50℃恒温干燥箱中干燥2h,得橡胶树死皮康复营养剂微胶囊。

采用现有技术常规方法对制得的微胶囊进行测试分析,测试在该工艺条件下制备的微胶囊圆整,大小均匀,粒径在几微米到几十微米之间,包埋率为43.53%,载药量为22.94%。

实施例3橡胶树死皮康复营养剂微胶囊的制备

本实施例所述橡胶树死皮康复营养剂微胶囊,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制备:

(1)海藻酸钠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1g海藻酸钠,加入100ml水溶解,配制得到1.0%的海藻酸钠溶液,50℃下控制转速1200rpm/min搅拌均匀,并调整ph值2,备用;

(2)壳聚糖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0.5g壳聚糖,配制50ml质量浓度1.0%的壳聚糖醋酸溶液(醋酸含量为1wt%),随后加入3g橡胶树死皮康复营养剂,50℃下控制转速1200rpm/min搅拌混匀,所述橡胶树死皮康复营养剂包括质量比为1:1:1:1:1:1的四水钼酸铵、硫酸锌、硼砂、硫代硫酸钠、辛酸钠和硝酸钾,充分溶解后,调节所述反应液的ph值为2;

(3)加入油剂及乳化剂:取100ml液体石蜡加入三口烧瓶,并缓慢滴加2.5ml的span-80,于50℃进行高速乳化10min;随后向三口烧瓶中缓慢滴加步骤(1)中配制好的海藻酸钠溶液100ml,约50分钟加完,再控制转速1200rpm/min继续搅拌10min;

(4)继续向上述三口烧瓶中缓慢滴加步骤(2)配制的壳聚糖醋酸溶液50ml,控制大概25分钟加完,再继续固化10min;

(5)继续向上述三口烧瓶中滴加30ml戊二醛(配制成质量浓度10%的溶液),进行加成固化反应120分钟,即得所需橡胶树死皮康复营养剂微胶囊;

(6)先后用石油醚及异丙醇将所得反应物各过滤洗涤3遍,在50℃恒温干燥箱中干燥2h,得橡胶树死皮康复营养剂微胶囊。

采用现有技术常规方法对制得的微胶囊进行测试分析,测试在该工艺条件下制备的微胶囊圆整,大小均匀,粒径在几微米到几十微米之间,包埋率为42.60%,载药量为24.69%。

实施例4橡胶树死皮康复营养剂微胶囊的制备

本实施例所述橡胶树死皮康复营养剂微胶囊,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制备:

(1)海藻酸钠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5g海藻酸钠,加入100ml水溶解,配制得到5.0%的海藻酸钠溶液,60℃下控制转速800rpm/min搅拌均匀,并调整ph值3,备用;

(2)壳聚糖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2g壳聚糖,配制50ml质量浓度4.0%的壳聚糖醋酸溶液(醋酸含量为4wt%),随后加入8g橡胶树死皮康复营养剂,60℃下控制转速800rpm/min搅拌混匀,所述橡胶树死皮康复营养剂包括质量比为1:1:1:1:1:1的四水钼酸铵、硫酸锌、硼砂、硫代硫酸钠、辛酸钠和硝酸钾,充分溶解后,调节所述反应液的ph值为3;

(3)加入油剂及乳化剂:取120ml液体石蜡加入三口烧瓶,并缓慢滴加5ml的span-80,于60℃进行高速乳化10min;随后向三口烧瓶中缓慢滴加步骤(1)中配制好的海藻酸钠溶液100ml,约50分钟加完,再控制转速800rpm/min继续搅拌10min;

(4)继续向上述三口烧瓶中缓慢滴加步骤(2)配制的壳聚糖醋酸溶液50ml,控制大概25分钟加完,再继续固化10min;

(5)继续向上述三口烧瓶中滴加80ml戊二醛(配制成质量浓度20%的溶液),进行加成固化反应120分钟,即得所需橡胶树死皮康复营养剂微胶囊;

(6)先后用石油醚及异丙醇将所得反应物各过滤洗涤3遍,在50℃恒温干燥箱中干燥2h,得橡胶树死皮康复营养剂微胶囊。

实施例5橡胶树死皮康复营养剂微胶囊的制备

本实施例所述橡胶树死皮康复营养剂微胶囊,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制备:

(1)海藻酸钠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4g海藻酸钠,加入100ml水溶解,配制得到4.0%的海藻酸钠溶液,50℃下控制转速800rpm/min搅拌均匀,并调整ph值4,备用;

(2)壳聚糖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2.5g壳聚糖,配制50ml质量浓度5.0%的壳聚糖醋酸溶液(醋酸含量为3wt%),随后加入6g橡胶树死皮康复营养剂,50℃下控制转速800rpm/min搅拌混匀,所述橡胶树死皮康复营养剂包括四水钼酸铵、硫酸锌、硼砂、硫代硫酸钠、辛酸钠和硝酸钾中至少一种,充分溶解后,调节所述反应液的ph值为4;

(3)加入油剂及乳化剂:取80ml液体石蜡加入三口烧瓶,并缓慢滴加1ml的span-80,于50℃进行高速乳化10min;随后向三口烧瓶中缓慢滴加步骤(1)中配制好的海藻酸钠溶液100ml,约50分钟加完,再控制转速800rpm/min继续搅拌10min;

(4)继续向上述三口烧瓶中缓慢滴加步骤(2)配制的壳聚糖醋酸溶液50ml,控制大概25分钟加完,再继续固化10min;

(5)继续向上述三口烧瓶中滴加5ml戊二醛(配制成质量浓度5%的溶液),进行加成固化反应120分钟,即得所需橡胶树死皮康复营养剂微胶囊;

(6)先后用石油醚及异丙醇将所得反应物各过滤洗涤3遍,在50℃恒温干燥箱中干燥2h,得橡胶树死皮康复营养剂微胶囊。

实验例

为进一步验证本发明所述橡胶树死皮康复营养剂微胶囊的应用效果,进行如下效果试验。

试验例1

试验品种:热研7-33-97,割龄17年。

方法设计:本试验设6个处理样,进行3次重复,即设置18个小区,每个小区取10株大小基本一致、死皮等级为1-3级的死皮植株,各小区随机排列;具体处理方式如下:

处理一:以树干打孔法包埋实施例1制得的胶囊剂一;

处理二:以树干打孔法包埋实施例1制得的胶囊剂二;

处理三:以树干打孔法包埋实施例1制得的胶囊剂三;

处理四:以树干打孔包埋同等计量的营养剂药包3g(四水钼酸铵、硫酸锌、硼砂、硫代硫酸钠、辛酸钠、硝酸钾各1份);

处理五:以市售橡胶树死皮防治药剂(涂施市售的囍威营养素-橡胶树的营养素heveanutri-thenutrientforrubbertrees,该产品来自马来西亚,其主要成分n(9.96%)、p(0.19%)、k(1.48%)及其它一些微量元素);该药剂使用方法为将该药剂涂施于割线上下15cm宽范围内,以药剂不下滴为准,7天涂施一次,连续涂5个月;

处理六:对照,不做任何处理。

所述树干打孔包埋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用电动钻在死皮树水线位置距离地面30cm处垂直钻孔,孔径7mm,孔深6cm;(2)在孔口处涂抹3%-5%的醋酸,待少量溢出胶乳凝固后拨除;(3)将5g橡胶树死皮康复营养剂微胶囊导入孔内;(4)用混有少量多菌灵的凡士林封闭孔口。

本实验于4月上旬首次施药,并于9月上旬进行第二次施药。

试验结果:于施药第二年5月对各试验植株进行观测调查,计算各处理样橡胶树的死皮恢复率;

死皮恢复率=(施药前死皮总长度-施药后死皮总长度)/施药前死皮总长度;

经计算,上述各处理样的死皮恢复率分别为:65.32%%(处理一)、74.64%(处理二)、81.14%(处理三)、48.76%(处理四)和52.63%(处理五)和22.34%(处理六);

计算各处理单株胶乳产量分别为:90ml(处理一)、96ml(处理二)、107ml(处理三)、49ml(处理四)、57ml(处理五)、24ml(处理六)。

上述试验例说明,本发明所制备的橡胶树死皮康复营养剂具有很好的效果,不仅优于对照及未微胶囊化的药包,也较市售的橡胶树死皮防治药剂有明显改善,其中,以处理组三即实施例3的应用效果为最佳。

试验例2

试验品种:riim600,割龄20年。

方法设计:本试验设6个处理,3次重复,18个小区,每个小区10株大小基本一致,死皮等级为1-3级的死皮植株,各小区随机排列,具体处理方式如下:

处理一:以树干打孔法包埋实施例1制得的胶囊剂一;

处理二:以树干打孔法包埋实施例1制得的胶囊剂二;

处理三:以树干打孔法包埋实施例1制得的胶囊剂三;

处理四:以树干打孔包埋同等计量药包3g(四水钼酸铵、硫酸锌、硼砂、硫代硫酸钠、辛酸钠、硝酸钾各1份);

处理五:以市售橡胶树死皮防治药剂(涂施市售的囍威营养素-橡胶树的营养素heveanutri-thenutrientforrubbertrees,该产品来自马来西亚,其主要成分n(9.96%)、p(0.19%)、k(1.48%)及其它一些微量元素;该药剂使用方法为将该药剂涂施于割线上下15cm宽范围内,以药剂不下滴为准,7天涂施一次,连续涂5个月;

处理六:对照,不做任何处理。

所述树干打孔包埋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用电动钻在死皮树水线位置距离地面30cm处垂直钻孔,孔径10mm,孔深10cm;(2)在孔口处涂抹3%-5%的醋酸,待少量溢出胶乳凝固,拨除;(3)将5g橡胶树死皮康复营养剂微胶囊导入孔内;(4)用混有少量多菌灵的凡士林封闭孔口。

本实验于4月上旬首次施药,9月上旬第二次施药。

试验结果:于处理后第二年5月上旬对各试验植株进行观测调查,计算各处理橡胶树死皮恢复率分别为:58.87%%(处理一)、60.99%(处理二)、68.31%(处理三)、39.78%(处理四)和42.34%(处理五)和19.34%(处理六);

计算各处理单株胶乳产量分别为:77ml(处理一)、84ml(处理二)、95ml(处理三)、36ml(处理四)、42ml(处理五)、21ml(处理六)。

上述试验例说明,本发明所制备的橡胶树死皮康复营养剂具有很好的效果,不仅优于对照及未微胶囊化的药包,也较市售的橡胶树死皮防治药剂有明显改善,其中,以处理组三即实施例3的应用效果为最佳,本试验例与试验例1结果基本一致,可见,本发明所述橡胶树死皮康复营养剂微胶囊具有较好的效果。

综上,本发明所述的橡胶树死皮康复营养剂微胶囊不仅能改善割线排胶症状,同时还明显增加胶乳产量,优于现有市售已知产品,证实本发明得到了一种综合性能得到显著提高的全新橡胶树死皮康复营养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