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秸秆菌肥化的快速还田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690136发布日期:2019-01-22 18:44阅读:4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秸秆菌肥化的快速还田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秸秆菌肥化的快速还田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化肥生产国。尽管耕地面积还不到全世界总量的10%,但我国的化肥施用量却接近世界总量的1/3,过量使用化肥不仅使土壤养分单一、肥力迅速下降,严重影响作物品质,而且污染物流失,破坏了生态环境,因化学物残留,危害人体健康,给农业生产、人体健康和自然环境都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我国土地连年耕作,耕作层逐渐变薄、土壤有机质含量逐年降低、土壤日趋板结等问题日益突出。土壤问题是中国农业的最大问题。土壤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

蔬菜的区域化种植,有利于某些病虫害的发生、繁殖与危害。番茄、甜瓜、茄子、胡萝卜等的区域化、连年种植,加重了种植作物上病虫害的危害程度。保护地常年高温高湿的环境,大量化学肥料施用,造成了土壤富营养和次生盐渍化。土壤环境的恶化,有益微生物的数量相对减少,加重了土传病害的发生。随着大棚蔬菜高产的要求,肥水条件不断改善,施肥量的增大,加之有机肥质量参差不齐、用量不足,氮磷钾肥料偏大,微量元素缺乏,降低了植株的抗病性,造成生理性病害加重。蔬菜病虫害绿色控制技术滞后,防治不规范,导致了蔬菜病虫害持续发展。

近几年,秸秆焚烧得到了有效的制止,但是现实中,由于科技转化力度不够,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废弃秸秆无处安放,给农民的耕作带来很大的不变,同时还存在安全隐患。虽然近些年实行秸秆还田政策,但秸秆翻压还田后,使土壤变得过松,孔隙大小比例不均、大孔隙过多,导致跑风。由于秸秆还田量过大或不均匀易发生土壤微秸秆生物(即秸秆转化的微生物)与作物幼苗争夺养分的矛盾,甚至出现黄苗、死苗、减产等现象,易发生病虫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秸秆菌肥化的快速还田方法。以棘孢木霉(trichodermaasperellum)菌株t-a158为活性成分实现秸秆菌肥化的快速还田。本发明能够有效减轻大棚内病虫害的发生,增加大棚土壤肥力,既解决了秸秆无处安放和秸秆还田存在的弊端的问题,又符合当前国家有机绿色农业发展理念,减少了化肥使用量的同时增加农作物的产量,改良作物品质,改善土壤环境。对推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发明提供的秸秆菌肥化的快速还田方法包括的步骤:

1)将活化好的棘孢木霉(trichodermaasperellum)菌株t-a158溶于无菌蒸馏水中,得到棘孢木霉菌株t-a158的孢子水溶液,孢子含量为0.58×1010~1.071×1010个/ml,4℃冰箱保存备用;

2)接入容量为120l的含有发酵培养基的液态菌种发酵罐中,28℃条件下进行发酵培养7-10d,控制通气量为0.13~1.2vvm,接种量为300ml;发酵至棘孢木霉菌株t-a158在培养液中有效活菌数达到2.55×107~4×107个/ml,得棘孢木霉发酵液;

发酵罐中的发酵培养基配方为:每100l的量中:玉米粉300~350g,七水硫酸镁30~50g,七水硫酸亚铁0.4~0.6g,硫酸锰0.1~0.3g,硫酸锌0.1~0.2g,硫酸二氢钾245~260g,硝酸钠90~95g,硫酸铵70~75g,氯化钠/氯化钙65~70g。

3)将硫酸亚铁、钼酸铵与棘孢木霉发酵液混合制备成棘孢木霉秸秆腐熟溶液,每1l棘孢木霉发酵液中含硫酸亚铁25-30g,钼酸铵25-30g,得到棘孢木霉秸秆腐熟溶液;

4)将粉碎至60目~10cm的秸秆均匀铺置于田垄中,厚度为5-7cm,将腐殖酸均匀撒于秸秆表面,腐殖酸每亩用量为25-35kg;

5)将步骤3)中混合好的棘孢木霉秸秆腐熟溶液,含孢子1×107个/ml,喷于秸秆与腐殖酸之上;棘孢木霉秸秆腐熟溶液用量为每亩30-40l,再将水喷洒于秸秆上,然后在最上面均匀铺一层粉碎的秸秆,厚度为7-12cm,同时将棘孢木霉秸秆腐熟溶液与水喷洒于秸秆表面。使最终的含水率为40-46%;

6)在秸秆表面盖上地膜,防止水分散失,每平方米的地膜上方留取直径为0.5-1cm的孔洞1个,常温下发酵7-20天;待秸秆发酵完毕,腐解速率提高10-30%;然后将土地直接进行翻耕,使发酵秸秆与土壤混合均匀,既可以进行耕种。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秸秆菌肥化的快速还田方法,能够加速秸秆降解的速度,较传统的秸秆还田的周期缩短10-15天,秸秆在发酵中所用的木霉菌能够拮抗病原菌的生长,并分泌几丁质酶分解病原菌及虫卵细胞壁,可有效杀死秸秆所带有的虫卵、病原菌等,克服传统的秸秆还田容易产生病虫害、烧苗和周期长等不利影响;其次,此种秸秆还田的方式可有效防治大棚和农田的土传病害、生理性病害、土壤退化等情况,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再者,由于棘孢木霉菌株所具有的解磷、解钾、固氮以及分泌植物生长激素类物质等功能,促进植物生长的同时,可以改善土壤环境。

另外,本发明还能有效提高作物的抗盐性、抗旱性、抗病性,改良作物品质,改善土壤环境,不存在化学物质残留、产生有害物质等问题。

本发明能迅速将秸秆堆料中的碳、氮、磷、钾、硫等分解矿化,形成简单有机物,从而进一步分解为作物可吸收的营养成分。同时,消除了秸秆堆料中的病虫害、杂草种子等有害物质。本发明所用微生物菌种为棘孢木霉菌,可以产生大量纤维素酶,具有很好的发酵能力,能迅速催化分解秸秆粗纤维,使之在短时间内转化成有机物质。

本发明是一项高效快速、不受季节和地点的限制,使用方法简便、省工省力的新技术,即可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又保护生态环境,减少碳排放。同时在土壤外对秸秆进行腐熟,避免了秸秆直接还田大量放热烧苗、产生空隙导致缺苗少苗、产生土传病害、虫害等弊端。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覆盖发酵第3天效果图。

图2玉米秸秆降解效果图。

图3:小麦田间种植效果图。

图4:芥兰田间种植效果图。

图5:菠菜田间种植效果图。

图6:豌豆田间生长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详细阐述本发明。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以及手册中所述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所用的通用设备、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本发明使用的棘孢木霉(trichodermaasperellum)菌株t-a158,保藏号为cctccno:m2018620。菌种保藏日:2018年9月14,保藏单位是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单位地址是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299号武汉大学校内,邮编430072。

棘孢木霉(trichodermaasperellum)菌株t-a158的分离、筛选、形态学及分子鉴定见本申请人的同日发明申请,名称为:一种简单的木霉-秸秆菌肥的制备方法。

实施例1:秸秆菌肥化的快速还田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秸秆菌肥化的快速还田方法的主要步骤为:

将小麦秸秆进行粉碎,长度60目~10cm,备用;

1)将活化好的棘孢木霉(trichodermaasperellum)菌株t-a158(活化步骤:在培养2天的木霉菌平板上用直径为30mm的打孔器在菌落的外缘打取一个菌饼,接种于pda平板的中央,于28℃的恒温培养箱内培养至绿色孢子布满整个平板)溶于无菌蒸馏水中,得到棘孢木霉菌株t-a158的孢子水溶液,孢子含量为0.58×1010~1.071×1010个/ml,4℃冰箱保存备用;

2)接入容量为120l的含有发酵培养基的菌种发酵罐中,28℃条件下进行发酵培养10d,控制通气量为0.13~1.2vvm,接种量为300ml;发酵至棘孢木霉菌株t-a158在培养液中有效活菌数达到2.55×107~4×107个/ml,发酵后得过滤,得棘孢木霉发酵液;

发酵罐中的发酵培养基配方为:每100l水中含:玉米粉300g,七水硫酸镁40g,七水硫酸亚铁0.5g,硫酸锰0.2g,硫酸锌0.15g,硫酸二氢钾250g,硝酸钠95g,硫酸铵70g,氯化钠/氯化钙68g。

3)将硫酸亚铁、钼酸铵与棘孢木霉发酵液混合制备成棘孢木霉秸秆腐熟溶液,每1l棘孢木霉发酵液中含硫酸亚铁25g,钼酸铵30g,得到棘孢木霉秸秆腐熟溶液;

4)将粉碎至60目~10cm的秸秆均匀铺置于田垄中,厚度为5-7cm,将腐殖酸均匀撒于秸秆表面,腐殖酸每亩用量为25-35kg;

5)将步骤3)中混合好的棘孢木霉秸秆腐熟溶液,含孢子1×107个/ml,喷于秸秆与腐殖酸之上;棘孢木霉秸秆腐熟溶液用量为每亩40l,再将水喷洒于秸秆上,然后在最上面均匀铺一层粉碎的秸秆,厚度为10cm,同时将棘孢木霉秸秆腐熟溶液与水喷洒于秸秆表面。使最终的含水率为45%;

6)在秸秆表面盖上地膜,防止水分散失,每平方米的地膜上方留取直径为0.5-1cm的孔洞1个,20-25℃,发酵10天;待秸秆发酵完毕,然后将土地直接进行翻耕,使发酵秸秆与土壤混合均匀,既可以进行耕种。

实验条件同上,将小麦秸秆分别换成玉米秸秆、辣椒秸秆、黄瓜秸秆,降解周期时间见表1。

表1:在相同的条件下,比较本发明与传统秸秆还田的降解周期(天)

实施例2秸秆快速还田肥效分析-小麦种植2016.10月9日-2017年3月9日

秸秆快速还田肥效分析实验在周口师范学院实验田中进行。在秸秆还田的土地上种植小麦,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为实施例1中秸秆快速还田的土壤,对照组为传统秸秆还田的土壤(将秸秆粉碎后直接翻耕进土壤),对照组与实验组小麦种植的时间均为秸秆还田后17天。待小麦种植5个月后,观察效果并拍照,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麦的长势表现出显著性差异,见图3。

实施例3秸秆快速还田肥效分析-芥兰种植2018.3月9日-2018年3月19日

秸秆快速还田肥效分析实验在周口市翔耀生态园进行。在秸秆还田的土地上种植芥兰,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为实施例1中秸秆快速还田的土壤,对照组为传统秸秆还田的土壤(将秸秆粉碎后直接翻耕进土壤),对照组与实验组芥兰种植的时间均为秸秆还田后17天。待芥兰种植10天后,观察效果并拍照,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芥兰的长势表现出显著性差异,见图4。

实施例4秸秆快速还田肥效分析-菠菜种植2018年3月9日-2018年3月29日

秸秆快速还田肥效分析实验在周口市翔耀生态园进行。在秸秆还田的土地上种植菠菜,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为实施例1中秸秆快速还田的土壤,对照组为传统秸秆还田的土壤(将秸秆粉碎后直接翻耕进土壤),对照组与实验组菠菜种植的时间均为秸秆还田后17天。待菠菜种植20天后,观察效果并拍照,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菠菜的长势表现出显著性差异,见图5。

实施例5秸秆快速还田肥效分析-豌豆种植2018年3月9日-2018年3月29日

在秸秆还田的土地上种植豌豆,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为实施例1中秸秆快速还田的土壤,对照组为传统秸秆还田的土壤(将秸秆粉碎后直接翻耕进土壤),对照组与实验组豌豆种植的时间均为秸秆还田后17天。待豌豆种植20天后,观察效果并拍照,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豌豆的长势表现出显著性差异,见图6。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