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霉抗菌高强度防火玻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2829发布日期:2019-01-08 22:27阅读:58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霉抗菌高强度防火玻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功能玻璃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防霉抗菌高强度防火玻璃。
背景技术
:防火玻璃是一种在规定的耐火性试验条件下能够保持其完整性、隔热性和热辐射强度要求的特种玻璃。防火玻璃作为建筑安全玻璃,主要是由两层或两层以上的玻璃,配合透明的防火中间层材料组合形成,当遇到火灾时,防火中间层材料迅速发泡膨胀形成隔热的耐火隔热泡沫层,吸收热量,同时保持玻璃的背火面的完整性是人员免遭火焰的伤害。然而,目前防火玻璃耐候性差,强度较低,一般仅用于室内隔断或小面积防火门,不能直接用于外墙。此外,传统的防火玻璃缺乏防霉抗菌性能,作为幕墙玻璃使用,在外界环境作用下,容易导致玻璃表面发霉。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自洁净防火隔热玻璃,该防火玻璃具有较高的抗冲击强度和良好的隔热效果,优异的耐候性和抗菌性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霉抗菌高强度防火玻璃,包括第一外层玻璃、内层玻璃、第二外层玻璃和间隔条,第一外层玻璃和内层玻璃之间的两端设有密封的间隔条,第一外层玻璃和内层玻璃与间隔条之间形成第一空腔,内层玻璃和第二外层玻璃之间的两端也设有密封的间隔条,内层玻璃和第二外层玻璃与间隔条之间形成第二空腔,第一外层玻璃的远离第一空腔的表面涂覆有纳米银涂层;所述间隔条为硼硅玻璃间隔条;所述第二空腔填充透明防火胶。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防火玻璃朝外的第一外层玻璃的远离第一空腔的表面涂覆有纳米银涂层,改善玻璃的抗菌杀菌性能,防止霉菌在玻璃生长;本实用新型采用三玻两腔的结构,并将现有常用的铝合金间隔条替换为硼硅玻璃间隔条,解决了其铝合金间隔条在高温下易软化,降低防火玻璃的耐火性能的问题。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外层玻璃为夹丝玻璃;更进一步地,所述夹丝玻璃内的夹丝为耐高温金属丝,金属丝形成的网孔的孔径不超过2cm。该防火玻璃靠近火源的一侧的第二外层玻璃采用夹丝玻璃,能够有效防止玻璃在高温下脱落导致防火胶裸露,有效玻璃的隔热效果。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空腔填充玻璃纤维。填充玻璃纤维能够提高该防火玻璃的隔热效果。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外层玻璃和内层玻璃为化学强化玻璃。采用化学强化玻璃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且能够进一步提高玻璃的强度,避免在高温下形成大量碎片,提高防火玻璃的安全性,扩大该防火玻璃的适用范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外层玻璃的远离第二空腔的表面设有聚酯树脂膜层。聚酯树脂一方面具有良好的透视性,不影响玻璃的透光性能,另一方面,聚酯树脂具有优异的耐热性,有利于改善玻璃基体的防火性能。进一步地,所述聚酯树脂膜层的厚度为120~200μm。进一步地,所述纳米银涂层的厚度为8~20nm。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外层玻璃、内层玻璃和第二外层玻璃的厚度比为1:0.5~1:1.2~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空腔的厚度为1~4mm。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空腔的厚度为1~2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涂覆有纳米银涂层,改善玻璃的抗菌杀菌性能,防止霉菌在玻璃生长;采用三玻两腔的结构,并结合硼硅玻璃间隔条,有效提高防火玻璃的隔热防火性能。本实用新型的防火玻璃具有较高的抗冲击强度和良好的隔热效果,优异的耐候性和抗菌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防霉抗菌高强度防火玻璃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2的防霉抗菌高强度防火玻璃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第一外层玻璃,2为第二外层玻璃,3为内层玻璃,4为间隔条,5为纳米银涂层,6为第一空腔,7为第二空腔,8为聚酯树脂膜层。具体实施方式为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用的材料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防霉抗菌高强度防火玻璃,包括第一外层玻璃1、内层玻璃3、第二外层玻璃2和间隔条4,第一外层玻璃和内层玻璃之间的两端设有密封的间隔条,第一外层玻璃和内层玻璃与间隔条之间形成第一空腔6,内层玻璃和第二外层玻璃之间的两端也设有密封的间隔条,内层玻璃和第二外层玻璃与间隔条之间形成第二空腔7,第一外层玻璃的远离第一空腔的表面涂覆有纳米银涂层5;所述间隔条为硼硅玻璃间隔条;所述第二空腔填充透明防火胶。所述纳米银涂层的厚度为16nm;所述第一外层玻璃、内层玻璃和第二外层玻璃的厚度比为1:1:1.2;所述第一空腔的厚度为2mm;所述第二空腔的厚度为2mm。实施例2如图2所示,一种防霉抗菌高强度防火玻璃,其包括第一外层玻璃1、内层玻璃3、第二外层玻璃2和间隔条4,第一外层玻璃和内层玻璃之间的两端设有密封的间隔条,第一外层玻璃和内层玻璃与间隔条之间形成第一空腔6,内层玻璃和第二外层玻璃之间的两端也设有密封的间隔条,内层玻璃和第二外层玻璃与间隔条之间形成第二空腔7,第一外层玻璃的远离第一空腔的表面涂覆有纳米银涂层5;所述第二外层玻璃远离第二空腔的表面设有聚酯树脂膜层8;所述间隔条为硼硅玻璃间隔条;所述第二空腔填充透明防火胶;所述第二外层玻璃为夹丝玻璃,所述夹丝玻璃内的夹丝为耐高温金属丝,金属丝形成的网孔的孔径不超过2cm。所述纳米银涂层的厚度为8nm;所述聚酯树脂膜层的厚度为180μm;所述第一外层玻璃、内层玻璃和第二外层玻璃的厚度比为1:0.8:1.25;所述第一空腔的厚度为1mm;所述第二空腔的厚度为1mm。实施例3一种防霉抗菌高强度防火玻璃,包括第一外层玻璃、内层玻璃、第二外层玻璃和间隔条,第一外层玻璃和内层玻璃之间的两端设有密封的间隔条,第一外层玻璃和内层玻璃与间隔条之间形成第一空腔,第一空腔填充玻璃纤维,内层玻璃和第二外层玻璃之间的两端也设有密封的间隔条,内层玻璃和第二外层玻璃与间隔条之间形成第二空腔,第一外层玻璃的远离第一空腔的表面涂覆有纳米银涂层;所述第二外层玻璃远离第二空腔的表面设有聚酯树脂膜层;所述间隔条为硼硅玻璃间隔条;所述第二空腔填充透明防火胶;所述第二外层玻璃为夹丝玻璃,所述夹丝玻璃内的夹丝为耐高温金属丝,金属丝形成的网孔的孔径不超过2cm;内层玻璃和第二外层玻璃为化学强化玻璃。所述纳米银涂层的厚度为20nm;所述聚酯树脂膜层的厚度为120μm;所述第一外层玻璃、内层玻璃和第二外层玻璃的厚度比为1:1:1.5;所述第一空腔的厚度为4mm;所述第二空腔的厚度为1mm。实施例4一种防霉抗菌高强度防火玻璃,包括第一外层玻璃、内层玻璃、第二外层玻璃和间隔条,第一外层玻璃和内层玻璃之间的两端设有密封的间隔条,第一外层玻璃和内层玻璃与间隔条之间形成第一空腔,第一空腔填充玻璃纤维,内层玻璃和第二外层玻璃之间的两端也设有密封的间隔条,内层玻璃和第二外层玻璃与间隔条之间形成第二空腔,第一外层玻璃的远离第一空腔的表面涂覆有纳米银涂层;所述第二外层玻璃远离第二空腔的表面设有聚酯树脂膜层;所述间隔条为硼硅玻璃间隔条;所述第二空腔填充透明防火胶。所述纳米银涂层的厚度为12nm;所述聚酯树脂膜层的厚度为200μm;所述第一外层玻璃、内层玻璃和第二外层玻璃的厚度比为1:0.5:2;所述第一空腔的厚度为3mm;所述第二空腔的厚度为1mm。按照GB/T12513-2006国家标准对本实用新型的防火玻璃进行耐火性能检测,获得各玻璃的防火时间,结果如表1所示。表1玻璃防火时间(min)实施例179实施例283实施例387实施例482本实用新型的防火施加长达79~84min,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杆菌作为菌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材行业标准镀膜抗菌玻璃JC/T1054-2007的要求进行抗菌性能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表2表2结果表明,本实用新型的玻璃具有良好的抑菌抗菌效果。综上,本实用新型通过涂覆有纳米银涂层,改善玻璃的抗菌杀菌性能,防止霉菌在玻璃生长;采用三玻两腔的结构,并结合硼硅玻璃间隔条,有效提高防火玻璃的隔热防火性能。本实用新型的防火玻璃具有较高的抗冲击强度和良好的隔热效果,优异的耐候性和抗菌性能。最后所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