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玻璃锡槽的槽底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11062发布日期:2019-09-06 20:19阅读:631来源:国知局
用于玻璃锡槽的槽底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领域,具体涉及用于玻璃锡槽的槽底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玻璃生产中,锡槽的槽底温度不超过120℃,随着锡槽生产线的使用寿命增加,槽底冷却风已不能满足生产工艺需要。

在生产的过程中,锡槽逐渐出现槽底砖上浮,槽底大气泡,锡槽的槽底温度过高出现的发红现象,这些都对玻璃生产造成重大生产事故或停产冷修,因此槽底温度的控制与可调性尤其重要。

目前浮法玻璃锡槽的槽底的冷却方式为,槽底风机送风,分流到槽底各区通过小支阀分管冷却。这种冷却方式,造成槽底冷却风强度都一样,槽底风冷却风管有许多盲区无法冷却,可调性较低,局部温度过高,不能有效的调节,槽底冷却为送风系统,灰尘量较大,严重危害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发生槽底风机停转事故时,无有效的槽底冷却方式,锡槽随着生产线使用年限的增加,槽底风机作用效果逐年减小。因此,一种新型冷却结构时迫切需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锡槽槽底的冷却效率较低,不能较好的长期使用,目的在于提供用于玻璃锡槽的槽底冷却装置,解决锡槽槽底的冷却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用于玻璃锡槽的槽底冷却装置,包括设置在玻璃锡槽的槽底上的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第三进水管,槽底包括凸型的第一矩形板和第二矩形板,第一矩形板的长度大于第二矩形板的长度,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设置在第一矩形板两相对的边上,第三进水管设置在第二矩形板远离第一矩形板的边上,并且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第三进水管与第一矩形板的长度所在方向平行设置;第一矩形板上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一水管,第二矩形板上第二进水管、第三进水管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二水管;第二水管和第一水管均匀第一进水管相互垂直;槽底上,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第三进水管、第一水管、第二水管上设置有若干喷雾设备;

冷却水通过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第三进水管以及第一水管、第二水管从喷雾设备中喷出。

进一步的,本装置在使用时,冷却水通过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第三进水管分别进入锡槽的槽底,然后通过第二水管和第一水管使冷却水在槽底较大面积的进行流动,并通过连接在其上的喷雾设备,将冷却水从喷雾设备上喷出,在喷出的过程中使冷却水均匀的分布在槽底的上方,进而达到冷却降温的效果。

与现有的风机降温相比,本装置在使用时,由于喷雾的结构,能有效的避免盲区未冷却,并且本装置的降温效果更好,在喷雾时,还可以去除空气中灰尘,减少了工作人员职业健康危害,更便于长期使用。

具体的,用于玻璃锡槽的槽底冷却装置,所述喷雾设备包括支水管、连接在支水管上端的喷雾头,支水管与槽底所在平面相互垂直,冷却水从支水管流入喷雾头中。在喷水时,通过喷雾头将冷却水喷出,能更好的达到冷却的效果,更便于使用。

优选的,用于玻璃锡槽的槽底冷却装置,支水管内设置有用于调节喷雾头中喷出的冷却水的调节阀门。具有调节阀门,能有效的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进行调节使用,使用效率更高,更便于长期使用。

优选的,用于玻璃锡槽的槽底冷却装置,喷雾头与支水管通过螺纹旋转连接。通过螺纹旋转连接,便于取下进行更换维修,更便于长期使用。

具体的,用于玻璃锡槽的槽底冷却装置,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第三进水管、第一水管、第二水管均为直径50MM的无缝钢管。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第三进水管内的水压为3.6KG。这样的结构,使用效果更佳,更便于操作使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用于玻璃锡槽的槽底冷却装置,本装置可去除空气中灰尘,减少了工作人员职业健康危害,并且可大幅度降低槽底泡的产生机率,弥补锡槽槽底风机冷却量的不足,延长了锡槽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用于玻璃锡槽的槽底冷却装置,本装置直接对槽底冷却,能有效的避免盲区未冷却到位,影响冷却效率,并且本装置的喷雾头可进行调节拆卸,使用更加方便;

3、本实用新型用于玻璃锡槽的槽底冷却装置,本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使用。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喷雾设备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第一进水管,2-第二进水管,3-第三进水管,4-第一水管,5-喷雾设备,6-第二水管,7-支水管,8-喷雾头,9-调节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玻璃锡槽的槽底冷却装置,包括设置在玻璃锡槽的槽底上的第一进水管1、第二进水管2、第三进水管3,槽底包括凸型的第一矩形板和第二矩形板,第一矩形板的长度大于第二矩形板的长度,第一进水管1、第二进水管2设置在第一矩形板两相对的边上,第三进水管3设置在第二矩形板远离第一矩形板的边上,并且第一进水管1、第二进水管2、第三进水管3与第一矩形板的长度所在方向平行设置;第一矩形板上第一进水管1、第二进水管2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一水管4,第二矩形板上第二进水管2、第三进水管3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二水管6;第二水管6和第一水管4均匀第一进水管1相互垂直;槽底上,第一进水管1、第二进水管2、第三进水管3、第一水管4、第二水管6上设置有若干喷雾设备5;

冷却水通过第一进水管1、第二进水管2、第三进水管3以及第一水管4、第二水管6从喷雾设备5中喷出。

实施例2

用于玻璃锡槽的槽底冷却装置,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喷雾设备5包括支水管7、连接在支水管7上端的喷雾头8,支水管7与槽底所在平面相互垂直,冷却水从支水管7流入喷雾头8中。支水管7内设置有用于调节喷雾头8中喷出的冷却水的调节阀门9。喷雾头8与支水管7通过螺纹旋转连接。

实施例3

用于玻璃锡槽的槽底冷却装置,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第一进水管1、第二进水管2、第三进水管3、第一水管4、第二水管6均为直径50MM的无缝钢管。第一进水管1、第二进水管2、第三进水管3内的水压为3.6KG。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