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u-Cu2O-MOF的三元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950003发布日期:2019-10-23 02:04阅读:65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cu-cu2o-mof的三元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铜在自然界中毒性较小、储量丰富、稳定性好、价格低廉;铜与氧化亚铜(cu2o)均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在纳米元器件、光催化方面极具研究价值;目前,已有相应的方法制备出cu-cu2o复合材料,但缺点是涉及原料种类、用量多,制备过程及后续处理程序相对复杂,且反应条件严苛、常需使用昂贵的表面活化剂。

mofs材料是一种具有三维孔结构的配位聚合物,在催化、储能、分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随着多功能材料研发的不断深入,研发一种cu-cu2o-mof的三元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cu-cu2o-mof的三元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方法是:将cuno3与dmf溶液混合,加入均苯四甲酸制备为混合溶液,混合比例按cuno3与均苯四甲酸的摩尔比为1.1~1.2:1;将混合溶液转入内衬聚四氟乙烯容器水热反应釜中,于110-150℃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中反应18-24h;自然冷却至室温,离心产物,后用乙醇、超纯水洗涤;最后转入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中烘干,得到一种cu-cu2o-mof的三元复合材料。

对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方法绿色环保,操作简单易行,克服了现有常规方法的不足,产物收率高,获得一种cu-cu2o-mof的三元复合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过程和产生的有益效果。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述的具体内容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文中所述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阈值,其应被理解为包含和接近所述的这些范围和值。对于各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及其单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值域范围和单点值,这些数值及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实施例1

称取0.4102g的cuno3置于50ml烧杯中,随后将其溶于35ml的dmf中;加入0.3556g的均苯四甲酸,搅拌至溶解,转移至于内衬聚四氟乙烯容器中;将内衬聚四氟乙烯容器移入水热合成反应釜内,置于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中,于140℃条件下反应20h;待反应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离心产物(10000r/min),并用乙醇、超纯水洗涤3次,而后再次转入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中,于80℃条件下烘干,得到蓝色粉末状产物。

实施例2

称取0.4103g的cuno3置于50ml烧杯中,随后将其溶于35ml的dmf中;加入0.3557g的均苯四甲酸,搅拌至溶解,转移至于内衬聚四氟乙烯容器中;将内衬聚四氟乙烯容器移入水热合成反应釜内,置于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中,于120℃条件下反应24h;待反应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离心产物(4000r/min),并用乙醇、超纯水洗涤3次,而后再次转入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中,于60℃条件下烘干,得到蓝色粉末状产物。

上述内容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构思方位内,可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形,包括各个技术特征以任何其他的恰当方式进行组合,这些简单的变形和组合亦应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Cu‑Cu2O‑MOF的三元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将CuNO3与DMF溶液混合,加入均苯四甲酸制备为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转入内衬聚四氟乙烯容器水热反应釜中,于110‑150℃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中反应18‑24h;自然冷却至室温,离心产物,洗涤;最后转入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中烘干,得到Cu‑Cu2O‑MOF的三元复合材料。本发明的方法所涉及的试剂种类、用量少,产量可观,且操作简单易行,合成过程无污染。

技术研发人员:季四平;钏永明;阿佳娇;凤冷;高利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民族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7.29
技术公布日:2019.10.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