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薄非等厚玻璃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25419885发布日期:2021-06-11 21:3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超薄非等厚玻璃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减薄折叠区厚度;

2)超薄玻璃非折叠区镀膜,钢化折叠区,再去除非折叠区膜层;

3)折叠区镀膜,钢化非折叠区,去除折叠区膜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采用酸蚀方式减薄折叠区,酸蚀之前,除折叠区外,超薄玻璃其他表面均覆耐酸保护膜,第一次酸蚀之后,去除耐酸保护膜,清洗烘干后,再重新覆耐酸保护膜进行酸蚀;每次耐酸保护膜靠近折叠区一端的位置相较于上一次位置向超薄玻璃中心靠近1-4mm;重复此步骤直至折叠区厚度满足要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超薄玻璃非折叠区镀膜具体为:先在折叠区覆pet膜,然后在非折叠区镀无机金属材料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金属材料层厚度在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金属材料层为二氧化硅层、氧化铟锡层或氧化锑锡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钢化折叠区是指:所用钢化液为硝酸钾,其质量浓度为99.99%,钢化温度在370-400℃之间,钢化时间在10-30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去除非折叠区膜层是指:采用1mol/l稀盐酸溶液或硫酸溶液对钢化后的玻璃进行浸泡退膜处理;而后再经过50-70℃热水超声10-30min清洗去除酸溶液,最后50-80℃烘干10-20min。

8.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钢化非折叠区是指:所用钢化液为硝酸钾,其质量浓度为99.99%,钢化温度在410-430℃,钢化时间在15-50min。

9.一种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生产方法生产的超薄非等厚玻璃。

10.一种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生产方法生产的超薄非等厚玻璃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制作显示屏。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薄非等厚玻璃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先用保护膜将玻璃两边覆膜保护起来,露出玻璃中间不覆膜,然后将覆膜后玻璃进行喷淋酸蚀处理,为了达到弧形的凹槽效果,采用分段蚀刻及多次覆防酸膜的方式,可以控制不同凹槽深度,保证凹槽深度均匀。同时为了保证折叠区域与非折叠区域均得到适宜的化学钢化效果,采用镀膜的方式分别对折叠区域与非折叠区域进行保护,得到均匀的应力层与应力值,保证UTG优异的弯折性能和强耐冲击性能结合,得到在弯折区域化学钢化处理,并且整体正视无色差的可折叠UTG产品。

技术研发人员:郑建军;杨夫舜;徐炯;岳伟;陈兴;齐彦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芜湖长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24
技术公布日:2021.06.1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