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钧红釉的釉料及利用其制备钧瓷的工艺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318103阅读:来源:国知局
°C,且在此阶段使窑炉内保持还原氛围;停火待窑炉内温度降至100°C时,将烧制的瓷器取出,即得利用钧红釉釉料烧制的钧瓷。
[0023]实施例4
利用钧红釉釉料制备钧瓷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烧制素胎
将30份白土、35份砂石、15份青土、5份木节粘土、10份碱石和5份钛铁矿混合均勾,与水按1:1的质量比例进行搅拌,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用球磨机研磨成泥浆,细磨70min,细度达到400目;将所得泥浆注浆塑型制成素胎,素胎静置晾干后入窑在980°C下素烧6h,随炉冷却至常温,即得烧制过的素胎,备用;
步骤二、准备釉料将40份黄长石、12份石英石、12份方解石、18份白长石、5份铜矿石、2.6份ZnO、1.5份Sn0、0.4份Gu0、2份煅烧过的滑石、0.3份Ba0、0.5份硅酸锆和5.7份锂辉石混合放入球磨机,同时加入与钧红釉原料总重量相同的水,开机湿磨28h,湿磨的钧红釉料浆细度达到500目,静置20h,使用水分测定仪检测钧红釉料浆的含水量,并将含水量调整为50%,即得钧红釉料浆,备用;
步骤三、素胎上釉
用洁净的湿布对步骤一所得素胎进行擦拭除尘,擦拭的同时将步骤二所得的钧红釉料浆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进行搅拌,搅拌时从钧红釉料浆的中心开始,并逐渐向外圆周移动,搅拌时间为60min,搅拌完成后将素胎放入钧红釉料浆中,对素胎外表面进行4秒的浸釉,使得素胎外表面附着厚度为4mm的釉层,浸釉完成后,静置晾干,备用;
步骤四、钧瓷烧制
将步骤三中完成上釉并晾干的素胎放入窑炉内,保持窑门开缝3cm,然后点火烧制,使炉内温度在5h内从室温均匀升高至582°C时关严窑门;使炉内温度在3.5h内从582°C均匀升高至1132°C,且在此阶段使窑炉内保持氧化氛围;使炉内温度在3.5h从1132°C均匀升高至1298°C,且在此阶段使窑炉内保持还原氛围;停火待窑炉内温度降至100°C时,将烧制的瓷器取出,即得利用钧红釉釉料烧制的钧瓷。
[0024]实施例5
利用钧红釉釉料制备钧瓷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烧制素胎
将25份白土、30份砂石、10份青土、3份木节粘土、5份碱石和3份钛铁矿混合均匀,与水按1:1的质量比例进行搅拌,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用球磨机研磨成泥浆,细磨40min,细度达到300目;将所得泥浆手拉成型制成素胎,素胎静置晾干后入窑在950°C下素烧5h,随炉冷却至常温,即得烧制过的素胎,备用;
步骤二、准备釉料
将35份黄长石、10份石英石、10份方解石、15份白长石、3份铜矿石、I份Ζη0、0.5份SnO,0.1份GuO、I份煅烧过的滑石、0.1份Ba0、0.3份硅酸锆和3份锂辉石混合放入球磨机,同时加入与钧红釉原料总重量相同的水,开机湿磨28h,湿磨的钧红釉料浆细度达到400目,静置16h,使用水分测定仪检测钧红釉料浆的含水量,并将含水量调整为48%,即得钧红釉料浆,备用;
步骤三、素胎上釉
用洁净的湿布对步骤一所得素胎进行擦拭除尘,擦拭的同时将步骤二所得的钧红釉料浆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进行搅拌,搅拌时从钧红釉料浆的中心开始,并逐渐向外圆周移动,搅拌时间为20min,搅拌完成后将素胎放入钧红釉料浆中,对素胎外表面进行3秒的浸釉,使得素胎外表面附着厚度为2mm的釉层,浸釉完成后,静置晾干,备用;
步骤四、钧瓷烧制
将步骤三中完成上釉并晾干的素胎放入窑炉内,保持窑门开缝3cm,然后点火烧制,使炉内温度在5.5h内从室温均匀升高至585°C时关严窑门;使炉内温度在3.5h内从585°C均匀升高至1135°C,且在此阶段使窑炉内保持氧化氛围;使炉内温度在4h从1135°C均匀升高至1300°C,且在此阶段使窑炉内保持还原氛围;停火待窑炉内温度降至100°C时,将烧制的瓷器取出,即得利用钧红釉釉料烧制的钧瓷。
【主权项】
1.一种钧红釉的釉料,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比,所述釉料的原料由35-50份的黄长石、10-20份石英石、10-20份方解石、15-30份白长石、3_10份铜矿石、1-5份Ζη0、0.5-5份SnO,0.1-0.8份GuO, 1-4份煅烧滑石、0.1-0.8份BaO,0.3-1.1份硅酸锆和3-10份锂辉石组成。2.利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钧红釉的釉料制备钧瓷的工艺,首先将胎体原料粉碎塑型并烧制素胎,然后将素胎浸入釉料的料浆中施釉,待素胎表面附着料浆晾干后,将其放入窑炉内烧制,即得钧红釉钧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烧制过程为四段烧制: 一、预烧制 将素胎放入窑炉内,保持窑门开缝2-3cm,然后点火烧制,使炉内温度在2.5h内从室温均匀升高至575-585°C,然后关严窑门; 二、氧化气氛烧制 使炉内温度在3.5-5.5h内从575-585°C均匀升高至1125_1135°C,且在此阶段使窑炉内保持氧化氛围; 三、还原气氛烧制 使炉内温度在3-4h从1125-1135°C均匀升高至1290_1300°C,且在此阶段使窑炉内保持还原氛围; 四、冷却 停火待窑炉内温度降至100°C时,将烧制的瓷器取出,即得利用钧红釉釉料烧制的钧bL.03.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利用钧红釉的釉料制备钧瓷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比,所述胎体原料由25-35份白土、30-50份砂石、10-25份青土、3_10份木节粘土、5_15份喊石和3_10份钦铁矿组成。4.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使用钧红釉的釉料制备钧瓷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素胎的烧制工艺为将胎体原料与水等质量混合搅拌球磨成细度为300-400目的泥浆,然后使用泥浆塑型成泥胎,泥胎静置晾干后入窑炉在950-980°C下素烧5-6h,随炉冷却至常温,即得素胎;其中,白土、青土、木节粘土、碱石和钛铁矿石均取自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神屋镇。5.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利用钧红釉的釉料制备钧瓷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釉料料浆的制备过程是将釉料的组成原料混合后,向其中加入与釉料等质量的水先球磨成细度达400-500目的料浆,然后静置16-20h,调整料浆含水量为48_50%,即得钧红釉釉料的料浆。6.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利用钧红釉的釉料制备钧瓷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化气氛烧制阶段,使炉内温度在4.6h内从580°C均匀升高至1130°C。7.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利用钧红釉的釉料制备钧瓷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还原气氛烧制阶段,使炉内温度在3.8h内从1130°C均匀升高至1295°C。
【专利摘要】一种钧红釉的釉料及利用其制备钧瓷的工艺,所述釉料的原料由黄长石、石英石、方解石、白长石、铜矿石、ZnO、SnO、GuO、滑石、BaO、硅酸锆和锂辉石组成,制备工艺包括首先将胎体原料粉碎塑型并烧制素胎,然后将素胎浸入钧红釉釉料的料浆中施釉,待素胎表面附着料浆晾干后,将其放入窑炉内烧制,即得钧红釉钧瓷。本发明所述的钧红釉的釉料及利用其制备钧瓷的工艺,通过在钧红釉料里面添加锂辉石和硅酸锆,使得烧制出的钧红釉钧瓷颜色鲜亮,釉面温润光滑,开片均匀,突破了一般钧红釉瓷器颜色暗淡且开片不均匀的情况,并且钧瓷作为我国的特色,也代表了我国制作工艺的先进水平,提高了钧瓷的社会价值。
【IPC分类】C04B33/24, C04B33/22, C04B41/86
【公开号】CN105036812
【申请号】CN201510448808
【发明人】李建功
【申请人】郏县宏大瓷业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8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