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4501阅读:13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工艺,特别涉及以硝基苯为原料,在酸介质中经催化加氢再酰化制备对乙酰氨基酚(简称APAP)的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对乙酰氨基酚(简称APAP)是一种解热镇痛类药物,已成为全世界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是国际市场上头号解热镇痛药,同时也是我国原料中产量最大的品种之一。近年来,其国内外市场持续看好,产销两旺。除此之外,APAP还可用于制造偶氮染料、照相感光药品等。
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方法很多,一般由对氨基酚(简称PAP)与醋酸或酸酐经酰化制得。对乙酰氨基酚的生产根据PAP和APAP的制备是否独立进行而分为一步法和两步法。两步法是指PAP和APAP的制备分别独立进行,但由于PAP在生产、运输和贮存过程中较易氧化变色,因此对于外购PAP生产APAP的厂家在使用前必须进行精制后,才能用于合成符合药典标准的APAP原药,这导致工艺过程复杂、总收率降低,能耗大,生产成本高而且三废量大,经济效益欠佳。而一步法合成APAP,即将PAP的合成及随后的酰化制备APAP两步反应安排在同一个工艺过程中,则新生成的PAP随即酰化为APAP,避免了运输、贮存过程中的氧化问题,简化了工艺过程。
一步法制备APAP可以使用对硝基酚、对硝基酚钠、对硝基氯化苯为起始原料,但多数文献集中在以对硝基酚为起始原料一步合成APAP,CN1434026A以对硝基酚为原料,在介质醋酸/醋酸水溶液中,将对硝基酚催化加氢还原为PAP,还原产物滤取催化剂后,在100~150℃下先利用介质中的醋酸酰化,对氨基酚转化率在30~80%,然后在50~100℃加入过量的乙酐,使PAP完全酰化,经分离、精制后,APAP总收率在85%以上,但该方法的缺点是原料对硝基酚成本相对较高,经济上不合算。
硝基苯是大宗化工原料,和对硝基酚、对硝基酚钠、对硝基氯化苯相比,成本相对较低,因此以硝基苯为原料催化加氢合成PAP是目前国内外开发的热门,该工艺多以稀硫酸作为反应介质,以贵金属Pt或Pd为催化剂来制备PAP,而以硝基苯为原料一步合成APAP在国内尚无工业化报道,US5155269以硝基苯为原料,在10%的稀硫酸中以Pt/C为催化剂进行催化加氢。用浓氨水调节反应液的PH至4.5~5.0,用甲苯萃取其中的苯胺等杂质,用活性炭脱色后调节PH至6.6~7.0,再用甲苯进行二次萃取以除去其中的苯胺,得到纯净的PAP悬浮液,用少量的氨水调节PH至7.0~7.2,使PAP完全析出,再加入乙酐进行酰化得到APAP。但该方法要使用大量的氨水,副产大量的硫酸胺和醋酸胺,给三废治理增加了难度,另外在酰化之前对反应液进行两次萃取,导致工艺过程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副产硫胺、醋酸胺、生产成本高及工艺过程复杂等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在三氟化硼乙醚水溶液中合成对氨基酚方法,和现有技术相比,在三氟化硼乙醚水溶液中催化加氢合成PAP和以硫酸为介质相比,对PAP的选择性更高,而且在后续的酰化过程中,不使用大量的氨水,在酸性环境下就可以进行酰化反应,因此该方法简化了生产APAP的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以负载型的金属铂为催化剂,硝基苯在三氟化硼乙醚水溶液中中经加氢、重排反应合成对氨基酚,再用乙酐酰化制备APAP,其工艺步骤如下(1)以三氟化硼乙醚水溶液为介质,将硝基苯与催化剂、表面活性剂放入带有冷凝器、温度计、进气管的四口瓶中;(2)加热到温度为40~100℃时,通入N28~10分钟后,通H2反应3~8小时,使硝基苯转化为对氨基酚;(3)反应结束后,趁热将反应液过滤,滤出催化剂,用热甲苯萃取出未反应的硝基苯和苯胺;(4)将萃取后的反应液加入到带有冷凝器、温度计、恒压滴液漏斗的四口瓶中,为防止PAP在反应过程中被氧化,向反应液中加入一定量的亚硫酸氢钠,再加入一定量的缚酸剂,向恒压滴液漏斗内加入一定量的乙酐,加热至20~100℃时,连续滴加乙酐,反应2~10小时;(5)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减压蒸馏进行浓缩,再冷却结晶。
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效果(1)本发明以硝基苯为原料合成APAP,降低了原料的成本;(2)本发明以三氟化硼乙醚水溶液为加氢介质,和以硫酸介质相比,对PAP的选择性更高;(3)本发明可以在酸性的环境下进行酰化,避免了使用大量的氨水,减少了三废的产生。
(4)本发明在将反应液进行减压蒸馏时,可以回收部分酸液,并且可在加氢工艺中进行套用,这也减少了三废的产生。


无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这种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以三氟化硼乙醚水溶液为介质,将硝基苯与催化剂、表面活性剂放入带有冷凝器、温度计、进气管的四口瓶中;(2)加热到温度为40~100℃时,通入N2约10分钟后,通H2反应3~8小时,使硝基苯转化为对氨基酚;(3)反应结束后,趁热将反应液过滤,滤出催化剂,用热甲苯萃取出未反应的硝基苯和苯胺;(4)将萃取后的反应液加入到带有冷凝器、温度计、恒压滴液漏斗的四口瓶中,为防止PAP在反应过程中被氧化,向反应液中加入一定量的亚硫酸氢钠,再加入一定量的缚酸剂,向恒压滴液漏斗内加入一定量的乙酐,加热至20~100℃时,连续滴加乙酐,反应2~10小时;(5)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减压蒸馏进行浓缩,再冷却结晶。
步骤(1)所使用的水与三氟化硼乙醚的体积比为20∶1~5∶1,较好的体积比为15∶1~10∶1。
步骤(1)所使用的硝基苯与催化剂的质量比为40∶1~10∶1,较好的质量比为30∶1~20∶1。
步骤(1)所使用的催化剂是负载型的金属铂为催化剂,载体为三氧化二铝、活性炭、氧化硅、硅铝复合氧化物中的一种;金属铂的负载量为0.5%~10%,较好的负载量为2%~5%。
步骤(1)所使用的三氟化硼乙醚与硝基苯的体积比为5∶1~1∶1。
步骤(1)所使用的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胺、十二烷基二甲基硫酸盐、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中的一种,与硝基苯的质量比为1∶150~1∶50。
步骤(4)所使用的缚酸剂为乙二胺、三乙胺、三乙醇胺、三丙胺、二甲胺、吡啶中的一种,与三氟化硼乙醚的体积比为1∶5~1∶10。
步骤(4)所使用乙酐与硝基苯的摩尔比为1∶1~4∶1,较好的比例为1.5∶1~3∶1。
步骤(4)所用亚硫酸氢钠与硝基苯的质量比为0.05∶1~0.3∶1。
步骤(2)较好的反应温度为60~90℃,较好的反应时间为5~7小时。
步骤(4)较好的反应温度为70~100℃,较好的反应时间为5~8小时。
下面用具体实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实例1(1)将5ml硝基苯,10ml三氟化硼乙醚,100ml水,0.15gPt/C催化剂(Pt负载量2%),,0.01g四丁基溴化胺投入四口瓶中;(2)加热至50℃,通N2约10分钟后,通入H2,反应7小时;(3)反应结束后,趁热将反应液过滤,滤出催化剂,滤液用热甲苯萃取出未反应的硝基苯和苯胺,将萃取后的滤液加入到四口瓶中,加入0.05g亚硫酸氢钠,2ml乙二胺,向恒压滴液漏斗中加入5ml乙酐,待反应液的温度升至50℃后,滴加乙酐,反应7h;(4)将反应液进行减压蒸馏,再冷却结晶,得粗品;(5)将粗品用液相色谱进行分析,纯度在90%以上,APAP的收率为55%。
实例2(1)将5ml硝基苯,20ml三氟化硼乙醚,100ml水,0.15gPt/C催化剂(Pt负载量2%),,0.01g四丁基溴化胺投入四口瓶中;(2)加热至50℃,通N2约10分钟后,通入H2,反应7小时;(3)反应结束后,趁热将反应液过滤,滤出催化剂,滤液用热甲苯萃取出未反应的硝基苯和苯胺,将萃取后的滤液加入到四口瓶中,加入0.05g亚硫酸氢钠,2ml乙二胺,向恒压滴液漏斗中加入5ml乙酐,待反应液的温度升至50℃后,滴加乙酐,反应7h;(4)将反应液进行减压蒸馏,再冷却结晶,得粗品;(5)将粗品用液相色谱进行分析,纯度在90%以上,APAP的收率为45%。
实例3(1)将5ml硝基苯,10ml三氟化硼乙醚,100ml水,0.15gPt/C催化剂(Pt负载量2%),,0.01g四丁基溴化胺投入四口瓶中;(2)加热至90℃,通N2约10分钟后,通入H2,反应4小时;(3)反应结束后,趁热将反应液过滤,滤出催化剂,滤液用热甲苯萃取出未反应的硝基苯和苯胺,将萃取后的滤液加入到四口瓶中,加入0.05g亚硫酸氢钠,2ml乙二胺,向恒压滴液漏斗中加入5ml乙酐,待反应液的温度升至90℃后,滴加乙酐,反应3h;(4)将反应液进行减压蒸馏,再冷却结晶,得粗品;(5)将粗品用液相色谱进行分析,纯度在90%以上,APAP的收率为65%。
实例4(1)将5ml硝基苯,10ml三氟化硼乙醚,100ml水,0.3gPt/C催化剂(Pt负载量2%),,0.01g四丁基溴化胺投入四口瓶中;(2)加热至90℃,通N2约10分钟后,通入H2,反应5小时;(3)反应结束后,趁热将反应液过滤,滤出催化剂,滤液用热甲苯萃取出未反应的硝基苯和苯胺,将萃取后的滤液加入到四口瓶中,加入0.05g亚硫酸氢钠,3ml乙二胺,向恒压滴液漏斗中加入5ml乙酐,待反应液的温度升至90℃后,滴加乙酐,反应3h;(4)将反应液进行减压蒸馏,再冷却结晶,得粗品;(5)将粗品用液相色谱进行分析,纯度在95%以上,APAP的收率为50%。
实例5(1)将5ml硝基苯,10ml三氟化硼乙醚,100ml水,0.15gPt/C催化剂(Pt负载量2%),,0.01g四丁基溴化胺投入四口瓶中;(2)加热至90℃,通N2约10分钟后,通入H2,反应5小时;(3)反应结束后,趁热将反应液过滤,滤出催化剂,滤液用热甲苯萃取出未反应的硝基苯和苯胺,将萃取后的滤液加入到四口瓶中,加入0.05g亚硫酸氢钠,3ml乙二胺,向恒压滴液漏斗中加入7ml乙酐,待反应液的温度升至90℃后,滴加乙酐,反应3h;(4)将反应液进行减压蒸馏,再冷却结晶,得粗品;(5)将粗品用液相色谱进行分析,纯度在90%以上,APAP的收率为55%。
权利要求
1.一种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以三氟化硼乙醚水溶液为介质,将硝基苯与催化剂、表面活性剂放入带有冷凝器、温度计、进气管的四口瓶中;(2)加热到温度为40~100℃时,通入N28~12分钟后,通H2反应3~8小时,使硝基苯转化为对氨基酚;(3)反应结束后,趁热将反应液过滤,滤出催化剂,用热甲苯萃取出未反应的硝基苯和苯胺;(4)将萃取后的反应液加入到带有冷凝器、温度计、恒压滴液漏斗的四口瓶中,加入亚硫酸氢钠、缚酸剂、向恒压滴液漏斗内加入乙酐,加热至40~100℃时,连续滴加乙酐,反应2~10小时;(5)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减压蒸馏进行浓缩,再冷却结晶。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使用的水与三氟化硼乙醚的体积比为20∶1~5∶1。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使用的硝基苯与催化剂的质量之比为40∶1~10∶1。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使用的催化剂是负载型的金属铂为催化剂,载体为三氧化二铝、活性炭、氧化硅、硅铝复合氧化物中的一种;金属铂的负载量为0.5%~10%。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使用的三氟化硼乙醚与硝基苯的体积比为5∶1~1∶1。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使用的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胺、十二烷基二甲基硫酸盐、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中的一种,与硝基苯的质量之比为1∶150~1∶50。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使用的缚酸剂为乙二胺、三乙胺、三乙醇胺、三丙胺、二甲胺、吡啶中的一种,与三氟化硼乙醚的体积比为1∶5~1∶10。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用亚硫酸氢钠与硝基苯的质量比为0.05∶1~0.3∶1。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使用的乙酐与硝基苯的摩尔比为1∶1~4∶1。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工艺,特别涉及以硝基苯为原料,在酸介质中经催化加氢再酰化制备对乙酰氨基酚(简称APAP)的工艺方法。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方法很多,对乙酰氨基酚的生产根据PAP和APAP的制备是否独立进行而分为一步法和两步法,但都工艺复杂、收率低,能耗大,成本高。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以硝基苯为原料,以负载型的金属铂为催化剂,硝基苯在三氟化硼乙醚水溶液中中经加氢、重排反应合成对氨基酚,再用乙酐酰化制备APAP。和现有技术相比,对PAP的选择性更高,而且在后续的酰化过程中,不使用大量的氨水,在酸性环境下就可以进行酰化反应,该方法简化了生产工艺,减少了三废的产生。
文档编号C07C233/07GK1569819SQ20041001910
公开日2005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30日
发明者王延吉, 王淑芳, 李芳 , 赵茜, 赵新强, 高志军, 张文会, 崔咏梅, 郝东珍 申请人:河北工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