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煤基甲醇制丙烯工艺中丙烯产品水含量的方法

文档序号:3583913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控制煤基甲醇制丙烯工艺中丙烯产品水含量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基甲醇制丙烯工艺,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控制煤基甲醇制丙烯工艺中丙烯产品水含量的方法,使所得到的丙烯产品达到聚合级丙烯的标准。
背景技术
低碳烯烃之一的丙烯是化学工业中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长期以来国内外丙烯的来源主要依靠石脑油裂解技术。近十年来,随着石油资源的逐渐减少、国际原油价格不断上涨,丙烯的生产成本不断升高,极大程度上制约了丙烯工业的发展。于是,国内外的一些研究学者努力寻找以非石油资源为原料生产丙烯的新方法。随着甲醇装置工业化生产技术的日趋成熟,以煤或天然气资源生成甲醇再制取丙烯的生产路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世界首套50万吨/年煤基丙烯装置,MTP工艺技术的工业化应用是首次尝试。 装置开车过程没有类似经验可以借鉴,装置在开车期间丙烯产品各项指标除了水含量超标外,其它指标均达到甚至优于聚合级丙烯产品规格要求。但产品中水含量超标导致MTP装置丙烯产品无法直接用于聚丙烯装置。对于丙烯产品中水含量超标的问题,分析主要有以下两点的原因(1)由于氧化物抽提塔液位控制困难,出口水含量超标,带有大量游离水的液烃组分进入干燥器,很快就使干燥器内分子筛吸附饱和失效。水含量超标的液烃进入脱丁烷塔,在脱丁烷塔顶,气相C4 以下组分夹带超标的水又进入脱丙烷塔。在含有过量水的脱丙烷塔顶气相C3以下组分进入脱乙烷塔,过量的水继续残留在脱乙烷塔底C3液相中进入丙烯塔,导致丙烯产品中水含量超标。( 由烃压缩机四段出口分离罐罐底出来的液态烃产物进入液烃干燥器后,含有 C6组分以上的重烃,由于重烃的存在导致分子筛吸水能力迅速下降,而且分子筛表面吸附重烃后由于再生温度的限制不易再生完全,影响吸水效果。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对煤基甲醇制丙烯的有关工艺流程进行改造,以使所得到的丙烯产品的水含量能够符合聚合级丙烯的标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控制煤基甲醇制丙烯工艺中丙烯产品水含量的方法,以使所得到的丙烯产品达到聚合级丙烯的标准。—种控制煤基甲醇制丙烯工艺中丙烯产品水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调整氧化物抽提塔进料水量,使抽提塔的液位控制在-15%-15%范围内;-在氧化物抽提塔的顶部或中部和/或氧化物抽提塔到干燥单元之间增设液体收集装置;-提高干燥器内分子筛床层的长径比;-增加干燥器数量,并使各干燥器之间以并联与串联相结合方式连接。下面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所提供的控制煤基甲醇制丙烯工艺中丙烯产品水含量的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控制丙烯产品水含量的方法主要包括上述几方面的技术措施。在上述措施的共同作用下,所得到的丙烯产品即可满足聚合级丙烯对于水含量的要求。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项措施之间并无先后顺序。在本发明所提供的控制丙烯产品水含量的方法中,需根据氧化物抽提塔出口物料中的水、甲醇、二甲醚的含量,调整氧化物抽提塔进料水量,使抽提塔的液位控制在-15% -15%范围内;优选地,液位控制在-10% -10%范围内;进一步优选地,液位控制在-5% -5%范围内。具体调节方法与本领域常规方法相同,例如,根据氧化物抽提塔进出口的物料分析数据,调整氧化物抽提塔的水烃界位,同时调整进料洗涤水的量(例如,设计洗涤水量12t/h)。当物料中氧化物含量较低时,适当增加物料进量;如果物料中氧化物含量较高时,适当减少物料进量;物料进量范围控制在塔容量的43. 50% -72. 12%范围内。在本发明中,优选地,对氧化物抽提塔的液位控制通过增设远程界位计和液位计实现。同时,对界位计进行调校,以达到中控控制和现场操作数据一致的效果。通过调整氧化物抽提塔界面计及液位计量程范围,并调整液位控制高度,减少塔顶出口夹带的水含量。在本发明所提供的控制丙烯产品水含量的方法中,需在氧化物抽提塔和/或氧化物抽提塔至干燥器之间增设液体收集装置,如聚结器或/和脱水罐,使得氧化物抽提塔中的液烃,经聚结器和脱水罐分离出大量的游离水,以确保下游装置的稳定操作。所述的液体收集装置可设置在氧化物抽提塔的顶部或中部,也可设置在氧化物抽提塔的下游,还可在氧化物抽提塔的顶部和氧化物抽提塔的下游同时设置。在具体工艺改造过程中,可根据分离的产物的特点,选择增加水聚结器或脱水罐,或同时增加两种液体收集装置。根据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案,聚结器可设置在氧化物抽提塔的塔顶,脱水罐可设置在氧化物抽提塔出口至下游装置之间。在本发明所述方法中,所述聚结器可选用适于液-液分离的聚结器中的任意一种,采用聚结滤芯,除去固体杂质,并将极小的水滴聚结成较大的水珠。绝大部分聚结后的水珠可以靠自重从油中分离除去,沉降到集水槽中。在本发明所提供的控制丙烯产品水含量的方法中,需通过提高液烃干燥器内分子筛床层的长径比,改善干燥效果。优选地,所述液烃干燥器内分子筛床层的长径比为1-5,进一步优选为1. 2-4,更进一步优选为2-3。可采用任何本领域常用手段提高液烃干燥器内分子筛床层的长径比,例如,增加分子筛填装量或装填瓷球等均可。在本发明所提供的控制丙烯产品水含量的方法中,还可增加干燥器数量,并使各干燥器之间以并联与串联相结合方式连接。通常情况下,液态烃干燥器和气态烃干燥器的设计再生周期为48小时。对于已经被水饱和的干燥器,干燥器的再生时间通常需要41小时。在干燥器再生之前,干燥器的退料和置换还需要6-8小时;再生完成后,对干燥器进行充填也需要5-8小时。因此,为了避免丙烯产品水含量超标,设置足够数量的干燥器是非常必要的。为了达到更好的干燥效果,需确保烃类产物在分子筛吸附剂中的停留时间足够长。 因此,在增加干燥器数量的前提下,使各干燥器之间以并联与串联相结合方式连接。这样, 既可确保干燥过程和再生过程顺利地切换进行,也可使烃类物料在干燥器中有足够的停留时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具体工艺要求,通过常规工艺计算确定所需干燥器数量及其具体设置方式。例如,可以设置四个干燥器,每二个串联的干燥器为一组,两组干燥器并联
4连接,以方便切换操作。根据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可调整来自压缩机四段出口分离罐底部的液态烃干燥器的位置。由于烃压缩机四段出口分离罐罐底出来的液态烃中含有C6以上组分的重烃,而重烃会导致分子筛吸水能力迅速下降。优选地,按照原有设备布置和配管走向,调整液态烃干燥器位置,从而使分子筛的吸水效果能很好地发挥出来,同时还可延长干燥器的活性周期。具体调整方式如下将压缩机四段出口分离罐下游的液态烃干燥器调整至脱丙烷塔塔顶冷凝器去脱乙烷塔的气相进料线上。通过本发明所提供的控制煤基甲醇制丙烯工艺中丙烯产品水含量的方法,有效地解决了丙烯产品中水含量超标的问题。所得到的丙烯产品的水含量在5ppm以下,可满足聚合级丙烯的标准。此外,本发明所提供的工艺改进易于实施,装置改造成本低。


图1是本发明所涉及的MTP工艺过程的原则流程图;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之一的氧化物抽提塔的流程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之一的干燥单元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但本发明并不因此而受到任何限制。如图1所示,来自MTP反应器的产品气经过热回收系统进入急冷系统进行冷却,冷却后的产品气进入压缩分离单元,分离出气态烃(C4以下组分)和液态烃(C4和C4以上组分)。气态烃经干燥后进入脱丙烷塔,使C3和C3以下组分与C4和C4以上组分以及作为吸附剂的甲醇、二甲醚等相分离。脱丙烷塔顶部的气态烃((:3和(:3以下组分)经本发明所述干燥单元进行干燥后进入脱乙烷塔。在脱乙烷塔中,分离C2和C3组分。所得到的C3组分送入C3组分分离塔,以实现丙烯和丙烷的分离。而压缩分离单元分离出的液态烃(C4和C4 以上组分),经过氧化物抽提塔后,进入后续脱丁烷塔进行处理。通过上述对于改造后的MTP工艺流程的描述可以看出,进入本发明所述干燥单元的物流为C4以下的轻烃。因此,分子筛的吸水效果能很好地发挥出来,以确保从脱乙烷塔底进入C3组分分离塔的C3组分含水量不超标,从而得到完全合格的聚合级丙烯产品。如图2所示,原氧化物抽提塔1中设置有液体收集装置2,例如,可以采用不锈钢材质的聚结器,其作用是除去物料中的泡沫,并将极小的水滴聚结成较大的水珠。绝大多数聚结的水珠靠自身重力作用分离出来,沉降到集水槽中。在本发明中,对氧化物抽提塔进行了改造,在原液体收集装置2的下方增设了第二层液体收集装置2’。此外,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氧化物抽提塔1的下游工段中增设第三液体收集装置3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三液体收集装置3为脱水罐。如图3所示,原干燥单元包括并联连接的第一干燥器4和第二干燥器5。本发明在原干燥单元的基础上,增设第三干燥器6,并改变干燥器之间的连接方式,使得这三台干燥器两两串联,与第三台并联,两开一备。例如,第一干燥器4与新增的第三干燥器6串联,以提高干燥效率;当第一干燥器4需要再生时,切换阀门,使得第二干燥器5与新增的第三干
5燥器6串联,并对第一干燥器4焙烧再生。本发明所述干燥单元的设置方式并不局限于图 3所示形式。图3仅用于举例说明本发明所述干燥单元。本发明所述干燥单元设置于脱丙烷塔塔顶冷凝器至脱乙烷塔的气相进料管线上。下面通过实施例和对比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因此而受到任何限制。实施例1-4根据氧化物抽提塔出口氧化物指标,调整氧化物抽提塔进料水量,并如表1所示, 控制抽提塔的液位。氧化物抽提塔的液相中二甲醚含量0. 248wt%,甲醇含量0. 005wt% ; 气相中二甲醚含量0.312wt%,甲醇含量0.009wt%。此时,控制物料进量为塔容量的 63. 80%。如表1所示,调整氧化物抽提塔界面计及液位计量程范围,并调整液位控制高度, 以减少塔顶出口夹带的水含量。氧化物抽提塔入口和氧化物抽提塔出口安装卡尔费休仪 (型号DL-31,美国梅特勒-托利多集团),以测得烃类产物中所含的痕量水。表 权利要求
1.一种控制煤基甲醇制丙烯工艺中丙烯产品水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调整氧化物抽提塔进料水量,使抽提塔的液位控制在-15% -15%范围内; -在氧化物抽提塔的顶部或中部和/或氧化物抽提塔到干燥单元之间增设液体收集装置;-提高干燥器内分子筛床层的长径比;-增加干燥器数量,并使各干燥器之间以并联与串联相结合方式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提塔的液位控制在-10%-10%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提塔的液位控制在-5%-5%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增设远程界位计和液位计实现对所述抽提塔液位的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收集装置为聚结器或脱水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氧化物抽提塔的塔顶设置聚结器,并在氧化物抽提塔出口至干燥单元之间设置脱水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器内分子筛床层的长径比为1-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器内分子筛床层的长径比为 1. 2-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器内分子筛床层的长径比为2-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单元设置于脱丙烷塔塔顶冷凝器至脱乙烷塔的气相进料管线上。
全文摘要
一种控制煤基甲醇制丙烯工艺中丙烯产品水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措施调整氧化物抽提塔进料水量,使抽提塔的液位控制在-15%-15%范围内;在氧化物抽提塔的顶部或中部和/或氧化物抽提塔到干燥器之间增设液体收集装置;提高干燥器内分子筛床层的长径比;增加干燥器数量,并使各干燥器之间以并联与串联相结合方式连接。本发明所述方法对原工艺流程改动小,易于实施,所得到的丙烯产品的水含量可满足聚合级丙烯的标准。
文档编号C07C1/20GK102344331SQ20111018362
公开日2012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30日
发明者张伟, 张勇, 张堃, 张晨露, 张来勇, 张玉柱, 曹新波, 焦洪桥, 王军, 王勇, 袁玉龙, 陈四仿, 马文瑞, 黄文 申请人:中国寰球工程公司, 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