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基乙炔生产的反应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6205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乙烯基乙炔生产的反应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乙烯基乙炔生产,具体为一种乙烯基乙炔生产的反应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节能减排是当前社会面临的紧要课题,在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如何减少对各种能源如地下水、电力、煤等的消耗是当今社会的发展方向。氯丁橡胶是合成橡胶中的一种产量较小、性能比较特殊的一个胶种,乙炔法生产氯丁二烯单体是将压缩乙炔气用蒸汽预热后通入二聚反应器,在二聚反应器内的氯化亚铜酸性水溶液触媒的作用下生成乙烯基乙炔,乙烯基乙炔再在氯化亚铜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氯化氢反应制得氯丁二烯。二聚反应后的反应气中含有大量的未转化的乙炔气和部分的乙烯基乙炔,还有反应生成的其它副产物如二乙烯基乙炔和高聚物等,同时还夹带有少量的触媒液滴。如图1所示,二聚反应器I的出气口与气液分离器2相连,气液分离器2的出气口与集气管3相连,集气管3的另一端与水冷塔4相连,脱氧水管5分别与气液分离器2的顶部、集气管3、水冷塔4的顶部相连,水冷塔4的顶部开有出气口 ;水冷塔4的底部固定有排水管8。工作时,从二聚反应器I反应后出来的气体进入气液分离器2中,脱氧水经与气液分离器2的顶部相连的脱氧水管5通入气液分离器2中冲洗反应气分离出的触媒液滴,气体再经集气管3进入水冷塔4中,脱氧水经与集气管3相连的脱氧水管5通入集气管3中可保证集气管3中气体的湿度,脱氧水经与水冷塔4顶部相连的脱氧水管5通入水冷塔4中对气体进行降温处理,给反应气降温后的脱氧水从排水管8作为生产废水排到污水处理车间,而降温后的反应气经水冷塔顶部的出气口排出进行后续处理。这样,乙烯基乙炔的反应气处理过程中需要对气液分离器、集气管中连续加入新鲜的脱氧水,而水冷塔处理后的脱氧水直接排走,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乙烯基乙炔生产的反应气处理需将脱氧水连续加入气液分离器、集气管中从而造成资源严重浪费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乙烯基乙炔生产的反应气
处理装置。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乙烯基乙炔生产的反应气处理装置,包括与二聚反应器的出气口相连的气液分离器、与气液分离器的出气口相连的集气管、与集气管另一端相连的水冷塔、以及固定于水冷塔顶部的脱氧水管;所述水冷塔的底部固定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与水泵的进水口相连,水泵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冷却器相连,冷却器的出水口分别通过管道与气液分离器的顶部和集气管相连。工作时,水泵将在水冷塔中给反应气降温后的脱氧水经固定于水冷塔底部的排水管抽入与水泵的出水口相连的冷却器中进行冷却,冷却后的脱氧水经管道进入气液分离器、集气管中。这样将水冷塔中排出的废弃脱氧水回流至气液分离器、集气管中重复利用,极大地节约了资源,从而节约了生产成本。[0005]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解决了现有乙烯基乙炔生产的反应气处理需将脱氧水连续加入气液分离器、集气管中从而造成资源严重浪费的问题,可广泛适用于乙炔法生产氯丁二烯单体生产过程中。

图1是现有乙烯基乙炔生产的反应气处理装置。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_ 二聚反应器;2_气液分离器;3_集气管;4_水冷塔;5_脱氧水管;6_水泵;7-冷却器;8-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乙烯基乙炔生产的反应气处理装置,包括与二聚反应器I的出气口相连的气液分离器2、与气液分离器的出气口相连的集气管3、与集气管3另一端相连的水冷塔4、以及固定于水冷塔4顶部的脱氧水管5 ;所述水冷塔4的底部固定有排水管8 ;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8的另一端与水泵6的进水口相连,水泵6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冷却器7相连,冷却器7的出水口分别通过管道与气液分离器2的顶部和集气管3相连。
权利要求1.乙烯基乙炔生产的反应气处理装置,包括与二聚反应器(I)的出气口相连的气液分离器(2)、与气液分离器的出气口相连的集气管(3)、与集气管(3)另一端相连的水冷塔(4)、以及固定于水冷塔(4)顶部的脱氧水管(5);水冷塔(4)的顶部开有出气口 ;所述水冷塔(4)的底部固定有排水管(8);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8)的另一端与水泵(6)的进水口相连,水泵(6)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冷却器(7)相连,冷却器(7)的出水口分别通过管道与气液分离器(2)的顶部和集气管(3)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乙烯基乙炔生产,具体为一种乙烯基乙炔生产的反应气处理装置,解决了现有乙烯基乙炔生产的反应气处理需将脱氧水连续加入气液分离器、集气管中从而造成资源严重浪费的问题。乙烯基乙炔生产的反应气处理装置,包括与二聚反应器的出气口相连的气液分离器、与气液分离器的出气口相连的集气管、与集气管另一端相连的水冷塔、以及固定于水冷塔顶部的脱氧水管;所述水冷塔的底部固定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与水泵的进水口相连,水泵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冷却器相连,冷却器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气液分离器的顶部、集气管相连。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可广泛适用于乙炔法生产氯丁二烯单体生产过程中。
文档编号C07C11/30GK202968424SQ20122069771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7日
发明者弓胜利, 陈太, 王强 申请人:山西合成橡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