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1496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微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孔膜材料,特别是一种隔离病毒用防护服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防水透气膜具有广泛的用途,特别是在防护用特种服装方面更具有优势,例如制成潜水服、登山服、体育运动服等,不仅质量轻,而且保温、透气;制成尿布、失禁用品、绷带等卫生用品,既防水又透气;当膜的孔隙小于细菌、病毒的尺寸时,可以阻隔细菌、病毒,起到防护作用,如果膜中含有杀菌、杀毒物质时,膜不仅阻隔细菌、病毒,而且可以杀菌、杀毒。
目前,用作细菌、病毒防护服的主要是一些橡胶类膜,这类防护服虽然能够阻隔细菌、病毒,但透气性差,特别是天气炎热时,穿戴后不一会儿就会汗流浃背,影响工作,如果长时间穿用这种防护服,会出现胸闷、大量出汗甚至虚脱。而透气的防护服,不论是使用膜还是织物,一般孔隙大于细菌、病毒的尺寸,阻隔作用较差。因此,研制出轻便、透湿、透气、阻隔性能好且又具有抗菌/抗病毒功能的防护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国外对微孔膜的研究始于六十年代,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申请了几百项微孔膜技术专利,如溶剂/非溶剂技术、高沸点有机液体技术、发泡技术、填料破碎技术、萃取固体填料技术、拉伸技术等。每项技术各有其特点,同时也有不足。制备的膜在微孔的尺寸、数量和分布上也有差异。这些技术中又以拉伸技术更为普遍。
天津纺织工学院对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微孔膜进行了研究,采用溶液成膜法研制出孔径在0.1~0.22μm的微孔膜。西南师范大学采用干法涂层工艺制备了PU微孔膜,孔径在1.0~30μm之间。国内还有一些科研院所及企业对聚四氟乙烯微孔膜进行了研究,制得了孔径为微米级的微孔膜。
CN1203610公开了一种含填料的PTFE(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制品,该制品中填料含量为5-50%,填料为氧化物,主要是氧化钛。由PTFE和氧化物组成的上述微孔制品的制造方法是首先制成薄膜带,然后进行拉伸制成微孔膜。该专利的特点是微孔膜耐磨性好、耐紫外线照射、耐热高,主要用作精细过滤网。相似的专利还有EPA-0463106、USP4153661、USP4194040,上述发明主要内容是在PTFE中加入25%以上的粒径为1-100μm的填料,混合后制成片材,进行拉伸,最后得到PTFE拉伸膜。
CN1041167A公开了一种柔性微孔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将α-烯烃的聚合物或共聚物与60-70%粒径为10-15μm的无机填料及加工助剂熔触混合,然后进行双轴拉伸制成微孔膜,该膜主要用于手巾、床单和医院工作服。相似的发明还有CN1014794B、USP3903234、USP498372以及EP-A-272026等。所述专利均披露了用聚烯烃或其共聚物及助剂混合、拉伸制成微孔膜的方法,这此微孔膜主要用于手巾、卫生餐巾及防漏片等。
上述专利不论是采用PTFE还是烯烃聚合物,最大的缺陷是所得微孔制品中孔的大小不能精确地控制,各部分孔的大小分布不均匀,进一步表现为同一制品中不同部分的膜透气量、透湿量、耐水压的大小以及拉伸强度相差较大,即不均匀性较大。特别是由于孔隙尺寸较大,一般孔隙直径在1.5μm,这种微孔膜虽然可用作一般防水透气的服装,但由于孔隙直径大于一般细菌0.3μm的尺寸,更大于诸如“SARS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冠状病毒)”80-150nm和流感病毒30nm的尺寸,而且其微孔的长度较短,对细菌、病毒的防护作用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提供一种微孔尺寸小且分布均匀,阻隔作用强且具有杀菌、杀毒作用,透气和透湿性均匀,耐水压高,拉伸强度高的微孔膜,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是提供上述微孔膜材料制作的防护服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微孔膜及其防护服的的用途。
本发明所述的微孔膜的材质的组分和重量百分比含量包括合成树脂10-50wt%,热塑性弹体(TPE)3-35wt%,无机物粉体35-60wt%,润滑剂5-20wt%,抗菌剂0-8wt%。
所述无机物粉体是纳米级无机物粉体和/或具有纳米级微孔结构的非纳米级无机物粉体,粒径为5nm~45μm;纳米级无机物粉体选自纳米级碳酸钙、纳米级硫酸钡、纳米级硫酸钙、纳米级硅藻土、纳米级氧化镁、纳米级二氧化硅、纳米级二氧化钛、纳米级陶土、纳米级滑石粉或纳米级高岭土中的一种或其多种;所述具有纳米级微孔结构的非纳米级无机物粉体选自碳酸钙、硫酸钡、硫酸钙、硅藻土、氧化镁、二氧化硅、二氧化钛、陶土、云母、高岭土、硅灰石、白云石和木素粉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本发明的防水透气微孔膜中,纳米级无机物粉体和/或具有纳米级微孔结构的非纳米级无机物粉体作为填充物加入,用量为35-60重量%。纳米级无机物粒径一般为5-100nm,较好是10-80nm,最好为10~60nm的纳米级粉体。具有纳米级微孔结构的非纳米级无机物粉体的粒径一般为1-45μm,较好是5-20μm,且具有纳米级微孔骨架结构。纳米级无机物粉体和/或具有纳米级微孔结构的非纳米级无机物粉体的加入量若不到35重量%,则孔率低;若超出60重量%,则拉伸强度低,耐撕裂性差,柔性差。纳米级无机物粉体和具有纳米级微孔结构的非纳米级无机物粉体的主要区别在于纳米级无机物粉体具有更小的微孔,作为填料加入后不仅能提高物料的流动性和加工性,而且能提高产品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抗氧化性能;具有纳米级微孔结构的非纳米级无机物粉体尽管具有纳米级微孔结构,但尺寸较前者大,粒径及微孔大小分布较宽,颗粒之间的吸附作用较小,因而所制得的产品与纳米级无机物粉体所得产品相比,较易拉伸且强度相对较低。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上述两种无机物粉体组合使用,通过控制它们的比例可以控制产品的微孔尺寸及其分布,从而控制所得产品的机械性能、加工性能和抗氧化性能。本发明使用纳米级无机物粉体或者具有纳米级微孔结构的非纳米级粉体作为填料,因此确保是一种微孔直径小于50nm的纳米微孔材料,可以阻隔较小尺寸的病毒、细菌,如尺寸在80-150nm的“SARS病毒”、30nm的流感病毒。这种微孔材料也可以通过拉伸形成孔径为数百纳米的透气透湿膜,用作潜水服、登山服、防寒服等、尿布、失禁用品、绷带等卫生用品的制作。
所述及的合成树脂包括聚烯烃、聚酯、聚氨脂或尼龙中的一种;优选是聚乙烯、聚偏氟乙烯、聚四氟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醇酯、热塑性聚氨酯、尼龙6或尼龙66;特别优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所述材料中,聚烯烃树脂特别适合于制成耐水压高、透气、透湿的微孔膜,该膜可用于阻隔病毒用防护服、卫生床单、防漏用品、帐篷、服装(例如风衣、体育休闲服、登山服、潜水服、防化服)等,亦可用来替代现用的PVC人造革和PU合成革;聚氯乙烯和聚氨酯特别适合于制成人造皮革,用于汽车内饰,箱包、鞋等;尼龙和聚酯特别适合于制成透气膜,用于帐篷、手巾、绷带等。
所述及的TPE包括聚烯烃类热塑性弹体、热塑性聚氨酯,优选是聚烯烃类热塑性弹体,如Uniroyal公司的TPR系列产品、Dupont公司Somel系列产品、Goodrich公司Telcal系列产品、Hercules公司Profax系列产品。TPE的加入将改善微孔膜的拉伸强度、拉伸伸长率、柔性、质感及服装加工性。加入量若不到3重量%,微孔膜拉伸强度较高,但拉伸伸长率较低,柔性、质感及服装加工性较差;若超出35重量%,则拉伸强度低,耐撕裂性差。
所述及的抗菌剂选自10,10-双吩噁吡醚、双(8-羟基)喹啉化铜、三丁基锡衍生物、N-(三氯代甲硫基)邻苯二甲酰亚胺、二苯锑-2-乙基己酸酯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加入上述防菌剂能够有效的抑制细菌、真菌等的生长。
所述及的润滑剂选自甲苯磺酰胺、氯化聚乙烯、氯化石蜡、矿物油、聚乙烯蜡等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用量为5-20重量%,以合成树脂、TPE和无机物粉体的总重量计。加入量少将影响微孔膜的加工工艺性和膜的均匀性,加入量多将影响微孔膜的强度和稳定性。
按照本发明,所述的材质中还包括0-20重量%助剂,所述助剂较好是包括紫外线吸收剂、稳定剂和着色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更好是选自氧化锌、硬脂酸盐、二-正辛基硫醇盐、二氧化钛、及不同颜色的颜料或色母粒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紫外线吸收剂包括但不限于2-(2′-羟苯基)苯并三唑、氧化锌、氧化钛,用量一般为0.5-10重量%,以合成树脂、TPE和无机物粉体的总重量计。稳定剂包括但不限于硬脂酸铅、硬脂酸钙、二-正辛基硫醇盐等,用量为0.5-5重量%。着色剂包括但不限于二氧化钛、炭黑和其它不同颜色的无机颜料以及色母粒,用量可根据要求确定。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所说的微孔膜与织物的复合物,即将上述的微孔膜与无纺布、纱布、丝绸等织物相互粘合复合,获得一种复合物。
本发明的微孔膜的性能与制备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制备方法包括合成树脂、TPE、抗菌剂、无机物粉体、润滑剂和助剂的混合,采用挤出压延法、挤出压延拉伸法、流延法、流延拉伸法或吹塑法制膜和在溶剂中萃取成孔的步骤。
用上述不同的方法使得微孔膜的厚度、孔径、孔率、透气(湿)性、耐水压可以在较宽的范围内加以调整控制。
按照本发明,如果需要制备厚度为0.07~0.10mm、体积孔率为60-85%的微孔膜,则可采用挤出压延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将基料在挤出机中塑化挤出,挤出温度控制在100-300℃,挤出的物料经三辊或四辊压延机压制成要求厚度的膜,三辊或四辊压延机滚筒温度控制在40-160℃,然后将膜置于溶剂中成孔,成孔温度为25-130℃,成孔时间为5-30min,最后进行干燥,打卷,即获得成品;按照本发明,如果需要制备厚度为0.02~0.05mm、体积孔率为80~85%的微孔膜,可采用吹塑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将基料在挤出机中塑化挤出,挤出温度控制在100-300℃,进行吹塑,获得厚度为0.02~0.05mm的膜,然后将膜置于溶剂中成孔,成孔温度为25-130℃,成孔时间为2-10min,最后进行干燥,打卷,即获得成品;按照本发明,如果需要制备为厚度在0.05-0.10mm、体积孔率为65~85%的微孔膜,既可采用吹塑法,又可采用挤出压延拉伸法、流延法、流延拉伸法。所述及的挤出压延拉伸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基料在挤出机中塑化挤出,挤出温度控制在100-300℃,挤出的物料经三辊或四辊压延机压制成厚度0.15-0.35mm膜,三辊或四辊压延机滚筒温度控制在40-170℃,然后将膜置于溶剂中成孔,成孔温度为25-130℃,成孔时间为5-30min,然后在进行拉伸,拉伸温度在50-160℃,拉伸2-10倍,即获得符合要求厚度的微孔膜;所述及的流延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基料在流延机中塑化流延成要求厚度的膜,流延温度控制在100-250℃,然后将膜置于溶剂中成孔,成孔温度为25-130℃,成孔时间为5-30min,最后进行干燥,打卷,即获得成品;所述及的流延拉伸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基料在流延机中塑化流延成厚度0.10-0.20mm膜,流延温度控制在100-250℃,然后将膜置于溶剂中成孔,成孔温度为25-130℃,成孔时间为5-30min,然后在进行拉伸,拉伸温度在50-160℃,拉伸2-10倍,制成要求厚度的微孔膜。
所述及的溶剂包括乙醇、丁醇、丙酮、醋酸乙酯、甲苯、环己烷、三氯乙烷、二氯乙烷、三氯乙烯、正己烷、甲酰胺、二甲苯、二氯乙烯、四氯化碳、丁酮、苯、十氢萘、甲酚、汽油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纳米级无机物粉体和/或具有纳米级微孔结构的非纳米级无机物粉体都具有微孔骨架结构,填充到合成树脂中仍保持这种结构,而基料被吸附微孔之中,将所制得的膜置于溶剂中时,溶剂将萃取出吸附到微孔中的液态物质,从而使粉体微孔保留下来成为孔隙。
本发明的微孔膜可用于制备医用病毒防护服、潜水服、登山服、体育运动服、尿布、失禁用品或绷带等,不仅能防护病毒包括小尺寸的SARS病毒、流感病毒的侵蚀,而且具有防水透气透湿性,不仅质量轻,而且保温、透气。可将本发明的微孔膜,尤其是厚度大于0.12mm的微孔膜直接缝纫、胶粘或热压焊接制备,或将上述微孔膜与织物复合后缝纫或胶粘或热压焊接制备。
由上述公开的技术方案可见,本发明的微孔膜厚度在0.02-0.15毫米范围内可调,孔径为30-500nm(经过拉伸,孔径可以达到500nm),孔率为50-90%,微孔的大小及分布均匀,能够阻隔尺寸在60nm以上的细菌、病毒且具有杀菌、杀毒作用,可以有效的防护SARS病毒,采用GB19082-2003标准进行测试,对“SARS”病毒为100%阻隔,透气性和透湿性均匀,采用GB/T5453-1997和GB/T12704-1991标准进行测试,膜的透气量在0.5cm3/cm2以上,透湿性在5000g/m2.d以上,耐水压在5m水柱以上,透气性和透湿性均匀,静水压大于5mH2O,拉伸强度大于10MPa。由此可见,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微孔膜具有十分优异的性能,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图1为挤出压延法制备的薄膜的电镜照片。
图2为吹塑法制备的薄膜的电镜照片。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1)挤出压延法将表1所列各组分在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然后用挤出机(国产,TP-35)中于180℃挤出塑化,用压延机(三辊压延机)于70℃压制成厚度为0.12毫米的片状卷材。然后,将膜用二甲苯于70℃清洗25分钟,最后进行干燥,打卷。制成体积孔隙率为55%、平均孔隙直径为30nm的微孔膜。其电镜照片如图1。
(2)吹塑法将表所列各组分在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然后用挤出机(国产,TP-35)中于200℃挤出塑化,然后用吹塑机进行吹塑,厚度控制在0.05mm,然后,用二甲苯于70℃清洗8分钟,最后进行干燥,打卷。制成体积孔隙率为85%、平均孔隙直径为80nm的微孔膜。其电镜照片如图2。
上述微孔膜具有优良的抗菌性,用挤出压延法制作的膜透湿量大于3500g/m2.d,耐水压8m水柱,用吹塑法制作的膜透湿量大于5000g/m2·d,耐水压在5m水柱;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微孔的大小较为一致且分布均匀。
将上述微孔膜与聚丙烯无纺布复合,制成防护服,对“SARS病毒”和流感病毒具有优异的阻隔作用;上述复合膜作为内衬可以制作防寒服、登山服等,具有良好的防寒、透气透湿性。采用GB/T5453-1997标准方法测试,挤出法制得的产品透湿量为2800g/m2·d(请提供具体的试验数据);上述复合膜可以作为内衬制作防水透气的医用床单、防漏卫生品和户外帐篷等。
实施例2将表所列各组分在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然后用挤出机(国产,TP-35)中于180℃挤出塑化,用压延机(三辊压延机)于150℃压制成厚度为0.2毫米的片状卷材。然后,用正己烷于50℃清洗10分钟,最后进行干燥,打卷。制成体积孔隙率为40%、平均孔隙直径为30nm的微孔膜。接着,用拉伸机对上述微孔膜进行双轴拉伸,拉伸倍率为5倍,制得厚度为0.07mm、体积孔率为80%,孔径是150nm微孔膜。
上述微孔膜具有优良的抗菌性,该膜柔性好、弹性高、手感平滑,透湿量大于5000g/m2·d,耐水压6m水柱;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微孔的大小较为一致且分布均匀。
将上述微孔膜与聚丙烯无纺布复合,制成防护服,对“SARS病毒”具有良好的阻隔作用,采用GB19082-2003标准进行测试,对“SARS”病毒和流感病毒均为100%阻隔;上述复合膜作为内衬可以制作防寒服、登山服等,具有良好的防寒、透气透湿性;上述复合膜可以作为内衬制作防水透气的医用床单、防漏卫生品和户外帐篷等。
实施例3(1)流延法将表所列各组分在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然后在230℃下塑化,经流延机流延成厚度0.07mm膜,用甲苯于60℃清洗20分钟,最后进行干燥,打卷。制成体积孔隙率为80%、平均孔隙直径为60nm的微孔膜。
(2)流延拉伸法将表1所列各组分在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然后在220℃下塑化,经流延机流延成厚度0.15mm膜,用甲苯于60℃清洗20分钟,最后进行干燥,打卷。制成体积孔隙率为50%、平均孔隙直径为50nm的微孔膜。接着,用拉伸机对上述微孔膜进行双轴拉伸,拉伸倍率为7倍,制得厚度为0.06mm、体积孔率为80%,孔径是200nm微孔膜。
上述微孔膜具有优良的抗菌性,该膜弹性高、手感平滑,采用GB/T5453-1997标准方法测试,透湿量大于5000g/m2·d,耐水压大于5m水柱;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微孔的大小较为一致且分布均匀。
将上述微孔膜与聚丙烯无纺布复合,制成防护服,对常规病毒具有优良的阻隔作用,对“SARS病毒”也具有良好的阻隔作用(请提供具体的试验数据);上述复合膜作为内衬可以制作防寒服、登山服等,具有良好的防寒、透气透湿性;上述复合膜可以作为内衬制作防水透气的医用床单、防漏卫生品和户外帐篷等。
实施例4挤出压延法将表所列各组分在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然后用挤出机(国产,TP-35)中于190℃挤出塑化,用压延机(三辊压延机)于100-℃压制成厚度为0.20毫米的片状卷材。然后,用四氯化碳于90℃清洗15分钟,最后进行干燥,打卷。制成体积孔隙率为55%、平均孔隙直径为20nm的微孔膜。
上述微孔膜具有优良的抗菌性,该膜弹性高、柔性好、手感平滑,透湿量大于3500g/m2·d,耐水压7m水柱;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微孔的大小较为一致且分布均匀。
将上述微孔膜与聚丙烯无纺布复合,可作为防水透气透湿人造革,替代人造革的用途。
实施例5将表所列各组分在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然后用挤出机(国产,TP-35)中于280℃挤出塑化,用压延机(三辊压延机)于150℃压制成厚度为0.3毫米的片状卷材。然后,用三氯乙烯于80℃清洗20分钟,最后进行干燥,打卷。制成体积孔隙率为40%、平均孔隙直径为30nm的微孔膜。接着,用拉伸机对上述微孔膜进行双轴拉伸,拉伸倍率为10倍,制得厚度为0.06mm、体积孔率为80%,孔径是250nm微孔膜。
上述微孔膜具有优良的抗菌性,该膜手感平滑,透湿量大于5500g/m2·d,耐水压在5m水柱;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微孔的大小较为一致且分布均匀。
将上述微孔膜与聚酯无纺布复合,制成防护服,对对常规病毒具有优良的阻隔作用;上述复合膜作为内衬可以制作防寒服、登山服等,具有良好的防寒、透气透湿性;上述复合膜可以作为内衬制作防水透气的医用绷带、防漏卫生品和户外帐篷等。
表1


注表1中所示数据为用量,以重量份计。
权利要求
1.一种微孔膜,其特征在于,材质的组分和重量百分比含量包括合成树脂10-50wt%,热塑性弹体3-35wt%,无机物粉体15-70wt%,润滑剂5-20wt%,抗菌剂0-8wt%,所述及的无机物粉体包括纳米级无机物粉体和/或具有纳米级微孔结构的非纳米级无机物粉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孔膜,其特征在于,无机物粉体粒径为5nm~45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孔膜,其特征在于,纳米级无机物粉体选自纳米级碳酸钙、纳米级硫酸钡、纳米级硫酸钙、纳米级硅藻土、纳米级氧化镁、纳米级二氧化硅、纳米级二氧化钛、纳米级陶土、纳米级滑石粉或纳米级高岭土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所述具有纳米级微孔结构的非纳米级无机物粉体选自碳酸钙、硫酸钡、硫酸钙、硅藻土、氧化镁、二氧化硅、二氧化钛、陶土、云母、高岭土、硅灰石、白云石和木素粉中的一种或者一种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及的合成树脂包括聚烯烃、聚酯、聚氨脂或尼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孔膜,其特征在于,合成树脂包括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偏氟乙烯、聚四氟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醇酯、热塑性聚氨酯、尼龙6或尼龙6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孔膜,其特征在于,合成树脂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及的热塑性弹体包括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或热塑性聚氨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及的抗菌剂选自10,10-双吩噁吡醚、双(8-羟基)喹啉化铜、三丁基锡衍生物、N-(三氯代甲硫基)邻苯二甲酰亚胺、二苯锑-2-乙基己酸酯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及的润滑剂选自甲苯磺酰胺、氯化聚乙烯、氯化石蜡、矿物油、聚乙烯蜡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孔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重量百分比为0-20%的助剂,所述助剂包括紫外线吸收剂、稳定剂和着色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微孔膜,其特征在于,助剂选自氧化锌、硬脂酸盐、二-正辛基硫醇盐、二氧化钛、及不同颜色的颜料或色母粒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12.一种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微孔膜与织物的复合物。
13.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微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合成树脂、TPE、抗菌剂、无机物粉体、润滑剂和助剂的混合,采用挤出压延法、挤出压延拉伸法、流延法、流延拉伸法或吹塑法制膜和在溶剂中萃取成孔的步骤。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微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及的溶剂包括乙醇、丁醇、丙酮、醋酸乙酯、甲苯、环己烷、三氯乙烷、二氯乙烷、三氯乙烯、四氯化碳、正己烷、甲酰胺、二甲苯、二氯乙烯、丁酮、苯、十氢萘、甲酚、汽油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微孔膜或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复合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医用病毒防护服、潜水服、登山服、体育运动服、尿布、失禁用品或绷带。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组分和含量包括合成树脂10-50wt%,热塑性弹体3-35wt%,无机物粉体35-60wt%,润滑剂5-20wt%,抗菌剂0-8wt%,无机物粉体包括纳米级无机物粉体和/或具有纳米级微孔结构的非纳米级无机物粉体。制备方法包括物料的混合,制膜和在溶剂中萃取成孔的步骤。可用于制备医用病毒防护服、潜水服、登山服、体育运动服、尿布、失禁用品或绷带等,能防护病毒包括小尺寸的SARS病毒、流感病毒的侵蚀,不仅质量轻,而且保温、透气。膜的透气量在0.5cm
文档编号C08J5/18GK1552757SQ0312890
公开日2004年12月8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28日
发明者杨桂生, 孙学礼 申请人:上海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