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胶乳改性沥青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9406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丁苯胶乳改性沥青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丁苯胶乳改性沥青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沥青被广泛用于修建沥青混凝土道路,沥青混凝土道路有很多优点,但沥青在高温时容易老化、在低温时容易收缩裂缝,沥青混凝土道路的使用寿命一般较短,而且维修费用很大。丁苯胶乳改性沥青是新开发的一种改性沥青,它除具有一般沥青的优点而外,还具有耐高温、抗低温等优点。用丁苯胶乳改性沥青代替沥青所修建的沥青混凝土道路,它的使用寿命会大大提高、维修费用会大大下降。但目前还没有一种丁苯胶乳改性沥青生产设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为生产丁苯橡胶改性沥青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可连续生产、质量好、不污染环境、劳动强度低的丁苯胶乳改性沥青生产设备。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壳体内的一侧设置有入口A穿插出壳体外、出口通过管道与混合管相联通的沥青泵,乳液泵的入口B穿插出壳体外、出口通过管道与混合管相联通,压力表设置在混合管的出口管道上,加压阀的一端与混合管相联通、另一端与过热器的入口管相联通,过热器的出口管与脱汽室相联通。
本实用新型的过热器为在罐体的上端设置有上盖、下端设置有下盖,在罐体内设与设置在罐体上导热油进口管和导热油出口管相联通的竖管,在上盖上设置与罐体内相联通且设置有测温仪的混合物出口管,在下盖的下端设置有与罐体内相联通的混合物入口管。本实用新型的脱汽室为在脱汽室壳体内上部设置有蒸发床和排气机构、下部设内设置有加热器械的油池,在脱汽室壳体内蒸发床上面设置有与喷头相联接的喷洒管,在脱汽室壳体上设置有通过管道与脱汽室壳体内油池相联通的开关或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蒸发床为一平板结构,蒸发床平面与水平面的正向成5°~25°的倾斜角度。
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生产效率高、可连续生产、劳动强度低、不污染环境、产品成本低等优点,可作为丁苯胶乳改性沥青的生产设备。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过热器4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脱汽室5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在图1中,本实施例的丁苯胶乳改性沥青生产设备由沥青泵1、混合管2、加压阀3、过热器4、脱汽室5、压力表6、乳液泵7、壳体8联接构成。在壳体8内的左侧安装有沥青泵1,沥青泵1的入口A穿插出壳体8左端外、出口通过管道与混合管2相联通,乳液泵7的入口B穿插出壳体8左端外、出口通过管道与混合管2相联通,沥青泵1通过入口A将热沥青吸入,并送进混合管2内,同时,乳液泵7通过入口B将丁苯胶乳吸入,也送进混合管2内。沥青泵1和乳液泵7为容积泵,通过电气控制系统进行控制,沥青与丁苯胶乳按配比关系进入混合管2内,在混合管2内流动过程中自动混合。压力表6安装在混合管2的出口管道上,加压阀3的一端与混合管2相联通、另一端与过热器4的入口管相联接,过热器4的出口管与脱汽室5相联通。混合管2中的压力由加压阀3进行调节,其压力值可由压力表6显示,经加压后的沥青与丁苯胶乳的混合物进入过热器4内加温。
在图2中,本实施例的过热器4由下盖4-1、竖管4-2、导热油出口管4-3、上盖4-4、测温仪4-5、混合物出口管4-6、罐体4-7、导热油进口管4-8、混合物入口管4-9联接构成。在罐体4-7的上端通过螺纹紧固联接件固定联接有上盖4-4、下端焊接联接有下盖4-1,在罐体4-7内的轴线方向上安装有竖管4-2,竖管4-2的上端与安装在罐体4-7上的导热油出口管4-3相联通、下端与导热油进口管4-8相联通。在上盖4-4的上端用螺纹紧固联接件联接有与罐体4-7内相联通的混合物出口管4-6,在混合物出口管4-6上安装有测温仪4-5,测温仪4-5用于测试从混合物出口管4-6流出的丁苯胶乳与沥青的混合物的温度,在下盖4-1的下端用螺纹紧固联接件联接有与罐体4-7内相联通的混合物入口管4-9。高温导热油由导热油进口管4-8进入,流经竖管4-2内,从导热油出口管4-3流出到加热炉。丁苯胶乳与沥青的混合物从混合物入口管4-9进入罐体4-7内,流经一根竖管4-2与相邻一根竖管4-2之间的间隙,进行热交换,对丁苯胶乳与沥青的混合物进行加温,经过加温后的丁苯胶乳与沥青的混合物从混合物出口管4-6流出进入脱汽室5。
本实施例的脱汽室5由脱汽室壳体5-1、蒸发床5-2、引风机5-3、喷头5-4、喷管5-5、油池5-6、加热管5-7、阀门5-8联接构成。在脱汽室壳体5-1内的上部安装有蒸发床5-2,蒸发床5-2是一个平板结构,中空,便于热介质对其加热,蒸发床5-2用钢管焊接制成,也可用钢板或其它型钢焊接制成,蒸发床5-2所在的平面与水平面的正向成15°的倾斜角度,便于蒸发介质的定向流动。在脱汽室壳体5-1内的上部右侧安装有喷管5-5,喷管5-5的一端伸出脱汽室壳体5-1外、另一端通过螺纹联接有喷头5-4,在脱汽室壳体5-1的顶部安装有引风机5-3,引风机5-3用于将脱水和脱汽后的水蒸汽排出到脱汽室壳体5-1外。脱汽室壳体5-1内的下部为油池5-6,油池5-6用于储存脱汽(水)后的成品丁苯胶乳改性沥青,在油池5-6内还设置有加热管5-7,对油池5-6内的丁苯胶乳改性沥青进行加热,以便于保持成品丁苯胶乳改性沥青的高温状态。在脱汽室壳体5-1的左侧下安装有阀门5-8,阀门5-8与油池5-6相联通。从过热器4排出的丁苯胶乳与沥青的混合物从喷管5-5进入,然后从喷头5-4向下喷出,导热油一路进入蒸发床5-2、另一路进入加热管5-7对喷洒到脱汽室壳体5-1内的丁苯胶乳与沥青混合物进行加温,使丁苯胶乳与沥青混合物中的水份进行蒸发,蒸发出来的水蒸汽从引风机5-3排出脱汽室壳体5-1外,丁苯胶乳改性沥青停留在油池5-6内,使用时可将丁苯胶乳改性沥青从阀门5-8放出。
实施例2在本实施例中,蒸发床5-2所在的平面与水平面的正向成5°的倾斜角度。其它零部件以及零部件的联接关系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在本实施例中,蒸发床5-2所在的平面与水平面的正向成25°的倾斜角度。其它零部件以及零部件的联接关系与实施例1相同。
权利要求1.一种丁苯胶乳改性沥青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壳体[8]内的一侧设置有入口A穿插出壳体[8]外、出口通过管道与混合管[2]相联通的沥青泵[1],乳液泵[7]的入口B穿插出壳体[8]外、出口通过管道与混合管[2]相联通,压力表[6]设置在混合管[2]的出口管道上,加压阀[3]的一端与混合管[2]相联通、另一端与过热器[4]的入口管相联通,过热器[4]的出口管与脱汽室[5]相联通。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丁苯胶乳改性沥青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过热器[4]为在罐体[4-7]的上端设置有上盖[4-4]、下端设置有下盖[4-1],在罐体[4-7]内设与设置在罐体[4-7]上导热油进口管[4-8]和导热油出口管[4-3]相联通的竖管[4-2],在上盖[4-4]上设置与罐体[4-7]内相联通且设置有测温仪[4-5]的混合物出口管[4-6],在下盖[4-1]的下端设置有与罐体[4-7]内相联通的混合物入口管[4-9];所述的脱汽室[5]为在脱汽室壳体[5-1]内上部设置有蒸发床[5-2]和排气机构、下部设内设置有加热器械的油池[5-6],在脱汽室壳体[5-1]内蒸发床[5-2]上面设置有与喷头[5-4]相联接的喷洒管[5-5],在脱汽室壳体[5-1]上设置有通过管道与脱汽室壳体[5-1]内油池[5-6]相联通的开关或阀门[5-8]。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丁苯胶乳改性沥青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蒸发床[5-2]为一平板结构,蒸发床[5-2]平面与水平面的正向成5°~25°的倾斜角度。
专利摘要一种丁苯胶乳改性沥青生产设备,在壳体内的一侧设置有入口A穿插出壳体外、出口通过管道与混合管相联通的沥青泵,乳液泵的入口B穿插出壳体外、出口通过管道与混合管相联通,压力表设置在混合管的出口管道上,加压阀的一端与混合管相联通、另一端与过热器的入口管相联通,过热器的出口管与脱汽室相联通。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生产效率高、可连续生产、劳动强度低、不污染环境、产品成本低等优点,可作为丁苯胶乳改性沥青的生产设备。
文档编号C08L95/00GK2680668SQ20032012630
公开日2005年2月23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29日
发明者李太杰 申请人:西安达刚公路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