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磁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0265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复合磁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子交换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更具体的说,本 发明涉及一种复合磁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从20世纪30年代酚醛型离子交换树脂发明以来,历经70多年的发展, 离子交换树脂的种类不断增加,性能不断改善,应用领域也得到了极大的拓 宽。在离子交换树脂的发展过程中,磁性树脂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以期用 以解决粉状树脂在沉降、分离和再生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自上世纪70年代磁性粉状树脂首次合成以来,我国以及其他许多国家对 磁性树脂进行了相应的研究,研究范围涉及各类磁性高分子材料,如环氧基 磁性离子交换树脂、纤维素基磁性离子交换树脂、铁磁性脲醛树脂、聚乙烯 撑亚胺磁性树脂、聚丙烯酸和聚丙烯胺系列磁性树脂、苯乙烯型磁性离子交 换树脂等。
现有技术中,制备磁性离子交换树脂的方法主要是用聚合物粘稠溶液与 磁性材料混合,经分散、交联制成球状磁性树脂。此外,也可以用单体或预 聚体在磁性粉体表面聚合成形获得磁性树脂。以上述方法得到的磁性树脂普 遍存在着耐酸、碱性能差的问题。CN 1680469 A公开了一种核壳结构的磁性 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方法,其利用石蜡、沥青或者硬脂酸包覆纳米级磁性微 粒制成磁核,再将纳米或微米级活性树脂粉末粘附在磁核外部制成壳层。这 种方法可以较好的调整磁性粒子于包埋材料的比例,并且可以在温和的条件 下对包埋材料进行活化改性,而不影响树脂的磁性。
目前所报道的磁性树脂材料主要应用于金属富集、污水处理、生物化学、 医疗药物等领域,其在工业上得到的最大应用是净化水中有机分子。迄今为 止,尚无将磁性树脂用做催化剂进行化工生产的报道,这主要是由于在对树脂的进一步处理过程中,如磺化或者酸化处理过程,苛刻的反应条件往往会 使磁性粒子受到影响,最终导致磁性消失。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复合磁性阳离 子交换树脂,该树脂经磺化、水解、碱洗、酸化等处理过程后,仍能保持较 强的磁性。
本发明所提供的复合磁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由外层的大孔阳离子交换树脂 和包埋在内的一个或多个磁核组成,大孔阳离子交换树脂与磁核的重量比为
0. 4 10:1;所说的磁核由凝胶型树脂和包埋在其中的一个或多个磁性微粒组 成,凝胶型树脂与磁性微粒的重量比为L2 100:l。
磁核的粒径为20 500um,优选为20 300iim。
复合磁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粒径为50 1200 ii m,优选为50 600 u m。
大孔阳离子交换树脂与磁核的重量比优选为1. 5 5:1。
凝胶型树脂与磁性微粒的重量比优选为1. 5 20:1。
所说的磁性微粒选自磁性金属、磁性合金和磁性金属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几 种,优选为Fe、 FeA和Y-Fe203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磁性金属氧化物包 括磁性金属复合氧化物,如铁氧体。磁性微粒的粒径为0.003 150um,对于 铁粉粒径优选为25 150um,更优选为25 75um;对于Y-Fe20jn FeA粒 径优选为3 50nm,更优选为10 25nm。
所说的凝胶型树脂为不含孔道、具有均相结构的树脂。本发明中的凝胶型 树脂为聚苯乙烯系树脂或聚丙烯酸酯系树脂,其交联度《60%。交联度指的是 树脂合成时,加入的交联剂占单体和交联剂总重量的百分数。
所说的大孔阳离子交换树脂为聚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或聚丙烯酸系 阳离子交换树脂,其交联度为4 40%的,优选为8 25%。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述复合磁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将单体、引发剂和交联剂混合,在60 80。C预聚后,加入占预聚液 重量1 83%的磁性微粒、表面助剂和分散剂,在60°C至95°C之间完成聚合 反应,经洗涤、干燥后得到所需磁核;
(2) 将单体、引发剂、交联剂、致孔剂和分散剂混合,在60 8(TC预聚 后,加入占单体和交联剂总重量10 250。/。的磁核,在60°C至95°C之间完成 聚合反应,经洗涤、干燥后得到磁性树脂白球,磁性树脂白球经磺化或水解 反应后得到最终产品。
步骤(1)和(2)中的单体选自苯乙烯、烷基或卤原子取代的苯乙烯、丙 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烷基或卤原子取代的苯乙烯包括对 甲基苯乙烯、对氟苯乙烯和对氯苯乙烯等。
步骤(1)和(2)所说的引发剂为过氧化物类引发剂或偶氮类引发剂,优 选过氧化苯甲酰或偶氮二异丁氰;引发剂用量为单体和交联剂总重量的0. 5 2%。
步骤(1)和(2)所说的交联剂选自二乙烯苯、二异丙烯基苯、二乙烯基 甲苯和二乙烯基二甲苯中的一种或几种。步骤(1)中,交联剂与单体的重量 比为0 1.5;步骤(2)中,交联剂的用量为单体和交联剂总重量的4 40%, 优选为8 25 %。
步骤(1)和(2)中的分散剂为水溶性高聚物的水溶液或难溶性微粉末状 无机物的悬浮液,分散剂的用量为单体和交联剂总体积的1 10倍,优选为2 4倍。水溶性高聚物选自明胶、淀粉、黄蓍胶、聚乙烯醇、聚丙烯酸盐、甲基 纤维素和羟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难溶性微粉末状无机物选自滑石粉、 膨润土、 二氧化硅、硅藻土、粘土、金属氧化物粉末、硫酸钡、硫酸钙、磷 酸钙、碳酸钡、碳酸钙和碳酸镁中的一种或几种。
步骤(1)和(2)中,分散剂优选为明胶或聚乙烯醇的水溶液,明胶水溶
6液的浓度为0. 5 2wt%,聚乙烯醇水溶液的浓度为1 3 wt%。
在制备离子交换树脂的过程中,通常还在悬浮聚合体系中加入分散助剂以
使树脂白球的粒度更加均匀。常用的分散助剂包括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钠、
皂化或铵化的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等。 步骤(1)和(2)中的聚合反应时间为2 24h,优选为6 18h。 步骤(1)和(2)中的完成聚合反应的方式优选采用阶段升温的方式,即
在限定的温度区间内,以几个温度梯度,逐步升温进行聚合反应。 步骤(1)禾B (2)中的预聚时间为5 60min。
步骤(1)中的预聚液指的是由单体、引发剂和交联剂所组成的预聚体系。 步骤(1)所说的磁性微粒选自磁性金属、磁性合金和磁性金属氧化物中 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Fe、 Fe304和Y-Fe203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磁性金 属氧化物包括磁性金属复合氧化物,如铁氧体。磁性微粒的粒径为0. 003 150 um,对于铁粉粒径优选为25 150ym,更优选为25 75ym;对于Y -Fe203 和FeA粒径优选为3 50nm,更优选为10 25nm。
步骤(1)中磁性微粒的加入量优选为预聚液重量的5 67%。 步骤(1)中的表面助剂为垸氧基钛或垸氧基硅化合物,其分子中烷氧基 的数目为3或4,垸氧基的碳数为2 4。步骤(1)中的表面助剂优选为四甲 氧基硅烷、四乙氧基硅烷、甲基三乙氧基硅垸、三乙氧基硅烷、四乙氧基钛、 四异丙氧基钛或四丁氧基钛。
步骤(1)中表面助剂的用量为磁性微粒重量的0. 1 5%,优选为0. l 1.5%。
步骤(2)中,磁核的用量优选为单体和交联剂总重量的20 67%。 步骤(2)中所说的致孔剂为醇、垸烃、汽油或白蜡等,优选为C3 C8的 脂肪醇或C6 C20的烷烃,如异丙醇、正丁醇、异丁醇、叔丁醇、仲丁醇、 异戊醇、叔戊醇、新戊醇、正戊醇、正己醇、2-乙基-l-己醇、异辛醇、正庚烷、正辛烷、异辛烷、正癸烷、十二烷、十四烷和十六烷等。
步骤(2)中,致孔剂的用量为单体、交联剂和致孔剂总重量的30 50Q/。。
本发明所提供的复合磁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可应用于金属富集、污水处理、 生物化学、医疗药物等领域,特别是本发明所提供的复合磁性强酸性阳离子 交换树脂可应用于催化领域,其可在磁稳定床、磁流化床和磁悬浮床等磁反 应器中催化烯烃叠合、烯烃醚化和烯烃水合等化学反应。
现有技术中的磁性树脂在磺化、碱洗、酸化等过程后,几乎完全丧失磁性。 本发明先用凝胶型树脂包覆磁性微粒来制备磁核,然后在磁核外层进一步包 覆大孔阳离子交换树脂,最终得到复合磁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凝胶型树脂具 有致密的内部结构,使最终产品在磺化、碱洗、酸化等一系列处理过程后,
仍可保持较高的磁强;通过控制外层大孔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条件,使最 终产品在磺化或水解后具有适合于不同用途的孔径、孔体积和酸性质。本发 明所提供的复合磁性阳离子交换树脂还可在酸性或碱性介质中再生并保持其 结构稳定性。


图1、图2为复合磁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铁粉含量为20w"/。的磁核的磁滞回线。
图4为磁核直接磺化后的磁滞回线,编号SFR-1 SFR-6分别表示铁粉含 量为12 wt%、 16 wt% 、 20wt% 、 24wtQ/Q 、 28wt%、 32wt。/o的磁核。 图5为由Fe304制备的复合磁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磁滞回线。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 10说明磁核的制备,其中所用铁粉粒径为25 75 y m;所用Fe304 粒径为10 25nm。实施例11 15说明复合磁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实施 例中所用聚乙烯醇的醇解度为77%,特性粘度为0. 99。
实施例1
将26.5ml苯乙烯、0.24g过氧化苯甲酰混合并溶解,放于75°C水浴,搅
8拌15 25min,待溶液有一定粘度倒入三口烧瓶。在三口瓶中加入8g铁粉, 加入0. lg的四丁氧基钛,机械搅拌至完全均匀。加入lwt。/。明胶水溶液80ml, 搅拌下升温至8(TC,保持2h;升温至85U保持2h;再升温至90°C,保持6h, 反应中止。反应体系冷却后出料,用蒸馏水反复清洗,自然晾干后得到磁核。
实施例2
将17. 5ml苯乙烯、9. 7ml 二乙烯苯、0. 21g过氧化苯甲酰混合并溶解, 放于8(TC水浴,搅拌15 25min,待溶液有一定粘度倒入三口烧瓶。在三口 瓶中加入8g铁粉,加入0. lg的四丁氧基钛,机械搅拌至完全均匀。加入2.5wt。/。 的聚乙烯醇水溶液80ml,搅拌下升温至82。C,保持2h;升温至86°C,保持2h; 再升温至90。C,保持5h,反应中止。反应体系冷却后出料,用蒸馏水反复清 洗,自然晾干后得到磁核。
实施例3
将17. 5ml苯乙烯、9. 7ml 二乙烯苯、0. 25g偶氮二异丁腈混合并溶解, 放于74。C水浴,搅拌15 25min,待溶液有一定粘度倒入三口烧瓶。在三口 瓶中加入8g铁粉,加入O. lg的四丁氧基钛,机械搅拌至完全均匀。加入lwt°/。 明胶水溶液70ml,搅拌下升温至80。C,保持2h;升温至86°C,保持1. 5h;再 升温至9rc,保持6h,反应中止。反应体系冷却后出料,用蒸馏水反复清洗, 自然晾干后得到磁核。
实施例4
将17. 5ml苯乙烯、9. 7ml 二乙烯苯、0. 21g过氧化苯甲酰混合并溶解, 放于78。C水浴,搅拌15 25min,待溶液有一定粘度倒入三口烧瓶。在三口 瓶中加入Fe304粉末8g,加入0.05g的四乙氧基硅,机械搅拌至完全均匀。加 入2..5wt。/。的聚乙烯醇水溶液80ml,搅拌下升温至83°C,保持1. 5h;升温至88°C,保持2h;再升温至93。C,保持6h,反应中止。反应体系冷却后出料,
用蒸馏水反复清洗,自然晾干后得到磁核。
实施例5
将17.5ml苯乙烯、9.7ml 二乙烯苯、0. 21g过氧化苯甲酰混合并溶解, 放于70。C水浴,搅拌15 25min,待溶液有一定粘度倒入三口烧瓶。在三口 瓶中加入Fe304粉末8g,加入0. lg的四丁氧基钛,机械搅拌至完全均匀。加 入2. 5wt。/。的聚乙烯醇水溶液80ml,搅拌下升温至80°C,保持2h;升温至85。C, 保持2h;再升温至95。C,保持5.5h,反应中止。反应体系冷却后出料,用蒸 馏水反复清洗,自然晾干后得到磁核。
将26.5ml苯乙烯、0.24g过氧化苯甲酰混合并溶解,放于80°C水浴,搅 拌15 25min,待溶液有一定粘度倒入三口烧瓶。在三口瓶中加入Fe304粉末 8g,加入O. lg的四丁氧基钛,机械搅拌至完全均匀。加入2.5wty。的聚乙烯醇 水溶液80ml,搅拌下在80。C保持2h;升温至85°C,保持2h;再升温至90°C, 保持6h,反应中止。反应体系冷却后出料,用蒸馏水反复清洗,自然晾干后 得到磁核。
实施例7
将26.5ml苯乙烯、0.24g过氧化苯甲酰混合并溶解,放于8(TC水浴,搅 拌15 25min,待溶液有一定粘度倒入三口烧瓶。在三口瓶中加入铁粉2. 74g, 加入0. lg的四异丙氧基钛,机械搅拌至完全均匀。加入2. 5w"/。的聚乙烯醇水 溶液80ml,搅拌下在80°C保持2h;升温至85°C,保持2h;再升温至90°C, 保持6h,反应中止。反应体系冷却后出料,用蒸馏水反复清洗,自然晾干后 得到磁核。实施例8
将26.5ml苯乙烯、0.24g过氧化苯甲酰混合并溶解,放于65。C水浴,搅 拌15 25min,待溶液有一定粘度倒入三口烧瓶。在三口瓶中加入FeA粉末 14.8g,加入0.5g的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机械搅拌至完全均匀。加入2.5wt。/。 的聚乙烯醇水溶液80ml,搅拌下升温至75。C,保持2h;升温至85°C,保持2h; 再升温至95。C,保持6h,反应中止。反应体系冷却后出料,用蒸馏水反复清 洗,自然晾干后得到磁核。
实施例9
将30ml甲基丙烯酸甲酯、0.20g过氧化苯甲酰混合并溶解,放于80。C水 浴,搅拌15 25min,待溶液有一定粘度倒入三口烧瓶。在三口瓶中加入铁粉 8g,加入0. lg的四丁氧基钛,机械搅拌至完全均匀。加入1机%明胶水溶液 80ml,搅拌下在80°C保持2. 5h;升温至85°C,保持1. 5h;再升温至90°C,保 持6h,反应中止。反应体系冷却后出料,用蒸馏水反复清洗,自然晾干后得 到磁核。
实施例10
将25ml甲基丙烯酸甲酯、5ml 二&浠苯、0. 22g过氧化苯甲酰混合并溶解, 放于75°C水浴,搅拌15 25min,待溶液有一定粘度倒入三口烧瓶。在三口 瓶中加入Fe304粉末8g,加入0.08g的四丁氧基钛,机械搅拌至完全均匀。加 入2wta/。的聚乙烯醇水溶液80ml,搅拌下在75°C保持1. 5h;升温至85°C,保 持2.5h;再升温至95。C,保持5.5h,反应中止。反应体系冷却后出料,用蒸 馏水反复清洗,自然晾干后得到磁核。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所用的磁核按照实施例2的方法制备。
将17. 5ml苯乙烯、2. 7ml 二乙烯苯、16. Oml新戊醇、0. 16g过氧化苯甲酰
ii混合搅拌均匀,放于80°C水浴,搅拌15 35min,待溶液有一定粘度倒入三 口烧瓶,加入8g粒径为100 150um的磁核,混合均匀,加入lwt。Z。明胶水溶 液80ml,机械搅拌下在80。C保持2h;升温至85°C,保持2h;再升温至90°C, 保持6h,反应中止。反应体系冷却后出料,用热水、95%乙醇溶液反复清洗, 最后用蒸馏水洗涤,过滤,80°C烘干或者晾干,得到磁性大孔树脂白球。将 其进行磺化,得到复合磁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粒径为140 300um。
实施例12
本实施例所用的磁核按照实施例4的方法制备。
将17. 5ml苯乙烯、5. 4ml 二乙烯苯、16. Oml异辛醇、0. 16g过氧化苯甲 酰混合搅拌均匀,放于75。C水浴,搅拌15 35min,待溶液有一定粘度倒入 三口烧瓶,加入3g粒径为75 120um的磁核,混合均匀,加入2. 5wt。/。的聚 乙烯醇水溶液80ml,在机械搅拌下升温至80°C,并保持2h;升温至85°C,保 持2h;再升温至90。C,保持6h,反应中止。反应体系冷却后出料,用热水、 95%乙醇溶液反复清洗,最后用蒸馏水洗涤,过滤,80。C烘干或者晾干,得到 磁性大孔树脂白球。将其进行磺化,得到复合磁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粒径为 110 250um。
实施例13
本实施例所用的磁核按照实施例10的方法制备。
将17. 5ml苯乙烯、9. 5ml 二乙烯苯、15. Oml异戊醇、0. 21g过氧化苯甲 酰混合搅拌均匀,放于80。C水浴,搅拌15 35min,待溶液有一定粘度倒入 三口烧瓶,加入8g粒径为75 120um的磁核,混合均匀,加入lwt。/o明胶溶 液80ml,机械搅拌下在80。C保持2h;升温至85°C,保持2h;再升温至90°C, 保持6h,反应中止。反应体系冷却后出料,用热水、95%乙醇溶液反复清洗,最后用蒸馏水洗涤,过滤,80°C烘干或者晾干,得到磁性大孔树脂白球。将
其进行磺化,得到复合磁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粒径为110 250nm。
实施例14
本实施例所用的磁核按照实施例8的方法制备。
将17. 5ml苯乙烯、9. 5ml 二乙烯苯、21. 7ml正庚烷、0. 21g过氧化苯甲 酰混合搅拌均匀,放于80。C水浴,搅拌15 35min,待溶液有一定粘度倒入 三口烧瓶,加入8g粒径为75 120ym的磁核,混合均匀,加入lwt。/。明胶水 溶液80ml,在机械搅拌下升温至85°C,并保持2h;升温至90°C,保持2h;再 升温至95。C,保持6h,反应中止。反应体系冷却后出料,用热水、95%乙醇溶 液反复清洗,最后在用蒸馏水洗涤,过滤,80°C烘干或者晾干,得到磁性大 孔树脂白球。将其进行磺化,得到复合磁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粒径为110 250 U m。
实施例15
本实施例所用的磁核按照实施例7的方法制备。
将17. 5ml苯乙烯、2. 7ml 二乙烯苯、13. 2ml正癸烷、0. 25g偶氮二异丁 腈混合搅拌均匀,放于80。C水浴,搅拌15 35min,待溶液有一定粘度倒入 三口烧瓶,加入16g粒径为75 120um的磁核,混合均匀,加入lwt。/。明胶水 溶液80ml,机械搅拌下在80°C保持2h;升温至85°C,保持2h;再升温至90°C, 保持6h,反应中止。反应体系冷却后出料,用热水、95%乙醇溶液反复清洗, 最后在用蒸馏水洗涤,过滤,80°C烘干或者晾干,得到磁性大孔树脂白球。 将其进行磺化,得到复合磁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粒径为110 250um。
权利要求
1. 一种复合磁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其特征在于该树脂由外层的大孔阳离子交换树脂和包埋在内的一个或多个磁核组成,大孔阳离子交换树脂与磁核的重量比为0.4~10:1;所说的磁核由凝胶型树脂和包埋在其中的一个或多个磁性微粒组成,凝胶型树脂与磁性微粒的重量比为1.2~100:1。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其特征在于磁性微粒选自磁性金属、磁 性合金和磁性金属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几种,其粒径为0.003 150um。
3. 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树脂,其特征在于磁性微粒为Fe、 Fe304和Y -FeA中的一种或几种。
4.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其特征在于凝胶型树脂为聚苯乙烯系树 脂或聚丙烯酸酯系树脂。
5.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其特征在于大孔阳离子交换树脂为聚苯 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或聚丙烯酸系阳离子交换树脂。
6.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其特征在于磁核的粒径为20 500 u m。
7.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其特征在于复合磁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 粒径为50 1200lim。
8. —种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磁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包括以下步骤(1) 将单体、引发剂和交联剂混合,在60 8(TC预聚后,加入占预聚液 重量1 83%的磁性微粒、表面助剂和分散剂,在60°C至95°C之间完成聚合 反应,经洗涤、干燥得到所需磁核;(2) 将单体、引发剂、交联剂、致孔剂和分散剂混合,在60 80。C预聚 后,加入占单体和交联剂总重量10 250%的磁核,在60°C至95°C之间完成 聚合反应,经洗涤、干燥后得到磁性树脂白球,磁性树脂白球经磺化或水解 反应后得到最终产品。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和(2)所说的单体选自苯乙烯、垸基或卤原子取代的苯乙烯、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中的 一种或几种。
10. 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和(2)所说的 交联剂选自二乙烯苯、二异丙烯基苯、二乙烯基甲苯和二乙烯基二甲苯中的 一种或几种。
11. 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交联剂与单体的重量比为0 1.5。
12. 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说的磁性微 粒选自磁性金属、磁性合金和磁性金属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几种,其粒径为 0. 003 150iim。
13. 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说的磁性微 粒为Fe、 Fe30jB Y-Fe203中的一种或几种。
14. 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说的表面助 剂为烷氧基钛或烷氧基硅化合物。
15. 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和(2)所说的 分散剂为水溶性高聚物的水溶液或难溶性微粉状无机物的悬浮液。
16. 按照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水溶性高聚物选自明胶、 聚乙烯醇、淀粉、黄蓍胶、聚丙烯酸盐、甲基纤维素和羟甲基纤维素中的一 种或几种。
17. 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说的致孔剂 为醇、烷烃、汽油或白蜡。
18. 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交联剂用 量为单体和交联剂总重量的4 40%。
19. 权利要求l所述复合磁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磁 反应器中催化烯烃叠合反应、烯烃醚化反应或烯烃水合反应。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磁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树脂由外层的大孔阳离子交换树脂和包埋在内的一个或多个磁核组成,大孔阳离子交换树脂与磁核的重量比为0.4~10∶1;所说的磁核由凝胶型树脂和包埋在其中的一个或多个磁性微粒组成,凝胶型树脂与磁性微粒的重量比为1.2~100∶1。本发明先用凝胶型树脂包覆磁性微粒来制备磁核,然后在磁核外层包覆大孔树脂,经磺化或水解后,得到复合磁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本发明所提供的复合磁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可用于金属富集、污水处理、生物化学、医疗药物等领域,特别是本发明所提供的复合磁性强酸性树脂可用于磁稳定床、磁流化床和磁悬浮床等反应器中催化叠合、醚化、水合等化学反应。
文档编号C08J5/20GK101440166SQ20071017789
公开日2009年5月27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22日
发明者强 刘, 宗保宁, 萌 程, 谢文华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