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芳香族聚酰胺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643713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半芳香族聚酰胺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芳香族聚酰胺的制备技术。
背景技术
:脂肪族聚酰胺,如PA6、PA66,具有优异的机械强度、耐热性、耐化学药品性、耐磨损性和自润滑性,且摩擦系数低,其应用领域包括电子电器、汽车部件、家具、建材和纤维,已成为最重要的工程塑料之一。半芳香族聚酰胺是带芳香环的二胺或二羧酸与脂肪族二羧酸或二胺,经縮聚所制备的聚酰胺树脂,是芳香族聚酰胺中的一种。由于在聚酰胺分子主链中导入了芳香环,从而提高了耐热性和力学性能,降低了吸水率,并且有较合适的性能/价格比,是介于通用工程塑料尼龙和耐高温工程塑料PEEK之间的耐热性高的树脂,主要用于汽车和电气电子行业。随着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其应用有新的突破和进展,市场需求呈上升趋势。半芳香族聚酰胺产品目前主要有聚酰胺MXD6、6T/66、6T/6I、6T/6I/66、6T/M-5T和9T。专利JP57200420、JP58111829、EP1074585A1、CN1624021A公开了聚酰胺MXD6的制备方法。所提出的方法中,在间歇式反应器中将芳香族二胺滴加到熔融的脂肪族二羧酸中,同时升高体系温度除去縮合生成的水进行聚合反应。CN1451677A描述了一种聚酰胺MXD6的固相增粘方法,在特定条件下保存聚酰胺,即使起始聚酰胺从制备后到固相增粘间用去20天或更长时间,制得的聚酰胺MXD6黄度很低。由于聚酰胺6T的熔点高过了其分解温度,必须加入第三单体以降低熔点。聚酰胺6T共聚物是通过主要由对苯二甲酸和间苯二甲酸或己二酸组成的二羧酸组分和主要由1,6-己二胺组成的二胺组分縮聚得到的。聚酰胺6T共聚物的酰胺基浓度较高,会导致聚合物的耐化学药品性、耐吸水性、熔融加工稳定性较差。加入大量的第三单体降低了聚合物的结晶度,也会导致聚合物的耐热性、耐化学药品性、耐吸水性和尺寸稳定性下降。专利US5516882、US5981692和US962628描述了以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1,6-己二酸、1,6-己二胺和2-甲基-1,5-戊二胺为主要原料,通过300°C以上的高温熔融聚合来合成聚酰胺6T共聚物的方法。专利US6140459描述了以对苯二甲酸、l,6-己二胺和另一种脂肪族长链二元羧酸为原料,通过熔融聚合来合成聚酰胺6T共聚物。然而采用熔融聚合制备半芳香族聚酰胺时,后期聚合反应温度会超过聚合物的熔点,且在高温下停留时间过长,各种副反应以及聚合物的降解反应剧烈,容易造成聚合物色调变差、机械强度降低和成型性变坏的现象。专利US5663284公开了一种制备聚酰胺6T/66聚合物的方法,先在有水存在、反应温度低于聚合物熔点的条件下进行初级聚合,在出料时通过往高压釜内补充水来维持压力,预聚物通过排气式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增粘得到高黏度聚合物。但是为了得到可满足熔融增粘要求的预聚物,预聚合温度接近了聚合物的熔点,以提高预聚物的特性黏度。在现有技术中,专利US6133406提出了一种半芳香族聚酰胺的聚合工艺先在有水存在的条件下,在较低的温度合成低特性黏度的预聚物,然后经固相增粘反应制备较高3特性黏度的预聚物,再经双螺杆熔融挤出增粘得到高特性黏度的聚合物。这一路线涉及预聚合反应、固相增粘、熔融增粘多步反应,要求复杂的生产步骤和设备。专利US6156869中,在得到预聚物后,可以通过长时间的固相增粘来得到聚酰胺9T树脂,这一技术要求预聚物具有较高的特性黏度。聚酰胺9T具有较高的结晶度、尺寸稳定性和较低的吸水率。在现有技术中,得到较高特性黏度的半芳香族聚酰胺预聚物,可以通过提高预聚合温度或排出预聚合反应体系中的水来实现。提高预聚合温度会导致副反应的发生,也会提高反应压力,对设备的要求也相应提高。排出反应中的水会将未反应的二元胺挥发掉,结果导致预聚物的单体单元比例和加入到反应器的起始单体比例大为不同,不能保证单体二元羧酸和二元胺的摩尔比例平衡。利用现有制备方法得到的半芳香族聚酰胺的胺基值远低于羧基值,对产品的应用产生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半芳香族聚酰胺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氮气加压的方法制备半芳香族聚酰胺的预聚物,通过施加压力降低二胺的挥发度,增加反应体系中分子碰撞的机会,使反应进行的更加完全,因而能够准确地控制二元羧酸和二元胺的摩尔比,避免二元胺的流失,提高了半芳香族聚酰胺的品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种半芳香族聚酰胺的制备方法,先将芳香族二元羧酸和含有4至14个碳原子的脂肪族二元胺加入高压釜中,然后在有水存在的条件下向釜内施加氮气压力,升温进行预聚合,再将预聚物进一步通过增粘反应制备高特性黏度的半芳香族聚酰胺树脂。在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氮气压力为0.1100MPa。在上述制备方法中,预聚物的合成是将原料、去离子水、封端剂、催化剂加入到高压釜中,然后向釜内施加氮气压力进行预聚合;催化剂的量为原料重量的0.012%,封端剂的量为原料摩尔数的0.210%,去离子水量为原料的1050%,反应温度为20028(TC,反应时间为16小时。所述催化剂优选为磷酸、亚磷酸、次磷酸或其盐或其酯。所述封端剂优选为一元羧酸或一元胺。封端剂的量过高时,会导致聚合物的分子量偏小;封端剂的量过低时,会造成聚合物的分子量偏大或者聚合物的活性端基含量偏大。在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芳香族二元羧酸优选为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2-甲基对苯二甲酸、2,5-二氯对苯二甲酸、2,6-奈二甲酸、1,4-奈二甲酸、4,4'-联苯二甲酸或2,2'-联苯二甲酸。在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含有4至14个碳原子的脂肪族二元胺为直链脂肪族二元胺、支链脂肪族二元胺或脂环族二元胺。所述直链脂肪族二元胺优选为1,4-丁二胺、1,6-己二胺、l,8-辛二胺、l,9-壬二胺、l,10-癸二胺、l,ll-十一碳二胺或l,12-十二碳二胺;所述支链脂肪族二元胺优选为2-甲基-1,5_戊二胺、3_甲基-1,5_戊二胺、2,4_二甲基-1,6-己二胺、2,2,4-三甲基-1,6-己二胺、2,4,4-三甲基-1,6-己二胺、2_甲基-1,8_辛二胺或5-甲基-l,9-壬二胺;所述脂环族二元胺优选为环己烷二胺、甲基环己烷二胺或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在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增粘反应为固相增粘或熔融增粘;固相增粘反应温度为22028(TC,反应时间为320小时;熔融增粘反应是在带排气口的挤出设备上进行,反应温度为29035(TC,熔融增粘反应时间为18分钟。预聚物的增粘可以通过固相增粘或熔融增粘来实现。固相增粘的优点是反应温度低,降解反应少,得到的聚酰胺色调、尺寸稳定性、耐热性较好;熔融增粘的优点是反应时间较短。其中,优选的是固相增粘法。本发明制备的半芳香族聚酰胺具有较高的结晶度、特性黏度和耐热温度,色相好,活性端基含量低,加工稳定性好,不腐蚀模具。根据需要,可以添加抗氧剂、润滑剂、成核剂、阻燃剂、着色剂、增塑剂、抗静电剂;也可以通过加入玻璃纤维、碳纤维、无机填料来进行增强;同时还可以和其它聚合物共混来制备聚合物合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采用氮气加压法制备半芳香族聚酰胺,避免了二元胺的流失,能够准确地控制二元羧酸和二元胺的摩尔比,得到高特性黏度的聚酰胺。通过预聚合反应,可得到在25t:的96%硫酸中测定的特性黏度[n]为0.060.3dl/g范围内的预聚物。通过增粘反应后,半芳香族聚酰胺的特性黏度[n]为0.82.5dl/g,半芳香族聚酰胺的熔点为270330°C;端羧基含量为1580mol/t;端氨基含量为1580mol/t。具体实施例方式将通过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发明进行描述,但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在实施例和对照例中诸特性,均是按以下方法测定的。1.特性黏度[n]在25°C的浓硫酸中测量浓度为0.05、0.1、0.3和lg/dl的聚酰胺的对数比浓黏度H她。n她=[ln(t/t。)]/C其中,ninh表示对数比浓黏度(dl/g),t。表示溶剂的流过时间(sec),^表示样品溶液的流过时间(sec),C表示样品溶液的浓度(g/dl)。将ninh的数据外推到浓度为o,以得到样品的特性黏度[n]。2.端胺基含量用全自动电位滴定仪滴定样品端胺基含量。取0.5g聚合物,加苯酚45ml及无水甲醇3ml,加热回流,观察试样完全溶解后,冷至室温,用已标定的盐酸标准溶液滴定端胺基3.端羧基含量用全自动电位滴定仪滴定样品端羧基含量。取0.5g聚合物,加邻甲酚50ml,回流溶解,放冷后迅速加入400iiL甲醛溶液,用已标定的K0H-乙醇溶液滴定端羧基含量。4.熔点Tm采用PerkinElmerDSC-6分析仪测试样品的熔点,氮气气氛,流速为40mL/min。测试时先以10°C/min升温至340。C,在340。C保持2min,然后以l(TC/min冷却到50°C,再以10°C/min升温至34(TC,将此时的吸热峰温度设为熔点Tm。5.结晶度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聚合物的结晶度。将熔融的聚合物用液氮骤冷来制备非晶样品,非晶样品和聚合物样品的X射线衍射峰面积分别为S工和S^通过下式计算结晶度。Xc=(S2-S》/S2x100其中,X。表示结晶度(%),S工表示非晶样品的X射线衍射峰面积,S2表示聚合物样品的X射线衍射峰面积。6.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将制备的半芳香族聚酰胺注塑成型为鹏铃形样条,根据ASTM的标准测试其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实施例1在配有磁力偶合搅拌、冷凝管、气相口、加料口、压力防爆口的20L压力釜中加入3323g(20mo1)对苯二甲酸、3446g(20mo1)癸二胺、73.27g(0.6mo1)苯甲酸、6.77g(基于原材料的总重计为0.lwt%)次磷酸钠、2.2L去离子水,氮气吹扫后将釜内氮气压力升至0.5MPa,开始升温。在搅拌下2个小时内升温到22(TC,将反应混合物在22(TC搅拌1小时,然后在搅拌下使反应物的温度升高到230°C。反应在230°C的恒温和2.5MPa的恒压下继续进行2小时,通过移去所形成的水而保持压力恒定,反应完成后出料,从而得到特性黏度[n]为O.16dl/g的预聚物。预聚物于8(TC下真空干燥24小时,然后在26(TC氮气气氛下固相增粘10小时,得到PA10T树脂,熔点为32rC,特性黏度[n]为1.43dl/g,端胺基含量为68mol/t,端羧基含量为67mol/t,拉伸强度92MPa,断裂伸长率8X。结果示于表1中。实施例2重复实施例l,不同的是釜内起始压力改为1.5MPa。结果示于表1中。实施例3重复实施例1,不同的是釜内起始压力改为3MPa。结果示于表l中。实施例4重复实施例2,不同的是原料改为2824g(17mo1)对苯二甲酸、498g(3mo1)间苯二甲酸和3446g(20mo1)癸二胺。结果示于表1中。实施例5重复实施例2,不同的是增粘方式改为熔融增粘,增粘温度33(TC,增粘时间5分钟。结果示于表l中。对比例1重复实施例l,不同的是改为常压升温。结果示于表1中。对比例2重复实施例4,不同的是改为常压升温。结果示于表1中。对比例3重复实施例l,不同的是原料改为3323g(20mo1)对苯二甲酸和3515g(20.4mo1)癸二胺,常压升温。结果示于表1中。表1<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7</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column></row><table>权利要求一种半芳香族聚酰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先将芳香族二元羧酸和含有4至14个碳原子的脂肪族二元胺加入高压釜中,然后在有水存在的条件下向釜内施加氮气压力,升温进行预聚合,再将预聚物进一步通过增粘反应制备高特性黏度的半芳香族聚酰胺树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气压力为0.1100MPa。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预聚物的合成是将原料、去离子水、封端剂、催化剂加入到高压釜中,然后向釜内施加氮气压力进行预聚合;催化剂的量为原料重量的0.012%,封端剂的量为原料摩尔数的0.210%,去离子水量为原料的1050%,反应温度为20028(TC,反应时间为16小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磷酸、亚磷酸、次磷酸或其盐或其酯。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端剂为一元羧酸或一元胺。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芳香族二元羧酸为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2-甲基对苯二甲酸、2,5-二氯对苯二甲酸、2,6-奈二甲酸、l,4-奈二甲酸、4,4'-联苯二甲酸或2,2'-联苯二甲酸。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4至14个碳原子的脂肪族二元胺为直链脂肪族二元胺、支链脂肪族二元胺或脂环族二元胺;所述直链脂肪族二元胺为1,4-丁二胺、1,6-己二胺、l,8-辛二胺、l,9-壬二胺、l,10-癸二胺、l,ll-i^一碳二胺或1,12-十二碳二胺;所述支链脂肪族二元胺为2-甲基-1,5-戊二胺、3-甲基-1,5-戊二胺、2,4-二甲基-1,6-己二胺、2,2,4-三甲基-1,6-己二胺、2,4,4-三甲基-1,6-己二胺、2-甲基-1,8-辛二胺或5-甲基-1,9-壬二胺;所述脂环族二元胺为环己烷二胺、甲基环己烷二胺或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粘反应为固相增粘或熔融增粘。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相增粘反应温度为2202S(TC,反应时间为320小时;所述熔融增粘反应是在带排气口的挤出设备上进行,反应温度为29035(TC,熔融增粘反应时间为18分钟。10.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添加抗氧剂、润滑剂、成核剂、阻燃剂、着色剂、增塑剂、抗静电剂、玻璃纤维、碳纤维、无机填料或其它聚合物。全文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芳香族聚酰胺的制备方法,包括先将芳香族二元羧酸和含有4至14个碳原子的脂肪族二元胺加入高压釜中,然后在有水存在的条件下向釜内施加氮气压力,升温进行预聚合,再将预聚物进一步通过增粘反应制备高特性黏度的半芳香族聚酰胺树脂。本发明通过采用氮气加压法制备半芳香族聚酰胺,避免了二元胺的流失,能够准确地控制二元羧酸和二元胺的摩尔比,得到高特性黏度的聚酰胺。通过预聚合反应,可得到在25℃的96%硫酸中测定的特性黏度[η]为0.06~0.3dl/g范围内的预聚物。通过增粘反应后,半芳香族聚酰胺的特性黏度[η]为0.8~2.5dl/g,半芳香族聚酰胺的熔点为270~330℃;端羧基含量为15~80mol/t;端氨基含量为15~80mol/t。文档编号C08G69/28GK101759853SQ20081022046公开日2010年6月30日申请日期2008年12月26日优先权日2008年12月26日发明者史振国,曹民,曾祥斌,罗湘安,艾磊申请人: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