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橡胶硫化促进剂mbt生产中硫化氢气体的转化方法

文档序号:3635596阅读:4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橡胶硫化促进剂mbt生产中硫化氢气体的转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橡胶硫化促进剂MBT生产中硫化氢气体的转化方法,属于橡胶硫化促进剂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橡胶助剂行业既是我国橡胶工业的重组成部分,也已成为我国精细化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剂M是噻唑类促进剂的重要品种,也是下游众多促进剂的生产原料。在目前国内生产企业主要采用以苯胺为原料和二硫化碳、硫黄进行反应得到,其中又分为高压法和常压法,近年来国内逐步开始选择高压法,因为高压法可以实现连续化生产,高压苯胺法是把苯胺、CS2和S三种原料在高温高压下合成,再经过一系列后处理分离、提纯到促进剂M。从后处理的不同,又可分为酸碱法和溶剂法。两者的共同缺点是高压合成的废气H2S以及过剩的CS2没有回收,消耗高。M合成产生的废气中H2S含量在83% 以上,量不大但浓度高。橡胶助剂行业成功引进克劳斯工艺已解决了这个难题。山东省单县化工有限公司在反复对比考察的基础上,采用了由三维石化工程有限公司设计的直流式部分燃烧法三级转化超级克劳斯工艺,该装置于2007年9月27日正式点炉试车,创造性地实现了一次试车成功,该工艺具有技术成熟、操作控制简单、安全可靠、能耗低等特点。该工艺采用国际先进水平的在线比值分析仪微调进风量,从而提高H2S酸性气体回收转化率达 99. 6%,同时控制尾气中S02的排放,尾气排放达到国家GB16^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回收的硫磺纯度为99. 99%,达到国标GB/TM49-2006优等品规格。濮阳蔚林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采用“吸收冷凝+ 二段克劳斯”工艺也有效的治理了酸性H2S气体,并回收利用了尾气中的CS2,实现了较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我们则提供一种单硫法二级转化新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1、一种橡胶硫化促进剂MBT生产中硫化氢气体的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过程(1)将硫化氢气体通入制硫炉中燃烧。(2)上述(1)燃烧参数为硫化氢气体与空气的比重是1 2,温度在800-1000°C, 在碳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3)上述(1)燃烧0. 5-1. 5小时后,将混合气体经过废热锅炉与一级冷凝器分离出硫磺。(4)上述( 冷凝后的气体再与部分燃烧混合气体参合,提升温度到800--900°C 时,经过一级转化器进入二级冷凝器分离出硫磺。(5)上述(4)冷凝后的气体再与部分燃烧混合气体参合,提升温度到800--850°C 时,经过二级转化器进入三级冷凝器分离出硫磺。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硫磺的回收率95%以上,H2S酸性气体回收转化率达99%以上,技术成熟、投资少、操作控制简单、安全可靠、能耗低,生产安全。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1)将硫化氢气体通入制硫炉中燃烧。(2)上述(1)燃烧参数为硫化氢气体与空气的比重是1 2,温度在1000°C,在碳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3)上述(1)燃烧1. 0小时后,将混合气体经过废热锅炉与一级冷凝器分离出硫(4)上述(3)冷凝后的气体再与部分燃烧混合气体参合,提升温度到900°C时,经过一级转化器进入二级冷凝器分离出硫磺。(5)上述(4)冷凝后的气体再与部分燃烧混合气体参合,提升温度到850°C时,经过二级转化器进入三级冷凝器分离出硫磺。硫磺的回收率95%,H2S酸性气体回收转化率达99. 2%以上。
权利要求
1.一种橡胶硫化促进剂MBT生产中硫化氢气体的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硫化氢气体通入制硫炉中燃烧回收硫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橡胶硫化促进剂MBT生产中硫化氢气体的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燃烧参数为硫化氢气体与空气的比重是1 2,温度在800-1000°C,在碳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橡胶硫化促进剂MBT生产中硫化氢气体的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燃烧0. 5-1. 5小时后,将混合气体经过废热锅炉与一级冷凝器分离出硫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橡胶硫化促进剂MBT生产中硫化氢气体的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3冷凝后的气体再与部分燃烧混合气体参合,提升温度到800-900°C时,经过一级转化器进入二级冷凝器分离出硫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橡胶硫化促进剂MBT生产中硫化氢气体的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4冷凝后的气体再与部分燃烧混合气体参合,提升温度到800-85(TC时,经过二级转化器进入三级冷凝器分离出硫磺。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橡胶硫化促进剂MBT生产中硫化氢气体的转化方法——单硫法二级转化新工艺,其特征在于将硫化氢气体通入制硫炉中燃烧。燃烧参数为硫化氢气体与空气的比重是1∶2,温度在800-1000℃,在碳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通过二级转化分离出硫磺。其特点硫磺的回收率95%以上,H2S酸性气体回收转化率达99%以上,技术成熟、投资少、操作控制简单、安全可靠、能耗低,生产安全。
文档编号C08L21/00GK102249197SQ20101017299
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7日
发明者蔡帅, 蔡强, 蔡超 申请人:淄博高汇化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