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的培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869782发布日期:2018-07-06 20:35阅读:50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灵芝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灵芝的药理成分非常丰富,其中有效成份包括灵芝多糖、灵芝多肽、三萜类、氨基酸、蛋白质、甾类、甘露醇、香豆、精苷、生物碱、有机酸(主含延胡索酸),以及多种微量元素等。灵芝对人体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所治病种,涉及心脑血管、消化、神经、内分泌、呼吸、运动等各个系统,尤其对肿瘤、肝脏病变、失眠以及衰老的防治作用十分显著。对此,灵芝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的治疗。

现在市面上的灵芝大多都是人工养殖得来的。传统的灵芝培养基是采用木屑和一些农作物秸秆如:棉籽壳、麦麸、玉米芯等作为栽培原料,发菌速度慢、培养周期长。同时灵芝在生长后期易发霉或虫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灵芝的培育方法,提高灵芝的成活率,缩短培育周期,且在后期减少了发霉问题和虫蛀率。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灵芝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灵芝菌种的预处理:将种芝用波长为260-265nm的紫外线照射10-20min,之后取种芝菌盖位于菌柄部位的菌肉组织作为灵芝菌种,将灵芝菌种浸泡于培养液中1-3小时;

所述培养液由麦芽硒、牛奶树汁液、异麦芽低聚糖和水按质量比1:3-5:0.5-0.8:100混合而成;培养液处理后的灵芝菌种出菌丝更快,质量更高,同时吸收了麦芽硒后使菌丝富含硒元素;

2)培养基的配制:所述培养基由下至上包括第一层、第二层和第三层;

所述第一层由鱼腥草、白薇、酸浆和橡木木屑将按质量比3-6:1-4:5-8:45-65混合后粉碎至60目并置于110-120℃的蒸气中12-24小时制成;

所述第二层由陶粒、聚丙烯酰胺、芝麻油、细胞分裂剂和发酵秸秆粗粒按质量比40:8-10:8-10:5-6:40混合而成,所述第二层上均匀分布有若干孔径为2-3mm的通孔;

聚丙烯酰胺包覆第二层原料缓慢释放,细胞分裂剂的释放速度过快会导致灵芝菌种菌丝的质量降低,但不添加细胞分裂剂,灵芝菌种出菌丝率又过低,按本发明的质量配比能合理控制细胞分裂剂和其他营养成分的合理释放,提高菌丝的质量和产量。

所述第三层由绿豆粉、黑豆粉、香蕉泥和花生粉混合而成;

其中,所述第一层的厚度为15-25cm、所述第二层的厚度为3-5cm、所述第三层的厚度为3-5cm;

3)菌丝的培育:

将所述灵芝菌种接种于所述培养基中,并装入灭菌袋中,依次控制温度为24℃、培育8天;控制温度为26℃、培育8天;控制温度为28℃、培育5天。

上述培养基相较于采用单一木屑和谷物培育出来的灵芝产品更优,且结合菌丝的培育方法获得的灵芝菌丝的产率更高,且缩短了培育时间。

优选的是,还包括,

4)灵芝的培育:

将3)中经菌丝培育的灵芝菌种和培养基移栽至人工大棚,移栽后的前20天避光培育,控制温度为25℃、湿度为75%,且每隔5天输入一次所述培养液,培养液的输入量为1kg/亩;移栽后的第21天~第45天,控制温度为28℃、湿度为85%,即得成熟灵芝体。

输入培养液遮光培育是为了抑制孢子的生长发育,使灵芝转为营养生长,提高灵芝体抗虫蛀的能力,降低灵芝发霉状况的发生。

优选的是,将1)中浸泡后的灵芝菌种置于凝胶液中1s,再放入培养基中培育,所述凝胶液由黄原胶和水按1-3:100混合而成。

凝胶液具有锁住营养液的作用,使灵芝菌种在放入培养基中后,营养液缓慢渗透进入灵芝菌种中。

优选的是,所述2)中蒸气由蒸汽液蒸发而来,其中,所述蒸汽液由水、赤芍和川穹按质量比1000:1:1文火煎煮2-3h制成。

蒸汽液采用以上三种原料制成,并将其采用高温蒸汽长时间渗透进入培养基的第一层中,有效成分的渗透更均匀,该蒸汽液能够提高菌丝的品质。

优选的是,所述第三层原料的配比为:绿豆粉、黑豆粉、香蕉泥和花生粉的质量比为1:1:10:1。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层、所述第二层和所述第三层内均设置有渗水管路,其用于调控所述第一层、所述第二层和所述第三层的湿度分别为55%、60%和65%。保证灵芝生长所需的湿度环境。

优选的是,所述培养基在接种所述灵芝菌种前经消毒杀菌处理。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高了灵芝的成活率,缩短培育周期,且在后期减少了发霉问题和虫蛀率。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实施例1

一种灵芝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灵芝菌种的预处理:将种芝用波长为260nm的紫外线照射10min,之后取种芝菌盖位于菌柄部位的菌肉组织作为灵芝菌种,将灵芝菌种浸泡于培养液中1小时;

所述培养液由麦芽硒、牛奶树汁液、异麦芽低聚糖和水按质量比1:3:0.5:100混合而成;培养液处理后的灵芝菌种出菌丝更快,质量更高,同时吸收了麦芽硒后使菌丝富含硒元素。

2)培养基的配制:所述培养基由下至上包括第一层、第二层和第三层。

所述第一层由鱼腥草、白薇、酸浆和橡木木屑将按质量比3:1:5:45混合后粉碎至60目并置于110℃的蒸气中12小时制成;

所述第二层由陶粒、聚丙烯酰胺、芝麻油、细胞分裂剂和发酵秸秆粗粒按质量比40:8:8:5:40混合而成,所述第二层上均匀分布有若干孔径为2mm的通孔;

聚丙烯酰胺包覆第二层原料缓慢释放,细胞分裂剂的释放速度过快会导致灵芝菌种菌丝的质量降低,但不添加细胞分裂剂,灵芝菌种出菌丝率又过低,按本发明的质量配比能合理控制细胞分裂剂和其他营养成分的合理释放,提高菌丝的质量和产量。

所述第三层由绿豆粉、黑豆粉、香蕉泥和花生粉混合而成;

其中,所述第一层的厚度为15cm、所述第二层的厚度为3cm、所述第三层的厚度为3cm。

3)菌丝的培育:

将所述灵芝菌种接种于所述培养基中,并装入灭菌袋中,依次控制温度为24℃、培育8天;控制温度为26℃、培育8天;控制温度为28℃、培育5天。

上述培养基相较于采用单一木屑和谷物培育出来的灵芝产品更优,且结合菌丝的培育方法获得的灵芝菌丝的产率更高,且缩短了培育时间。

实施例2

一种灵芝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灵芝菌种的预处理:将种芝用波长为265nm的紫外线照射20min,之后取种芝菌盖位于菌柄部位的菌肉组织作为灵芝菌种,将灵芝菌种浸泡于培养液中3小时;

所述培养液由麦芽硒、牛奶树汁液、异麦芽低聚糖和水按质量比1:5:0.8:100混合而成;培养液处理后的灵芝菌种出菌丝更快,质量更高,同时吸收了麦芽硒后使菌丝富含硒元素。

2)培养基的配制:所述培养基由下至上包括第一层、第二层和第三层;

所述第一层由鱼腥草、白薇、酸浆和橡木木屑将按质量比6:4:8:65混合后粉碎至60目并置于120℃的蒸气中24小时制成。

所述第二层由陶粒、聚丙烯酰胺、芝麻油、细胞分裂剂和发酵秸秆粗粒按质量比40:10:10:6:40混合而成,所述第二层上均匀分布有若干孔径为3mm的通孔。

聚丙烯酰胺包覆第二层原料缓慢释放,细胞分裂剂的释放速度过快会导致灵芝菌种菌丝的质量降低,但不添加细胞分裂剂,灵芝菌种出菌丝率又过低,按本发明的质量配比能合理控制细胞分裂剂和其他营养成分的合理释放,提高菌丝的质量和产量。

所述第三层由绿豆粉、黑豆粉、香蕉泥和花生粉混合而成;

其中,所述第一层的厚度为25cm、所述第二层的厚度为5cm、所述第三层的厚度为5cm;

3)菌丝的培育:

将所述灵芝菌种接种于所述培养基中,并装入灭菌袋中,依次控制温度为24℃、培育8天;控制温度为26℃、培育8天;控制温度为28℃、培育5天。

上述培养基相较于采用单一木屑和谷物培育出来的灵芝产品更优,且结合菌丝的培育方法获得的灵芝菌丝的产率更高,且缩短了培育时间。

4)灵芝的培育:

将3)中经菌丝培育的灵芝菌种和培养基移栽至人工大棚,移栽后的前20天避光培育,控制温度为25℃、湿度为75%,且每隔5天输入一次所述培养液,培养液的输入量为1kg/亩;移栽后的第21天~第45天,控制温度为28℃、湿度为85%,即得成熟灵芝体。

输入培养液遮光培育是为了抑制孢子的生长发育,使灵芝转为营养生长,提高灵芝体抗虫蛀的能力,降低灵芝发霉状况的发生。

实施例3

一种灵芝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灵芝菌种的预处理:将种芝用波长为263nm的紫外线照射15min,之后取种芝菌盖位于菌柄部位的菌肉组织作为灵芝菌种,将灵芝菌种浸泡于培养液中2小时。

所述培养液由麦芽硒、牛奶树汁液、异麦芽低聚糖和水按质量比1:4:0.6:100混合而成;培养液处理后的灵芝菌种出菌丝更快,质量更高,同时吸收了麦芽硒后使菌丝富含硒元素。

浸泡后的灵芝菌种置于凝胶液中1s,所述凝胶液由黄原胶和水按2:100混合而成。

凝胶液具有锁住营养液的作用,使灵芝菌种在放入培养基中后,营养液缓慢渗透进入灵芝菌种中。

2)培养基的配制:所述培养基由下至上包括第一层、第二层和第三层;所述培养基在接种所述灵芝菌种前经消毒杀菌处理。

所述第一层由鱼腥草、白薇、酸浆和橡木木屑将按质量比4:3:6:59混合后粉碎至60目并置于115℃的蒸气中16小时制成。蒸气由蒸汽液蒸发而来,其中,所述蒸汽液由水、赤芍和川穹按质量比1000:1:1文火煎煮2.5h制成。

蒸汽液采用以上三种原料制成,并将其采用高温蒸汽长时间渗透进入培养基的第一层中,有效成分的渗透更均匀,该蒸汽液能够提高菌丝的品质。

所述第二层由陶粒、聚丙烯酰胺、芝麻油、细胞分裂剂和发酵秸秆粗粒按质量比40:9:9:5:40混合而成,所述第二层上均匀分布有若干孔径为2.5mm的通孔。

聚丙烯酰胺包覆第二层原料缓慢释放,细胞分裂剂的释放速度过快会导致灵芝菌种菌丝的质量降低,但不添加细胞分裂剂,灵芝菌种出菌丝率又过低,按本发明的质量配比能合理控制细胞分裂剂和其他营养成分的合理释放,提高菌丝的质量和产量。

所述第三层由绿豆粉、黑豆粉、香蕉泥和花生粉混合而成;绿豆粉、黑豆粉、香蕉泥和花生粉的质量比为1:1:10:1。

其中,所述第一层的厚度为18cm、所述第二层的厚度为4cm、所述第三层的厚度为4cm;所述第一层、所述第二层和所述第三层内均设置有渗水管路,其用于调控所述第一层、所述第二层和所述第三层的湿度分别为55%、60%和65%。保证灵芝生长所需的湿度环境。

3)菌丝的培育:

将带有凝胶液的灵芝菌种接种于所述培养基中,并装入灭菌袋中,依次控制温度为24℃、培育8天;控制温度为26℃、培育8天;控制温度为28℃、培育5天。

上述培养基相较于采用单一木屑和谷物培育出来的灵芝产品更优,且结合菌丝的培育方法获得的灵芝菌丝的产率更高,且缩短了培育时间。

4)灵芝的培育:

将3)中经菌丝培育的灵芝菌种和培养基移栽至人工大棚,移栽后的前20天避光培育,控制温度为25℃、湿度为75%,且每隔5天输入一次所述培养液,培养液的输入量为1kg/亩;移栽后的第21天~第45天,控制温度为28℃、湿度为85%,即得成熟灵芝体。

输入培养液遮光培育是为了抑制孢子的生长发育,使灵芝转为营养生长,提高灵芝体抗虫蛀的能力,降低灵芝发霉状况的发生。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