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性沥青胶料及冷施工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71382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防水卷材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改性沥青胶料及由此改性沥青胶料制备的冷施工防水卷材。
背景技术
:防水卷材主要用于建筑墙体,屋面,隧道,公路,垃圾填埋场等处,起到抵御外界雨水,地下水渗漏的一种可卷曲成卷状的柔性建材产品,作为工程基础与建筑物之间无渗漏连接,是整个工程防水的第一道屏障,对整个工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常用的防水卷材为沥青防水卷材,包括由聚酯毡、玻纤毡或玻纤增强聚酯毡等材料构成的胎基,浸涂于胎基表面的沥青层,以及上下表面的隔离材料层构成。普通的沥青防水卷材虽然成本低,但拉伸强度和延伸率低,温度稳定性差,高温易流淌,低温易脆裂,耐老化性差,使用年限短,且施工过程中需要加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气体,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其采用各种聚合物改性沥青能大大提高沥青基材的使用性能,但其缺点也很明显:其粘结效果差,往往需要在基层表面和卷材表面涂胶粘剂,才能粘结牢固,给施工带来麻烦。且现有的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大多为1米的幅宽,实际应用中,会产生较多的搭接缝,搭接缝的增多给防水效果带来一定的隐患。因此,市场需要一种粘结效果好、施工方便、安全环保的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以满足桥梁、道路、屋顶的防水需求。技术实现要素: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性沥青胶料及由此改性沥青胶料制备的冷施工防水卷材,此卷材可以采用冷施工自粘的方式进行施工,其粘结效果好、施工方便、且安全环保。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改性沥青胶料,其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沥青40~50重量份、sb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橡胶12~16重量份、亲和剂3~5重量份、增粘剂3~5重量份、软化油5~10重量份、抗氧剂2~5重量份、填充剂15~25重量份。优选的方案,此改性沥青胶料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沥青50重量份、sbs橡胶15重量份、亲和剂5重量份、增粘剂5重量份、软化油6重量份、抗氧剂5重量份、填充剂20重量份。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沥青包括90重量份的90#沥青和10重量份的10#沥青,所述亲和剂为天然橡胶亲和剂,所述增粘剂为石油树脂、机油、滑石粉、液体古马隆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抗氧剂为1010和磷酸酯的混合物,所述填充剂为滑石粉。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冷施工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其包括胎基层、依次设于胎基层一侧的改性沥青层和上隔离层、依次设于胎基层另一侧的改性沥青层和下隔离层,所述上隔离层为光催化膜隔离层,所述下隔离层为硅油膜隔离层;所述改性沥青层由以下重量份的材料制成:沥青40~50重量份、sbs橡胶12~16重量份、亲和剂3~5重量份、增粘剂3~5重量份、软化油5~10重量份、抗氧剂2~5重量份、填充剂15~25重量份。优选的方案,所述胎基层为聚酯纤维无纺布胎基、黄麻布胎基或玻纤毡胎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聚酯纤维无纺布胎基为丙纶布、乙纶布、涤纶布或腈纶布胎基。再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光催化膜隔离层为厚度为50~80nm的二氧化钛光催化膜隔离层。更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改性沥青层由以下重量份的材料制成:沥青50重量份、sbs橡胶15重量份、亲和剂5重量份、增粘剂5重量份、软化油6重量份、抗氧剂5重量份、填充剂20重量份。所述沥青包括90重量份的90#沥青和10重量份的10#沥青,所述亲和剂为天然橡胶亲和剂,所述增粘剂为石油树脂、机油、滑石粉、液体古马隆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抗氧剂为1010和磷酸酯的混合物,所述填充剂为滑石粉。本发明冷施工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幅宽为1.5~2米。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一种改性沥青胶料及冷施工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1、本发明的改性沥青胶料以沥青为主要原料,在沥青中加入了sbs橡胶,sbs橡胶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对沥青可以做较好的改性处理,使其粘度增大,软化点升高,从而改善了沥青的温度性能、拉伸性能、弹性、内聚附着性能、混合料的稳定性、耐老化性等。在良好的设计配合比和施工条件下,沥青防水面的耐久性和高温稳定性明显提高。2、在沥青胶料中加入了增粘剂和亲和剂,使其防水卷材具有较好的粘结性,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施工时,无需在卷材两侧涂刷胶粘剂即可稳固地粘结于基体面上,简化了施工工序。3、在沥青胶料中加入了软化油和抗氧剂,使卷材更具韧性和回弹性,且抗氧化效果更好,使用寿命更长。4、卷材的最上层为光催化膜隔离层,可以利用其光催化活性分解转化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其吸收面积大,除太阳能外无需专供能源,还可以除臭、防污和杀菌,净化效果好,节能环保。5、本发明防水卷材的幅宽与以往1米的幅宽相比,其减少了每幅之间的搭接缝数量,减少了施工工序,降低了漏水风险。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冷施工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其包括胎基层、依次设于胎基层一侧的改性沥青层和上隔离层、依次设于胎基层另一侧的改性沥青层和下隔离层。所述胎基层为聚酯纤维无纺布胎基、黄麻布胎基或玻纤毡胎基,其中,所述聚酯纤维无纺布胎基为丙纶布、乙纶布、涤纶布或腈纶布胎基。所述上隔离层为厚度为50~80nm的二氧化钛光催化膜隔离层,所述下隔离层为硅油膜隔离层。所述改性沥青层由以下重量份的材料制成:沥青40kg、sbs橡胶12kg、亲和剂3kg份、增粘剂3kg、软化油5kg、抗氧剂2kg、填充剂15kg。所述沥青包括36kg的90#沥青和4kg的10#沥青,所述亲和剂为天然橡胶亲和剂,所述增粘剂为石油树脂、机油、滑石粉、液体古马隆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抗氧剂为1010和磷酸酯的混合物,所述填充剂为滑石粉。实施例2一种冷施工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其包括胎基层、依次设于胎基层一侧的改性沥青层和上隔离层、依次设于胎基层另一侧的改性沥青层和下隔离层。所述胎基层为聚酯纤维无纺布胎基、黄麻布胎基或玻纤毡胎基,其中,所述聚酯纤维无纺布胎基为丙纶布、乙纶布、涤纶布或腈纶布胎基。所述上隔离层为厚度为50~80nm的二氧化钛光催化膜隔离层,所述下隔离层为硅油膜隔离层。所述改性沥青层由以下重量份的材料制成:沥青50kg、sbs橡胶16kg、亲和剂5kg份、增粘剂5kg、软化油10kg、抗氧剂5kg、填充剂25kg。所述沥青包括45kg的90#沥青和5kg的10#沥青,所述亲和剂为天然橡胶亲和剂,所述增粘剂为石油树脂、机油、滑石粉、液体古马隆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抗氧剂为1010和磷酸酯的混合物,所述填充剂为滑石粉。实施例3一种冷施工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其包括胎基层、依次设于胎基层一侧的改性沥青层和上隔离层、依次设于胎基层另一侧的改性沥青层和下隔离层。所述胎基层为聚酯纤维无纺布胎基、黄麻布胎基或玻纤毡胎基,其中,所述聚酯纤维无纺布胎基为丙纶布、乙纶布、涤纶布或腈纶布胎基。所述上隔离层为厚度为50~80nm的二氧化钛光催化膜隔离层,所述下隔离层为硅油膜隔离层。所述改性沥青层由以下重量份的材料制成:沥青45kg、sbs橡胶14kg、亲和剂4kg份、增粘剂4kg、软化油7.5kg、抗氧剂3.5kg、填充剂20kg。所述沥青包括40.5kg的90#沥青和4.5kg的10#沥青,所述亲和剂为天然橡胶亲和剂,所述增粘剂为石油树脂、机油、滑石粉、液体古马隆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抗氧剂为1010和磷酸酯的混合物,所述填充剂为滑石粉。实施例4一种冷施工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其包括胎基层、依次设于胎基层一侧的改性沥青层和上隔离层、依次设于胎基层另一侧的改性沥青层和下隔离层。所述胎基层为聚酯纤维无纺布胎基、黄麻布胎基或玻纤毡胎基,其中,所述聚酯纤维无纺布胎基为丙纶布、乙纶布、涤纶布或腈纶布胎基。所述上隔离层为厚度为50~80nm的二氧化钛光催化膜隔离层,所述下隔离层为硅油膜隔离层。所述改性沥青层由以下重量份的材料制成:沥青50重量份、sbs橡胶15重量份、亲和剂5重量份、增粘剂5重量份、软化油6重量份、抗氧剂5重量份、填充剂20重量份。所述沥青包括45kg的90#沥青和5kg的10#沥青,所述亲和剂为天然橡胶亲和剂,所述增粘剂为石油树脂、机油、滑石粉、液体古马隆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抗氧剂为1010和磷酸酯的混合物,所述填充剂为滑石粉。上述制得的防水卷材,具体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基层清理,用扫帚、铁铲工具将基层表面的灰尘、杂物清理干净,并对凹凸部位进行修补;b.涂刷基层处理剂;c.节点加强处理;d.大量铺贴自粘卷材,揭开自粘卷材下表面的隔离膜,将自粘卷材铺贴在处理后的基层上,卷材采用自粘搭接的方式进行搭接;e.碾压排气,用木抹子或橡胶板拍打,碾压卷材表面,排出卷材下表面的空气,使卷材与水泥表面紧密贴合。对实施例1-4制备的防水卷材进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180°剥离强度,n/mm3.53.93.63.8浸水后,180°剥离强度,n/mm3.33.53.43.5剪切强度,n/mm3.73.93.83.8自粘面耐热度70℃,2h,无流淌70℃,2h,无流淌70℃,2h,无流淌70℃,2h,无流淌低温弯折-26.4℃合格-25.9℃合格-26.1℃合格-26.7℃合格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只是示例性的,是为了更好地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专利,不能理解为是对本专利包括范围的限制;只要是根据本专利所揭示精神的所作的任何等同变更或修饰,均落入本专利包括的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