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取芡欧鼠尾草籽油脂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83087阅读:185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芡欧鼠尾草籽,特别是一种提取芡欧鼠尾草籽油脂的方法。



背景技术:

芡欧鼠尾草属于唇型科,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原产于墨西哥南部和危地马拉北部。在1492年之前,墨西哥的阿芝特克人认为芡欧鼠尾草是一种农作物、药物和颜料。目前,一些国家芡欧鼠尾草的种植得到广泛推广。芡欧鼠尾草在阿根廷的西北部被认为是另一种多元化和稳定经济的作物。芡欧鼠尾草种子有大约30克油/种子重100克,芡欧鼠尾草种子油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亚麻酸(54-67%)和亚油酸(12-21%),这对人类和动物健康有非常大的好处。

在国际卫生部门,生产这些不饱和脂肪酸具有很高的质量要求。原料的制备和种子采油过程的不同可能会对细胞结构和残余含油量的影响不同。另外,据观察,提取方法的不同,将显著影响芡欧鼠尾草籽油的油产量、质量和小分子合成成分。芡欧鼠尾草籽(种子)的脂肪酸提取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压榨、酶解、溶剂提取和超临界流体萃取。

压榨法有高温压榨和低温压榨,其中因低温压榨法(冷榨法)能有效地保护ω-3脂肪酸(亚麻酸)不受破坏而受到广泛使用,但其残油率高也使这一方法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水酶法因其温度可控,出油率高,近年来在食用油的提取过程中已有报道,众所周知,酶的高昂价格一直是阻碍这一方法在规模生产中的主要因素,部分生产者使用本法后,却因油产品的价格太高而挡住了普通消费者。

在食用油的提取过程中,目前基本不用有机溶剂萃取法,利用超临界co2萃取种子油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它在低温下工作,有很好的萃取率且在最终产品中无溶剂残留,但生产设备的投入成本高。工业上一般使用压榨和溶剂提取方法从含油植物种子中提取油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通过高温压榨会容易使油脂中亚麻酸变质,以及常规方法中出油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设备投入低、无溶剂污染、提高产率和改善油脂品质的提取芡欧鼠尾草籽油脂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提取芡欧鼠尾草籽油脂的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

1)将1重量份芡欧鼠尾草种子浸泡于5重量份的35-55℃温水中,每隔5-10分钟搅拌一次,20-30分钟后用带20-30目滤网的甩干设备以13000rmp-16000rmp的转速将芡欧鼠尾草种子表面的凝胶甩脱;重复上述过程一次,将脱胶后的芡欧鼠尾草种子晾干至水分含量为8%备用;

2)将经步骤1)处理的芡欧鼠尾草种子用低温螺旋榨油机冷榨,温度为45℃,压力为3.5mpa,转速为30-45rmp,冷榨出毛油并沉淀过滤为初榨油;

3)将步骤2)得到的冷榨饼按照1:5-1:8的比例加水浸泡2小时,磨浆,过滤除渣;

4)将步骤3)过滤后的滤液保温到45℃-55℃,加入1%-1.5%的食品级中性蛋白酶,摇动5-10小时,加入hcl调节ph值到ph5.5—ph6.0,再加入1%-1.5%的食品级复合纤维素酶,摇动5-10小时,静置1小时,取上层乳状液体离心30分钟,离心转速设为4000转/分钟;

5)将步骤2)得到的初榨油与步骤4)酶解离心后的油混合为最终成品油。

本发明芡欧鼠尾草种子油提取采用低温压榨法与水酶法相结合的方法,解决高温下油脂中亚麻酸易变质的问题,同时解决了出油率低的问题。本发明芡欧鼠尾草种子先进行洗胶处理,这样可以减少酶的用量,大大降低了成本,洗出的凝胶可作为很好的天然的增稠剂原料;本发明的压榨过程采用了低温螺旋榨油机,压榨温度低,芡欧鼠尾草种子中的营养物质特别是ω-3脂肪酸等不饱和脂肪酸不会遭到破坏;芡欧鼠尾草种子油色泽清亮,出油率高,出油率达25.6%;芡欧鼠尾草种子冷榨后磨浆过程芡欧鼠尾草种子细胞结构已经有一定程度破碎,提高油脂得率,同时也确保低温条件不会破坏ω-3脂肪酸等不饱和脂肪酸;最后冷榨饼水酶处理,提取出4%左右的残留油脂及多种抗氧化活性物质,可以降低离心机的负荷,减小规模生产工艺难度;整个过程没有使用有机溶剂,得到高品质、安全无毒、绿色无污染的油脂;制油后的饼粕含有较低的纤维,脱脂后饼粕含19-27%左右的蛋白质,超微粉碎后还可以作为良好的食用和饲用蛋白源。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1、将清选的芡欧鼠尾草种子浸泡于5倍种子的温水(40℃)中,每隔10分钟搅拌一次,30分钟后用带24目滤网的甩干设备以15000转/分钟的速度将凝胶甩脱。凝胶留存可用于天然增稠剂的原料。重复上述过程一次,将脱胶后的芡欧鼠尾草种子晾干至水分含量为8%备用。

2、将脱胶后的芡欧鼠尾草种子用低温螺旋榨油机冷榨,温度为45℃,压力为3.5mpa,转速为40转/分钟,冷榨出毛油并沉淀过滤为初榨油。

3、冷榨饼按照1:6(重量)的比例加水浸泡2小时,磨浆,过滤除渣。

4、过滤后的浆液保温到55℃,加入1%的食品级中性蛋白酶(neutrase),摇动6小时,加入hcl调节ph值到6.0,加入1%的食品级复合纤维素酶,再摇动6小时,静置1小时,取上层乳状液体离心30分钟,离心转速设为4000转/分钟。

5、将初榨油与酶解离心后的油混合为最终成品油。

实施例二

1、将清选的芡欧鼠尾草种子浸泡于5倍种子的温水(55℃)中,每隔5分钟搅拌一次,20分钟后用带30目滤网的甩干设备以15000转/分钟的速度将凝胶甩脱。重复上述过程一次,将脱胶后的芡欧鼠尾草种子晾干至水分含量为8%备用。

2、将脱胶后的芡欧鼠尾草种子用低温螺旋榨油机冷榨,温度为45℃,压力为3.5mpa,转速为40转/分钟,冷榨出毛油并沉淀过滤为初榨油。

3、冷榨饼按照1:5的比例加水浸泡2小时,磨浆,过滤除渣。

4、过滤后的浆液保温到55℃,加入1%的食品级中性蛋白酶(neutrase),摇动5小时,加入hcl调节ph值到5.5,加入1%的食品级复合纤维素酶,再摇动5小时,静置1小时,取上层乳状液体离心30分钟,离心转速设为4000转/分钟。

5、将初榨油与酶解离心后的油混合为最终成品油。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提取芡欧鼠尾草籽油脂的方法,其先将芡欧鼠尾草种子浸泡于温水中一段时间后用甩干设备将芡欧鼠尾草种子表面的凝胶甩脱;然后用低温螺旋榨油机冷榨,冷榨出毛油并沉淀过滤为初榨油;冷榨饼按照1:5-1:8的比例加水浸泡2小时,磨浆,过滤除渣,滤液保温到45℃-55℃,加入食品级中性蛋白酶摇动5‑10小时,并加入HCL调节PH值到5.5-6.0,再加入食品级复合纤维素酶摇动5‑10小时,静置1小时,取上层乳状液体离心30分钟;将初榨油与酶解离心后的油混合即为最终成品油。本发明方法设备投入低、无溶剂污染、提高产率和改善油脂品质。

技术研发人员:胡忠红;陈智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农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6.04.29
技术公布日:2017.11.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