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分子浸酸助鞣剂的合成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968275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皮革浸酸助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分子浸酸助鞣剂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近十几年来,无/少盐浸酸助剂成为开发绿色制革化学品的热点之一。为了抑制酸皮的膨胀,大量的中性盐被加入浸酸鞣制浴液,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2013年年底,国家环保部门出台的《制革及毛皮加工工业水污染排放标准》对废水中Cl-进行了限量,要求现有制革企业中Cl-排放浓度限值为3000mg/L,总铬为1.5mg/L,如此高的环保要求已经严重威胁着现有制革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健康发展。陈渭等人利用亚硫酸氢钠对聚氨酯预聚体进行封端,得到含多羧基的小分子聚氨酯,并将其作为铬鞣助剂用与常规铬鞣过程中,可提高铬吸收率至85%以上,蓝湿革收缩温度达到113℃。但是该助剂仅可用于提高铬吸收率不能解决浸酸用盐的问题(陈渭,强西怀,孙哲,等.亚硫酸氢钠封端多羧基聚氨酯助鞣性能的研究[J].皮革科学与工程,2016,02:9-13+19.)。强西怀等人利用乙醛酸对胶原进行改性,在胶原纤维侧链上引入大量羧基,增加铬鞣的交联位点,同时在浸酸过程中也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少盐作用,但是对中性盐的降低程度有限(强西怀,李闻欣,俞从正,等.乙醛酸助铬鞣应用工艺的研究[J].中国皮革,2002,07:28-32.)。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分子浸酸助鞣剂的合成方法,利用浸酸助鞣剂在实现少酸无盐浸酸的过程中同时实现高吸收铬鞣。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小分子浸酸助鞣剂,其结构式为:一种小分子浸酸助鞣剂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回流冷凝管的反应器中,加入28.9-86.6份苯胺-2,5-双磺酸和21.1-63.4份乙醛酸,常温搅拌均匀后,用碱水调节至体系pH至4-5,升高体系温度至90~100℃,反应6h,降温至常温,加20-60份蒸馏水,控制固含量为50%,即得小分子浸酸助鞣剂,所述份数为质量份数。所述的碱水为NaOH溶液、KOH溶液或三乙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本发明合成的浸酸助鞣剂可以免去食盐的使用。2)由于合成的浸酸助鞣剂分子结构中含有羧基,可以在铬鞣过程中起到高吸收的作用。3)浸酸助鞣剂中羧基、磺酸基可以与铬鞣革形成多点交联的作用,降低铬的洗脱率。4)不用改变传统制革工艺,只需在浸酸过程中加入浸酸助鞣剂即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合成方法作详细描述。实施例1一种小分子浸酸助鞣剂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回流冷凝管的反应器中,加入28.9份苯胺-2,5-双磺酸和21.1份乙醛酸,常温搅拌均匀后,用30%NaOH溶液调节至体系pH至4.0,升高体系温度至95℃,反应6h,降温至室温,加20份蒸馏水,调节体系固含量为50%,得到小分子浸酸助鞣剂,所述份数为质量份数。实施例2一种小分子浸酸助鞣剂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回流冷凝管的反应器中,加入57.7份苯胺-2,5-双磺酸和42.3份乙醛酸,常温搅拌均匀后,用三乙胺调节体系pH至4.5,升高体系温度至90℃,反应6h,降温至室温,加40份蒸馏水,调节体系固含量为50%,得到小分子浸酸助鞣剂,所述份数为质量份数。实施例3一种小分子浸酸助鞣剂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回流冷凝管的反应器中,加入86.6份苯胺-2,5-双磺酸和63.4份乙醛酸,常温搅拌均匀后,用KOH溶液调节体系pH至5.0,升高体系温度100℃,反应6h,降温至室温,加60份蒸馏水,调节体系固含量为50%,得到小分子浸酸助鞣剂,所述份数为质量份数。浸酸助鞣剂应用:黄牛皮经过常规的浸水、脱毛、浸灰、去肉、脱灰、软化后用于鞣制实验。皮厚度为2.3-2.5cm,具体的无盐浸酸工艺见表1,鞣制废液及蓝湿革感官鉴定结果见表2。表1无盐浸酸铬鞣工艺表2鞣制废液及蓝湿革感官鉴定结果浸酸助剂收缩温度/℃Cl-含量/(mmol/L)废液Cr2O3/(g/L)蓝湿革粒面实施例1104.300.99湖蓝实施例2101.200.95湖蓝实施例3105.600.96湖蓝由此得出结论:浸酸助鞣剂在实现少酸无盐浸酸的过程中同时实现高吸收铬鞣。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