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泽度高的己内酯接枝的淀粉可降解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5384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光泽度高的己内酯接枝的淀粉可降解薄膜,其特征在于,其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玉米淀粉100份、小麦淀粉8-10份、硼砂3-5份、氧化锆2-4份、聚1,3-丙二醇5-8份、聚乙烯醇8-10份、叶绿素铜钠1-2份、DMF 80-100份、乙酸酐8-10份、吡啶100-120份、二乙二醇二甲醚120-150份、萘钠溶液15-20份、己内酯5-8份、石油醚200-300份、四氢呋喃200-300份、聚己内酯5-8份、水适量。

2.一种光泽度高的己内酯接枝的淀粉可降解薄膜,其特征在于,其由如下步骤制备而成:

(1)将小麦淀粉充分干燥,再与DMF在搅拌的条件下升温到130-140℃,保持4-5h,降温到90-100℃,滴加乙酸酐及吡啶,滴加完后继续在90-100℃下反应5-6h,冷却,倾入冷水中沉淀,过滤、洗涤至中性,干燥,为白色粉末状物质,即淀粉乙酸酯;

(2)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回流冷凝管和通氮装置的反应器中,加入二乙二醇二甲醚和淀粉乙酸酯,升温到90-100℃使其溶解充分,然后降至室温,在氮气保护下加入萘钠溶液,反应约15-20min后,加入己内酯,在110-130℃下反应10-12h,产物以1/3的石油醚进行沉淀后,再以四氢呋喃溶解、剩余的石油醚沉淀二次,产物干燥后为白色固体物,即己内酯接枝的淀粉;

(3)将玉米淀粉、己内酯接枝的淀粉、硼砂、氧化锆、聚己内酯加入相当于玉米淀粉重量份10-12倍的水中,70-80℃超声分散20-30min;加入聚1,3-丙二醇、聚乙烯醇、叶绿素铜钠,85-95℃下糊化40-60min并机械搅拌;流延至PC树脂板上,静置15-20min,之后于80-85℃干燥3-3.5h,冷却到室温,揭膜,得到一种光泽度高的己内酯接枝的淀粉可降解薄膜。

3.一种光泽度高的己内酯接枝的淀粉可降解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萘钠溶液的制备方法为:将萘和金属钠置于四氢呋喃中,于室温和氮气保护下反应10-12h,得浓度为0.8-1mol/L的萘钠溶液。

4.一种光泽度高的己内酯接枝的淀粉可降解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DMF和吡啶使用前都需经过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