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性酵母β-葡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00928发布日期:2018-10-02 20:15阅读:105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溶性酵母β-葡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酵母β-葡聚糖是存在于酵母细胞壁中的一种多糖,具有增强免疫、抗辐射等多种生理功能。其中天然存在的多为水不溶性葡聚糖,占85%左右,目前经提取纯化等工艺得到的酵母β-葡聚糖产品为水不溶性葡聚糖。酵母葡聚糖已被多个国家批准为新食品配料,但其水溶性较差导致其应用范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为了提高酵母葡聚糖的水溶性,可以采用化学和物理改性的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修饰,其中应用较多的是采用羧甲基化、硫酸化和磷酸化增溶改性,在原有的葡聚糖分子结果中引入极性基团,增加其水溶性。cn103804511a公开了一种羧甲基酵母葡聚糖产品的制备方法,通过羧甲基化改性得到的羧甲基葡聚糖产品取代度0.3-1.0,分子量100-1000kd,水中完全溶解,应用于化妆品领域具有保湿、抗衰老等功效。但经过衍生化改性的酵母葡聚糖分子结构收到破坏,产品的安全性需要重新评价和论证,引入的基团对其功效发挥也有一定的影响。

物理方法包括超声处理、机械破碎等,cn102838688b公开了一种水溶性酵母葡聚糖的制备方法,采用机械化学方法,在固相体系中,通过固态化学反应对酵母葡聚糖进行化学修饰和改性,得到水溶性葡聚糖产品。但这种方法对设备要求较高,且产品的水溶性并不理想。

经过衍生化改性的酵母葡聚糖分子结构收到破坏,产品的安全性需要重新评价和论证,引入的基团对其功效发挥也有一定的影响。通过物理改性得到水溶性葡聚糖产品。但这种方法对设备要求较高,且产品的水溶性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解决的现有技术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为了提高酵母葡聚糖的水溶性,采用化学和物理改性的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修饰,但是经过衍生化改性的酵母葡聚糖分子结构收到破坏,产品的安全性需要重新评价和论证,引入的基团对其功效发挥也有一定的影响。通过物理改性得到水溶性葡聚糖产品。但这种方法对设备要求较高,且产品的水溶性并不理想。而通过酶法促进β-1,3-葡聚糖酶增溶,其可以利用的酶非常少,而且价格昂贵,增溶效果也并不显著。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溶性酵母β-葡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溶性酵母β-葡聚糖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酶处理:向含有水不溶性酵母β-葡聚糖的原料中加入葡聚糖酶处理,然后分离并收集上清液;

(2)过滤处理:对上清液进行过滤处理;

(3)膜分离:将上清液进行膜分离,收集截留液,得到水溶性酵母β-葡聚糖;

其中,所述葡聚糖酶来自于曲霉。

优选的,其中,步骤(1)中葡聚糖酶作用的ph值为4-7,温度为20-70℃。

优选的,其中步骤(1)中葡聚糖酶作用的ph值为5-6,温度为40-60℃。

优选的,步骤(1)中葡聚糖酶的作用浓度为0.1-5u/ml,作用时间为1-24h。

优选的,步骤(1)中葡聚糖酶的作用浓度为1-3u/ml,作用时间为4-12h。

优选的,步骤(1)中水不溶性酵母β-葡聚糖悬液的浓度为2%-10%,优选为4-8%。

优选的,步骤(1)中水不溶性酵母β-葡聚糖悬液的浓度为4-8%。

优选的,其中,步骤(2)中,过滤处理采用硅藻土,硅藻土细度为100目以上。

优选的,其中,步骤(3)中,膜分离之前调节上清液ph值为6.0-10.0,优选7.0-8.0。

优选的,其中,步骤(3)中,膜分离之前调节上清液ph值为7.0-8.0。

优选的,其中,步骤(3)中,膜分离的截留分子量为1w-10w。

优选的,所述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将步骤(3)制得的截留液进行干燥处理。

优选的,干燥处理采用喷雾干燥或冷冻干燥。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以上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所制得的水溶性酵母β-葡聚糖。

优选的,所述水溶性酵母β-葡聚糖的分子量为1-50万道尔顿。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以上任一项所述的水溶性酵母β-葡聚糖在食品配料、动物免疫制药领域中的应用。

水不溶性酵母β-葡聚糖的糖链通过三股螺旋的形式结合,形成网络,难以水溶。通过利用来自于曲霉的葡聚糖酶进行适当水解,可以破坏原有的三股螺旋结构,达到增加溶解度的目的。然后通过过滤、膜分离等工艺,去除原料中难以水解的成分,制备得到的水溶性酵母β-葡聚糖完全水溶,分子量均一,功效稳定性和产品稳定性提高。

本发明通过酶解、过滤、膜分离等工艺,制备得到的水溶性酵母β-葡聚糖完全水溶,分子量均一,得率55%以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本方法得到的水溶性酵母β-葡聚糖产品无色、无味、完全水溶,并保持了酵母葡聚糖原有的分子结构。(2)采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得到的水溶性酵母β-葡聚糖产品分子量在1-50万道尔顿,β-葡聚糖含量在80%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溶性酵母β葡聚糖,是通过水不溶性酵母β-葡聚糖在葡聚糖酶的作用下,将其转换为水溶性酵母β葡聚糖。

其中,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葡聚糖酶来自曲霉。来自曲霉的葡聚糖酶为细胞壁降解酶复合物。

其中,在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采用硅藻土处理。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采用膜分离处理。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同时采用硅藻土和膜分离的方式对酶解后的产品进行处理。

其中,本发明中的水不溶性β-葡聚糖原料来源广泛,可以来自于酵母,也可以来自于燕麦或者食用菌。在对不同来源的含水不溶性β-葡聚糖原料进行酶处理之前,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的技术手段,对含有水不溶性β-葡聚糖的原料进行常规处理,得到悬液,用于后续的酶处理。其中,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原料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或其它种属酵母制备得到的水不溶性酵母β-葡聚糖产品,此原料可以从市场购买或通过对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或其它种属酵母经提取分离得到。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发明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常用的原料和仪器对水溶性β-葡聚糖进行测定。

本发明实施例和对比例中所用的试剂和仪器信息见表1:

表1实施例和对比例中所用试剂和仪器信息

实施例一

水不溶性酵母β-葡聚糖20kg加纯净水配制成溶液1000l,调节ph到4.0,温度20℃,加入葡聚糖酶使其浓度达到0.1u/ml,保温处理24h,离心收集上清液。上清液采用100目硅藻土过滤。收集上清液,调节ph值为7,采用截留分子量为10kd的有机膜进行膜分离,收集截留液,得截留液共计400l,截留液呈现澄清溶液,为水溶性的β-葡聚糖。

截留液加入冷冻干燥后得到粉状水溶性酵母β-葡聚糖产品12.1kg(即干物质的量占截留液的含量的3.1%)。产品重均分子量158kd,β-葡聚糖含量85.8%,产品收率60%。

其中,干物质的量为冷冻干燥后得到的粉状水溶性酵母β-葡聚糖产品的量。

产品收率=干物质的量÷水不溶性酵母β-葡聚糖的量×100%

采用凝胶渗透色谱(gpc)测定处理后样品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其中测定条件为:agilent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为水溶性gpc柱(300mm×7.5mm);流动相为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h4.5),流速1ml/min;进样量50μl,柱温30℃。将已知分子量的t系列标准多糖(dextrant-10,dextrant-40,dextrant-70,dextrant-500和dextrant-2000)用流动相配成10mg/ml的溶液,记录示差色谱图,运用分析软件以标准多糖分子量的对数对保留时间作图,得到标准曲线;精密称取一定量的样品,在同样条件下进行层析,记录样品的保留时间值,对照标准曲线,计算样品的重均相对分子量。

β-葡聚糖的含量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qb/t4572-2013中的方法进行测定。

实施例二

水不溶性酵母β-葡聚糖100kg加纯净水配制成溶液1000l,调节ph到7.0,温度70℃,加入葡聚糖酶使其浓度达到5u/ml,保温处理1h,离心收集上清液。上清液采用200目硅藻土过滤。收集上清液,调节ph值为9,采用截留分子量为10kd的有机膜进行膜分离,收集截留液,得截留液共计800l,截留液呈现澄清溶液,为水溶性的β-葡聚糖。

截留液加入冷冻干燥后得到粉状水溶性酵母β-葡聚糖产品56kg(即干物质的量占截留液的含量的7%)。产品重均分子量366kd,β-葡聚糖含量82.1%,产品收率56%。

实施例二采用同实施例一相同的方法进行测定。

实施例三

水不溶性酵母β-葡聚糖50kg加纯净水配制成溶液1000l,调节ph到5.0,温度50℃,加入葡聚糖酶使其浓度达到1u/ml,保温处理8h,离心收集上清液。上清液采用100目硅藻土过滤。收集上清液,调节ph值为8,采用截留分子量为10kd的有机膜进行膜分离,收集截留液液,得截留液共计600l,截留液呈现澄清溶液,为水溶性的β-葡聚糖。

截留液加入冷冻干燥后得到粉状水溶性酵母β-葡聚糖产品35kg(即干物质的量占截留液的含量的5.83%)。产品重均分子量456kd,β-葡聚糖含量83.3%,产品收率70%。

实施例三采用同实施例一相同的方法进行测定。

对比例一

水不溶性酵母β-葡聚糖20kg加纯净水配制成溶液1000l,调节ph到4.0,温度20℃,加入木霉来源的葡聚糖酶使其浓度达到0.1u/ml,保温处理24h,离心收集上清液。上清液采用100目硅藻土过滤。收集上清液,调节ph值为7,采用截留分子量为10kd的有机膜进行膜分离,收集截留液,得截留液共计400l,截留液呈现澄清溶液,为水溶性的β-葡聚糖。

截留液加入冷冻干燥后得到粉状水溶性酵母β-葡聚糖产品4kg(即干物质的量占截留液的含量的1.0%)。产品重均分子量80kd,β-葡聚糖含量70%,产品收率20%。

对比例一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对比例一采用木霉来源的葡聚糖酶进行酶解,而实施例一采用曲霉来源的葡聚糖酶进行酶解。从测定结果可以看出,采用曲霉来源的葡聚糖酶对水不溶性的酵母β-葡聚糖进行酶解,可以显著提到粉状水溶性酵母β-葡聚糖产品的收率。

对比例二

水不溶性酵母β-葡聚糖20kg加纯净水配制成溶液1000l,调节ph到4.0,温度20℃,加入曲霉来源的葡聚糖酶使其浓度达到0.1u/ml,保温处理24h,离心收集上清液。调节ph值为7,采用截留分子量为10kd的有机膜进行膜分离,收集截留液,得截留液共计500l。

截留液加入冷冻干燥后得到粉状水溶性酵母β-葡聚糖产品18kg(即干物质的量占截留液的含量的3.8%)。β-葡聚糖含量70%,产品收率95%。

对比例二与实施例一相比,不难看出,对比例二在酶解之后未利用硅藻土进行处理,所以最终得到的粉状水溶性酵母β-葡聚糖产品的收率高达95%,但是因为没有进行硅藻土处理,所以β-葡聚糖的纯度低,其含量仅为70%。而且因为没有进行硅藻土处理,所以最终产品的相对分子量呈现多个分布,无法得到有效的重均分子质量。

对比例三

水不溶性酵母β-葡聚糖20kg加纯净水配制成溶液1000l,调节ph到4.0,温度20℃,加入曲霉来源的葡聚糖酶使其浓度达到0.1u/ml,保温处理24h,离心收集上清液。上清液采用100目硅藻土过滤。收集上清液,调节ph值为7,共得到上清液共计400l。

上清液加入冷冻干燥后得到粉状水溶性酵母β-葡聚糖产品12kg(即干物质的量占截留液的含量的3%)。β-葡聚糖含量80%,产品收率60%。

对比例三与实施例一相比,不难看出,对比例三在酶解之后仅仅利用硅藻土进行处理,未采用10kd的有机膜进行截留,所以最终得到的粉状水溶性酵母β-葡聚糖产品的收率高达60%,但是因为没有利用有机膜进行截留,所以β-葡聚糖的纯度低,其含量仅为80%。而且因为未采用有机膜进行截留处理,单纯的利用硅藻土处理,最终产品的相对分子量呈现多个分布,无法得到有效的重均分子质量。

对比例四

水不溶性酵母β-葡聚糖20kg加纯净水配制成溶液1000l,调节ph到8.0,温度20℃,加入曲霉来源的葡聚糖酶使其浓度达到0.01u/ml,保温处理20h,离心收集上清液。上清液采用100目硅藻土过滤。收集上清液,调节ph值为7,采用截留分子量为10kd的有机膜进行膜分离,收集截留液,得截留液共计400l。

截留液加入冷冻干燥后得到粉状水溶性酵母β-葡聚糖产品2kg(即干物质的量占截留液的含量的0.50%)。产品重均分子量1000kd,β-葡聚糖含量80%,产品收率10%。

对比例四与实施例一相比,其产品收率仅为10%,产品重均分子量高达1000kd。可见,曲霉来源的葡聚糖酶对于ph以及浓度的变化非常敏感。采用合适的温度、ph以及酶浓度,可以得到好的酶解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局限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需要包含在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