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沼气发酵沼渣沉淀一体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4635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沼气发酵沼渣沉淀一体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沼气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沼气发酵沼渣沉淀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沼气是气体的混合物,其中含甲烷60%~70%,此外还含有二氧化碳、硫化氢、氮气和一氧化碳等。沼气除直接燃烧用于炊事、烘干农副产品、供暖、照明和气焊等外,还可作内燃机的燃料以及生产甲醇、福尔马林、四氯化碳等化工原料。沼气在整个发酵过程中需要借助沼气发酵罐,然而,现有的多数沼气发酵罐在结构设计上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现有大中型沼气工程中沼气发酵装置的底面通常采用平底或者单斗缓坡锥底,沼渣沉淀效果差,一般需要衔接后续的沼渣沉淀池对沼气发酵产生的沼渣沼液进行初步分离;后续的沼渣沉淀池通常采用平流沉淀工艺,该工艺存在分离效率较低,功能简单重复,增加建设成本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沼气发酵沼渣沉淀一体化装置,沉淀效果好,分离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沼气发酵沼渣沉淀一体化装置,包括壳体、排泥管、和进料泵,该进料泵通过进料管与所述壳体连通,所述壳体底端具有数个污泥斗,所述排泥管伸入所述壳体的部分连接有若干吸泥管,所述吸泥管分别伸入各个污泥斗内,在所述排泥管上安装有排泥控制阀;所述壳体上还连接有出料管和输气管。

进一步,所述进料管伸入所述壳体的部分安装有进料分散器。

进一步,所述壳体整体呈圆柱形桶状结构。

进一步,所述污泥斗整体呈V形槽状结构。

进一步,所述污泥斗为平底。

进一步,所述出料管设置在所述壳体中部,其上设有出料控制阀。

进一步,所述输气管设置在所述壳体顶部,其上设有沼气控制阀。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可以同时实现沼气发酵和沼渣沉淀双重功能,通过多个污泥斗,可以有效沉淀沼渣,沼气发酵和沼渣沉淀两项功能同时实现在同一装置里面,可以有效减少建设投资和节省工程占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 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壳体底部污泥斗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进料泵;2.进料控制阀;3.进料管;4.进料分散器;5.壳体;6.沼气控制阀;7.输气管;8.出料控制阀;9.出料管;10.污泥斗;11.排泥控制阀;12.吸泥管;13.排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沼气发酵沼渣沉淀一体化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壳体5、排泥管13、和进料泵1,该进料泵1通过进料管3与所述壳体5连通,所述壳体5底端具有数个污泥斗10,所述排泥管13伸入所述壳体5的部分连接有若干吸泥管12,所述吸泥管12分别伸入各个所述污泥斗10内,在所述排泥管13上安装有排泥控制阀11;所述壳体5上还连接有出料管9和输气管7。所述壳体5可以是整体呈圆柱形桶状结构

上述进料管3伸入所述壳体5的部分安装有进料分散器4。也可以是进料管3伸入所述壳体5的部分安装若干支管,各支管间隔布置。由进料管进入壳体5的物料能够充分混合、反应,保证发酵效果。

上述污泥斗10整体呈V形槽状结构。上端开口大,下端收紧,有利于污泥聚积以及被吸泥管充分吸除,污泥斗10可以为平底。

上述出料管9设置在所述壳体5中部,其上设有出料控制阀8。输气管7设置在所述壳体5顶部,其上设有沼气控制阀6,出料部分可由出料控制阀8控制,沼气输出可由沼气控制阀6控制,可控性强,易于操作,使用方便可靠。

具体的工作过程是:开启进料控制阀2,并启动进料泵,原料通过进料管3进入壳体5内进行沼气发酵;沼气控制阀6开启,发酵产生的沼气通过输气管7输出;出料控制阀8开启,发酵产生的沼液通过出料管9排出。

沼渣沉淀积聚在污泥斗10中,可以通过开启排泥控制阀11,使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沼渣在静水压力的作用下经吸泥管12进入排泥管13排出,并通过污泥控制阀实现不同工况的控制。

本实用新型可以同时实现沼气发酵和沼渣沉淀双重功能,通过多个污泥斗10,可以有效沉淀沼渣,沼气发酵和沼渣沉淀两项功能同时实现在同一装置里面,可以有效减少建设投资和节省工程占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 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