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胞培养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4721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细胞培养装置,具体是一种细胞培养板。



背景技术:

现有的细胞培养板,其内孔对应的底部多为平底结构,当做两种不同淋巴细胞混合培养时,必须让二者相互接触进行刺激,但平底结构的细胞培养板无法达到该要求,故实验效果不明显。

而培养过程中,生长在细胞培养板中的贴壁细胞没有生长在细胞培养瓶中的贴壁牢固,因此,在后续试验过程中很容易因为加入液体而使细胞单层脱落,导致试验结果差异很大,因此在操作过程中会将枪头抵在细胞板孔内壁缓慢加入,耗时费力,由于无法稳定控制液体的流速,仍然会破坏细胞单层,并且会污染枪头,因此需要频繁更换枪头,操作繁琐,极易导致细胞污染,最终导致试验失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细胞培养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细胞培养板,包括培养板体,所述培养板体内设置有多个带有倒圆锥状底部的培养孔,所述培养孔内均可拆卸安装有平底辅助培养板,所述平底辅助培养板上端设置有环形的卡块,所述培养板体上设置有与卡块适配的卡槽;所述平底辅助培养板内设置有加样台,所述加样台为上大下小的圆台体;所述培养孔一侧设置有添液主管,所述添液主管通过添液支管与培养孔底部相连通;所述添液主管内沿竖直方向交错布置有挡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样台的顶端低于培养孔的上边缘。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添液支管出口处设置有倾斜布置的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卡块,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性地装配平底辅助培养板,能够实现一个培养板同时采用培养孔的倒圆锥状内腔与平底辅助培养板的平底内腔,提高其实用性,而且安装拆卸方便,提高工作效率;设置加样台,方便对平底辅助培养板进行添液,由于加样台缓冲了加样液体的冲击力,并在加样液体沿着加样台的侧壁流入平底辅助培养板中的过程中,进一步减缓了液体的流速,减少对平底辅助培养板内贴壁细胞的破坏,并且提高添液速度,提高工作效率;设置添液主管,添液主管内的挡板对加样液体进行缓冲,减弱对培养孔内贴壁细胞的冲击;挡块的设置,进一步减弱对培养孔内贴壁细胞的冲击。

综上所述,本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安装拆卸方便,实现一个培养板同时采用培养孔的倒圆锥状内腔与平底辅助培养板的平底内腔,提高其实用性;减少对贴壁细胞的破坏,并且提高添液速度,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细胞培养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培养板体,2-培养孔,3-挡块,4-添液支管,5-挡板,6-添液主管,7-加样台,8-平底辅助培养板,9-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一种细胞培养板,包括培养板体1,所述培养板体1内设置有多个带有倒圆锥状底部的培养孔2,所述培养孔2内均可拆卸安装有平底辅助培养板8,所述平底辅助培养板8上端设置有环形的卡块9,所述培养板体1上设置有与卡块9适配的卡槽;所述平底辅助培养板8内设置有加样台7,所述加样台7为上大下小的圆台体;所述培养孔2一侧设置有添液主管6,所述添液主管6通过添液支管4与培养孔2底部相连通;所述添液主管6内沿竖直方向交错布置有挡板5,所述添液支管4出口处设置有倾斜布置的挡块3。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设置卡块9,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性地装配平底辅助培养板8,能够实现一个培养板同时采用培养孔2的倒圆锥状内腔与平底辅助培养板8的平底内腔,提高其实用性,而且安装拆卸方便,提高工作效率;设置加样台7,方便对平底辅助培养板8进行添液,由于加样台7缓冲了加样液体的冲击力,并在加样液体沿着加样台的侧壁流入平底辅助培养板8中的过程中,进一步减缓了液体的流速,减少对平底辅助培养板8内贴壁细胞的破坏,并且提高添液速度,提高工作效率;设置添液主管6,添液主管6内的挡板5对加样液体进行缓冲,减弱对培养孔2内贴壁细胞的冲击;挡块3的设置,进一步减弱对培养孔2内贴壁细胞的冲击。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