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扩增外周血NK细胞的简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4719阅读:549来源:国知局
高效扩增外周血NK细胞的简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领域,具体的讲,涉及一种NK细胞扩增器具。



背景技术:

NK细胞是一种天然免疫系统的效应细胞,无需抗原预先致敏即可识别肿瘤及病毒感染的细胞,是肿瘤免疫治疗的重要效应细胞,在机体早期抗肿瘤和免疫监视中具有重要作用,也被称之为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主要来源于骨髓的淋巴细胞,分布在骨髓、外周血和脾脏,NK细胞位于机体防御体系的第一道防线,同时它又能通过早期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来调节获得性免疫应答,故也是连接天然免疫与获得性免疫的桥梁,是机体天然免疫的主要承担者。随着对NK细胞生物功能及活化机制的了解,NK细胞在造血干细胞骨髓移植的辅助治疗及肿瘤过继免疫治疗方面的作用备受关注,供者异源反应性NK细胞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可以发挥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并减少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故输注供者异源反应性NK细胞已经成为临床移植及抗肿瘤辅助治疗的新策略。近几年来,发现通过体外的刺激培养可相对大规模制备NK细胞,IL2、IL15及IL18是调控NK细胞发育的三种重要的细胞因子,它们体外扩增NK细胞的倍数在几倍至数十倍不等,IL2是重要的诱导NK细胞增殖的细胞因子,它可以激活NK细胞、促进NK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的产生,IL15和IL18的作用与IL2相似,同时还可通过细胞表面表达的复合受体r链结合,促进造血干细胞定向分化为NK细胞,且对NK细胞的发育、分化和维持长期体外存活等方面有重要发挥作用,NK细胞的过继免疫治疗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但由于NK细胞在体内数量较少,外周血中的NK细胞含量约占淋巴细胞的5%到7%,且目前尚缺乏有效的高纯度的体外扩增体系,所以广泛的临床应用受到限制,制约了其大规模研究试验,因此,研制高效的体外扩增技术是N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研究进展的关键,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一种高效率扩增外周血NK细胞的简易装置,实验员在扩增NK细胞时,一般在培养体系中添加不同的细胞因子和实验药剂,然后放在培养箱中静置15天自然生成NK细胞,这种方法花费时间过长,培养出来的NK细胞数量过于稀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足,提供一种高效扩增外周血NK细胞的简易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高效扩增外周血NK细胞的简易装置,包括:瓶盖;瓶体;培养装置,所述培养装置包括多个支架构件及连接构件,所述支架构件上设置有多个固态细胞因子颗粒插槽,所述连接构件连接多个所述支架构件;所述培养装置设置于所述瓶体中。

下面对以上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作为优选地方案,所述支架构件由一横棒及一竖棒相互交叉垂直形成“十”字形内支架及一环绕“十”字形内支架外周的环状外支架组成,所述固态细胞因子颗粒插槽设置于所述“十”字形内支架及环状外支架上。

作为优选地方案,还包括多个固态细胞因子颗粒,所述多个固态细胞因子颗粒分别插置于多个所述固态细胞因子颗粒插槽。

作为优选地方案,所述支架构件的环状外支架上设置有一竖向贯通环状外支架的安装孔,所述连接构件为一细线,所述细线贯穿于所述安装孔且连接多个所述支架构件。

作为优选地方案,还包括一用于将所述培养装置从所述瓶体中提取出来的提取装置,所述提取装置包括提取装置上部构件及提取装置下部构件,所述提取装置上部构件安装于所述瓶盖内部中心位置处,所述提取装置下部构件设置于所述培养装置上底面中心位置处。

作为优选地方案,所述提取装置上部构件为一吊环,所述提取装置下部构件为一吊钩,所述培养装置通过所述吊钩钩住所述吊环内置于所述瓶体中。

作为优选地方案,所述瓶体为透明玻璃材质制作。

作为优选地方案,所述瓶体侧面设置有一用于观察所装液体体积的刻度线。

作为优选地方案,所述瓶盖与所述瓶体为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效扩增外周血NK细胞的简易装置包括一培养装置,该培养装置中的支架构件上设置有一插槽,固态细胞因子颗粒插置插槽中,多个支架构件将固态细胞因子颗粒更均匀的分布在培养液中,使细胞因子与培养液中的单核细胞能更好的接触,进而生成更多的NK细胞,透明的瓶体可以随时观察实验的动态,以便于随时更换固态细胞因子颗粒,该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作进一步阐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瓶体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瓶盖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培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支架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培养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瓶盖;

110、提取装置上部构件;

200、瓶体;

210、刻度线;

300、培养装置;

310、连接构件;

320、支架构件;

321、固态细胞因子颗粒插槽;

322、固态细胞因子颗粒;

323、提取装置下部构件;

324、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做的改进,会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所提到的技术将结合附图加以说明。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效扩增外周血NK细胞的简易装置,包括:瓶盖100;瓶体200;培养装置300,所述培养装置300包括多个支架构件320及连接构件310,所述支架构件320上设置有多个固态细胞因子颗粒插槽321,所述连接构件310连接多个所述支架构件320;所述培养装置300设置于所述瓶体200中。

需要说明的是,NK细胞是T细胞、B细胞之外的第三大类淋巴细胞,是机体天然免疫的核心细胞,不需预先致敏可迅速活化,具备强大的抗感染、抗肿瘤等功能,NK细胞扩增是指通过蛋白质细胞因子IL1-IL21的刺激作用,促使NK细胞自我复制和增殖,从而使NK细胞数量不断增长,NK细胞活性可作为判断机体抗肿瘤和抗病毒感染的指标。本实施例中的高效扩增外周血NK细胞的简易装置,包括瓶盖100、瓶体200及培养装置300,该培养装置300包括多个支架构件320及连接构件310,在支架构件320上设置有固态细胞因子颗粒插槽321,连接构件310将所有支架构件320连接在一起,整个培养装置300内置于瓶体200中。

参照图3所示,加入淋巴细胞分离液的人体静脉外周血在经过离心机分离之后,溶液分为三层:透明的PBS层、单核细胞层及RBC层,需要用口较大的细吸管吸出中间部分的单核细胞层,单核细胞层即为本实验所需要的原材料,支架构件320是培养装置300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架构件320由一横棒及一竖棒相互交叉垂直形成“十”字形内支架及一环绕“十”字形内支架外周的环状外支架组成,固态细胞因子颗粒插槽321设置于“十”字形内支架及环状外支架上,使培养液中单核细胞能更好的与细胞因子相接触,进而生成更多的NK细胞,培养装置300在培养液中为悬浮状态,在整个培养装置300中支架构件320的数目至少有两个。

参照图4所示,高效扩增外周血NK细胞的简易装置还包括多个固态细胞因子颗粒322,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细胞因子颗粒是由IL2、IL15及IL18三种细胞因子混合制作而成,目前的很多体外研究均显示IL2、IL15及IL18对促进NK细胞的分化成熟、活化、增殖及细胞毒活性有重要作用,IL2+IL15+IL18的组合在实验中可以使NK细胞体外增殖60.8倍,远高于其它组合,细胞因子颗粒常温下一般是粉末状,经高压后做成固态细胞因子颗粒322,固态细胞因子颗粒322分别插置于固态细胞因子颗粒插槽321中。

支架构件320的环状外支架上设置有一竖向贯通环状外支架的安装孔324,连接构件310连接着各个支架构件320,连接构件310可以为一细线,也可以为铁丝,这里连接构件310选择为细线,细线贯穿于安装孔324且连接多个支架构件320。

高效扩增外周血NK细胞的简易装置还包括一用于将培养装置300从瓶体200中分离开来的提取装置,提取装置包括提取装置上部构件110及提取装置下部构件323,提取装置上部构件110安装于瓶盖100内部中心位置处,提取装置下部构件323设置于培养装置300上底面中心位置处,提取装置上部构件110设置于瓶盖100下端,提取装置上部构件110为一吊环,提取装置下部构件323设置于培养装置300上端,提取装置下部构件323对应的为一吊钩,培养装置300通过吊钩钩住吊环且内置于瓶体200中。

参照图5所示,单核细胞溶液经PBS洗涤后,需要加入5-10倍的红细胞裂解液、5ml的MACS buffer及10ml抗体等,为了能够看清已装入液体的体积是否已超过瓶体200限制的最大容积,瓶体200为透明玻璃材质制作。

细胞溶液中加入各种溶剂及细胞因子经过加工后,就会成为NK细胞培养液,培养液在培养箱中静置时,随着时间的变化,每隔一段时间就必须要换掉一半的培养液并全数补上所需的固态细胞因子颗粒322,同时为避免将培养装置300放置瓶体200内时,由于所装溶液过多而导致溶液溢出的现象发生,瓶体200侧面设置有一用于观察所装液体体积的刻度线210。

培养瓶在使用过程中或放置在培养箱中时偶尔会被碰到,为避免培养瓶发生倾倒时培养液泻出,瓶盖100与瓶体200为螺纹连接。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