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胶纤维制备过程中的黄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01349阅读:113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生产领域,尤其是一种粘胶纤维制备过程中的黄化设备。



背景技术:

粘胶纤维制备过程中需对于作为原料的碱纤维素进行黄化处理。目前的黄化工艺在加工过程中,其往往会由于物料完成黄化后的自身粘性进而导致其在下料过程中出现粘结现象。上述粘结现象致使物料易于在下料位置发生堵塞,进而使得其下料效率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粘胶纤维制备过程中的黄化设备,其可有效避免黄化设备在下料过程中因物料粘结而发生堵塞现象,进而致使下料效率受到影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粘胶纤维制备过程中的黄化设备,其包括有反应釜,反应釜之上设置有进料端口以及出料端口;所述反应釜的出料端口对应位置设置有超声波下料装置,其包括有设置在反应釜外部的超声波产生器,以及设置于出料端口之上的超声波换能器,超声波产生器以及超声波换能器之间采用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超声波换能器采用环形结构,其沿出料端口的周向进行延伸,超声波换能器内嵌于出料端口内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通过超声波换能器的结构设置以使其对于出料端口内任意位置的物料以进行均匀的振动处理,并可有效避免出料端口因超声波换能器的设置而影响其管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反应釜内部设置有辅助下料装置,其包括有在水平方向上朝向出料端口进行延伸的下料杆件;所述下料杆件由设置在反应釜外部的驱动气缸进行驱动;所述下料杆件的端部设置有下料端体,其垂直于下料杆件进行延伸,下料端体之上设置有振动电机。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通过驱动气缸驱使下料杆件以及下料端体朝向出料端口进行运动,以使得反应釜内物料在下料端体的推动下得以朝向出料端口进行挤压,致使本申请中的黄化设备的下料效率得以进一步的改善。与此同时,下料端体之上的振动电机可进一步对于物料进行振动处理,以避免其发生粘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粘胶纤维制备过程中的黄化设备,其可通过出料端口之中的超声波下料装置以对于出料状态下的物料进行超声波振动处理,致使下料状态下的物料得以分散,进而有效避免其发生粘结,以确保本申请中的黄化设备保持良好的下料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反应釜、2—进料端口、3—出料端口、4—超声波产生器、5—超声波换能器、6—下料杆件、7—驱动气缸、8—下料端体、9—振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1

如图1所述的一种粘胶纤维制备过程中的黄化设备,其包括有反应釜1,反应釜1之上设置有进料端口2以及出料端口3;所述反应釜1的出料端口3对应位置设置有超声波下料装置,其包括有设置在反应釜1外部的超声波产生器4,以及设置于出料端口3之上的超声波换能器5,超声波产生器3以及超声波换能器5之间采用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超声波换能器5采用环形结构,其沿出料端口3的周向进行延伸,超声波换能器4内嵌于出料端口3内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通过超声波换能器的结构设置以使其对于出料端口内任意位置的物料以进行均匀的振动处理,并可有效避免出料端口因超声波换能器的设置而影响其管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粘胶纤维制备过程中的黄化设备,其可通过出料端口之中的超声波下料装置以对于出料状态下的物料进行超声波振动处理,致使下料状态下的物料得以分散,进而有效避免其发生粘结,以确保本申请中的黄化设备保持良好的下料效率。

实施例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反应釜1内部设置有辅助下料装置,其包括有在水平方向上朝向出料端口3进行延伸的下料杆件6;所述下料杆件6由设置在反应釜1外部的驱动气缸7进行驱动;所述下料杆件6的端部设置有下料端体8,其垂直于下料杆件6进行延伸,下料端体8之上设置有振动电机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通过驱动气缸驱使下料杆件以及下料端体朝向出料端口进行运动,以使得反应釜内物料在下料端体的推动下得以朝向出料端口进行挤压,致使本申请中的黄化设备的下料效率得以进一步的改善。与此同时,下料端体之上的振动电机可进一步对于物料进行振动处理,以避免其发生粘结。

本实施例其余特征与优点均与实施例1相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