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乳酸菌菌剂扩繁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26065阅读:105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生物菌剂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复合乳酸菌菌剂扩繁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乳酸菌广泛存在于生物的肠道中,是益生菌的一种,能够促进食物消化,分解毒素和腐败物质,抑制腐败菌的生长繁殖,制造乳酸等营养物质,促进生物生长和发育,甚至还能降低胆固醇,增强免疫力。乳酸菌除了在食品行业有广泛用途外,还可以用于禽畜养殖,鱼虾养殖,生物有机肥料的制作,生活污水的处理等众多领域,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境卫生的重视,乳酸菌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现有的乳酸菌菌剂制备装置,普遍存在设备占用高,各培养桶或储藏桶之间不能快速转移培养液的问题,各桶的功能定位是固定的,无法切换,设备利用率低,而且乳酸菌生长环境较难监测,影响乳酸菌生长周期和培养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提高设备利用率,缩短乳酸菌培养周期,保证乳酸菌生长环境温度,提高培养效率,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合乳酸菌菌剂扩繁生产设备。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复合乳酸菌菌剂扩繁生产设备,包括供水桶、搅拌装置、培养桶、若干个储藏桶,供水桶的出水管上安装输水泵,出水管连接搅拌装置加水管,出水管上设置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分别位于出水管的搅拌装置加水管接口处前后两侧;搅拌装置的出液管上安装输液泵,出液管连接出水管,出液管与出水管的接口位于第二电磁阀后侧,出液管上安装第三电磁阀;培养桶的出料口连接培养桶泵浦的进料端,培养桶泵浦的出料端连接一根第一竖管,第一竖管的上端连接培养桶进料口并安装第四电磁阀,第一竖管的下侧连接培养桶排料管并安装第五电磁阀,第一竖管的中部连接出水管和第一中转管,第一中转管上安装第六电磁阀;第一中转管连接第一储藏桶的竖管,竖管的上端连接第一储藏桶的进料口并设有第七电磁阀,竖管的下端连接储藏桶泵浦的出料端,储藏桶泵浦的进料端连接第一储藏桶的出料口;竖管的下侧连接储藏桶排料管并设有第八电磁阀,竖管的中部连接第一中转管和第二中转管,第二中转管上设有第九电磁阀,第九电磁阀连接第二储藏桶的竖管,第二储藏桶、第三储藏桶、第四储藏桶的结构和管道布置方式与第一储藏桶相同,各储藏桶一次排布,通过对应的中转管连接相邻的储藏桶的竖管。

进一步改进,包括电控装置,搅拌装置、各电磁阀和各泵浦通过电控装置控制。

进一步改进,所述搅拌装置及电控装置的壳体材质为SUS 316不锈钢材质。

进一步改进,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混合腔和水过滤系统,搅拌装置加水管连接水过滤系统,水过滤系统的清水出口连接搅拌混合腔。

更特别的是,所述培养桶和储藏桶材质为PE,设有pH探头及温度感应探头。

进一步改进,所述培养桶由PE内桶、保温层和外桶构成,所述保温层是填充在PE内桶和外桶之间的保温材料。所述培养桶内安装加热棒和搅拌桨,方便及时调节培养温度。

进一步改进,所述储藏桶由PE内桶、保温层和外桶构成,所述保温层是填充在PE内桶和外桶之间的保温材料。所述储藏桶内安装加热棒和搅拌桨;

进一步改进,各pH探头及温度感应探头、加热棒和搅拌桨的驱动电机连接电控装置,电控装置根据监测到的温度情况自动调节加热棒和搅拌器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料液快速转移,可在各培养桶,储藏桶之间任意转换,可以单级培养,也可以多级培养,设备利用率高。本实用新型具有自动化控制、扩繁条件稳定、菌种质量好、菌种生长周期短的优点。本实用新型从乳酸菌生长的温度、pH值监控两个重要条件着手,改善装置,使乳酸菌菌剂的扩繁达到理想的效果,并具有很强的操作性。经对比,采取本实用新型后,复合乳酸菌菌剂的生长周期仅为24小时,设备占用率低,pH探头及时监测产品pH值,方便保证产品质量的监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更为具体地阐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方式。

参照图1,一种复合乳酸菌菌剂扩繁生产设备,包括供水桶1、搅拌装置2、培养桶3、若干个储藏桶(4-1、4-2、4-3、4-4),供水桶1的出水管501上安装输水泵601,出水管501连接搅拌装置加水管502,出水管501上设置第一电磁阀F1和第二电磁阀F2,第一电磁阀F1和第二电磁阀F2分别位于出水管501的搅拌装置加水管502接口处前后两侧;搅拌装置2的出液管503上安装输液泵602,出液管503连接出水管502,出液管503与出水管502的接口位于第二电磁阀F2后侧,出液管503上安装第三电磁阀F3;培养桶3的出料口连接培养桶泵浦603的进料端,培养桶泵浦603的出料端连接一根第一竖管504,第一竖管504的上端连接培养桶进料口并安装第四电磁阀F4,第一竖管504的下侧连接培养桶排料管505并安装第五电磁阀F5,第一竖管504的中部连接出水管501和第一中转管506,第一中转管506上安装第六电磁阀F6;第一中转管506连接第一储藏桶4-1的竖管507,竖管507的上端连接第一储藏桶4-1的进料口并设有第七电磁阀F7,竖管507的下端连接储藏桶泵浦604的出料端,储藏桶泵浦604的进料端连接第一储藏桶4-1的出料口;竖管507的下侧连接储藏桶排料管508并设有第八电磁阀F8,竖管507的中部连接第一中转管506和第二中转管509,第二中转管509上设有第九电磁阀F9,第九电磁阀F9连接第二储藏桶4-2的竖管,第二储藏桶4-2、第三储藏桶4-3、第四储藏桶4-4的结构和管道布置方式与第一储藏桶4-1相同,各储藏桶一次排布,通过对应的中转管连接相邻的储藏桶的竖管。

工作过程中,关闭第二电磁阀F2,打开第一电磁阀F1,开启输水泵601即可向搅拌装置2加水。

关闭第二电磁阀F2、第五电磁阀F5、第六电磁阀F6,打开第四电磁阀F4和第三电磁阀F3,开启输液泵602即可向培养桶3输料,将搅拌混合均匀的料液输送到培养桶3中培养。

关闭第二电磁阀F2、第三电磁阀F3、第四电磁阀F4、第五电磁阀F5、第八电磁阀F8、第九电磁阀F9,打开第六电磁阀F6、第七电磁阀F7,开启培养桶泵浦603即可向第一储藏桶4-1输料,再关闭第六电磁阀F6,打开第五电磁阀F5即可排料,向第二储藏桶4-2、第三储藏桶4-3、第四储藏桶4-4输料的方式类似,打开进料线路的电磁阀,关闭其他电磁阀,启动泵浦即可泵送。

如果储藏桶的料液异常,通过开关相应的阀门,可将料液泵送回至培养桶3或搅拌装置2,同时,各储藏桶之间也可互相转移,这个的话,储藏桶之间可以构成多级培养桶,培养桶1和各储藏桶使用方式灵活,可以快速调整。

进一步的,包括电控装置,搅拌装置2、各电磁阀和各泵浦通过电控装置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装置2及电控装置的壳体材质为SUS 316不锈钢材质,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混合腔和水过滤系统,搅拌装置加水管502连接水过滤系统,水过滤系统的清水出口连接搅拌混合腔。

更特别的是,所述培养桶3及储藏桶材质为PE,设有pH探头7及温度感应探头8,为了提升保温效果,所述培养桶3由PE内桶、保温层和外桶构成,所述保温层是填充在PE内桶和外桶之间的保温材料。进一步的,所述培养桶3内安装加热棒和搅拌桨,方便及时调节培养温度。

所述储藏桶由PE内桶、保温层和外桶构成,所述保温层是填充在PE内桶和外桶之间的保温材料。所述储藏桶内安装加热棒和搅拌桨;pH探头7及温度感应探头8、加热棒和搅拌桨的驱动电机连接电控装置,电控装置根据监测到的温度情况自动调节加热棒和搅拌器工作。

本实用新型具有自动化控制、扩繁条件稳定、菌种质量好、菌种生长周期短的优点。本实用新型从乳酸菌生长的温度、pH值监控两个重要条件着手,改善装置,使乳酸菌菌剂的扩繁达到理想的效果,并具有很强的操作性。经对比,采取本实用新型后,复合乳酸菌菌剂的生长周期仅为24小时,设备占用率低,pH探头及时检测产品pH值,方便保证产品质量的监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