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型橡胶增亮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0151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环保型橡胶增亮剂,其特征在于,该增亮剂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85号微晶蜡:20~34份,氧化聚乙烯蜡:30~40份,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蜡:18~28份,改性酰胺蜡:20~32份,马来酸酐:4~8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橡胶增亮剂,其特征在于,该增亮剂的制备工艺具体按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1):将氧化聚乙烯蜡投入反应釜中,加热并搅拌;

步骤(2):当反应釜中料温升至110-120℃时,投入85号微晶蜡,保温搅拌3-5min;

步骤(3):再向反应釜中投入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蜡,继续保温搅拌3-5min;

步骤(4):升温,当料温达到125℃时,投入马来酸酐,随后保温在125-135℃之间搅拌15-18min,得到马来酸酐接枝改性复合中间体;

步骤(5):降温,当料温达到90℃时,投入改性酰胺蜡,随后保温在80-90℃之间搅拌5-8min,完毕后获得乳白色均一溶液;

步骤(6):继续保温在80-90℃,将步骤(5)所得乳白色均一溶液注入回旋冷凝钢带造粒机开始造粒,获得半圆形融滴粒子成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保型橡胶增亮剂,其特征在于:获得的增亮剂外观为白色至浅灰色粉末,加热减量(80℃,2h)≤3.0%,初熔点≥56℃。

4.一种环保型橡胶增亮剂,其特征在于:该防止剂由A、B两组分组成,所述A、B组分按质量比2:1的比例混合,其中:

所述的A组分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85号微晶蜡:20~34份,氧化聚乙烯蜡:30~40份,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蜡:18~28份,改性酰胺蜡:20~32份,马来酸酐:4~8份;

所述的B组分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聚碳酸亚丙酯二元醇:15~20份,二异氰酸酯:3~5份,1,4 丁二醇:3~5份,乙醇:2~4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4~6份,油酸三甘油酯:7~9份,抗氧剂:1~3份,发泡剂:6~8份,增稠剂:0.5~1份,分散剂:2~4份,阻燃剂:2~4份,防霉剂:0.5~2份;

所述的增稠剂为羟甲基纤维素;所述的分散剂为硅藻土、钠基膨润土、聚氨酯、聚乙烯醇或聚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所述的防霉剂为尼泊金甲酯;所述的抗氧剂为N-异丙基-N-苯基苯二胺或邻苯二甲酸二甲酯;所述的阻燃剂为磷酸三苯酯或磷酸甲苯二苯酯;所述的发泡剂为三聚氰胺或氯化石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环保型橡胶增亮剂,其特征在于:该增亮剂的制备工艺具体按以下步骤进行:

(1):将A组分中的氧化聚乙烯蜡投入反应釜中,加热并搅拌,当反应釜中料温升至110-120℃时,投入85号微晶蜡,保温搅拌3-5min,再向反应釜中投入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蜡,继续保温搅拌3-5min,升温,当料温达到125℃时,投入马来酸酐,随后保温在125-135℃之间搅拌15-18min,得到马来酸酐接枝改性复合中间体,降温,当料温达到90℃时,投入改性酰胺蜡,随后保温在80-90℃之间搅拌5-8min,完毕后获得乳白色均一溶液,继续保温在80-90℃,将所得乳白色均一溶液注入回旋冷凝钢带造粒机开始造粒,待用;

(2):将B组分中的聚碳酸亚丙酯二元醇和二异氰酸酯在80-100r/min搅拌混合均匀,搅拌10-13min,再加入1,4 丁二醇、乙醇、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油酸三甘油酯及抗氧剂调节搅拌速度为180-200r/min搅拌10-15min混合均匀,将剩余量的发泡剂、分散剂、防霉剂及阻燃剂搅拌均匀,调节速度为300-400r/min搅拌20-30min;将转速调节至600-700r/min时加入增稠剂调整粘度待用;

(3):将步骤(1)中得到的和步骤(2)得到的产物混合均匀,注入回旋冷凝钢带造粒机中获得半圆形融滴粒子,最后经包装机包装即可得到成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环保型橡胶增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碳酸亚丙酯二元醇为提纯后聚碳酸亚丙酯二元醇,所述聚碳酸亚丙酯二元醇的提纯方法具体操作如下:

先将有机溶剂用5A型分子筛脱水5-7天备用;

将聚碳酸亚丙酯二醇、有机溶剂以及催化剂捕捉剂加入到250mm的三口烧瓶中室温搅拌1-2h后静置2-4h,再用循环水试真空泵、布氏漏斗和锥形瓶的组成的抽滤装置滤去析出的杂质;

将去除过杂质的聚碳酸亚丙酯二醇加入到三口烧瓶中,开始加热慢慢升温至75-85℃,使有机溶剂挥发出来并收集,升温至95-105℃,抽滤30-40min,即可得到提纯后的聚碳酸亚丙酯二元醇。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