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燃塑料薄膜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01511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层状产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阻燃塑料薄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塑料制品多数具有易燃性,这对其制品的应用安全带来了诸多隐患。随着塑料在建筑、家具、交通、航空、航天、电器等方面的广泛应用,提高塑料的阻燃性已成为十分迫切的课题。

中国专利CN201510216597.8公开了一种阻燃塑料,该塑料由下述重量份数的物质制成:塑料40-50份、填料15-25份,氰尿酸三聚氰胺10-20份,三氧化钼5-10份、聚磷酸铵5-10份、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10-20份、复合阻燃剂15-30份,氧化铁10-20份、助剂5-10份。但是该专利塑料制作成本高,密度大,使用起来很笨重,不适合大量推广作为普通多用途阻燃薄膜使用。

中国专利CN201310561438.2公开了一种PP/HDPE阻燃合金塑料,由下述重量份组分组成:聚丙烯50份,高密度聚乙烯20-40份,三元乙丙橡胶10-30份,阻燃剂15-25份,所述阻燃剂由40-60wt%聚螺环磷酸酯二酰胺和40-60wt%氰尿酸三聚氰胺组成。但是该发明专利提供的阻燃合金塑料制备困难,制备成本高,不适合推广。

为了解决现有阻燃塑料薄膜制备成本高、产品质量不高、产品不轻巧的问题,现提供一种制备简单、制备成本低、产品质量好且轻巧适用的阻燃塑料薄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燃塑料薄膜的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阻燃塑料薄膜制备成本高、产品质量不稳定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阻燃塑料薄膜的制备方法,采用橡胶、阻燃材料与绝热材料复合而成;其中,阻燃材料包括阻燃基料和阻燃辅料,阻燃基料为玻璃纤维,阻燃辅料为SiC晶须或丙烯酸酯纤维,阻燃材料包括玻璃纤维、SiC晶须或丙烯酸酯纤维;绝热材料包括硅灰石粉、云母粉、丁腈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橡胶与硅灰石粉、云母粉在300℃~40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熔融复合,得到初级复合物;

步骤二,将步骤一得到的初级复合物在200℃~250℃的温度条件下添加阻燃基料,熔融复合得到二级复合物;

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二级复合物在200℃~250℃的温度条件下添加丁腈胶、阻燃辅料搅拌均匀,然后进行处理得到阻燃塑料薄膜。

进一步地,阻燃辅料为丙烯酸酯纤维时,所述步骤三为:将步骤二得到的二级复合物在200℃~250℃的温度条件下拉伸,同时将丁腈胶、丙烯酸酯纤维混合后的混合物均匀涂在拉伸后的二级复合物表面,直至拉断,然后将断裂的二级复合物混合再拉伸,同时将丁腈胶、丙烯酸酯纤维混合后的混合物再次均匀涂在二级复合物表面,反复处理,得到阻燃塑料薄膜。

更进一步地,反复处理的时间为3小时~6小时。

进一步地,阻燃辅料为SiC晶须时,所述步骤三为:将步骤二得到的二级复合物在200℃~250℃的温度条件下将丁腈胶、SiC晶须混合搅拌处理3小时~4小时,然后在经过辊轴机压至所需厚度的薄膜,得到阻燃塑料薄膜。

进一步地,制备阻燃塑料薄膜的原料按质量百分比包括:50%~70%的橡胶、15%~25%的阻燃材料以及15%~25%的绝热材料;阻燃材料包括阻燃基料和阻燃辅料;阻燃基料为玻璃纤维;阻燃辅料为SiC晶须或丙烯酸酯纤维;阻燃材料的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玻璃纤维15份~25份、SiC晶须1份~5份或丙烯酸酯纤维1份~5份;绝热材料的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硅灰石粉15份~25份、云母粉10份~15份、丁腈胶5份~10份。

更进一步地,玻璃纤维的直径为10nm~15nm,长度为10μm~15μm。

更进一步地,SiC晶须的粒度为5nm~8nm。

更进一步地,丙烯酸酯纤维的粒度直径为5nm~10nm,长度为5μm~10μm。

更进一步地,硅灰石粉的粒度为10μm~15μm。

更进一步地,云母粉的粒度为5μm~10μm。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阻燃塑料薄膜的制备方法,采用该制备方法制得的阻燃塑料薄膜,其采用成本较低的材料制备而成,具有优良的韧性,制备工艺简单、制备周期短、产品质量稳定且使用轻巧方便。本发明中的原料中添加丁腈胶,发现阻燃隔热效果更好,且能使得制备的材料更加柔软轻巧。这就解决了现有阻燃塑料薄膜无法兼具高品质与低成本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正如背景技术部分所介绍的,现有的阻燃塑料薄膜制备复杂成本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阻燃塑料薄膜。

实施例1

一种阻燃塑料薄膜的制备方法

步骤一,将橡胶与硅灰石粉、云母粉在30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熔融复合,得到初级复合物;

步骤二,将步骤一得到的初级复合物在200℃的温度条件下添加阻燃基料,熔融复合得到二级复合物;

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二级复合物在200℃的温度条件下将丁腈胶、SiC晶须混合搅拌处理3小时,然后在经过辊轴机压至所需厚度的阻燃塑料薄膜。

其中,制备原料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50%的橡胶、25%的阻燃材料以及25%的绝热材料;阻燃材料包括阻燃基料和阻燃辅料;阻燃基料为直径为10nm、长度为10μm玻璃纤维;阻燃辅料为粒度为5nm的SiC晶须;阻燃材料的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玻璃纤维15份、SiC晶须1份;绝热材料的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粒度为10μm的硅灰石粉15份、粒度为5μm的云母粉10份、丁腈胶5份。

实施例2

一种阻燃塑料薄膜的制备方法

步骤一,将橡胶与硅灰石粉、云母粉在40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熔融复合,得到初级复合物;

步骤二,将步骤一得到的初级复合物在250℃的温度条件下添加阻燃基料,熔融复合得到二级复合物;

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二级复合物在250℃的温度条件下将丁腈胶、SiC晶须混合搅拌处理4小时,然后在经过辊轴机压至所需厚度的阻燃塑料薄膜。

其中,制备原料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70%的橡胶、15%的阻燃材料以及15%的绝热材料;阻燃材料包括阻燃基料和阻燃辅料;阻燃基料为直径为15nm、长度为15μm玻璃纤维;阻燃辅料为粒度为8nm的SiC晶须;阻燃材料的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玻璃纤维25份、SiC晶须5份;绝热材料的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粒度为15μm的硅灰石粉25份、粒度为10μm的云母粉15份、丁腈胶10份。

实施例3

一种阻燃塑料薄膜的制备方法

步骤一,将橡胶与硅灰石粉、云母粉在35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熔融复合,得到初级复合物;

步骤二,将步骤一得到的初级复合物在225℃的温度条件下添加阻燃基料,熔融复合得到二级复合物;

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二级复合物在225℃的温度条件将丁腈胶、SiC晶须混合搅拌处理3.5小时,然后在经过辊轴机压至所需厚度的阻燃塑料薄膜。

其中,制备原料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60%的橡胶、20%的阻燃材料以及20%的绝热材料;阻燃材料包括阻燃基料和阻燃辅料;阻燃基料为直径为12nm、长度为13μm玻璃纤维;阻燃辅料为粒度为6nm的SiC晶须;阻燃材料的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玻璃纤维20份、SiC晶须3份;绝热材料的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粒度为12μm的硅灰石粉20份、粒度为7μm的云母粉12份、丁腈胶7份。

实施例4

一种阻燃塑料薄膜的制备方法

步骤一,将橡胶与硅灰石粉、云母粉在30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熔融复合,得到初级复合物;

步骤二,将步骤一得到的初级复合物在200℃的温度条件下添加阻燃基料,熔融复合得到二级复合物;

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二级复合物在200℃的温度条件下拉伸,同时将丁腈胶、丙烯酸酯纤维混合后的混合物均匀涂在拉伸后的二级复合物表面,直至拉断,然后将断裂的二级复合物混合再拉伸,同时将丁腈胶、丙烯酸酯纤维混合后的混合物再次均匀涂在二级复合物表面,反复处理3小时,即得阻燃塑料薄膜。

其中,制备原料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50%的橡胶、25%的阻燃材料以及25%的绝热材料;阻燃材料包括阻燃基料和阻燃辅料;阻燃基料为直径为10nm、长度为10μm玻璃纤维;阻燃辅料为直径为5nm、长度为5μm丙烯酸酯纤维;阻燃材料的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玻璃纤维15份、丙烯酸酯纤维1份;绝热材料的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粒度为10μm的硅灰石粉15份、粒度为5μm的云母粉10份、丁腈胶5份。

实施例5

一种阻燃塑料薄膜的制备方法

步骤一,将橡胶与硅灰石粉、云母粉在40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熔融复合,得到初级复合物;

步骤二,将步骤一得到的初级复合物在250℃的温度条件下添加阻燃基料,熔融复合得到二级复合物;

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二级复合物在250℃的温度条件下拉伸,同时将丁腈胶、丙烯酸酯纤维混合后的混合物均匀涂在拉伸后的二级复合物表面,直至拉断,然后将断裂的二级复合物混合再拉伸,同时将丁腈胶、丙烯酸酯纤维混合后的混合物再次均匀涂在二级复合物表面,反复处理6小时,即得阻燃塑料薄膜。

其中,制备原料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70%的橡胶、15%的阻燃材料以及15%的绝热材料;阻燃材料包括阻燃基料和阻燃辅料;阻燃基料为直径为15nm、长度为15μm玻璃纤维;阻燃辅料为直径为10nm、长度为10μm丙烯酸酯纤维;阻燃材料的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玻璃纤维25份、丙烯酸酯纤维5份;绝热材料的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粒度为15μm的硅灰石粉25份、粒度为10μm的云母粉15份、丁腈胶10份。

实施例6

一种阻燃塑料薄膜的制备方法

步骤一,将橡胶与硅灰石粉、云母粉在35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熔融复合,得到初级复合物;

步骤二,将步骤一得到的初级复合物在225℃的温度条件下添加阻燃基料,熔融复合得到二级复合物;

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二级复合物在225℃的温度条件下拉伸,同时将丁腈胶、丙烯酸酯纤维混合后的混合物均匀涂在拉伸后的二级复合物表面,直至拉断,然后将断裂的二级复合物混合再拉伸,同时将丁腈胶、丙烯酸酯纤维混合后的混合物再次均匀涂在二级复合物表面,反复处理4.5小时,即得阻燃塑料薄膜。

其中,制备原料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60%的橡胶、20%的阻燃材料以及20%的绝热材料;阻燃材料包括阻燃基料和阻燃辅料,阻燃基料为直径为13nm、长度为12μm玻璃纤维,阻燃辅料为直径为8nm、长度为7μm丙烯酸酯纤维,阻燃材料的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玻璃纤维20份,丙烯酸酯纤维3份;绝热材料的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粒度为13μm的硅灰石粉20份、粒度为8μm的云母粉13份、丁腈胶8份。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进步性,现采用实验进一步说明。

实验例

实验材料:市售的阻燃塑料薄膜、按照本发明实施例1~6生产的阻燃塑料薄膜。

试验方法:同等情况下比较各种材料的各项性能。

表1.阻燃塑料薄膜性能比较

通过以上实验例可以看出,在阻燃效果相同的情况下,本发明实施例1~6生产的阻燃塑料薄膜具有较好的柔软性、成本较低,且阻燃效果稳定、密度小,使用轻巧。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