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苯丙乳液粒径分布调节剂的制备方法及用途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0825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苯丙乳液粒径分布调节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包括:

(1)预乳化,在氮气氛围下,在四口烧瓶中依次加入0.2~0.6份的乳化剂、15~25份的去离子水,室温下搅拌均匀使乳液澄清,加入0.4~0.6份的酸性催化剂持续搅拌,预乳化30min;

(2)聚合反应,将8~12份环状有机硅单体和0.1~0.2份的助稳定剂混合均匀,加入步骤(1)的四口烧瓶中,升温至75~85℃,开环反应6h,降温至55~65℃,用碳酸钠溶液调节体系pH值为5~6且稳定后,缓慢滴加0.4~0.6份硅烷偶联剂,60℃下匀速搅拌30min,升温至75~85℃,反应4h;

(3)后处理,用氯化钠和乙醇混合液对步骤(2)的反应物破乳处理,取下层溶液,甲苯做溶剂,乙醇做沉淀剂,将所获得的沉淀物在55~65℃下真空干燥48h,制得苯丙乳液粒径分布调节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苯丙乳液粒径分布调节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乳化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苯丙乳液粒径分布调节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酸性催化剂为对甲苯磺酸、十二烷基苯磺酸或浓硫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苯丙乳液粒径分布调节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环状有机硅单体为八甲基环四硅氧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苯丙乳液粒径分布调节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助稳定剂为辛基酚聚氧乙烯基醚或壬基酚聚氧乙烯基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苯丙乳液粒径分布调节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硅烷偶联剂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制备的苯丙乳液粒径分布调节剂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剂用于调节苯丙乳液粒径,具体使用办法包括:

在反应瓶中依次加入0.6份的十二烷基硫酸钠、0.2份的辛基酚聚氧乙烯基醚、40份的去离子水、1.5份的苯乙烯在40℃下匀速搅拌均匀,预乳化30min,加入0.04份的过硫酸钾和0.1-0.3份的粒径分布调节剂,滴加3.25份的苯乙烯、4.5份的甲基丙烯酸丁酯、1.5份的丙烯酸丁酯和0.5份的丙烯酸,滴加速度控制在30min左右,加入0.04份的过硫酸钾,升温至50℃,继续滴加3.25份的苯乙烯、4.5份的甲基丙烯酸丁酯、1.5份的丙烯酸丁酯和0.5份的丙烯酸,滴加速度控制在0.5~1.5h,最后补加0.02份的过硫酸钾,升温至60~80℃,保温5h,降至室温,调节体系pH值为7~8,出料制得苯丙乳液。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